一週回顧版
 

2010.3.13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苦勞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推薦瀏覽
台灣地球日
自然生態攝影學會
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網TaiBNET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
勞工陣線
國際河網IRN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

 
  對節能減碳政策之綜觀及反思



 

作者:金心(看守台灣協會會員)

在人類的科技成就及經濟發展的表現下,以及世俗觀念、消費習慣的運行下,整個地球環境面臨全球性劇變的危機。不少環保人士、睿智人士提出「拯救地球危機」的警言及作法,有的且身體力行。

整體的環境污染問題,可由如下公式:「環境污染程度=人口數 × 每人的產品消耗量 × 每單位產品產製過程的污染量」來看,來檢討。以上公式對於環境壓力(如碳排放、環境資源消耗、生態足跡),也可適用。故對策上,當思考如何降低人口、如何減少消費(或提高使用效率,採行綠色或環保的生活方式)、如何推動清潔生產(提高能源或物質產率,綠色科技、綠色產品)。繼續閱讀

 

  新聞回顧 | 基因改造
准基改 歐盟執委會被批越權
歐盟核准種基改洋芋 引憤怒
中國未進口基改種子供播種
日本大豆農田信託反對基改

 




  新聞回顧 | 生態環境

針對禁止黑鮪魚貿易 歐洲將展開辯論
日本漁民捕殺白腰鼠海豚 攝影機全都錄

脆弱國土超出想像 學者:土質鬆河川淤積

可可西里保護區 野生動物族群數量恢復中

選種本土樹種 環團不怕「苦」
 




 

本週精彩專文

恢復被遺忘的傳統 拯救畜牧業

中國頻繁發生「水戰爭」
喚醒春天的蝴蝶

市場機制的侷限與公共政策的角色

彰雲水難題
峰迴圳轉

 




  本週焦點新聞

頭一遭:小抹香鯨救援成功

吐瓦魯「大潮慶典」直擊

彰化海岸錯植紅樹林 泛濫成災已成生態浩劫

珍視阿塱壹古道 台26線開發案環評未過關

六輕五期進二階環評 「講減碳太沉重」環委為重大開發說情

面對樹的態度 要正本清源

潘翰聲:每個人都該想想生命中的樹

 



 
  對節能減碳政策之綜觀及反思

作者:金心(看守台灣協會會員)

在人類的科技成就及經濟發展的表現下,以及世俗觀念、消費習慣的運行下,整個地球環境面臨全球性劇變的危機。不少環保人士、睿智人士提出「拯救地球危機」的警言及作法,有的且身體力行。

整體的環境污染問題,可由如下公式:「環境污染程度=人口數 × 每人的產品消耗量 × 每單位產品產製過程的污染量」來看,來檢討。以上公式對於環境壓力(如碳排放、環境資源消耗、生態足跡),也可適用。故對策上,當思考如何降低人口、如何減少消費(或提高使用效率,採行綠色或環保的生活方式)、如何推動清潔生產(提高能源或物質產率,綠色科技、綠色產品)。中國的崛起,主要問題出在前面兩項因素。由於排放污染與能資源消耗率並無法輕易地與經濟體系運作下的GDP成長率脫鉤,使得地球的環境問題愈趨嚴重;國與國間對資源相互爭奪,引起各種圖謀及對抗。

台灣的國土狹小、資源有限,如何面對全球性的「節能減碳」議題(暫不談這也是一個(綠色)科技創新、在市場上領先的機會)?我國的碳排放量約占全球的 1%;以人均排放量,我國約是全球平均的3倍;以年成長率來看,在前十年未能與GDP成長率脫鉤狀況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年成長率約4~6%,一直到 2008年因經濟風暴影響及產業外移因素,去年二氧化碳放排放量降了2%。 台灣要做好「節能減碳」,需詳細了解二氧化碳排放源的分布(各類、各個排放源排放量及及比率)。大致上,各主要排放部門為能源、工業、交通、營建等,商業及農業也有一些。全國各有關部門對「節能減碳」須設定政策目標。在主管部門的分工上,如能源及工商部門,主管機關為經濟部,交通及營建部門則分別為交通部及工程會。環保署雖為「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在立法院審議,尚未通過)的主管機關,但目前僅推動一些綠色環保生活點子,似未觸及主要二氧化碳排放部門及業者。

台灣要真的做到「節能減碳」,應速做到或改進以下幾個作法: 1. 檢討及重新規劃低碳的產業政策、能源政策,或對既有體系規範逐年減量。 2. 檢討工程建設及營建施作之需求性,思考「減法工程」,而不是加法工程。 3. 由行政院層級為主導來推動,各主要排放部門應設定具體逐年減量目標。 4. 速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法」、「能源稅法」等立法工作,並積極執行。

若仍就現有的經濟體系繼續推動GDP成長,其缺失是顯而易見的。在政府施政預算中所編的每一項工程,都是大小不等的碳排放行為。避免或減少贅餘、無效益的工程或營造建築,也是需深切檢討改進的「減碳」作法。產業上過多的生產,人民生活習性上不必要的消費、浪費,更是要整體全面的轉變。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葉人豪‧網編:彭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