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4.29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支持地球日,響應雅虎公益勸募
請捐款支持環境資訊協會!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水產出版社 

破報
台灣立報
生命力新聞
苦勞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看守台灣協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溪流環境協會
關渡自然公園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428工殤日】受害者:全民進入「工殤」時代

【相關連結】
污染、致癌、健康風險疑慮未除 台塑再提六輕五期開發

6.4萬違章工廠就地合法 人民健康成祭品

中科三期環境監測不足 專家建議多遭回絕
是不是一定要犧牲這麼多 才能換到資本?
工殤只發生在廠區內嗎?台塑六輕光氣外洩、仁武廠污染超標30萬倍、竹科排放不明物質卻「符合國家規定」的重金屬進入食物鏈吃進人體...這些污染的受害者不在廠區內,一樣可稱為工殤。勞工團體指控,不斷興建高科技廠房的台灣,廠商不願公開的有毒化學物,悄悄地進入日常生活中,全民迎接工殤時代!

4月28日是國際工殤日,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工殤協會)、人民火大行動聯盟、RCA員工關懷協會等20幾個團體代表聚集在行政院門口,強烈訴求「化學物質應強制通報」、資訊透明化讓工會、工人就地監督,並要求行政院一個月內公佈院內對話窗口。精采內文

 
 
  環球360°:印度部落土地之爭
圖片來源:concoction攝

作者:艾米‧卡茲明

「土著居民都生活在前工業化社會裡,如果政府強行收購他們的土地用於開礦或者經濟特區,對他們來說將是生死攸關的問題。」

表面上,部落地區受到特殊的法律保護,不能在非自願的情況下剝奪其土地。但批評家們提出,唯產業是圖的政府官員認為礦業和其它大規模產業可以給這些被遺忘的地區帶來經濟發展和進步,無恥地操縱了民意諮詢過程,不顧當地居民的感情,奪走了部落的土地。

最開始來的是土地調查員,然後村子裡開始紛紛傳言印度最大的企業之一——塔塔集團將在這一地區建一座鋼鐵廠。 最後來的是政府官員,他們要求恰蒂斯加爾邦羅罕迪古達村的村民們(絕大多數都是龔德部落不識字的農民)讓出土地,換取對金錢、工作和更好生活的承諾。

65歲的邦加‧拉姆是一個大家族的家長,他認為這個要求非常荒謬。「我們要錢有什麼用?」他問道,「我們必須種地才能養活孩子們。」但地方官員們根本不允許他們拒絕。 於是邦加‧拉姆被逮捕了。在監獄裡待了13個月之後,他的兒子們放棄了土地,接受補償。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詹嘉紋



 

針對北二高走山意外,環保署表示過去所做環評並未設想到會發生此種災害,未來將會加強對順向坡的審查,防止類似情形重演。而環評未通過是否應即刻停止開發?遭最高法院撤銷環評結論後,中科三期仍不停工,環保署辯稱一切依法行政,讓人質疑環評審查的實質作用。環保團體及地方農民因此控告環保署等相關人士瀆職。如此「接二連三」的災害及重大工程開發,使環評的公信力及效力直線下滑,暴露出政府部門只是把環評當口號,犧牲了人民的安全及健康。

似乎非得等到發生土石活埋、滅村慘劇,政府才會重視人民心聲。據農委會公告,東光部落為土石流危險區,但政府又核准廠商進入挖礦。村民為表不滿,穿上傳統服飾,拉起白布條抗議,希望相關單位認真看待此問題。

就在台灣政府計畫將202兵工廠的廣大土地變成生技園區之時,位於南美洲的厄瓜多決定成立信託基金,代替開採石油,保護該國生態資源最為豐富的葉蘇尼國家公園。而紐約立法限制於水源區鑽探天然氣,避免污染河流及飲用水。意謂在開發、破壞環境之外,我們應該要有更長遠的眼光和全盤性規劃。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阻止濫伐 靠金援伐木業?

作者:王茹涵(雪梨大學地理所博士班)

全球森林面積銳減是氣候暖化的主因之一。透過減少毀林及森林退化以減緩造溫室氣體排放的機制簡稱為REDD (Reduction in Emission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該機制原則上是由已開發國家協助開發中國保護其森林,並取得碳減量額度。

三月中,54個擁有重要森林資源的國家齊聚巴黎,商討如何在現有的UNFCCC協商架構下,融入對REDD的規劃。雖然目前仍不確定REDD是否會成為後京都協議的一部份,但全球對於REDD的高度期望,已經讓許多REDD計劃逐漸成形,包括聯合國在內的許多機構及各國政府,也已承諾甚至通過大筆經費資助開發中國家進行REDD計劃。...精采內文
 
   
  .
 
【428工殤日】受害者:全民進入「工傷」時代

勞團:昨日RCA 今日台塑加高科技 盼記取歷史教訓

本報2010年4月2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201004290101工殤只發生在廠區內嗎?台塑六輕光氣外洩、仁武廠污染超標30萬倍、竹科排放不明物質卻「符合國家規定」的重金屬進入食物鏈吃進人體......這些污染的受害者不在廠區內,一樣可稱為工殤。勞工團體指控,不斷興建高科技廠房的台灣,廠商不願公開的有毒化學物,悄悄地進入日常生活中,全民迎接工殤時代!

4月28日是國際工殤日,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工傷協會)、人民火大行動聯盟、RCA員工關懷協會等20幾個團體代表聚集在行政院門口,強烈訴求「化學物質應強制通報」、資訊透明化讓工會、工人就地監督,並要求行政院一個月內公佈院內對話窗口。

即使大雨臨傾盆,勞團的憤怒未曾止熄,並以行動劇嘲諷台灣所謂的高科技,其實是高污染、高職災。人民火大行動聯盟柯逸民即說,這場雨不是老天的眼淚,而是老天笑台灣(行政院)裡面的人麻木不仁。行政院甚至都不問門口這群人訴求什麼,工殤已非工傷團體的事,因為工殤不僅是廠內的事,也關乎廠外的健康風險。

工殤降、職病升

2、30年前,RCA家電公司違法傾倒有毒溶劑,留下無法恢復的土地、1500名員工受害員工及家屬,至今400多人因此死亡,每年仍有人健康不斷惡化。而台灣至今不斷興建科學園區,任由廠商使用未申報的不知名化學物質。工傷協會秘書長黃小陵表示,這幾年職災率下降,但職業病的比例卻增高。

「廠商至今仍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公佈使用之有機化學物名單。」黃小陵說,資訊不透明,讓人民處於未知的健康風險中,以前RCA來台設廠,要土地給土地、要水給水、要電給電,至今仍如此;此外,不斷修法從《獎勵投資條例》到《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再到最近的《產業創新條例》,為企業大開門戶,政商一體,以經濟發展之名,讓全民買單「吸毒」。

全民工傷時代已來臨

「舉凡因資本或工業發展而造成對勞工、居民、農民、漁民的危害,都是工殤!」黃小陵補充道。

來自芳苑的鮮蚵殼過去竹科爆發綠牡蠣事件、中科三期環評與開發許可是否有效仍在爭議中,日前又爆出台塑仁武廠污染,種種工業之毒從工廠內蔓延到工廠之外,危害工人和居民生命及當地農漁業環境,政府至今卻仍不願扛起責任,監督這些行業在製造過程當中所使用的物質成份。「反中科熱血青年」帶來一袋蚵殼灑在現場,指控中科四期預定地芳苑的蚵農,即將面對不明排放物流入蚵田的命運,而中科三期后里園區廣大農作物也遭受衝擊。

蠻野心足王佳真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王佳真拿出印度「光氣外洩」案受害胎兒的圖片說明,廠區附近孕婦因此流產或生下先天缺陷兒,印度政府為了讓人民記取教訓,將之記錄並巡展。她說,台塑六輕「光氣外洩」至今未對全民或雲林縣民交代;仁武廠超標30萬倍台塑隱藏這麼多年大家都不知道。化學物質應強制通報、資訊應公開,不要讓經濟發展的代價是破壞後代子孫賴以為生的資源。

廠商拒絕公開資料,民眾無從得知居家附近到底有哪些有毒物品蔓延在土壤、飲水與空氣中。看守台灣秘書長謝和霖提及,台灣罹癌的比率和含氯致癌物質有關。工傷協會常務監事林振弘本身也是工傷受害者,他提出在罹癌率這麼高的情況下,政府應全面調查致癌原因,不要讓人民站在資料不透明的那邊,並應將環境安全入憲。

應修法讓資訊公開並公告勞安現況

雖然在台灣現行的勞工安全衛生法規當中,早有明文規定,應對作業環境所使用的化學物質進行監測、更應將相關物質資料提供給作業現場人員,並給予充分的防護具。但工傷團體指控,主管機關與檢查單位的態度卻是「不告不理」,政府至今仍無法掌握全台灣到底有多少化學物質,更別提產業激烈競爭之下,持續快速引進的新興物質。此次行動有四項訴求:

  1. 立即修法:工業使用物質全面強制通報、資訊全面透明,工人工會就地監督。

  2. 嚴懲黑心企業:針對罔顧勞工健康、污染環境的企業,禁止海外投資、取消租稅優惠。

  3. 專案調查:主管機關應以專案調查台灣光電、半導體、積體電路等高科技產業廠商及其供應商的勞安環境,並公佈調查報告。

  4. 重啟RCA案行政院跨部會專案小組:針對受害者每年定期健檢追蹤,給予醫療補助及職病照顧。

現場由行政院派員接受陳情,工傷協會等團體代表進入行政院協商,由經濟部、財政部、勞委會、環保署代表回應國際工殤日行動的四個訴求。勞委會表示,去年開始著手執行跨部會國家既有化學物質清單及資訊應用方案,預計以三年進行該計畫。

此外,針對「對黑心企業取消各種租稅優惠」、「RCA跨部會專案小組」之訴求,主責的經濟部、財政部並未具體回應;行政院也不願在會中承諾在院內成立跨部會窗口,與勞團、環團繼續對話,企圖將窗口任務丟給勞委會。工傷協會要求行政院一個月內公佈院內對話窗口。

對於行政院當天的回應,與會代表皆表不滿。工傷協會表示,將具體進行跨領域的弱勢結盟行動,力抗政商霸權。

Top

  環球360°:印度部落土地之爭

作者:艾米‧卡茲明

圍繞對農業耕地的強制收購問題的鬥爭愈演愈烈,特別是在部落地區。這裡的土著居民多次阻撓開採礦藏的商業計畫。──艾米‧卡茲明

「土著居民都生活在前工業化社會裡,如果政府強行收購他們的土地用於開礦或者經濟特區,對他們來說將是生死攸關的問題。」

圖片來源:concoction攝

最開始來的是土地調查員,然後村子裡開始紛紛傳言印度最大的企業之一--塔塔集團將在這一地區建一座鋼鐵廠。最後來的是政府官員,他們要求恰蒂斯加爾邦羅罕迪古達村的村民們(絕大多數都是龔德部落不識字的農民)讓出土地,換取對金錢、工作和更好生活的承諾。

65歲的邦加‧拉姆是一個大家族的家長,他認為這個要求非常荒謬。「我們要錢有什麼用?」他問道,「我們必須種地才能養活孩子們。」但地方官員們根本不允許他們拒絕。 於是邦加·拉姆被逮捕了。在監獄裡待了13個月之後,他的兒子們放棄了土地,接受補償。

桑達爾·卡夏普住在鄰近的欽德岡村裡,靠著給政府的畜牧部打工,每月能掙1萬盧比(約220美元)。卡夏普說他的老闆警告他,如果他弟弟拒絕交出那兩英畝多土地(他的耕地一種只有5英畝,合兩公頃多一點)的話,他們家就會有麻煩。於是他們也放棄了。

然而,距離塔塔鋼鐵公司宣佈修建鋼廠的計畫已經過去了5年,上面2個人仍然耕種著他們祖傳的土地。官員們不斷施壓,企圖完成這項有爭議的土地收購,但在要被收購的5000公頃中仍然有20%還未解決,當地的一位人權律師還威脅說要採取法律行動來抗議吞併土地。

這位律師就是普拉塔‧阿格拉瓦爾,他的事務所在附近的傑格德爾布林。他說:「我要和他們鬥一鬥,村民們連一寸地都不想賣。」

印度圍繞對農業耕地的強制收購問題的鬥爭愈演愈烈,但最激烈的莫過於部落地區。這裡居住著被稱為阿迪瓦西斯(即原住民--譯者注)的土著部落,他們信奉萬物有靈,長期被人遺忘,但他們卻讓包括萬達塔公司、塔塔鋼鐵公司、埃薩爾鋼鐵公司印度國家礦業開發公司在內的大企業的礦藏開發計畫一再受挫。

在印度人口中有8.4%被劃為「阿迪瓦西斯」,他們屬於數百個不同的部落,只有語言沒有文字。這些部落居住在邊遠地區,生活極度貧困,遠離政府的管理,他們的識字率在印度最低,嬰兒死亡率和兒童營養不良的比例卻是最高的。

表面上,部落地區受到特殊的法律保護,不能在非自願的情況下剝奪其土地。但批評家們提出,唯產業是圖的政府官員認為礦業和其它大規模產業可以給這些被遺忘的地區帶來經濟發展和進步,無恥地操縱了民意諮詢過程,不顧當地居民的感情,奪走了部落的土地。

「土著居民都生活在前工業化社會裡,如果政府強行收購他們的土地用於開礦或者經濟特區,對他們來說將是生死攸關的問題。」新德里著名的人權律師普拉山特·布尚說,「但是官員們經常性的做法就是搞些虛假的民意徵詢,實際上根本就沒有認真聽取阿迪瓦西斯人的意見。」

印度憲法第五篇明確規定了對信奉萬物有靈的土著部落居住的部落地區進行特殊保護,使其不受開發和剝奪的威脅。

1996年,印度抬出了一項法律,規定政府機構在佔用部落地區土地進行開發或工業建設之前,必須與村委會協商。人權律師們表示這應該解讀為必須獲得當地村民的同意。

印度最高法院在1997年的一個判例中,根據憲法第5章和安德拉邦的法律,裁決禁止把部落土地轉讓給非部落成員用於採礦。高法還建議在部落地區進行的採礦活動必須把20%的收益留給部落成員,並敦促印度中央政府明確在部落地區採礦的政策。

圍繞征地的衝突導致了印度最受忽視的人們和它最有勢力的商界巨頭的對立,從而讓部落地區極端的納薩爾派遊擊隊運動有了發展壯大的機會。如今部落地區已經日益被看作印度的「紅色走廊」。「牆上寫著『納薩爾們,快來拯救我們吧!』的標語,」作家兼社會活動家阿倫德哈蒂‧羅易說,「人們企求他們『快來訓練我們(加入遊擊隊)吧』。」

印度最具爭議的採礦項目就是英國礦商萬達塔公司的鋁礬土項目,而他們開礦的那座山,正是東加利亞孔達部落2800名居民心目中的神靈居所。 人權組織大赦國際最近發表了一份報告,指出政府官員和萬達塔公司沒有嘗試和當地不識字的部落居民進行任何有意義的溝通,只是一味地散發所謂公眾聽證會的廣告。

萬達塔公司一方面堅持說未來的礦址並沒有人居住,一方面說當地政府機構已經得到關於這個專案的通知,也有機會傳遞給村民。印度最高法院發現(法律規定的)所有要求都得到了滿足。「印度的法制體系很健全,任何人都鑽不了空子。」萬達塔鋁業公司的COO穆克什·庫馬爾說。然而,英國聖公會和好幾個其它社會投資者都賣掉了萬達塔的股份,原因就是對該公司在與當地社區關係的處理上存在疑問。

在羅罕迪古達專案中,塔塔鋼鐵公司表示他們接受了當地受影響居民提出的13個條件中的12條。除了現金補償,塔塔表示村民們還會得到「以地易地」、技能培訓,並承諾每個受影響的家庭都有一個成員能夠得到工作。

「我認為發展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東西,特別是塔塔這樣的大公司進行的。」塔塔鋼鐵公司的桑傑‧喬德里說。他還說購地過程的門道都是由各州當局操縱的。「如果他們能把土地交給我們,我們就會盡力用最好的方式來進行建設。」

來源:http://www.ft.com/
金融時報有限公司2010年版權所有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10年4月28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北二高走山 環署將檢討環評審查

摘錄自2010年4月28日中央社報導

針對北二高走山意外,環保署長沈世宏28日表示,未來道路環評將針對順向坡審查更加詳細,環保署也將對審查規則進行討論,以利在環評過程就能即早發現,防範類似事件。

沈世宏表示,北二高走山事件,環保署將記取教訓。過去環境影響評估對於這樣的災害都沒有想到,雖然已經有環評,但沒有很好的考量。他說,當初評估該路段,「對環境影響輕微,除非有施工不良或設計考慮不足」,但結果顯示,這個案子有設計考慮不足的現象。環保署將針對類似案例,一併檢討考量。

沈世宏說,這次事件對於未來環評有相當大的影響,過去環評對這方面的審查,沒有詳細到山坡有整片滑落可能的預防。未來對於邊坡的穩定等部分,環保署將針對環評中的審查規則將進行討論,確認將來如何防止類似事件,能夠在環評過程即早發現。

Top

 
 
中科三期不停工∕農民告瀆職 沈世宏不回應

摘錄自2010年4月28日聯合晚報台北報導

2010年1月最高行政法院撤銷中科三期七星基地的環評結論,環保團體認為應先停工再進行環評,但三個月過去,中科三期依舊持續開發。今天中午,6位來自台中后里的農民與律師到台北地方法院,控告環保署長沈世宏、國科會主委李羅權以及中科管理局長楊文科3人涉嫌瀆職圖利。

律師林三加表示,中科三期2010年1月已經被最高行政法院撤銷環評審查結論,應該立即停工,並重新進行環評,但環保署至今仍堅持繼續開發,完全扭曲法院判決,甚至藐視法律。農民的委任律師蔡雅瀅表示,沈世宏等3人涉嫌刑事瀆職圖利財團,今天中午到台北地方法院正式提出控告。林三加進一步表示,也會向台北地方法院申請「按照最高行政法院判決」強制執行停工。

對於農民及環保團體的抗議,今天出席「環境影響評估制度檢討與展望研討會」的沈世宏不願表示任何意見,僅透過幕僚發表書面聲明,指出判決僅撤銷環評結論,而非判決停工,環保署將尊重判決,並繼續進行中科三期的環評審查,絕無「未依法行政」。

Top

 
 
  拒當小林村第二 東光部落抗議設礦場

摘錄自2010年4月28日自由時報花蓮報導

北二高走山怵目驚心,花蓮萬榮鄉馬遠村有一群憤怒的布農族人,也為了山區被設置礦場,擔心會發生土石流,27日穿上傳統服裝拉白布條捍衛傳統領域,強調「拒當小林村第二」。頭目馬文修說,山區兩條野溪是部落簡易自來水水源,也是土石流潛勢溪流,礦區開挖擔心土石鬆動重蹈小林村覆轍,要求礦場重機具全部撤出!

到場的經濟部礦務局東區辦事處代表說,將協調業者先撤出怪手等,且業者沒有取得部落同意前,不准動工,也呼籲村民幫忙監督。

萬榮鄉馬遠村東光部落昨天集結上百名氣憤村民,穿布農族傳統服裝、頭戴抗議布條,到海拔近千公尺的中央山脈打馬燕山區的礦場,拉起「拒當小林村第二」等白布條抗議。馬文修說,東光部落有農委會公告的土石流潛勢溪流經過,每到颱風就優先撤離,但政府又核准山上有礦區,難道要等到東光村民被土石活埋、滅村,才有人重視?

到場的礦務局代表說,該礦場1983年取得礦權、2000年花蓮縣府核定為礦業用地,為煉鋼材料蛇紋石、滑石的合法礦場,目前暫停開採,最近業者因鋼鐵價格上揚,擬開礦賣給煉鋼廠,但因產業道路會經過社區,有要求廠商必須和社區溝通,在未達協議前不能開工。

但萬榮鄉代表會副主席王金華說,「晏全石礦」申請以來,居民抗爭至少3次,每次抗爭後即暫停開採,但後來又悄悄開挖;業者3月6日雖到地方開溝通說明會,卻只說「開發社區產業道路」,要村民簽名,簽名後就發給每人2000元,還假造公告文書,把馬遠村長王振益名字列入同意書中,手段很卑鄙,已經涉嫌偽造文書。徐姓業者說,礦權合法申請、土地每年還要付20幾萬租金,有礦權又不能開採損失慘重,況且道路也是既有的,已經有跟地方溝通,且沒有花錢、偽造文書。

Top

 
 
  厄瓜多成立信託基金 為公園停止開採石油

摘譯自2010年4月26日ENS厄瓜多,基多報導;段譽豪編譯;蔡麗伶審校

厄瓜多總統柯雷亞(Raphael Correa)批准了一項協議,將停止開採厄瓜多蘊藏最豐富、位於葉蘇尼國家公園(Yasuni National Park)地底下相當於9億桶的原油,用以交換超過30億美元的信託基金。

這項史無前例的協議,被稱為葉蘇尼-ITT協議,政府將不再開發位於亞馬遜雨林公園中的義思平哥-坦伯可加-提普帝尼(Ishpingo-Tambococha-Tiputini, ITT)地區的石油,科學家指稱這裡是南美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地區。

這項原本於去年12月聯合國哥本哈根氣候高峰會就要簽訂的協議,牽涉到厄瓜多與聯合國發展計畫之間要成立一個信託基金,以接受對葉蘇尼-ITT協議的捐款,但在最後一刻時,科雷亞總統指示他的談判代表,在幾個癥結尚未解決前停止簽署。

總統的葉蘇尼-ITT協議談判委員會主委芭姬(Ivonne Baki)說,現在所有問題都已解決,協議將在一周到10天內簽定。

芭姬是厄瓜多前任駐美大使,在接受ENS採訪時表示,哥本哈根會議中的信託基金協議必須調整已獲得總統的批准。她說:「我們必須成立國際基金,以獲得各國的捐款。不過該基金的成立與原本告知總統的內容有出入,與先前討論的不同。」她說。「他不得不改變其中一部分內容。」

協議中原先的「捐贈者」一詞科雷亞總統並不滿意,應該要用「貢獻者」才對。

「厄瓜多與其他國家一樣,都是貢獻者,」芭姬說。

此外,科雷亞總統堅持,厄瓜多在信託基金理事會中必須要佔多數席次。根據修訂後的協議,將有三名理事會成員來自厄瓜多爾,兩名來自其他貢獻國家,以及一名原先版本中所沒有的民間代表。

根據修訂後的協議版本,如果可行,決議事項將以共識決為主,否則將採多數決。芭姬說。

使簽訂的協議正確完整是十分重要的,芭姬說,因為它將是其他厄瓜多後進國家的一個先例。

「我們是個藏有石油的高生物多樣性發展中國家,而我們不打算開採,」她說,「想像一下,我們可以就此對世界做出貢獻。這是另一種不同的永續發展。」

「我們很需要全世界都知道葉蘇尼公園,」芭姬說,一些娛樂圈內的大牌人士已經向她保證,他們將支持並幫忙宣傳葉蘇尼-ITT協議。

芭姬說,「他們用他們的名聲並且在道義上支持我們,使我們可以讓世界知道葉蘇尼。」

美國前副總統,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高爾將於11月在厄瓜多舉行保育研討會,她說。

「一旦你到了那裡,你會覺得好像見到了上帝,」她說。

多年以來,世界各地的保育人士與當地原住民社區都在呼籲保護葉蘇尼公園。「我們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他們老的時候會住在哪裡?我們有寧靜的河流,我們的森林提供我們食物、藥品與一切所需。當石油公司把我們所有的都毀掉以後,我們會怎樣?」瓦拉尼(Waorani)社區的民眾在2005年7月寫信給厄瓜多總統。

為了讓這個地方免除石油的開採,厄瓜多將依照協議對貢獻者發行葉蘇尼證券,保證這大約價值60億美金,9億桶的原油會永遠留在地底下。

這一紙證券的價值相當於減少數以噸計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這是一份可協商的證券,沒有利息、不會過期,也沒有到期日,協議本身是永久的,只有在厄瓜多政府決定開始在ITT區域開採並生產石油時贖回,」厄瓜多政府在網站上如此表示。

對葉蘇尼-ITT信託基金的捐款將來自兩個主要來源:自願捐款以及在碳市場的交易。

自願捐款的來源包括:各國政府、國際或多邊組織、社會民間團體、私人企業以及全世界的公民。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apr2010/2010-04-26-02.html

Top

 
 
  紐約環保局新規 禁水源區鑽探天然氣

摘錄自2010年4月27日大紀元報導

環保局宣佈,在紐約州北部流域 2,000平方英里之內鑽探天然氣,將需要昂貴、複雜的環境保護審查。

市議員詹那羅(James Gennaro)說:「這無異於一個禁令。我想任何可以在紐約州其他地方鑽探天然氣的公司,決不會再考慮在該區鑽探。」

天然氣公司使 用一種新的技術(Hydrofracking),並加入化學品在頁岩層(Marcellus Shale)提取天然氣。因此,市長彭博說,在紐約市的水系流域絕不允許鑽井。現在對水系流域內的鑽探計畫的進一步審查決定,將使紐約州得到相同的結論。

州環保署長格拉尼斯(Pete Grannis)說:「為了更好地保證可以繼續使用不經過濾的地表水,就必須有一個額外的審查過程,以獲得相關的調整和控制。」

曼哈 頓區長斯靜格(Scott Stringer)對此決定表示讚賞。但他認為,紐約市需要有一個徹底的禁令,全面禁止在流域內鑽探以保護水源。

在 賓夕法尼亞州,在頁岩層鑽探天然氣帶來了經濟繁榮和新的稅收,但是河流和飲用水卻受到污染。

Top

 
 
  論壇:阻止濫伐 靠金援伐木業?

作者:王茹涵(雪梨大學地理所博士班)

全球森林面積銳減是氣候暖化的主因之一。透過減少毀林及森林退化以減緩造溫室氣體排放的機制簡稱為REDD (Reduction in Emission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該機制原則上是由已開發國家協助開發中國保護其森林,並取得碳減量額度。

REDD計劃 逐步成形

三月中,54個擁有重要森林資源的國家齊聚巴黎,商討如何在現有的UNFCCC協商架構下,融入對REDD的規劃。雖然目前仍不確定REDD是否會成為後京都協議的一部份,但全球對於REDD的高度期望,已經讓許多REDD計劃逐漸成形,包括聯合國在內的許多機構及各國政府,也已承諾甚至通過大筆經費資助開發中國家進行REDD計劃。

同樣在三月份,聯合國REDD基金決定撥款給玻利維亞、剛果及尚比亞共1470萬美元的經費,做為這些國家建置REDD機制的前期工作之費用。澳州政府也聚焦在印尼(及新幾內亞),投入2億澳幣發展「印-澳森林碳合作計劃」 (Indonesia-Australia Forest Carbon Partnership)。事實上,印尼是目前最被看好實施REDD計劃的國家之一,不僅是因為印尼擁有豐富的雨林,更重要的是印尼的森林消退速度實在太快,印尼本國的碳排放約有七、八成是來自於森林消退。據估計,目前在印尼規劃或已開始進行的REDD計劃約有25項。

REDD計畫實際上有很多技術性的困難 ,而由印尼REDD計劃區實際發生的故事,也證明REDD不僅有技術困難,實際上還包含了許多錯綜複雜的社會議題(如環境正義等)。

停止伐林 該補貼誰

REDD的觀念是將保護森林獲取的碳額度,以金錢回饋給擁有該森林的個人或集團。這就衍生出一個問題,甚麼樣的權利才可算是「擁有」該片森林,才能合理地獲得金額補償呢?

在澳州政府於印尼占碑省(Jambi)的REDD計畫區中,有片土地屬於「生產林」,也就是國有林地但可授權給伐木公司開發。某伐木公司一年前取得伐木許可。就某程度上來說,該公司擁有這片自然資源,也有使用的權利。今年2月澳州政府決定在此資助REDD計劃,希望該公司停止在該區域的砍伐活動,以保護森林。該公司同意,並立即獲得澳州政府提供的金錢補償。這邏輯豈不是很弔詭?伐木公司竟然可以獲得保育經費?

再者,就成文法規而言,印尼的森林大多是國有林地;但事實上當地居民與原住民在國有林中享有不同程度的使用權,有的林區被稱做「村落林」、「社區林」或是「傳統林」。社區居民可能享有當地社區林大部分的資源使用權 (如獲取木材、採集草藥、汲水等),而其他社區的居民可能只能分享該社區林部分的權利(如只能採集草藥)。有些林區可能還有居民進行少部分農業活動。這樣不同層次的權利,要如何反應在REDD的補償機制上?是應要將補償資金分給擁有土地的政府?還是要分給住在森林裡的居民?還是要包含所有有權使用該林區的民眾?

森林原住民 定義困難

再者,印尼的原住民是否應被認可,擁有他們的傳統領域呢?事實上,在印尼原住民十分難定義,由於族系繁多,又擁有遷徙的歷史,因此要如何定義哪些人是「傳統的」森林擁有者,是十分困難的工作。目前原住民在印尼仍沒有合法的定位。

事實上,當許多人、許多組織對於一個地方的所有權有爭議時,目前法律唯一認可的就是「合法證明」其權力的文件。就上面的案例看來,唯一可提出法律證據的就是擁有長期租約的伐木業者,而非當地居民或原住民。這錯綜複雜的社會因素,為REDD的正義性顯然大大打了折扣。

REDD被許多團體及政府視為可同時解決暖化、保護森林且兼顧窮國發展的三贏方案。然而REDD所牽涉的社會層面十分廣泛,上面提到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僅是議題的一部分,REDD的發展也許不像目前各界殷殷盼望的那麼樂觀。我們應將視野聚焦到實際執行計畫的區域,就能看到許多細微的議題及需要關注的人。畢竟減緩暖化是為了要維持人類永續的生活,倘若REDD無法兼顧對開發中國加人民的關懷,而淪落為碳市場交易的工具及少數團體(或政府)不正當獲利的方式,那麼REDD便失去它的意義了。

※本文轉載自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潘佳修‧網編:詹嘉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