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0.10.20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百分百愛山林,全民牽手走步道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遊牧綠(蒙古,中文版)
水產出版社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苦勞網
推薦瀏覽
台灣生物多樣性入口網
濕地保護聯盟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Environment News Service
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
荒野保護協會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溪流環境協會

 
  保護阿塱壹 曹啟鴻反對台26線開發


攝影:廖靜蕙

【相關連結】
走過阿朗壹古道 一條正在消失的原始海岸線

留下阿塱壹古道‧為子孫留下40分鐘的匆容

台26線安朔旭海段環評過關 阿塱壹古道恐難保
阿塱壹古道價值受漠視 公路總局環評書件僅以4行帶過

台26線旭海至安朔段公路開發即將進入環評大會完成審查,因恐開路影響阿塱壹古道及海岸生態,昨天多個環保團體拜訪屏東縣長曹啟鴻,倡議保留阿塱壹古道。屏東縣長曹啟鴻慷慨允諾,表示將參加環評大會,力阻開路。

曹啟鴻同時不忘為旭海當地發展解套,要「當地居民因保護生態而得利」。他說當地居民生活困苦,要環團能有人到當地「蹲點」,即留在當地,協助當地發展生態旅遊。縣府願意提供經費,「寧可把錢花在這裡,比花錢讓民眾去旅遊來得好」。

精采內文

 
 

環境信託:留下韓國引以為傲的自然與文化記憶──韓國國民信託

作者:孫秀如(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

韓國信託於2000年成立,六年之後,2006年即成功推動韓國通過國民信託法案,成為全世界第三個通過國民信託法案的國家。就如同世界各地的國民信託運動一樣,韓國國民信託組織也強調,要為後世保存下韓國的自然與文化環境。
 
運作10年,韓國國民信託組織目前直接管理的資產共有7處,2000餘位會員,專職工作人員6位,大多數的工作是由志工一起協助完成。

精采內文

 

生物多樣性:尋回失落田園夢 造一方生命樂土(下)

有機農法,找回人與大地的友善關係
作者:程禮怡(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專員)

慈心溝:源於對自然、生命的敬意
有機的概念除了生產,還包含了生活、生態、及生命。在農推中心耕作的有機農友中,有人非常積極的在實踐這個理念。例如蕭宏真先生,他在中心約5公頃的水田種植黑糯米、紅糯米品種的水稻。有感於每次放水曬田時,會有許多小魚小蝦因而乾死,他決定要在水田周圍挖ㄧ個水溝,收容放水時的小魚小蝦,並且將此命名為「慈心溝」。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18日召開「台九線蘇花改計畫」初審會,專案小組認為將易坍方路段改設隧道,其他原路改善,減低對生態的影響。19日農民前往彰化縣府對高鐵徵收田中、社頭良田,表明「反對賤價徵收,踐踏農民」,希望高鐵別讓良田荒廢

18日開幕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會議首日發表:「自然生態危機,只剩十年來解決!」,此會議為期兩星期,將為保護地球上的生命設定新的目標。

印尼是世上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若推動保育生物多樣性,甚至可影響印尼與世界的競爭力。反思我們自己擁有的物種:墾丁的珊瑚礁夏季出現嚴重的白化現象,入秋之後白化面積和擴散情形已明顯趨緩。但全球氣候變遷和暖化,是否導致珊瑚的循環性跟往年不同,值得注意。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國光石化 不只是選擇題、是非題

作者:李鴻源(台灣大學土木系教授)

國光石化不是是非題、也非單純選擇題,其涉及上位的國家政策是否真朝向節能減碳前進,因應環境變遷我們的產業結構是否進行檢討與前瞻規畫?產業政策變更後相關區位運用轉型與都更都該一併考量。亦即當局在國光興建與否的案件中,該做的不只是環評、設置程序的適法進行,更應清楚說明該產業在國家產業規畫與發展所佔的位置。就算短期間內,石化園區的設置有其必要與不可取代性,但真要犧牲環境與生態,甚或在地住民的權益與環境正義?

精采內文

 

論壇:無意義、無效用、破壞環評體制的「吳」修法,可以休矣!

作者:王毓正( 環境法律人協會常務理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

此一提案立場罔顧行政法院與多數法界人士看法,立法與行政協力坑殺環評制度,讓部分草率通過環評的開發案,得藉由環保署的主張,假借信賴保護之名,獲得開發許可「職權不撤銷」的生存空間,繼續施工。甚至部分因環評結論被判決撤銷而本已乖乖停工的開發案,又藉環保署的主張而復活。如果無論多草率的環評只要通過後,「頭過身就過」,縱使嗣後違法被判決撤銷,仍得藉「職權不撤銷」獲得存活空間,試問環評制度還剩下多少預防環境破壞的功能!?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933-2059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近捷運萬隆站)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李詩婷、陳韋綸、詹嘉紋‧網編:賴品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