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2.02.20







近期活動

2012大肚山「公民科學家」生態工作假期
【綠繪本時間】浮冰上的小熊
樂生影展-《樂生劫運 V2.0》樂生走山危機.環島串聯集氣(花蓮場)
邁向重建之路:三鶯部落【抗爭春酒】,開工大吉!
2012圖博文化節 JJI流亡兄弟+巴奈+張睿銓與Freedom Zen演唱會
《動物保護行政監督》第1期專業志工 熱情招募(3/1~6/30)
「婦女的力量,綠色的力量」影像展(3/4~3/31)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守護白海豚 第二階段認股
 

編輯室小啟

愛轉動 護地球 台北地球日綠色市集
環境資訊協會徵求美工志工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中國電動汽車的污染 比汽油車更多

中國深圳的BYD電動車。深圳政府計畫在未來五年內將所有公共運輸車輛改為電動車。(BYD提供)

美國田納西州立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助理教授 Chris Cherry 以及他的研究生 Shuguang Ji 分析了中國34個主要城市中,五種不同交通工具的排放物對環境健康的影響,特別是危險的細懸浮微粒(PM2.5)。結果發現,電動車造成的PM2.5污染,比汽油車輛還要更高。

研究者利用文獻中整體排放數據以及排放率,評估了中國五種車輛排放對健康的影響,並且計算人們所吸入不同車輛排放的比例。五種車輛分別是汽油小客車、柴油小客車、柴油巴士、電動機車(e-bike)以及電動小客車(e-car)。研究發現電動小客車的影響比柴油客車要低,但是與柴油巴士相當。已人均每公里駕駛里程來看,電動機車對環境健康的影響是最低的。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電動車成為中國汽車發展方向

深圳全球率先營運電動出租車40輛車先上路

汽車電池回收待規範

全中國多地開測PM2.5 專家稱治理灰霾至少需20年

【以色列綠色學徒之旅】鐵娘子的實驗農場:我的農場不是作買賣 是延續生命

本報2012年2月20日以色列,伊拉特訊,特約記者陳婉寧報導

Solowey說,這些植物來自世界各地,他的目的是要測試植物的適應性及本土化的能力。她認為人類已經在剽竊未來資源,使用著不可持續的燃料,大量毀壞自然及文化的多樣性,殊不知這些自然資源(甚至是一棵樹,一株草)有一天會是我們的救命良方。「我保留及讓這些資源適應本地環境,不是為了商業化。」農場中許多植物都只有一株,而非大量繁殖。

「我做的保留多過砍伐,就像遠邊那棵樹,政府人員曾來看過我的地,有建議我某些樹剛好長在邊界有點敏感,倒不如砍了算了, 一來我知道樹種的價值及珍稀性,雖然有些植物的確沒有醫療價值,但我知道它的木頭材質很好,留下來總有它的用處。」 她的實驗農場裡多是少見的瀕危植物,有的有醫療作用、或食療作用、有些可以驅蟲、有些可以榨油、有些可以泡茶、有些可以洗浴…。「我的目的是讓這些有價值的生命在以色列適應與繁衍。」

精采內文

我們的島∣活化活盆地?

採訪、撰稿:陳佳利;攝影:陳添寶、陳志昌;剪輯:陳志昌

頭社盆地的表土下,還是沼澤地形,從前的作物是水稻,盆地就像吸飽水的海綿,沒有下陷的問題,後來轉為蔬果類的旱作,缺乏水源挹注,導致地盤下陷,每逢豪雨,總是嚴重淹水。官方紀錄中,最大的淹水面積達到60公頃,深度2公尺,歷時7天才消退。為了解決淹水,水利署的8年800億易淹水地區治理計畫,為這裡設計了排水工程,正在進行盆地出水口的拓寬,將把原先4公尺的斷面拓寬到12公尺,將豐富的生態化為冰冷的水泥。但活盆地無法承重,這些結構體能維持多久,還是問號,而原本就是沼澤的盆地,淹水問題透過工程能改善多少?

在盆地的另一頭,另一個水泥工程也在大興土木,內凹仔地區佔地7.8公頃的重劃工程,希望翻新農村面貌,促進地方繁榮。但這樣的工程,是否能順利活化這個老農村?現在的頭社村,盆地歷史與樸質的生活感融合交會著,勾勒出特殊面貌,這些寶貴的特色,會不會淹沒在一波波的建設與開發中?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美國國務聊希拉蕊16日發起對抗週期短的溫室氣體排放運動,鎖定的是黑碳(或稱煤煙)、甲烷與氫氟碳化物(HFCs,普遍用於空調、冰箱、溶劑、發泡劑及氣霧劑的物質)這三種,目前已經有6個國家響應了。 我們的宜蘭縣也訂出綠色消費、低碳薪傳、零廢棄設施能源回收、資源回收再利用及綠色環境推廣,等16項策略,目標成為全國低碳城市典範。而澳洲的學者指出,世界各地因野火、炭火以及對控制農地的燃燒所展生的微粒,每年造成33萬9千人死亡。不過,這仍然遠低於空氣污染的死亡數字。

今天蘭嶼正在進行島上第4次反核廢抗議,而被台電選為低放射性核廢料最終貯存場址之一的南田村,村民對核廢料怎麼想呢?美牛進口及瘦肉精議題繼續延燒,各地養豬戶強烈反彈,花蓮養豬業者也將加入抗爭的行列。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從三贏到雙贏,誰輸了五溝?

作者:葉日嘉

在每一次的說明會、公聽會、協調會或主委及委員們的視察現場,我們都可以看到有著相同的四、五位地主,一再的表達會淹水,願意被徵收土地希望工程盡快進行的訴求,最後還演變成地主向立委下跪求情的畫面,在媒體中流傳。

也因為這樣,水利處長常常面帶笑容的對與會人士表達一種無奈:「唉,我真的難為阿,你看看,他說要做,你說不要做,我怎麼辦?站在水利處的立場,我當然還是會做,盡可能的兼顧環境保護,我保證工程施工完後的一年內河岸依然會綠油油的、上游經過處理排出來的水一定是白色的。」

水利處以高價(土地徵收金+地上物補償金+同意先前施工獎勵金20萬= 80萬/一分地)利誘河岸邊施工範圍內的地主,利用其因為農地濱臨河岸,難以為耕,是一天然的季節性滯洪區域,以工程進行將擴大排水為由誘騙地主支持工程,催促施工單位加緊開工,製造地方團體間的矛盾。

好幾次,水利處這種事主變公親的戰術,拖延了雙方得以理性溝通的大好機會。然而徵收河岸邊土地成為溼地公園不正也是我們所主張訴求的嗎?地主何苦如此群情激憤的成為被官方操作的對象?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葉人豪、詹嘉紋‧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