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04.27







近期活動

4/29 彎腰農夫市集 活動一覽
【綠富力】演講與工作坊
想像美好生活—愛自己愛地球的生活方式 大安社大公民素養週4/29(日)-5/5(六)
地方生態資源共管座談會系列六_埤圳濕地保育行動新契機(4/25截止)
2012【內城聯禾米】我想當農夫:農事體驗"搓草"(4/27截止)
陽明山的蝴蝶會飛到日本嗎?「陽明山國家公園保育研究成果大眾講座」第三場
《災難與社會研究系列演講》複合性災難治理與風險治理機制之建立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台灣濕地網 2012志工寫手大募集(持續招募)
即拍即行!地球保衛站(3/17~4/30)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屏北高中小清華學員 將部落傳統知識推向國際

台灣2011年7月第一次參加ECI,由台東的部落推派4位學生代表。(圖片來源:台灣地球憲章聯盟)

由清華大學與屏北高中合作的小清華計畫,今年與台灣地球憲章聯盟合作,推派5位代表參加即將於荷蘭舉行的第26屆「國際環境守護組織 (Caretakers of the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CEI)青年年會」,5位代表將以發表「確保未來的糧食安全」的報告,讓原住民守護糧食的傳統知識在國際發光!

台灣地球憲章聯盟祕書長陳慈美表示,2010年10月於台東舉辦「慶祝地球憲章十週年亞太地區大會(EC+10)」之後,再度獲國際環境守護組織 CEI 邀請參加的國際環境會議,2011年7月第一次組團,由台東的部落推派4位學生代表台灣參加在匈牙利舉辦、以「以生物多樣性為基礎看自然遺產與旅遊」為主 題的大會,台灣方面以「尋回小米文化、邁向永續未來」回應。今年聯盟則嘗試與小清華計畫合作,由77位學生選出最能代表台灣特色的學生。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地球日 屏北高中部落青年培力 糧食議題說分明

海外闊別34年  小米種原回家了!

關於 「台灣地球憲章聯盟」

民族植物專欄

節能減碳∣日本的能源民主與人民發電廠

作者:王俊秀(清華大學教授、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

日本在1970 年的第64屆國會:環境國會,開啟了環境民主的契機,再結合地方自治的風潮, 許多市町村透過選舉或經議會通過,宣稱為環境自治體,以環保作為市町村治理的政見或主軸,包括陸海空等各項環境議題,由負面的解決污染問題,進而正面的提升生活環境品質與促進當地環保產業,甚至連音景(環境音)也成為環境自治的議題。能源危機與發展核電之後,能源民主開始在日本各地實踐,光譜從公投反核、能源選擇消費者運動到發展再生能源,市町村主導的能源自治體與人民主導的人民發電廠陸續出現。

精采內文

綠色電報∣地球需要的不只是復仇者聯盟

作者:Somebody團隊

保護地球的任務,由復仇者聯盟完成後,剩下的交給Somebody來做。 Somebody希望人們關注他們正在做什麼,而非在意他們是誰。由一群愛護環境的大學生組成,Somebody背負著治癒罹患「無意識症候群」民眾的使命。

Somebody的系列平面作品「Something left, nobody knows.」充滿視覺震撼力。藉由三張一組的圖像,呈現「Before & After」的效果。第一張是看似稀鬆的日常情境,進入第二張,場景相同,卻人去樓空。眼尖的你有沒有發現,原先的環境遺留下了許多垃圾呢?第三張是Somebody團隊將原地的垃圾「Tidy up」,以極整齊的排列方式,突顯垃圾的數量可觀,並增加視覺張力。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一項新研究發現,南極洲的巨大冰帽正在逐漸萎縮,它不僅會導致海平面上升,而且在冰帽中的遠古細菌有可能會甦醒,科學家說未來影響還很難預料。那麼南極融冰到底是為什麼呢? 跨國研究團隊藉助NASA冰、雲、陸地高層衛星資料,再佐以電腦模型輔助,推論出冰棚融化的兩大作用力分別是:由海面下暖流導致的冰層下方融化、另一則是因暖空氣導致的冰棚上方融化。對於地球,人類還在探索,英國科學家發現,非洲擁有大量地下水,包括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埃及和蘇丹這些目前被列為「缺水」的國家,可能在幾十米深就有地下水儲備。但要是過度開採,讓人擔憂未來仍在眼前。中國江西正以「浩劫式」開採稀土,先砍樹後鋤草,剝離表層土壤,所到之處山體植被都會遭受難以修復的破壞,且產生的廢水嚴重污染飲用水和農業灌溉用水。真是得不償失。

趕跑了國光石化後,彰化大城濕地何時要劃設為國家重要濕地,大家都還很關心,營建署表示,預計5月召開國家重要濕地評選會議,預估在今年就能敲定。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也談傳統領域之「未盡論述」—回應林益仁「原住民是山林守護者」一文

作者:官大偉(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助理教授)

日前宜蘭南山部落的巨木被盜砍的事件,隨著媒體聳動的標題和司馬庫斯部落族人長期共同經營之努力給社會的印象產生極大反差,雖然經過司馬庫斯部落會議發出聲明,強調涉案者並未參加共同經營,並對其盜伐行為加以譴責,重申部落進行山林保育的決心,但此一新聞仍在原住民社會以及關心原住民與環境議題的人士之間,引起不小漣漪。

除了有來自鄰近之鎮西堡部落的亞弼達利在網路撰文以「血鑽石」為例呼籲重視陳盜伐集團背後更大的網絡和利益結構之外,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林益仁老師亦發表悼南山部落千年檜木遭盜砍:「原住民是山林守護者」之未盡論述一文,指出這次的盜砍事件,凸顯出過去「原住民是山林守護者」的論述過度簡化,而未面對在殖民、國家主導經濟發展,乃至新一波的新自由主義開發模式下,部落傳統規範式微、過去的傳統知識與價值中所強調的互惠式人地關係被強取豪奪的發展手段摧毀的一面。

精采內文

 

屏北高中小清華學員 將部落傳統知識推向國際

本報2012年4月27日屏東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台灣去年7月第一次參加CEI,由台東的部落推派4位學生代表。(圖片來源:台灣地球憲章聯盟)由清華大學與屏北高中合作的小清華計畫,今年與台灣地球憲章聯盟合作,推派5位代表參加即將於荷蘭舉行的第26屆「國際環境守護組織(Caretakers of the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CEI)青年年會」,5位代表將以發表「確保未來的糧食安全」的報告,讓原住民守護糧食的傳統知識在國際發光!

來自屏東霧台部落的魯凱族李祖兒、高雄茂林部落簡家洵、台東大鳥部落的排灣族許敬、屏東竹坑部落的潘平臣、以及台東都蘭部落的阿美族高書辰,都是屏北高中原住民專班高二學生,經過幾個月來課程培訓、徵選,從77位學生中拔擢而出。

CEI是一個全球性網路,致力於中學老師及學生的環境教育交流與創新思考。這兩年來,透過國內地球憲章聯盟連結原住民部落,徵選原住民高中生參加在各國舉辦的CEI大會。

此次大會主題為「跨界合作的永續發展」,台灣團則以「確保未來的糧食安全」為主題回應。本身即來自具有海洋性格的阿美族,高書辰即以「氣候變遷對於海洋民族的影響」,探討同是海洋原住民族的達悟族捕捉飛魚的傳統,因氣候變遷越來越少,對其文化的影響。提到為了甄選,參加了好幾天的課程,其中對於藍色經濟印象特別深刻,提供在地不破壞環境為前提的就業機會,也令高書辰願意探索經濟與環境之間存在的友善連結。

台灣地球憲章聯盟祕書長陳慈美表示,2010年10月於台東舉辦「慶祝地球憲章十週年亞太地區大會(EC+10)」之後,再度獲國際環境守護組織 CEI 邀請參加的國際環境會議,2011年7月第一次組團,由台東的部落推派4位學生代表台灣參加在匈牙利舉辦、以「以生物多樣性為基礎看自然遺產與旅遊」為主題的大會,台灣方面以「尋回小米文化、邁向永續未來」回應。

今年聯盟則嘗試與小清華計畫合作,由77位學生選出最能代表台灣特色的學生。甄選過程十分激烈,除了為期幾天的環境教育課程,並依據參與程度、臨場表現評分,選出16位學生,再從中選出各方面條件符合的對象。他們將組成「台灣地球憲章青年團」參加2012年7月1日開始在荷蘭的大會。

陳慈美表示,CEI也邀請台灣為主辦國,2014可望於台灣舉辦。清華大學教務長陳信文也於地球日研討會中口頭答應成為主辦單位之一。

小清華計畫  培育原住民人才

小清華計畫設於屏北高中的原住民班。設於屏北高中的「清華原住民教育實驗專班」,是由清華大學與屏北高中合作設立,2009年八八風災後,清大有感於弱勢族群學生進入國立大學之不易,而將協助原鄉的行動化為具體而長期的實際行動,提供南投縣、嘉義縣、台南縣、高雄市、屏東縣、台東縣等八八水災受災縣市原住民學生完整的人才培育計畫,期待日後能重振部落,在時任行政院長劉兆玄的支持下,快速付諸實行。

小清華計畫目前只有2個年級,77位學生;1年級33人、2年級44人,今年透過「小繁星計畫」申請免試入學已有42位學生報到,尚有18個名額,將透過申請入學招生。

不過外界對此項計畫褒貶不一,不少支持者為此感動,但也有質疑聲浪包括,以漢人優勢文化強加在原住民身上,無法保留原住民文化等。這也使得清華大學更加戰戰兢兢全力以赴,22日研討會上,教務長、共同主持人都全程參加,也支援部分講座。

計畫共同主持人之一前清華大學教授陳舜芬即表示,這兩年已逐漸依據現況進行調整,而八八風災受災戶學生人數並不多,因此計畫也擴大到6縣市原住民學生。未來將定期檢討,依據執行成效決定是否持續招生。

Top

 

節能減碳∣日本的能源民主與人民發電廠

作者:王俊秀(清華大學教授、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

日本在1970 年的第64屆國會:環境國會,開啟了環境民主的契機,再結合地方自治的風潮,  許多市町村透過選舉或經議會通過,宣稱為環境自治體,以環保作為市町村治理的政見或主軸,包括陸海空等各項環境議題,由負面的解決污染問題,進而正面的提升生活環境品質與促進當地環保產業,甚至連音景(環境音)也成為環境自治的議題。能源危機與發展核電之後,能源民主開始在日本各地實踐,光譜從公投反核、能源選擇消費者運動到發展再生能源,市町村主導的能源自治體與人民主導的人民發電廠陸續出現。

此次福島核電廠事故被定位在最高級七級的核災,20公里的緊集撤離圈,讓30萬人成為聯合國定義的環境難民,福島縣成為輻島縣。災後自殺率增加10%。受災工商業7014家,其中2289 家休廢業,特別是20公里圈更是100%休廢業。社會衝擊包括:南相馬市等核電圈市町村被污名化,外地人稱為加害者,發生不幫加油,不賣東西、福島退婚潮等事情。甚至帶小朋友去遊樂區玩,知道來自福島地區,還受到歧視。當時許多人自行避難,因風向關係,其避難之處正
是輻射線飄散之處,當時南相馬市部份地區反而在上風處,相對安全,因隱瞞資訊,造成更多人受害,他們稱之為「看不到國家」的另一種災難,對政府的信任感大打折扣。另外,過去一直強調「地產地消」,核電事故之後,食育幾近破功,在地產的所有東西由於受輻射實質與印象之影響,不但無法「地消」也無法「外消」。尤其是對未來感到茫然,下一世代被迫或被勸告離開故鄉,特別是新生兒,小學生也勸告他們週六日離開,讓在地人擔心成為沒有年青人(未來)的都市。

source:日本攝影師豐田直已至於掃墓還需要穿輻射防護衣,祖先地下有知,也一樣茫然。 

2011 年12 月6 日,日本國會正式通過成立復興廳,宣告制度性災後重建的復興之路開步走,雖然日本有關地震的防災文化(包括災害後的排隊文化)在世界上屬一屬二,但這次複合式災害(地震、海嘯、火災、核災)嚴重挑戰了原來的單項防災文化,使得救災的政府單位由傳統的災害對策委員會編組進入正式組織。  災害廢棄物處理進度緩慢,雖然許多都市已加入處理的行列,包括東京都、靜岡縣島田市,三個重災縣的災害廢棄物約 2,253 萬公噸,處理不到 5%。因有些廢棄物受輻射污染,處理倍加困難。  此外,日本約有104 個市町村要進行土壤除污,費用雖由中央政府負擔,卻不知道除污後的土壤要放在在何處。日本環境省估計,當局要「保管」的土壤約有1,500 萬至2,800 萬立方公尺,設施占地面積約3 至5 平方公里,預計最快要到2015 年1 月才能處理。連福島第一核電廠(共有六部機組)前面的海底更嚴重受輻射污染,其中第四號機前的海底,在2011 年11 月檢測其底泥,一公斤的輻射量高達160 萬貝克。東京電力居然打算用 60 公分厚的水泥將海底封起來,面積 80 公尺寬、900 公尺長  (7,200 平方公尺),等於5.5 個東京巨蛋。

311 福島核災之後,日本的54 座核電機組陸續停機,最後二座停機時間為:柏崎刈羽6 號機在3 月26 日、泊3 號在4 月中。也就是說到了四月,日本將成為無核電國家。而2012 年4 月1 日起,日本環境省也將成立原子力規制局,核電廠能否再起動,要經過這個新單位的核准。  另外求償訴訟也分別啟動,福島一號核電廠最5,6 號機附近的雙葉町,6,987 位居民於3 月19 日撤離,辦公室撤至琦玉市與福島市,有家歸不得,只能利用三梯次的「一時立入」活動,限時內回家拿東西。該町22 戶的47  位居民在2 月29 日向東電提出團體求償訴訟,求償4.465 億日元,未來將有各多求償案。2012 年3 月5 日,連東電股東也起來集體控告東電,求償5.5 兆日元。 

核電廠陸續停機,日本社會並未發生缺電的問題,全民省電已成為日本的能源文化,預期會出現更多的能源自治體與人民發電廠。本文提供幾個具代表性的個案,作為未來台灣推動能源民主與人民發電廠之參考。

新潟縣西蒲原郡卷町為了是否興建核電廠,依據1995 年6 月通過的自治條例,並於 1996年8 月4日首次實施公民投票,投票率88.3%,反對興建者佔60.9%,停止在該地的核電廠興建計畫。以此為契機,五年之內,就有12 次正式的公民投票,包括兩次核電議題、兩次軍事基地議題、五次產業垃圾場議題等。 核電相關的地方自治條例,最早制定者為高知縣窪川町(1982 年7 月)、接著三重縣南島町(1993 年2 月)、宮崎縣串間市(1993 年10 月)、新潟縣西蒲原郡卷町(1995 年6 月)、三重縣紀勢町(1995 年12 月)、新潟縣柏崎刈羽村(2001 年4月)、  三重縣山海町(2001 年9 月)等。依自治條例而實施公民投票者共有三案,新潟縣西蒲原郡卷町「首投」外,尚有新潟縣柏崎案(放入燃料棒)與三重縣山海町案(核電廠立地)。其中山海町公投案的提案單位是當地的商工會,他們有感於當地的農漁業日漸衰退,因此提案公投引進核電廠,結果有效票的67.5%反對,町長依據民意打消引核提案。 

等著核電廠來敲門,倒不如自己節能或以再生能源發電,人民發電廠運動在日本各地展開社會實驗與實踐。號稱日本三大惡風之一的山形縣立川町,自1980年起率先展開能源自主運動,先以一千瓦的風機用於溫室的農業栽培,1981年再以二座五千瓦的風機來提供養豬事業的空調。1988 年起,當時的竹內登內閣推出「故鄉創生一億元」計畫,立川町利用該計畫成立「風車村推進委員會」,經三重大學與足利工業大學的協助,於1993年5月設立三座町營的100千瓦的風機,用於風車公園內的設施照明,這之前的1992年4月,日本啟動了剩餘電力買取制度,因此立川町還有剩餘電力賣給東北電力公司,成為日本最早的商轉風機。1994 年8 月立川町主辦日本第一屆風高峰會,1996年1月,更以兩座400千瓦之風機成立全日本首見的民間發電廠,同年七月,有興趣於風力發電的市町村就號召成立了「風力發電市町村推進全國協議會」,總部就在立川町。1998 年3月時,該民間發電廠由町政府出資將該發電廠轉成第三部門來經營。到 2011年時,該發電廠鞏有14座風機,發電容量達7,850千瓦。

立川町自治體發電所:町民節電所 立川町風車村,王俊秀提供

立川町(現已併入庄內町)地處偏鄉,號稱:前往風景名勝的通過地,卻由於風力發電而聲名大噪,2010 年還有7.7 萬人來訪,成為另類的風車觀光。發電之外,更於2003 年8 月起展開居民參與式的「町民節電所」社區營造運動,主打:100%使用再生能源之町,更主張:省電就是發電。由開始的 100 戶到現在的1423 戶,第一年與去年同月比,曾省電達9.3%。後來許多地方學此模式,  例如山口縣周南市自2005 年起推動的「市民節電所」運動。 

從沒聽說過因為核電廠而展開社區營造運動,但幾乎都有反對運動。反之以再生能源展開社區營造運動的成功案例不在少數,前述之「風力發電市町村推進全國協議會」在2004 年全盛時期有81 個市町村參加,後來因為行政區域合併與2003 年新能源特別措施法(自力發電價格下降),在2010 年時減少成為51 個。以上地區皆在偏遠地區(日本稱之為過疏地區),不是風太強、就是企業進駐沒興趣,因此由內發起的動力較強,成為社區營造的機會。接著介紹再生能源社區營造的兩個案例。 

首先,岩手縣葛卷町號稱「什麼都沒有之町」(新幹線、高速公路、溫泉、遊樂區、高球場、名人皆無也),本來是酪農與林業之町,後來應用牛的糞尿與林木屑作為生物發電的能源,再加上町出資轉第三部門的風力發電廠,成為有名的「北緯40 度牛奶、美酒與綠能之町」,竟然每年吸引50 萬訪客,其中30 萬人是綠能見學團,曾多至一年300 團。町能出資,主要靠酪農產業與山葡萄酒產業支持,例如酪農業基地的畜產開發公社幫忙照顧關東地區的2000 頭小母牛,直到它門懷孕成功,每頭每日500  日元,每年就有3.65 億日元的安定收入。 

其風機設於1000 公尺的袖山高原與上外川高原上,分別設立3 座各400千瓦與12座各1750千瓦之風機,前者自1999 年的6月起開始商轉,後者自2003年4月運轉,因此成為第一個高山風力發電廠,預定年度發電 5600萬KWH,平均一戶年用電量為3600KWH,可提供15,556戶使用,等於發出該町用電量的5.5 倍,所賣出的電力收入,佔該町年度稅收的11%。再生能源多樣化的設施已達16處之多,因此被日本產經省評為「日本新能源百選」。再藉新能源來將廢校轉成生態學校、支持樸門農法、水車與石臼磨成麵粉之森林麵屋等。

牛糞發電廠,王俊秀提供 上外川高原高山風力發電廠

相對於前述的「自治體風車」,北海道生活俱樂部(主婦聯盟)透過北海道綠色基金所推動的「市民風車」與「市民共同發電」,  特別彰顯出能源民主與能源選擇消費者運動。如眾所週知,生活俱樂部首先於1965 年在東京成立,以共同購買運動起家,1982 年在北海道成立,2010 年時已擁有13,667 個會員,因著1986 年車諾比核災之故,開始積極關心能源問題,因為在次年其所共同購買的蔬果居然被驗出輻射量。當時北海道正逢泊核電一、二號機之是否商轉議題,生活俱樂部負責道民投票運動之連署,共有103 萬人支持。後來雖然在道議會上功
敗垂成,卻因此決定送自己人進入議會,共有四席獲選。1996 年狼又來了:泊三號機建設計畫,生活俱樂部一方面又開始反對的十萬人連署,另一方面展開能源消費者運動:省電10%的綠色發電基金運動,再以此基金來成立社會企業市民共同發電廠(風力發電)。假設可以號召一萬戶參加,先期以5%為基準(400  日元/月),則一年有 4800 萬基金,有機會設置大型風機。接著選址於幌延(核廢最終處理廠預定地)附近海邊的濱頓別町,準備興建高60 公尺、990KW的風力發電機,預算2 億日元。 

幌延市民風車,王俊秀提供除了原來的省電10%綠能基金外,2000年時又號召每人50萬一口的募款活動,共有200人249口共襄盛舉,成立了「北海道市民風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風機於2001年3 月開工,同年9 月15 日開業,取名為「濱風小子」,柱子下方有人民發電股東的簽名,並標誌著:這是集合大家夢想與募款所完成的風車。十年來的設備利用率為 27.6%,年賣電收入為 3200 萬日元。每年分配給股東(出資50 萬日元者)的「綠電利」為36,981 日元。這種「人民發電模式」獲得不少媒體大篇幅報導,更獲得2001年朝日新聞的明日環境獎與環境部長獎。

此種具有國民信託性質(一萬人每人一元力量大於一人一萬元的一萬倍)的NPO 或社會企業型的人民發電廠,繼續在日本各地發生,到2011 年時,已累積有3800  位綠能股東,集資20  億日元,共有12座人民發電廠計17770 千瓦,而且每一座人民風力發電機都有綽號,因此充滿了讓人感動的故事與人民的力量,提升了社區參與及故鄉光榮感。  

※ 個案參考文獻:  
日本環境部。2000-2011  日本環境白書,東京:環境廳或環境部  
長谷川公一。2011  脫原子力社會:綠色電力,東京:岩波新書  
王俊秀。2011/12/3-9, 2012/2/23-3/1 公視  Peopo 前進福島與前進岩手調查報導

※ 本文為2012全國NGOs環境會議專題演說稿

Top

 

綠色電報∣地球需要的不只是復仇者聯盟

作者:Somebody團隊

We are somebody.

保護地球的任務,由復仇者聯盟完成後,剩下的交給Somebody來做。

Somebody希望人們關注他們正在做什麼,而非在意他們是誰。由一群愛護環境的大學生組成,Somebody背負著治癒罹患「無意識症候群」民眾的使命。

【作品一:Fast food garbage】

Mcdanold 1Mcdanold 2

Mcdanold 3-2

什麼是「無意識症候群」?

人們常在聚會、活動、慶祝或買賣之際,無法意識到自己正製造了龐大的垃圾量。Somebody觀察到,人類製造垃圾的瞬間經常是毫無意識的,因此希望藉由詼諧幽默的藝術表現手法,讓人會心一笑的同時,也漸漸意識到自己每個冷感的瞬間,進而減少無意間生產的垃圾量。

【作品二:Plastic bags】

plastic bag 1plastic bag 2

plastic bag 3

並列組圖與「Tidy up」

Somebody的系列平面作品「Something left, nobody knows.」充滿視覺震撼力。藉由三張一組的圖像,呈現「Before & After」的效果。第一張是看似稀鬆的日常情境,進入第二張,場景相同,卻人去樓空。眼尖的你有沒有發現,原先的環境遺留下了許多垃圾呢?第三張是Somebody團隊將原地的垃圾「Tidy up」,以極整齊的排列方式,突顯垃圾的數量可觀,並增加視覺張力。

【作品三:Packing garbage】

3C 13C 2

3C 3

影片:Only one bag?

「塑膠袋裡面住著塑膠袋裏面又住著塑膠袋。」我們常把垃圾包在塑膠袋裡,塑膠袋又丟進塑膠袋裡,再把塑膠袋綁個大結,一二三,咚的一聲,投進巨大的塑膠袋裡,他們老死都將在那裡。

http://vimeo.com/39635994

無論你是anybody,只要你持續注意Somebody的療程,就不會是nobody。

等著看Somebody如何繼續保護地球吧。

推薦連結:

Somebody 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pages/Somebody/415002401850623
Green Inside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eeninside

Top

 
 

南極冰帽逐漸消蝕 遠古細菌復甦影響難料

摘錄自2012年4月26日中廣新聞報導

一項新研究發現,南極洲的巨大冰帽正在逐漸萎縮,它不僅會導致海平面上升,而且在冰帽中的遠古生命有可能會甦醒,科學家說未來影響還很難預料。

冰蓋是一塊巨型的圓頂狀冰,覆蓋在少於5萬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之上。由於冰底下海水溫度提高而逐漸受到侵蝕,目前南極洲西部的浮冰層,正以每年約7公尺多的速度消融。

英國南極考察隊的科學家觀察到,有20個冰架正因底層暖水而融化,而風海流的變化正在將更多的暖水運送到冰蓋底層。而隨著冰層的融化、變薄,大陸上的冰川也逐漸滑向海洋,使得海平面上升速度會更快。

據《科學美國人》報導,隨著冰川加速融化,一些冰封在厚冰帽下的古老生命正在甦醒。它們的歷史可能比人類誕生的時間還要早,這些微生物細胞總數相當於全球總人口的1000倍。

曾經有科學家在距現在42萬年前的古老冰芯中發現活著的細菌,並且它們還能在被提取出來後在實驗室內照常生長。不過,科學家們表示,對於這些甦醒的生命,他們無法確定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Top

 

南極融冰的新原因:溫暖洋流融化冰層下方

摘譯自2012年4月25日ENS英國,劍橋報導;沈瑞筠編譯;蔡麗伶審校

南極冰棚厚度示意圖,紅色為550公尺以上,藍色則是少於200公尺(圖片來源: NASA/Goddard CGI Lab)跨國研究團隊25日發表研究結果指出,南極冰棚下流過的溫暖洋流,是造成南極冰層冰損失的主因,此發現將使科學家對未來海平面上升能提出更精準的預測。

藉助美國太空總署(NASA)冰、雲、陸地高層衛星(Ice, Cloud, and land Elevation Satellite,簡稱 ICESat)所獲得的資料,再佐以電腦模型輔助,研究人員得以區分出由冰棚融化的兩大作用力:由海面下暖流導致的冰層下方融化、另一則是因暖空氣導致的冰棚上方融化。

研究計畫主持人、英國南極調查所(British Antarctic Survey)Hamish Pritchard表示:「無須靠夏天太陽融化冰川頂部的積雪,暖洋流由下方能融掉近非常大量的冰層。」他指出,「真正有趣的是,冰河對此現象的敏感度。有些冰棚一年變薄數公尺,導致冰河一年排出數十億噸冰至海中。這現象證明冰棚對減緩冰河速度的重要性;因為冰河提供冰床所需的冰,能控制住南極冰床流失。」

研究人員藉由安裝在ICESat上的雷射光儀器所蒐集的450萬筆雷射測距資料,繪製出幾乎涵蓋整個南極洲的浮動冰棚厚度變化,呈現了整個大陸的冰棚溶化趨勢。

在54個冰棚的地圖資料中,有20個冰棚(多數位於西南極洲)的冰層因下方流經的暖洋流而融化,進一步加速內陸向大海的冰川流動補注這些薄冰棚,使得更多的冰注入海中加速海平面上升。

在歷時5年的研究期間(2003年10月-2008年10月),研究發現這種肇因於海洋導致冰層變薄的驅動力,成為西南極洲冰床流失的最大及最迅速的主因。

這個研究是由分屬於英國的南極調查所(設於劍橋大學)、荷蘭的烏得勒支大學、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及奧勒崗州非營利組織「地球與空間研究」(Earth and Space Research)的科學家們共同完成,成果發表於《自然》期刊上。

科學家們使用了由ICESat所蒐集450萬筆太空遙測資料的時間序列來繪製幾乎涵蓋整個南極大陸的浮動冰棚厚度變化地圖。他們量測了冰棚隨著時間的高度變化,並運用電腦模式來去除降雪等自然因素對冰層高度變化產生的影像。研究者也使用了潮汐模式來來推估潮汐對冰層高度變化的影響。

「這項研究呈現了太空遙測是研究地球現象的有利工具。」美國太空總署低溫層計畫(cryosphere program)科學家Tom Wagner說:「加上美國太空總署其他從重力回溯與氣候實驗(GRACE)自衛星雷達及飛機得來的陸冰研究資料,我們對於冰床的改變將會得到更全面的資訊,這些資訊將有助於估測海平面上升。」

南極Wilkins冰棚(英國南極調查所提供)以往多半使用衛星雷達資料來推估冰棚及冰河的變化,不過雷射測距將更可更精準的偵測冰棚厚度隨時間的變化。這將更真實的呈現海岸地區的地貌。因為解析度較低的雷達難以感測浮動的冰棚與陸冰分界的基線(grounding line)。

ICESat是第一顆為了研究地球的極區所設計、並使用雷射測距技術的衛星。它的役期為2003年到2009年;繼任的ICESat-2衛星預定於2016年推出。NASA高達德太空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科學家Jay Zwally表示,本研究揭露了我們對ICESat-2衛星升空的迫切需要;我們對於全球氣候變遷在極地產生的影響所知有限,沒有其他任何東西可像衛星遙測來監測這些變化。

本研究亦將發生在冰河底、冰棚及冰川加速區域風的運行所造成的改變,與觀測到的融冰現象連結。Pritchard說道,「研究顯示南極風因氣候變遷而改變,這影響了洋流的強度和方向,因而溫水在浮冰的下方呈現漏斗狀。這些研究和我們的研究結果都呈現南極的冰河因應氣候變遷而有急遽的改變。」

可以南極半島的例子來解釋風的影響。南極半島是南極洲上一個的狹長陸塊,陸塊方位朝向南美。本研究顯示半島上最大的冰棚變薄可以通過冰棚表面的夏季暖風造成融雪解釋。發生在南極半島海源性的融冰現象及夏天的融冰趨勢可以風的改變趨勢來解釋。

本研究是國際間為了進一步瞭解冰與氣候的交互作用,提供海平面上升更可靠的資料來源所進行的研究的一部份。

歐盟資助的「冰到海研究計畫」(ice2sea program)主持人David Vaughan表示,這份研究的主要貢獻在於清楚的呈現近年來南極的冰床失去冰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未來預測冰床變化的關鍵在於瞭解海洋。或許我們不該只從南極大陸的空中尋求答案,也應多瞭解環繞它的大海。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apr2012/2012-04-25-01.html

Top

 

科學家發現非洲擁有大量地下水

摘錄自2012年4月25日美國之音華盛頓報導

科學家説,一項新研究顯示,非洲蘊涵大量地下水,可以作為飲用水和農業用水。

科學家估計,非洲有3億人沒有安全的飲用水,這個問題的部分解決途徑其實就在他們腳下。這些地下水是非洲現有年可用淡水的100倍以上、是儲存在淡水湖水量的20倍。

英國地質調查局和倫敦大學學院製作出的地圖顯示,地下水量最多的地點包括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埃及和蘇丹。這意味著,目前被列為「缺水」的國家可能在幾十米深就有地下水儲備。

研究員之一、倫敦大學學院水文學家理查德•泰勒對美國之音表示,這些大量的地下水資源可以幫助調節土壤濕潤度,因此有助於食品安全。

不過,過度開採讓人擔憂。科學家預計,對水資源的需求將隨著人口的增長而快速遞增。

Top

 

中國稀土面臨「浩劫式」開採

摘錄自2012年4月26日人民日報報導

江西省51個稀土企業2011年全年稀土主營收入329億元,利潤為64億元,然而,僅江西贛州一地,若對開採稀土等礦產破壞的土地進行生態修復,預計資金投入將高達380億元以上,如果要恢復到未開採稀土前的狀態,至少需要1000億元。

稀土開採一度使用的池浸工藝被稱為「搬山運動」—先砍樹後鋤草,然後剝離表層土壤,所到之處山體植被都會遭受難以修復的破壞。另外,浸出、酸沉等工序產生的大量廢水富含氨氮、重金屬等污染物,嚴重污染飲用水和農業灌溉用水。據當地政府部門介紹,即使礦山停產,要恢復原有生態,也至少需要六七年的時間。雖然目前在一些地區已經建立生態補償制度,但是稅負還不足以讓礦產開發的利潤回歸到正常水平 。

Top

 

彰化大城濕地 預計今年納為國家重要濕地

摘錄自2012年4月25日欣傳媒報導

國光石化後,彰化大城濕地劃設為國家重要濕地一事,預計於5月召開國家重要濕地評選會議,如果順利的話,預估在今年就能敲定。

國光石化原預計於彰化芳苑大城潮間帶濕地投資興建石化工業區,去年四月決定停止開發後,營建署隨即開始地方溝通協調作業,推動將當地納入國家重要濕地系統。

依據拉姆薩濕地公約的精神,濕地劃設需充分溝通並將地方意見納入決策過程,經過今年3月起至4月初營建署總計辦理11場地方座談會參與說明會後,參與民眾大部分疑慮已經消除,大部分已不再反對。

目前營建署正著手彙整民眾意見,完成後將提報國家重要濕地評選小組進行後續程序。城鄉發展分署副分署長王東永表示「預計在5月份,在過半數委員同意後召開,未來還須要走完現場會勘、專家意見交流等程序,才能成最後定案。」除了彰化芳苑及大城沿海濕地外,還會一併審查其他NGO所推薦的濕地。

彰化沿海擁有廣大的潮間帶,95年及98年評選國家重要濕地時,由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濕地保護聯盟,以及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等單位推薦,納入國家重要濕地,但因石化產業開發政策、環保團體及居民未能達成共識,故列為未定濕地而持續行進行溝通協商。

Top

 

論壇∣也談傳統領域之「未盡論述」—回應林益仁「原住民是山林守護者」一文

作者:官大偉(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助理教授)

日前宜蘭南山部落的巨木被盜砍的事件,隨著媒體聳動的標題和司馬庫斯部落族人長期共同經營之努力給社會的印象產生極大反差,雖然經過司馬庫斯部落會議發出聲明,強調涉案者並未參加共同經營,並對其盜伐行為加以譴責,重申部落進行山林保育的決心,但此一新聞仍在原住民社會以及關心原住民與環境議題的人士之間,引起不小漣漪。

除了有來自鄰近之鎮西堡部落的亞弼達利在網路撰文以「血鑽石」為例呼籲重視陳盜伐集團背後更大的網絡和利益結構之外,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林益仁老師亦發表悼南山部落千年檜木遭盜砍:「原住民是山林守護者」之未盡論述一文,指出這次的盜砍事件,凸顯出過去「原住民是山林守護者」的論述過度簡化,而未面對在殖民、國家主導經濟發展,乃至新一波的新自由主義開發模式下,部落傳統規範式微、過去的傳統知識與價值中所強調的互惠式人地關係被強取豪奪的發展手段摧毀的一面。

筆者認為,林益仁老師一文所指出的問題,正是因為「原住民是山林守護者」的論述中對「傳統生態知識」的討論不夠清楚所致,而這樣的問題的一體兩面,則是「傳統領域」亦有其未盡之論述。

所謂的生態知識,是人類和其所處的環境所形成的生存關係的網絡中,尋求最適生存方式的知識,而越來越多關於「傳統」生態知識的研究和思辯顯示,所謂「傳統」知識的價值,是因為它不同於現代科學之知識產生、傳遞和維護、演變的方式,這種「性質」上傳統的知識,是以地方為基礎、以特定人地關係的脈絡為基礎,因而不同於現代科學抽象化、去脈絡化的知識典範。但是,「性質」上的傳統,並不等同於時間上的過去,也就如同林益仁老師一文所說的,未必和血統與身份劃上等號。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樣的知識不是只能停留在過去的,它可以隨著人地的互動繼續產生、傳遞和維護、演變下去,而前提則是,人和地的互動要能夠持續發生。

整個大環境對於原住民部落找到一個不同於發展主義下的人地互動方式是不利的,過去司馬庫斯經驗令許多人驚艷(相信未來仍可以)正是因為它在建立這樣的方式的努力,今天有未參加共同經營的族人涉嫌在毒品和利誘之下做出了和這些努力相悖的事情,我們應該檢討這個社會為什麼不能夠對部落尋找不同於發展主義下的人地互動方式的努力提供足夠的制度性支持。

同樣的,關於傳統領域,經常被引導到追溯某個歷史時間點上所佔有或活動的地理範圍的思考,卻忽略了「性質」上特殊的人地互動方式,亦即土地使用機制的探討。於是,偏重於範圍的討論,使得傳統領域論述容易流於空洞化,過於急切的想要分區劃界以確定過去這是屬於「誰」的領域,往往會忘了去思考過去的人們是「如何」可以分享、協商、調節的利用和維護資源。以劃定土地「範圍」主張要回傳統領域,固然有一定的原住民族土地權利論述的支持,但若能將土地之「利用方式」--包括認識過去的利用方式、檢視現今的利用方式、展望未來的利用方式,作為傳統領域論述的一部份,以及論述實踐的過程,使得已經被「去脈絡化」而單純作為被紀錄研究之對象的傳統生態知識與傳統規範,得以「再脈絡化」成為土地知識得以源源不絕的被產生、傳遞和維護、演變的生活實踐,相信更能夠具備說服力。

上述的工作並非沒有人在做,就筆者所知,除了司馬庫斯長期的努力之外,許多像是魯凱族人的山林巡守、布農族人的高山生態導覽、排灣族人的獵人學校,以及其他更多的例子,都是土地知識的再脈絡化,也都是傳統領域作為一種特殊的人地互動方式的當代實踐。只是,這些努力往往被分類為當代的產業發展、生態保育或是文化再生,而沒有被意識到當代的產業發展、生態保育、文化再生正就是傳統領域的底蘊與內涵。

生態研究認為災害也往往是轉機,因為變動正是重新調整、尋求新的最適生存方式的機會,如果此次南山部落巨木被盜砍的事件能夠讓我們重新檢視過去「傳統生態知識」、「傳統領域」未盡之論述,進而往前一步,或許也可以是此次事件和諸多先進的回應所能引發的正面效益。

相關連結:

悼南山部落千年檜木遭盜砍:「原住民是山林守護者」之未盡論述

山林共管,怎麼管? 兼談「當部落遇到國家」之未盡論述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葉人豪、詹嘉紋‧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