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然與倫理] 寧靜的力量-環境哲學(五) 作者:陳慈美 (生態關懷者協會) 四、環境倫理與實踐 環境倫理另一個被質疑的地方,就是實踐力不夠。在社會上有不少其他倫理信念的擁護者,似乎都比環境倫理的支持者更能夠言行一致的實踐自己的道德理念,例如:主張動物權的人不但吃素,而且也拒穿皮草衣飾;反對墮胎的婦女不會隨意接受墮胎;和平主義者拒絕從軍等。但是,儘管清楚知道汽車和飛機這兩種交通工具都會造成溫室效應,但是,幾乎沒有任何環境倫理學家從來不使用這兩種交通工具。因此,有人主張,唯有社會上每個人都能夠言行一致的實踐「環境倫理」的信念,環境問題才有可能改善。 柯倍德教授在書中也把自己曾經身體力行的經驗作詳細的分享,包括:在自家院子耕種有機蔬菜、儘量以步行或騎腳踏車代替開車、用自己收集劈裁的木材取暖(當時他住在威斯康辛州)、穿著已經退流行的衣服並縫補破損的衣物、只生一個孩子以免製造人口壓力等等。然而,整個美國社會的經濟成長卻不斷以更快速的腳步持續攀升、工業化的農業經營持續擴展蔓延、各種稀奇古怪的消費品推陳出新的佔據市場每個角落、大型購物中心如雨後春筍般的取代了原來的草原或溼地,更難堪的是,當他花費無數時間、金錢、精神在實踐環境倫理的信念時,許多任教於其他大學的同行卻不斷發表論文、參加研討會、在學術專業上精進升等。直到1980年,當那位相信樹木會引起污染的人(指雷根)當選美國總統之後,他終於覺悟到必須重新評估靠個人實踐環境倫理信念的效用。(1999, 46-47) 經過這些刻骨銘心的體驗,他終於了解到,個人的努力雖然有價值,但卻像是落入消費社會汪洋大海的一滴小水滴,於事無補。問題的關鍵在於:其他的社會倫理牽涉到的是個人層次的倫理(individualistic ethics),而「環境倫理」所關切的則為公共領域(commons),是屬於整體性(holistic)的層面。因此,若要使整個社會的行為模式能夠產生有意義的改變,我們所需要的是一種結構性的根本變革,包含社會制度和文化型態的轉型。例如:停止生產氟氯碳化物、放棄依賴石化燃料的經濟、全面採用有機農作、嚴格限制人口成長、保存目前尚存留的原始森林、儘量不干擾次生林或三代林、保存或復育溼地和草原地帶、從財務和技術面協助南方國家建立由下而上的永續發展機制等等。(1999, 47-48)也就是說,我們要以教育-政治途徑(educational-political approach)來補足個人累積途徑(incremental approach)。於是,普及生態教化(universal ecological literacy)就成為柯倍德教授的職志。(1999, 4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