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我們的島]

『農業•入世』系列之二 【兵來將擋】

作者:郭志榮

  加入WTO前夕,農委會在桃園大溪舉辦「加入WTO」宣導活動,讓農民瞭解加入WTO,台灣可能受到的衝擊,並且應該如何面對。主持會議的古德業主任表示,希望透過會議,讓農民瞭解WTO的衝擊,以及政府應變的措式。會中吸引許多農民前來,農民們多半一臉徬惶,不瞭解為何有地不能種,更不懂未來應該如何面對。內心的焦慮,都反映在提出的問題上面。農民問著,開放國外牧草進口後,本土牧草不能種怎麼辦?政府說要輔導植林,那契約期限一到,又該怎麼辦?農民的憂慮,在會議中展露無遺,二位年紀加起來,超過一百五十歲的老農民,種田超過半世紀,天災、地震全都碰過,但就是搞不懂什麼是WTO。他們懇求,石門水庫不要完全不供水,他們可以轉作其它用水少的作物。

  WTO時代的來臨,農民不禁要問,政府作了什麼?農委會主委陳希煌瞭解問題嚴重性。他表示,政府有系統地在做,除了休耕、農民轉業、損害救濟措式等消極性之外,也積極輔導農業產業升級,或轉為觀光休閒農業,開創台灣農業的春天。但是台灣的農業問題,並非WTO來臨才發生,在長期的農業保護政策以及產銷體系不健全下,WTO時代的來臨,只是讓問題更嚴重,政府彷彿必須要在三年內,解決三十年的農業問題。

  位於彰化漢寶的黃先生,家中三位兄弟都種植蔬菜。他表示,政府利用輔導轉作綠肥來進行減產,讓農地不種經濟作物,反而種著沒有價值的東西,再去領取一期四萬六的補助款,根本是錯誤的。他指著一塊種植綠肥的農地,指責這種疏於照顧的農地,簡直成為害虫的溫床,讓附近農地都飽受虫害。黃先生的弟弟,氣呼呼地騎著機車前來,展示他的高麗菜。他說,他們能種出這麼好的蔬菜,連外國人都愛吃,為何政府沒有辦法幫他們銷出去。道路的另一頭,黃先生的大哥正採收田中的高麗菜,對於WTO的來臨,他顯得一臉無奈,表示走一步算一步。

  黃家三兄弟的問題,正是台灣農業處境的縮影,也是政府必須面對的課題。國外低價農作的進入,迫使國內必須減產,如何進行農地調整?繼續種植的農作物,如何進行品質提昇,讓產業昇級?優良及有競爭力的農作物,如何購建行銷網絡,擴大市場?

  面對WTO的來臨,政府透過各種方式來因應,其中仍須借助舊有農會系統的協助。但是如何打破區域,重建產業聯盟,進行農會改革,革除以往農會只重放款,不重推廣的陋習,讓農會發揮應有功能,成為在這波因應方案中,政府推動的重點工作。

  為了解決受衝擊最大的國內稻米問題,在減少生產之外,擴大內需市場,成為政府首要課題。在一場由農委會及稻米產業聯盟共同推出的「好米嘉年華」活動中,以「台灣好米」為共同品牌,期望擴大米食的市場,並推介台灣生產的良質米。會中,不僅打出品牌,也透過各種米食製作,來吸引民眾消費米食。來到在台東池上,當地出產品質優良的池上米,今年也加入稻米產業聯盟,推出台灣好米。掌理池上農會十餘年的總幹事吳清吉,面對WTO時代的來臨,並不顯得慌張。他表示,池上米有一定的口碑,不怕外國米比較。但是真正讓吳清吉放心的,則是一包包堆放在倉庫裡的新品種「香米」,這些剛收成的香米,品質更為提昇,就等外國良質米來比較。

  然而在樂觀的背後,也有讓他頭痛的問題。面對池上米遭仿冒問題嚴重,以及輪耕修耕的問題,都成為影響農民生產的問題。他表示,仿冒問題不解決,不僅傷害當地農民收入,也可能因仿冒品的品質不佳,而破壞正牌池上米的信譽。另稻米種植區採齊頭式休耕的方式,他要求能夠建立專業稻米生產區,讓良質米繼續生產,不適合耕作的稻米區,則輔導轉作或休耕。

  然而,擴大市場的背後,仰賴農作物品質的提昇,如何找出台灣特有且具競爭力的農作物,成為另一項基礎和重要的工作。在新竹的山區內,藏著一座花卉的秘密基地,裡面專門研究台灣原生種花卉,成為對抗國外競爭的重要武器。隸屬桃園農改場的張盛添研究員,研究台灣原生種一葉蘭十餘年,目的就為了突破障礙,能夠大量繁殖,打進國外市場,賺取外匯。他表示,台灣原生花卉種類繁多,也具有相當市場價值,只要掌握關鍵的繁殖技術,未來的潛力無窮。而在山下農改場內研究「仙草」作物的江金龍研究員,在實驗農場內展示研究成果,仙草、山藥等藥用性作物,不僅具有本土特色,並且具有高經濟價值,目前更重要的是已到達推廣階段。

  黃昏中,新竹關山農會展開佈置,為第一屆的「仙草節」積極努力。關西農會在與農改場的合作下,關西地區不僅大量栽種仙草,並且成立加工廠,生產仙草茶、仙草凍等食品,提高仙草的價值,為了推廣更結合當地資源,舉辦仙草節活動。在鑼鼓聲喧鬧的氣氛下,活動展開,洶湧的人潮湧入,意謂著活動的成功。關西農會總幹事羅吉燾表示,人潮比預估的還多,這場活動不僅推銷產品,連帶也打響關西仙草的名氣,未來還會再舉辦,並且加強引入關西的文化風貌,讓農產與文化作出更深的結合。

  農委會主委陳希煌表示,WTO的來臨,政府能作的其實有限,除了輔導、救濟之外,更重要的是推動農民觀念的改變,未來的農民必須瞭解,政府保護的時代已過,如何利用政府資源,提昇產業,面對國際的挑戰,成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三年解決三十年的問題,政府所該作的,不僅是與時間賽跑,更是掃除積習已久的農業問題,改造依賴成習的農業文化,讓台灣農業能夠真正的自己站起來。

本內容將於1月14日公共電視晚間十點至十一點『我們的島』節目播出

【文章連載】
 『農業•入世』系列之一 之二 之三 之四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