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我們的島]

『農業•入世』系列之四 【危機轉機】

作者:郭志榮

  在國際間,有一份黑名單流傳著。
  黑名單上的對象,善長躲藏破壞。
  各國皆深恐入境,造成巨大災害。
  因此不惜開櫃翻箱,傾全力捉捕。

  基隆一處貨櫃集散場,一位穿著制服的官員,正打開一隻貨櫃,搬出數箱的水果,打開箱子一一檢視,查緝黑名單上的對象,是否潛伏其中,意圖闖關入境。

  農委會檢疫局的檢疫官林枝枉,拿起一顆進口的蘋果,在放大鏡下檢視,看看這些被國際列為黑名單的有害昆虫,是否躲在水果之中進入國內。他說,這些有害昆虫,只要少數進入國內,在沒有天敵之下大量繁殖,很快就能造成台灣農業的重大損失。

  WTO開放之後,隨著大量而多樣的農作物進口,國外昆虫、植物的檢疫工作,變得更繁瑣而重要,因為在堆積成山的進口貨櫃中,永遠不曉得這些黑名單的疫病旅客,可能躲在那個陰暗角落,準備重創台灣。

  動植物防疫工作,一直是各國所關心的安全事項,在WTO協商議程中,也也成為國際間注重的議題,並達成共識對列管疫區的農作物進口,可引用防衛條款拒絕輸入,以防治疫病危害本土動植物。

  在國內工作的第一線任務,即由檢疫局派駐各分局、工作站的檢疫官,擔任第一線稽查任務。當進口農產品貨櫃抵達台灣後,檢疫官進行取樣抽檢,合格者才能簽署證明通關方行。

  在檢疫局基隆分局內,一堆由檢疫官帶回來的洋蔥,正交由專業人員進行檢驗,查明洋蔥內是否躲藏有害昆虫,檢疫人員透過顯微鏡查出洋蔥蒂頭部分,藏有數隻小虫,經比對後發現這類昆虫,在清冊列管範圍,但是不在禁止進口之列。

  在這個小型的檢驗室內,設置有簡單的設備,來查緝這群有害昆虫的蹤跡。但是面對WTO開放之後,疫病的來源及種類更加複雜,精密快速的檢疫技術已經是刻不容緩之事。

  但是這樣的檢驗技術依然有其缺失,像在進口農產品中發現虫卵,常常是必須放入孵化箱內,等待孵化成長,再依昆虫身上特徵進行比對。這種耗時的作法,常常讓農產品進口商抱怨,整批貨不得通關,就等查驗出昆蟲種類,等到花了一星期時間查驗出來,就算沒事,蔬果貨物可能也爛掉一半。為了安全,檢疫工作不得馬虎,但是為了商業,卻是必須講究快速。

  位於台中霧峰的農委會農藥毒物實驗所內,曾經洲博士展示他最新的技術,建立有害昆虫瓜果實蠅的基因圖譜,可以快速追蹤出瓜果實蠅的種類,以及分析它的血統家族。這樣的研究,彌補檢驗工作的缺失,讓檢驗工作能更快速、更精準。

  曾博士的研究中,專為各類有害昆虫建立DNA資料庫,無輪是虫卵、破碎的虫屍,只要取得微小身體組織,就能快速地判斷出害虫的種類,讓這些善於躲藏,不易辨認的有害昆虫,身分很快的就被指認出來。

  在曾博士的工作裡,設有一座秘密牢籠,裡面全關著這群惡名昭彰的國際害虫,無論瓜果實蠅到象鼻虫,透過培育分析,就是要建立它們的DNA身分證,讓它們在科學數據前無所遁形。曾博士搬出一缸米虫,打開米缸笑著表示,有人常笑說「養米虫的、養米虫的」,現在他真得就在養米虫,而且一養就成千上萬,還分屬不同國家的米虫。

  檢疫的工作,成為加入WTO之後,令人擔心的課題,因為只要一不留神,讓這些外來客闖關成功,對台灣生態都是嚴重衝擊。

  藥毒實驗所的研究員陳富永,走進一處廢耕的農地內,指著一群闖關成功的外來野生植物,大量的繁殖下,嚴重壓迫本土植物的生存空間,遭破壞的生態圈,會引起何種連鎖效應,沒人知道。

  陳富永表示,這些外來植物沒有天敵,一來台灣在水土適應下幾乎大量繁殖,像以「小花漫澤蘭」為例,這種外來雜草經研判來自大陸,在幾年內幾乎就以平方速度繁殖,遍生在台灣各處,以數量龐大姿態到處繁衍,茂密的枝葉搶佔陽光,造成本土野草、樹木的枯萎。

  對於這類外來種植物的闖關,陳富永表示,目前除全力防堵之外,就是一發現立即撲滅,否則一旦它們遁入人煙罕至之處繁衍,就很難剷除,所造成的危害也難以評估。

  捉緝為害作物的害虫,對檢疫官是一份責任。但是對一位公務員,卻是生活中的一種樂趣。蹲在四顆大高麗菜前,林先生細細翻著菜葉,要找出躲在葉內的菜虫。他和這四顆高麗菜的關係有點奇怪,他說「他們像朋友。」一個人和四顆菜交朋友,在北投這座市民農園裡比比皆是。在園主賴先生規畫一小塊農地,提供市民前來種菜之後,像林先生把菜當小孩照顧的關係,比比皆是。

  WTO對國內農業造成的衝擊,農委會預估將有三十七萬公頃農地必須釋出,除了靠近山區重行造林之外,接壤城市邊緣的,就考驗著人與自然的關係。前主委彭作奎表示,大量釋出的農地,無論作為教育或保育之用,可以適度調整台灣生態的緊張關係。

  WTO開放之後,農民焦慮、政府著急,外來的蔬果低價競爭,外來的疫病試圖闖關,在一片悲觀聲中,其實也有新動力在醞釀,無論是自立自強的新農民,農村復興下的二代親情,或者農地釋出後,完善國土規畫下,重建人與自然的關係。

  WTO的來臨,讓我們看到台灣農業結構正在轉變,無論是被迫或自主,走錯步,真會萬劫不復,走對了,贏得不只是農業,還有台灣。

【文章連載】
 『農業•入世』系列之一 之二 之三 之四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