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讀者投書]

馬告的另類觀點:少談一點意識型態,多做一些務實培力 (下)

作者:林益仁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

  馬告的衝突事件發生後,當我們憂心忡忡地詢問部落的反應時,老人們的回答竟然是氣定神閒地說:「那只是住在都市的政治人物的花招,他們不了解部落!我們還是繼續做我們的部落地圖吧!」或許,這就是老人的智慧!該抗爭,該發聲,他們不是沒做過,在我們所認識的老人中,他們的長輩以性命與日本人相搏的所在多是,可是相搏的本錢在哪裡?是被鼓動起來短暫的激情嗎?是喊起來令人熱血沸騰的口號嗎?還是紮紮實實與土地的關係,與對土地的認識。

  老人感嘆,年輕人甚至連母語都不會講了,怎麼會有對土地的知識與感情呢?更重要的是,當我們與部落朋友在繪圖的過程當中,他們在回憶族群的文化歷史記憶時,總不會忘記關切部落生計與發展的問題,畢竟回顧歷史與文化,是為了眺望未來與照顧到目前的生活。

  部落的原住民是務實的,在沒有滿足基本的物質基礎時,談一些空泛、沒有內容的意識主張,是沒有太大用處的。因此,在部落裡我們聽到比較多的討論,反而是各種土地法令對原住民生活發展的限制,而不是高調如「自治」的主張。

  基於族群平等的立場,「自治」應該是原住民必須爭取的權利,這個主張其實在十幾年前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時便已提出,該說的當時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就是還無法做到。因此,目前的問題是如何把「自治」的內涵「做」出來,特別是部落裡與部落間的溝通與意識凝聚上,以及提昇原住民社會動能的具體步驟與策略;而不是透過主流媒體(請注意,原住民部落的主流媒體是口耳相傳!),不斷地去「放話」給非原住民聽而已。

  簡單的講,原住民自治的問題,不再只是對抗國家,而必須嚴肅考慮原住民內部謀合的問題。加拿大的第一國族為何可以凝聚足夠的力量與國家談判,就是他們在跟國家談判的時候,內部必須先協調到一個共同的聲音。過去來台灣訪問的加拿大原運人士,一再提起這樣的態度。如何達成原住民內部的共識?的確有待政治人物與社會運動者花更多的心血與精神去溝通,這就是我們在部落聽到有別於媒體所呈現意識型態對立的另類觀點。

  再強調一次,意識形態的對決,必須與日常生活的實踐互相搭配,這必須放下身段、側耳傾聽部落裡不同的聲音與需求(不只是贊成/反對兩種被外界建構出來的樣板!),尊重他們的想法,解決他們的問題,否則一切只留於空談、作秀。國家必須如此,原住民的政治人物更要如此!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