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短評:
論環評再成箭靶
→
作者:莫聞(環境資訊協會)
拼經濟列車開不動,行政院、經濟部門與工商輿論再度把矛頭指向環保署與環評委員,為了台塑大煉鋼廠、國光石化、中油三輕更新案環評遲遲未過,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說:「不能忍受企業界申請環評,時程的不確定性竟這麼高!」
對於環評運作有些瞭解的人,應該都能同意蔡副院長的著急不無道理,但矛頭顯然搞錯方向。
目前的環評委員組成,除了由環保署署長及副署長分任審查會主席及副主席,還包括了另5 個中央政府機關的代表委員,另外則由14
位不同專業背景之學者專家所組成。民間代表為無給職,僅有出席費與車馬費,且環評非其全職工作。
委員之一、目前擔任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主任的李根政,擔任環評委員以來定期紀錄與發表這份職位所面臨的種種問題。他在《環評是開發保證書?還是環境把關手?》中記載的極為清楚:
「個環評案件的審查費用,從6-15萬不等,用於支付環評委員(含專案小組審查中邀請的學者專家)的出席費和交通費用,包括一次短暫的現勘,如果審查會開太多次,環保署還可能會賠錢;相對的開發單位卻往往花上好幾百萬的代價聘請顧問公司協助其撰寫各式環評書件,為開發案辯護,如此巨大的資源落差,要進行基本的檢驗工作根本做不到……以個人經驗,除非有專任助理,否則很難在一週內透徹了解書面內容…」
負責審查案件的委員既非全職,沒有經費請助理,若要有良好的審查品質,審查時間非拉長不可了。套句最近政壇流行的話,審查時程的不確定性,這是當前體系設計下的「共業」。
經濟部門扮演行政院衝刺拼經濟的油門,環評機制則是避免衝過頭造成內傷的煞車,一邊是右手,一邊是左手,理想的政府應是左右手協調一致,予以同等重視。環評審查不夠快,與其放話修理,不如應檢視自身是否對「煞車」系統不夠重視,提供的資源不夠所致。
如此說來,環評若真成了拼經濟的「絆腳石」,行政院的責怪,是搞錯對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