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2007.4.6
本日焦點:

廢塑膠袋回收 擴大全台25縣市試辦

台灣塑膠袋的使用,一年就要將近10.5萬噸左右。 本報2007年4月6日台北訊

環保署去(2006)年5月起在全台14個縣市推動試辦廢塑膠袋回收工作,初步評估成效良好,已決定自今年4月1日起擴大試辦至全台25個縣市。

根據環保署統計,試辦廢塑膠袋回收工作以來,14個縣市在去年共回收廢塑膠袋2,317公噸,相當7億1千萬個4兩紅白袋,超過原預定回收900公噸目標。環保署日前已邀集各縣市環保局檢討廢塑膠袋回收工作,決議於4月1日起將擴大試辦至全國25縣市,要求直(省)轄市全面實施,縣部分至少1個鄉鎮市進行試辦,預計全年回收廢塑膠袋量將可達5,000公噸。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五穀雜聊:

一種生命的藝術 從宗教家到秀明自然農法

作者:阿不

稻田(攝影:李疾)當我們談起有機農業的發展史時,關於日本,不可避免的一定會提到「岡田茂吉」先生。與多數推動現代環保運動與知識變革的人士有所不同的是,岡田茂吉並非是一位自然學者或科學家,而是一位實事求是的宗教家。而由岡田茂吉所提出的「自然農法」,雖然在他生前已儘量將宗教與農業於推廣上做了明顯的切割,但許多接觸「自然農法」的,不管是剛認識或實際操作自然農法的人,都不免會在心中聯想到一絲理想性,甚至嗅到一些些「夢想」的成分。

讀者投書:

媒體治國,科學豈可積非成是

作者:郭金泉(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教授)

自從去年5月呂秀蓮副總統建議將台灣的特有物種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 (Onco = 勾、鉤、突出;rhynchus =吻、鼻;masou = 鱒的拉丁文;formosanus = 台灣)科學學名(scientific name)的中文俗名(common name)名稱更改為台灣鮭魚後,每當有人提出相同的建議時,馬上就有媒體以聳動的標題、消遣的文詞(無聊、自己爽、勞民傷財、走不出台灣、去中國化...),並挾某位所謂「保育界人士」兼「學者」大肆抨擊、揶揄、抹殺一些兢兢業業從事學術研究學者的研究心得。我們在此將台灣這種匪夷所思的媒體瞎起哄,偽學者死不認錯的現象一一反證,希望建立台灣學術界最起碼的學術良知-求真的精神。

 
本日焦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專欄

投書

本會快訊

我們正在徵求工作夥伴~企畫專員/專職編輯/計時工讀

 
 
熱門內容
巴基斯坦記行:台灣遠洋漁業與海洋資源保育(上)
「縣長,今天的表現,一百分!」
熱門關鍵字
環評 高爾
推薦評論
環評流程擬簡化 避免延宕投資 (4)
CCA防腐木材致癌風險高 4月起禁居家用途 (1)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本日焦點:CCA防腐木材致癌風險高 4月起禁居家用途 --﹥

本報2007年4月6日台北訊

環保署去(2006)年5月起在全台14個縣市推動試辦廢塑膠袋回收工作,初步評估成效良好,已決定自今年4月1日起擴大試辦至全台25個縣市。

根據環保署統計,試辦廢塑膠袋回收工作以來,14個縣市在去年共回收廢塑膠袋2,317公噸,相當7億1千萬個4兩紅白袋,超過原預定回收900公噸目標。而後續再利用部分,有熱融造粒的塑膠工廠皆可處理乾淨的塑膠袋,而國內處理容量每月達800公噸以上的濕式處理廠已有4家且分布均勻,後續再利用管道暢通,故環保署日前已邀集各縣市環保局檢討廢塑膠袋回收工作,決議於4月1日起將擴大試辦至全國25縣市,要求直(省)轄市全面實施,縣部分至少1個鄉鎮市進行試辦,預計全年回收廢塑膠袋量將可達5,000公噸。

環保署指出,國內塑膠袋回收再利用技術主要為乾、溼式處理後再熱融製成塑膠粒,乾式處理對塑膠袋的品質要求較高,回收時民眾除須將袋內異物及水分倒除外,塑膠袋亦不可沾染油污;濕式處理則因有清洗過程,所以民眾僅需將袋中異物倒除即可進行回收。

因廢塑膠袋後續再利用工廠有採乾、濕式兩種,故分類方式因地制宜,依後續再利用方式分為「僅回收乾淨塑膠袋」及「可回收髒污塑膠袋」兩種。民眾可將合於回收條件的塑膠袋單獨打包後交由垃圾車掛袋或資源回收車回收。由於民眾因需依試辦縣市環保局及公所塑膠袋回收收運方式而有不同的配合方式,環保署將請各縣市環保局及鄉鎮市公所加強宣導,民眾可注意環保局或清潔隊的廢塑膠袋分類宣導,或洽詢當地環保局或清潔隊進行瞭解。

4月1日起擴大試辦廢塑膠袋回收的區域有7個直(省)轄市、桃園縣、新竹縣、台中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高雄縣、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及澎湖縣等18縣市全區實施,另部分鄉鎮市試辦有台北縣、苗栗縣、彰化縣、台南縣、屏東縣、金門縣金沙鎮及連江縣南竿鄉等,台灣地區329個鄉鎮市已有264個推動試辦回收,約占80%。

 
台灣新聞  --﹥

「縣長,今天的表現,一百分!」

苦勞網2007年4月4日報導

漢生病人權保障暨補償條例正式被藍綠兩黨立委宣判死刑。今天中午,立院繼3月22日後再度召開漢生條例的朝野協商,結果國民黨立委蔡家福、民進黨立委吳秉叡、曹來旺聯手大鬧協商會場,讓會議無法進行。長期推動漢生條例立法的賴幸媛說:「立法這條路已經確定走不通了,救樂生只能走別的辦法了。」

協商會後,聲援樂生團體與立委會商未來保留樂生的相關事宜。但對今天三名利委鬧場致使流會,仍相當憤怒。(照片提供:小柯

蔡家福、吳秉叡、曹來旺三名北縣立委不分藍綠,挾3月31日新莊萬人遊行的餘威,硬闖漢生條例協商會,吳秉叡一進會場就放話:「保留樂生的條文不刪除,這法案今天不要想過!」氣得賴幸媛當場大罵「利委」是因為炒地皮和開挖樂生的砂石利益才來阻擋立法。吳秉叡則趁勢發飆,要求會議立即終止。最後協商主席、親民黨籍立委鍾紹和宣布,由於各黨委員有不同意見,先將法案暫時擱置,宣布散會。賴幸媛強調,這三個人進來就把過去八次協商的成果推方,我當然會這樣憤怒。

協商會後,賴幸媛、國民黨立委雷倩、民進黨立委田秋瑾留下來想對策,不過紛紛搖頭認為立法已不可行,各自動用關係聯繫行政院、北市北縣政府。

賴幸媛辦公室表示,雖然立法在時間上還是來得及,但是現在只要開協商會,這些立委就會來鬧,會議根本無法進行,此外,各黨黨團雖然表面上支持法案,但卻放縱黨團立委來鬧場,不祭出黨紀,擺爛的態度也很明顯,想趕在4月16日前由立法來保留樂生的路線,可以說是完全走不通了。

樂生保留自救會於下午三點至立法院大門前宣布將無限期靜坐,自救會國會組賴澤君說:「沒想到台灣立委,不給這些漢生病友一點點機會。」

404 樂生療養院賴幸媛立委說明islandrepublic製作)

賴幸媛、田秋瑾、雷倩(國)與院民及樂青立法組成員討論podcast檔豬小草製作)

◎ 本文轉苦勞網

 

焚化爐停建 彰化縣府要賠4.5億

摘錄自2007年4月5日中國時報彰化報導

彰化縣政府1999年間招商興建的彰北地區垃圾資源回收(焚化)廠,遭得標廠商達和彰北公司請求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彰化地院4日判決,縣府應給付4億5千8百多萬元,並負擔千分之917訴訟費。

有關彰北焚化爐從興建到停建的轉折,主要是因鹿港、福興方面民眾和酪農戶,擔心影響地方產業發展,以及環保團體持續發動抗爭,前縣長翁金珠就以「文件履約瑕疵」、達和公司變更股東不符原件等理由,宣布停止興建。

對地方法院判決,彰化縣環保局表示,會在和律師協商後,爭取平反官司,免除賠償。

當年全力阻擋興建的前彰化縣環保聯盟理事長林世賢表示,當年環保團體全力反對彰北焚化爐的興建,主要是基於當時已營運的溪州焚化爐每日可處理800噸,有能力一併處理彰北的垃圾,毋需另建焚化爐;現在溪州焚化爐日處理量才600噸,可見彰北焚化爐確實不必另建。

林世賢強調,若積極推動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減少垃圾量,也是彰北焚化爐不必建的原因之一。 

 

樂生院民在紐約向國際請願

摘錄自2007年4月5日中央社紐約報導

6位青年樂生聯盟的成員4日陪伴樂生院民周富子,在紐約進行一系列國際請願行動,希望能借助國際社會的關心來促使樂生遷院的問題以院民期待的方式解決。

4日上午,20幾位胸前掛著書寫「捍衛樂生」紙版的聯盟成員和紐約當地的留學生在紐約市曼哈頓第一大道與四十二街街角的「芮爾夫邦奇廣場」集合,向馬路對面的聯合國總部請願,希望能喚起聯合國對樂生院民人權的關切。

聯盟成員接著前往「駐紐約台北經濟辦事處」辦公大樓,由聲援這項行動的非政府國際組織「融和、尊嚴及經濟進步國際協會」的代表向辦事處遞交對中華民國政府的陳情書。「融和、尊嚴及經濟進步國際協會」是主要由漢生病(痲瘋病)康復者所組成的組織,總部設在紐約州,在全球30多個國家設有分會,旨在協助解決漢生病患遭受歧視的問題。

青年樂生聯盟的成員也計劃由紐約前往華府,希望能聯繫國會人士,爭取美國政界對樂生問題的關切。

 

環盟公布住家電磁波檢測 1成多偏高

摘錄自2007年4月5日自由時報台南報導

台南環盟4日公布針對台南縣市二百多個家庭進行的電磁波檢測,發現有一成多左右的住家長期處在輸出功率50微瓦/平方公尺以上,甚至有一戶高達2000微瓦/平方公尺,嚴重危及市民的健康。 環盟表示,小於10微瓦/平方公尺者約佔了八成,有一成多的住家長期處在50微瓦/平方公尺以上,而學校、醫院也都偏高。

台灣環盟學術委員陳椒華表示,經統計分析,室內超過50微瓦/平方公尺的住戶,都位於基地台200公尺距離內,而小於1微瓦/平方公尺的住戶僅0.9%有基地台,檢測值越高顯示出基地台比例越高。她表示,目前國內的標準是900萬微瓦/平方公尺,為世界最寬鬆的國家之一,甚至比中國的10萬微瓦/平方公尺還要寬鬆。

 

中科將擴建 6縣市爭設廠

摘錄自2007年4月5日中國時報台中報導

中部科學園區85家廠商進駐不敷需求,3期廠區765公頃土地已全部用罄,中科管理局4日表示,將在目前台中市、雲林虎尾、后里七星農場三期廠區765公頃的面積之外,10年內再擴大1000公頃的土地,成為全台最大科學園區。中科管理局長楊文科表示,預計5年內,中科將有茂德、瑞晶、力晶、華邦等12座晶圓廠,成為全球90、70奈米製程的12吋晶圓廠最密集園區。

全台3處科學園區土地範圍,南科土地1600百公頃、竹科1400公頃,10年內中科土地擴大為1765公頃,將成為台灣最大的科學園區。

 

何美玥:工業區不應重複環評

摘錄自2007年4月5日自由時報台北報導

行政院財經小組4日討論台塑大鍊鋼廠案,會後政務委員何美玥表示,工業區二階環評已審查項目不應再重複審查,宜有簡易審查程序,小組請環保署召開環評大會,研討訂定重新審查的項目與標準。

對於台鋼案,何美玥指出,此案依「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可不須再經環評,不過這是社會關切重大投資案,所以再進行環評以昭公信,但已審查項目不應再重複審查,所以請環保署訂定重新審查的項目,日後比照辦理,避免重複作業。

另,小組也建議環保署訂定「快速環評作業審查程序」,以減少重大投資案申請人的不確定性。何美玥認為:對政策上有時間急迫性的重大投資案,應訂快速環評作業審查程序,不宜將所有案件都依相同作業程序審查;環評案件經環評大會確定審查標準後就不宜再變更。

 

雲嘉南廢氣減量 換國光石化案

摘錄自2007年4月4日經濟日報台北報導

由於位於雲林離島工業區的國光石化興建案,將增加3,131公噸VOC排放量,行政院財經小組4日通過經濟部所提「雲嘉南揮發性有機物空氣(VOC)減量3,500公噸輔導計畫」,預計輔導雲林、嘉義、台南地區工廠,減少3,500公噸VOC,以換取國光石化的投資案。

依該計畫,將有超過千家以上的工廠須減量VOC。 經濟部長陳瑞隆指出,這項減量承諾,主要是針對現行VOC排放廠商進行輔導。經濟部積極推動嘉義大埔美機械科技園區,並非排放大量VOC的產業,不致對雲嘉南的重大投資造成排擠。

至於二氧化碳總量管制問題,經濟部反對在京都議定書要求減量未達成協議前,先訂出總量。行政院財經小組4日裁示,由環保署、經濟部及經建會就總量管制上限問題,加快討論。

 

戴奧辛檢測出爐 居民蒙在鼓裡

摘錄自2007年4月5日聯合報台南報導

中石化安順廠汙染區居民血液戴奧辛檢測作業一再拖延,衛生局前天召開中石化健康照護醫療專家委員會又祕而不宣,引起自救會不滿,4日批評衛生局形同黑箱作業,莫非要害更多汙染區居民含恨而逝?

衛生局長蘇俊仁表示,委託成大辦理的檢測作業需謹慎才會拖延,3日召開照護醫療專家委員會,事涉專業討論,無法對外開放,檢測結果屬個人隱私,不能公布,但會通知當事人。

中石化汙染自救會總幹事蔡登進表示,安南區顯宮、鹿耳、四草里居民,血液戴奧辛含量檢測結果出爐,但衛生局開會未通知自救會或居民,他們無法接受這種黑箱作業。另外,戴奧辛汙染檢測作業牛步化,多次催促去年底才展開,已有結果又祕而不宣,聽說有人含量高達951皮克,受檢測者人心惶惶,紛紛探詢。
 

海洋教育 教部借重澎湖經驗

摘錄自2007年4月5日聯合報澎湖報導

教育部擬對各國中小學實施「海洋教育」,特別借重澎湖海洋小學辦學經驗,邀澎湖縣參與擬定海洋教育課程綱要。

在教育部訂定「國民中小學海洋教育議題綱要」草案中,海洋教育主題包括了海洋休閒、海洋社會、海洋文化、海洋科學及海洋資源等,分別依學生年齡訂學習目標,如國小低年級的教學目標是讓小朋友喜歡親水,中年級應具備游泳基本技能並會欣賞海洋文學與藝術作品,高年級生至少能游完15公尺,並積極參與海洋環保活動,國中則至少能游完25公尺,並熟練海洋求生技能。

澎湖縣國中小學校長大都贊成海洋教育,但有老師說,正常課程都快教不完了,還要蒐集海洋課程資料,而且部分能力指標過於艱深,或是必須帶學生到海邊才能解說,面對升學及課業壓力,執行上可能面臨困難。另一方面,台灣大部分國中、小學沒有游泳池,設了游泳池更要有經費維修、消毒、換水,這些問題沒解決,就不能落實游泳課。

大龍峒史前遺址 文史人士疾呼保留

摘錄自2007年4月5日中國時報台北報導

台北市大龍峒發現新石器時代的「訊塘埔文化遺址」,年代距今約4500年,地方文史工作室及大龍國小老校友疾呼保留文化遺址,北市文化局將參考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劉益昌的建議,擬將大龍國小與六藝廣場遺址列冊,考慮大龍國小南側限定開發。

大龍峒遺址的發現,緣自北市更新處進行大龍峒文化園區六藝廣場工程施工時,地方文史工作者發現疑似清代「輦輪堡」遺跡,文化局旋即於去年9月,針對已暫停施工的六藝廣場辦理文資價值會勘,並委託考古專家劉益昌進行考古探坑試掘計畫,在大龍國小操場挖掘4個探坑、在校內周圍挖了5個探坑,初期發現日治時期的木屐、膠鞋、生活用品、明治時期的錢幣,再向下挖掘可見道光年間的錢幣、乾隆年間的錢幣,再往下挖掘1.5公尺後皆發現史前人類遺留的痕跡,探坑可明顯見到單一文化層堆積情形,應可確認為訊塘埔文化。

大龍峒文史工作室代表陳應宗表示,大龍國小是北台灣教育史蹟,地方早已連署1萬人次希望保留這塊古聚落,現在挖到4500年前的遺跡,市府毫無理由再施工。

 

國道護蝶網 增至90公尺長

摘錄自2007年4月5日自由時報雲林報導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保護紫斑蝶護網成效不錯,高公局與專家學者研究後,4日將護網總長度增至90公尺,讓防護工作更加周延。

林內鄉成功國小教務主任曾振楠說,紫斑蝶對於氣候環境變化相當敏感,根據氣象資料研判,未來幾天出現大規模遷徙的機會不大,可能要等到本月10日以後,氣候不再陰溼有風,情況才會改變。

高公局南投工務段段長杜健生說,除了在紫外線廊道加設白色護幕增加誘導性外,也機動增設護網,未來只要專家提出封閉車道建議,就會馬上進行。

 

蓋飯店抽冷泉 蘇澳人全反對

摘錄自2007年4月5日聯合報宜蘭報導

瓏山林營建公司在蘇澳鎮阿里史冷泉旁興建飯店,日前向縣政府申請抽取冷泉,立委林建榮4月4日邀請蘇澳鎮地方人士、瓏山林公司、行政院水利署官員、縣府工務局長呂學麟等人面對面溝通,與會者強烈反對。

蘇澳鎮長林騰煌說,蘇澳冷泉是碳酸氫泉,舉世只有兩處,不能與一般溫泉相提並論。在法令未完備前,應嚴禁業者及個人抽取開發,以免合法掩護非法,造成水源枯竭。蘇澳鎮民代質疑,當地原本列入地下水抽取管制區,卻在3個月被劃出,時機實在太巧合,相關單位應該清楚說明。對此,內政部水利署副組長張廣智澄清,經委託成功大學監測5年,觀察水準點,發現蘇澳地層沒下陷,通盤考慮後才解除管制。

呂學麟說,業者申請的每日最大需求量為230立方公尺,引水深度冷泉為地下100公尺,溫泉則是深600公尺。縣府上月26日召開審查會,當時結論就要求必須鑿監測井,且取水量應按比例原則,視監測結果再作審議。

 
國際新聞  --﹥

氣候變化藝術展 展出向日葵與融蠟作品

摘譯自2007年4月4日外電阿根廷報導;陳維婷編譯;莫聞審校

當全球暖化讓南北極的冰山融化、海面升高的時候,十多位藝術家正以裝置或表演藝術的方式,在阿根廷火地島(Tierra del Fuego)上的小城市突顯全球暖化造成的災害。 在這個「世界盡頭雙年展」中,「向日葵:氣候變化的守護者」是本月份展出的作品之一。用太陽能板作成的花瓣,再加上溫度計跟相機,這也許是展品之中最實用的一個。

對於全球暖化,阿根廷藝術家華金法格斯(Joaquin Fargas)說:「每個人都該盡到責任。」「向日葵的主題在此是一個符號,象徵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見證正在發生的一切。」

在主要展場的一角,一個加拿大團體放置了一團融化的冰淇淋甜筒,而另一頭一位巴拉圭女性用滿溢的水杯排出一條蜿蜒河流。一位阿根廷女性播放一段伴隨著風聲呼嘯的影片,這是一支名為「甲烷」、在冰凍的南極洲上演出的作品。有兩個人則用藍色與紅色的長布條將身體裹起,象徵各種毒氣。

另一位阿根廷藝術家丹尼爾特拉馬(Daniel Trama)的作品,是用一排發著紅光的移動式電暖爐將周圍的藍色蠟磚融化。他用藍色電線在牆上「畫」出冰山的圖樣,並與地板上熔融的蠟池相連。

科學家表示是因為人類使用原油等化石燃料才造成全球暖化。雖然阿根廷跟巴西是這次活動的主辦者,擁有北極區並身為極地年(Polar Year)研究最主要參與者的加拿大也贊助了活動經費。

在這項現代藝術展覽的外圍還有另一個名為「聖地:世界兩端」的小展覽。展覽中將北極伊努特人(Inuit)汲取靈力的護身符與位在布宜諾斯愛力斯南方三千公里的火地島賽克南(Selknam)文化神祕人體彩繪互相比較。

加拿大文明博物館(Museum of Civilization)考古學與歷史學主任大衛墨里森(David Morrison)表示,極地年在加拿大雖然純粹是科學活動,但藝術也應該有所參與。他說:「我認為,透過藝術的眼光看待整個問題是很棒的想法,不但更開闊,也更靠近大眾,讓它成為比較容易溝通的話題。」

【參考資料】路透社報導

 

海平面上升危機多 孟加拉籲南亞對抗全球暖化

摘譯自2007年4月4日 外電印度,新德里報導;丁秋仁編譯;蔡麗伶審校

印度喜瑪拉雅山區的Pindari冰河孟加拉共和國一名高級官員3日呼籲南亞的國家領導者們,應立即採取行動對抗全球暖化所造成的海平面上升與河水鹽度升高等現象,並且解救在威脅下生存的數百萬名貧窮人民。專家指出,地勢低窪的孟加拉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也是防範全球暖化最不力的國家之一,因此受影響的程度也相對高於其他國家。

孟加拉政府資政阿莫德(Fakhruddin Ahmed)於第14屆南亞區域聯盟峰會的揭幕典禮上,向8國代表表示全球暖化將導致海平面上升,當這些海水大舉湧入陸地的河川時,人類與生物將因河水鹽度過高而遭殃,所以我們必須正視並處理所有即臨的威脅。

聯合國在一份將於6日公布的報告中已發出警訊。報告顯示,全球氣溫日漸上升將接踵導致糧食作物減產,深化亞洲的飢荒危機。此外,若全球暖化速度不減,喜瑪拉雅山上大部分的冰河將於2030年代以前融化,屆時數百萬人的生活將倍受影響,到了2020年代,會再有1.2億至12億人可能面臨缺水問題。

【參考資料】路透社報導

 

美國對石油峰值措手不及

摘譯自2007年3月30日ENS美國華府報導;鄭佳宜編譯;蔡麗伶審校

德州鑽油工人(照片來源:NASA)美國國會總審計局(GAO)3月26日提出一份報告,認為聯邦政府應該更策略地協調相關聯邦機構儘快估計石油峰值到達時程,並對國會提出建議,如何減緩石油峰值所造成的後續效應。

石油峰值,是指全球石油產量達到頂點之後,隨後的產量只會下降。

多數研究估計石油峰值將在2040年之前發生,然而,一位瑞典科學家於3月30日警告,石油峰值最快可能就在明年到來。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原子核和粒子物理系研究人員羅布留斯(Fredrik Robelius)在其博士論文中提到,幾個重要油田採油速率是估計石油峰值更好的指標。「最壞的結果是2008年就得面對石油峰值到來,倘若石油需求成長能壓低到1.4%,最樂觀的預估是道2018年。」

GAO表示,許多不確定因子都會影響石油消耗速率和存留狀況,因此估計的石油峰值會有一段不小的時間範圍。

這些不確定因子包括未開採的石油量、技術限制、支出成本、環保和油田國家潛在的政治及投資環境不確定風險、和全世界未來的石油需求量。

反之,石油需求量亦受全球經濟成長和政府政策左右,GAO指出,政府針對環境和氣候變遷的因應測卻,以及消費者的節能心態都是關鍵。

儘管這個新模式並未減輕石油峰值將帶來的困境,羅布留斯認為:「在油田開採和深海探索如火如荼展開之際,333個巨級油田(giant field)仍供應大多數石油氣能源。在最樂觀的情況下,委內瑞拉Orinoco和加拿大阿爾伯塔石油勘採可望成為未來重要油田,亦不足以延後石油峰值迫在眉睫的到臨。」

中英對照請見 ENS報導

 

東南歐5國簽署油管協議 解決輸油、油污問題

摘譯自2007年4月3日ENS克羅埃西亞,薩格雷布報導;丁秋仁編譯;蔡麗伶審校

博斯普魯斯海峽(照片來源:加拿大政府)克羅埃西亞、義大利、羅馬尼亞、塞爾維亞與斯洛維尼亞五個東南歐五國高級官員,3日於克羅埃西亞首都薩格雷布舉行的多能源議題論壇中,共同締結泛歐油管協議並同意進行舖設作業。泛歐油管全長1,400公里,始自位於黑海的寇斯塔納港延伸至義大利的利亞斯特集管中心,與會者希望透過此項工程降低黑海與地中海發生油污染的風險。

泛歐油管聯結黑海與中歐能源市場,屆時將有效舒解土耳其博斯普魯斯海峽油輪嚴重擁塞的問題。歐盟能源執委Andris Piebalgs表示,此油管舖設計劃能大幅減少波斯弗魯斯海峽、黑海、愛琴海與亞德里亞海的意外漏油事件,同時也是提升能源共同體內成員相互合作的最佳範例。

事實上,過去油管舖設計劃曾延宕多時。部分是因為計劃中有29公里的管線,橫跨斯洛維尼亞環敏感的喀斯特地形,而斯國政府為了保護這處極富觀光收入的石灰岩洞與質變,數度投下反對票。不過,3日舉行的能源論壇已成功聚集來自東南歐地區、裏海地區、俄羅斯與中亞等國利益關係投資人。

中英對照請見 ENS報導

 

美商業雜誌公布世界十大綠色巨頭

摘錄自2007年4月5日新華網報導

美國《財富》雙周刊4月2日刊登一篇題為《世界十大綠色巨頭》的文章,介紹了根據環保專家和顧問的提名,該刊選出的十家在環保上走在行業前列的全球知名企業。十大企業分別為:1.本田汽車公司、2.大陸航空公司、3.太陽石油公司、4.特斯科超市有限公司、5.阿爾坎鋁有限公司、6.美國太平洋天然氣和電氣公司、7.美國莊臣有限公司、8.高盛公司、9.瑞士再保險有限公司、10.惠普公司。

 

抗藥B型流感病毒變種現身日本

摘錄自2007年4月5日新華網東京報導

日本科研人員發現,B型感冒病毒對兩種主要的抗季節性流感藥物達菲和樂感清出現抗藥性跡象。這項研究結果刊登在3日出版的《美國醫學協會雜誌》上。

日本東京大學的科研人員說,他們在2004至2005年冬季日本爆發B型流感期間,對達菲和樂感清的療效進行調查。科研人員在74名服用過達菲的兒童患者中,發現一名兒童體內產生了抗藥性病毒變種。科研人員還在422名未服用過流感藥物的兒童和成人患者中,發現7名患者攜帶的病毒對一種或兩種藥物產生抗藥性。

根據厚生省的統計,截至2006年10月末,日本全國共有16名未滿16歲的少年在服用達菲後出現異常行為並導致死亡,另外有32人出現異常行為。

 

美研究稱二手煙也危害口腔健康

摘錄自2007年4月5日新華網華盛頓報導

美國研究人員在4月刊的《牙周病學雜誌》上報告說,動物實驗結果表明二手煙對口腔健康同樣有害,可能導致牙周炎患者的牙骨質流失。研究人員在實驗中,首先誘導實驗鼠患上牙周病,然後讓第一組生活在無煙環境中,第二組在淡型香煙釋放的二手煙環境中生活30天,第三組則在濃型香煙的二手煙環境下生活30天。香煙濃淡是按其中幾種主要有害成分如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的含量高低區分的。

結果發現,實驗鼠只要生活在二手煙環境中,無論煙型濃淡,都比無煙環境中的對照組更容易出現牙骨質流失。研究人員解釋說,牙骨質流失是牙周炎患者出現牙齒脫落的第一大誘因。研究人員指出,此前已有證據証明吸煙和齒齦疾病之間存在相關性,而他們的研究揭示了二手煙同樣對口腔健康有影響。

 

科威特4名外勞染禽流 波灣地區首見

摘錄自2007年4月5日公視科威特報導

禽流感在全球持續拉警報,印尼政府5日證實,又有一名少女感染H5N1病毒,使得印尼感染人數攀升為93人,此外波灣阿拉伯國家也爆發首宗人類感染禽流感的案例 ,在科威特有4名孟加拉勞工初步檢驗染病住院。

 
中國新聞  --﹥

中國發電資源浪費現象嚴重

摘錄自2007年4月5日中央社北京報導

中國5日發表的「電力監管年度報告」指出,中國發電資源浪費現象嚴重, 火力發電用煤比發達國家高,耗水率比國際先進水準高 百分之四十,勞動生產率不到先進水準三分之一。

 

山西紀檢監察督辦環境違法案件 可能處分地方政府

摘錄自2007年4月5日新華社山西報導

山西省紀委監委派駐省環保局紀檢組對重點環境違法案件實行掛牌督辦。震懾了違法企業和地方保護主義,上千家違法企業被關停。

山西省紀委監委派駐省環保局紀檢組對古交、清徐、河津、文水、臨汾堯都區等重點工業縣(區)的10個影響大的環境違法案件進行掛牌督辦,他們對地方政府領導、企業負責人明確提出,對逾期不能完成整改任務的有關單位和責任人要採取嚴格的懲處措施。

 

三亞灣成「垃圾灣」盼改善旅遊環境

摘錄自2007年4月5日新華社海南報導

海南省三亞市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提起三亞,人們想到的是清新的空氣、婆娑的椰林、湛藍的大海、潔白的沙灘。但是最近在三亞市三亞灣看到,十幾公里的海灘上生活垃圾隨處可見,直排的城市污水也使海水受到污染。

據瞭解,大部分垃圾是遊客和當地人隨手扔下的。三亞市園林管理局局長牟訓峰告訴記者,海灘上一天最多能產生30多噸垃圾。他分析說,垃圾對旅遊環境造成不良影響主要是由於執法不到位、設施簡陋等。據調查,在三亞灣海灘上還有七個排污口。資料顯示,目前,三亞市區實際收集處理的污水量只占市區污水總量的57%。在三亞灣新城區,大部分專案的污水沒有經過處理就排進就近水體。

在三亞灣,除生活垃圾和污水排放問題外,海岸侵蝕現象也正在破壞城市道路、建築和岸邊環境。目前,三亞灣海灘存在的問題已經引起了三亞市政府的注意,有些治理工作已經開始進行。

 

二氧化硫排汙費力爭提高到治汙全成本

摘錄自2007年4月5日新華社北京報導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司4日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力爭「十一五」期間把二氧化硫排汙費徵收標準逐步提高到治理污染全部成本水準。

目前,中國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前列,主要涉及火電、鋼鐵、有色冶金、化工、焦炭等行業,造成50%以上的城市出現酸雨。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06年我國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為2594萬噸,同比增長1.8%。

價格司報告提出,按「誰污染誰付費」原則,推進環境污染外部成本內部化,二氧化硫排汙費徵收標準力爭在「十一五」期間逐步提高到治理污染全部成本水準。其他主要污染物排汙費徵收標準,也要適時調整。

 

國家直接監控6600重污染企業 山西河北居榜首

摘錄自2007年4月5日新華社北京報導

首個國家重點環境監控企業名單日前出爐,此次確定的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包括:廢氣污染源3592家、廢水污染源3115家,其中,合併重疊的641家,共有工業污染源6066家;城市汙水處理廠658家,揚子石化、蒙牛股份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位列其中。

國家環保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家環保總局將對這些重點污染企業實行季報制度,以及時採集污染物排放資訊、加強執法監督,有效促進污染治理、削減污染物排放量。

 

中國政府提倡迴收利用廢舊家電

摘錄自2007年4月5日新華社北京報導

中國政府4日表示,力爭到2008年,在廢舊家電回收處理、汽車零部件再製造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

發展改革委提供的資料顯示,2003年中國生產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空調、電腦共有1.82億台,社會保有量9億台,報廢量2800萬台。由於沒有對廢舊家電進行有效回收處理,浪費資源、污染環境。

近年來,中國一直提倡對廢棄物進行回收利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馬力強在4日舉行的「發展迴圈經濟、促進廢物零排放論壇」上表示,國家將抓緊出臺廢舊家電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和廢舊輪胎、包裝物回收利用管理辦法等配套法規。

 

青海高原暖乾化趨勢明顯帶來不利影響

摘錄自2007年4月5日新華社青海報導

青海省氣候中心的研究表明,多年來青海高原夏、秋兩季降水減少,青海高原暖乾化趨勢明顯。氣象專家指出,這一趨勢將使災害加劇,給生態環境帶來不利影響。

汪青春說,氣候變化的主要影響不是來自平均氣溫和平均降水的變化,而是來自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率的變化。因此平均值的微小變化就有可能大大改變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出現的頻率。氣候變暖導致寒潮、霜凍等冷性災害減少或減弱,而使得熱害和乾旱暖性災害相應增加、加劇,同時有更多的極端高溫日出現。降水方面的變化則易導致雪災頻發,暴雨、山洪等災害增多。

氣象專家指出,青海高原氣候變暖,天氣氣候極端事件增加,災害加劇已成為事實。因此,有關部門在注意抗旱的同時一定注意一些地區大雨、暴雨的危害。
 

 

可可西裏年內將建成青藏高原野生動物科研站

摘錄自2007年4月5日新華社西藏報導

中科院動物研究所與可可西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日前在北京簽訂協議,計劃年內在海拔4600多公尺的五道梁自然保護站合作建成青藏高原野生動物科研站。

可可西裏管理局局長才嘎介紹說,青藏高原野生動物科研站面積達1000平方公尺,實驗設施齊全,將被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可可西裏管理局合作打造成集科研、保護、科普宣傳為一體的高原野生動物科研基地。中科院動物研究所負責吸納國內外野生動物研究專家和建設資金,並定期為保護隊員傳授相關科研知識,可可西裏管理局負責相關管理和維修工作。

 
綠色學習課表  --﹥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徵求:企畫專員、專職編輯、計時工讀生

2007/04/03 - 6:46pm2007/04/16 - 6:46pm

我們正在徵求工作夥伴。科系不是重點、性別不是問題、年齡也沒設限。只要你喜歡自然,關心環境、生態相關議題,並且態度積極、樂觀、樂於人相處、易溝通!依勞基法,享勞健保,有意接受挑戰、熱愛學習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提供履歷、照片、自傳,寄至service@e-info.org.tw ,信件標題請註明應徵的職稱。

◎企畫專員需求條件:
1. 對專案企畫與活動執行有興趣,有經驗者尤佳。
2. 大專程度以上,願意學習團隊合作、朝向專業經理人才發展者佳。
3. 待遇:依個人面議及工作能力調整。

◎專職編輯需求條件:
1. 有編採相關經驗一年以上為佳
2. 待遇:依個人面議及工作能力調整。
3. 工作內容:
(1).企劃:專欄、專題、特別報導
(2).執編:下標、網頁排版、標注、查證、邀稿…
(3).採訪、撰稿:追蹤重大議題、事件、撰寫專文
(4).執行專案:企劃、溝通、進度控管、成果展現
(5).組織志工人力:擅用志工力量達成工作目標
(6).讀者回應及其他

我們期待新夥伴對環境議題有感覺,對環境與人之間、與物種之間、與政治經濟之間、與公共政策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有著一探究竟、抽絲剝繭的企圖心。我們期待新夥伴看書抓重點、逛鼓溝找資料,具備快、狠、準的基本實力,但又不滿足於只是人云亦云,要有強烈文字表現慾,且決心把自己訓練成針砭時事、引領輿論潮流的觀點達人。

◎計時工讀生需求條件:

你可以略懂環境議題,稍諳文書處理資料分類,八分滿的熱情ok,一百分的網路skill一定要。工作時間:每週二、四下午1:00-5:00進辦公室,另請預留在家彈性工作時間每週16小時左右,至4月30日為止。

我們的網址:http://e-info.org.tw/
台北市萬華區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地圖:http://e-info.org.tw/history/eia/teiaWDadd.gif
電話:02-2302-1122
傳真:02-2302-0101

擱淺的糙齒海豚,急需志工24小時排班!

2007/03/30 - 5:39pm

地點:台南市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鹽田生態文化村內(台南市安南區大眾街101巷127弄26號)
主辦:台江鯨豚救援小組
報名:18歲以上,免經驗可!!只要熱心有意願,性別/年齡/職業/身高均不限!!
聯絡人:專線0930-052059(24H) ;王老師 0933-339406;黃大哥0932-818058
E-mail:tncv2005@gmail.com 
活動說明:

各位朋友好我們是台南的「台江鯨豚救援小組」,前週於竹南擱淺的糙齒海豚「妞妞」,
目前在四草的復健池需要您的幫忙!

最新消息是妞妞(03/28 00:00)無法自行保持平衡,亟需人力長時間照顧以及扶持餵
食。24小時均需志工排班!

  • 到達妞妞救援地的方式,食宿衛浴俱全,亦歡迎長住下來。 

  • 預參加排班志工請先電洽告知接電話的夥伴,參與排班,留下下列資料:
    1)有空可以過來的時間
    2)姓名與聯絡方式

  • 工作內容
    1)鯨豚扶持--著沼澤衣下水協助鯨豚浮起
    2)大約於00,07,12,18時協助餵食 (目前餵食時間不定)
    3)有空幫忙之志工請先撥電話 以免餵食時間有稍微更改

  • 注意事項
    請攜帶換洗衣物並著輕便短褲,建議拖鞋或涼鞋

 

2007年第九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

2007/04/28 - 9:00am2007/04/29 - 9:00pm

地點:臺中市南屯區嶺東路1號(交通路線圖平面圖議程表如附件)
主辦:臺中市政府、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承辦:臺中市犁頭店社區大學、臺中市五權社區大學、文山社區大學、大墩社區大學、大坑社區大學、光大社區大學
協辦:臺中縣山線社區大學、臺中縣海線社區大學、臺中縣屯區社區大學、彰化縣二林社區大學、南投縣社區大學

報名:民國96年3月31日截止,4/4日為最後繳款期限[臺中市民亦請於3/31日前報名完竣]
報名費:全促會團體會員將有三名免費名額,其餘參加者將酌收工本費,住宿者1200元,非住宿者500元。
[臺中市民免收報名費,活動當日請憑身分證明文件入場,臺中市民不提供住宿]
報名及活動網頁 

聯絡人:李加尉小姐
電話:04-22012571
傳真:06-2516455

活動說明:

全國研討會是社區大學年度總檢驗的場合。在研討會中,不僅進行經驗交流、交換訊息以及會見新、舊朋友,還讓參與者了解社大發展的趨勢,以及體會社大的那股理想性與夥伴們的熱忱。高雄鳳山社大創校主任曾說,他是學教育的,原以為自己很了解成人教育。但是參加了全國研討會〈指第五屆〉,他才深刻理解台灣社大的真正面貌與那股精神。

是的,社大的全國研討會不是普通的研討會。除了經驗交流與資訊獲得之外,她也是體現社區大學的精神面貌的最好機會。這樣難得的機會,應當讓更多人有機會親身感受。但是,過去參加全國研討會者以工作夥伴為主,社大的學員與教員參加的還不普遍。我們希望今年能有更多的教員參加。

我們都知道,教育的好壞,主要決定於師資。社大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機構,她的理念獨特而原創,有必要讓社大的教員們深刻了解,如此才能在教學中體現社大的宗旨。全國研討會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體會社大理念的地方,值得讓所有的教員都來參加。教員如果對社大的理念與精神理解更深刻,她/他們對社大的認同,投入熱忱,用心教學以及參與社大各種活動的積極性等等方面都會有所助益。

詳情請見 報名及活動網頁

 
 

合歡東峰玉山杜鵑生態攝影之旅

2007/05/11 - 9:00pm
結束時間: 2007/05/12 - 12:30pm

地點:學會的窩(北市八德路三段12巷70弄15號)
領隊: 吳志學先生(本會理事、專業攝影師)
主辦:中華民國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
報名:請在05月04日前完成報名程序(含繳費),會員以電話報名,非會員請線上報名
報名後三日內繳交費用。繳費方式請參閱活動須知(名額有限請即早報名)。
行前說明會訂將視成員狀況再行決定。 名額限制 20人。

★如欲取消報名者,請於活動報名截止日前告知。退費標準請參閱活動須知
費用: 會員 1,800元,非會員2,000 元 (含車資、領隊費、餐費、兩佰萬平安保險、門票、住宿)

活動說明:

冰雪覆蓋群山山峰,數月的銀白世界在一波波的暖空氣的催促下開始退下冬衣,換上色彩繽紛生氣勃勃的美麗春裝。合歡東峰上滿山遍野的玉山杜鵑,將整座山頭裝點的美輪美奐,滿山的杜鵑花與層層疊疊的山巒結合成一幅美麗的畫面,如果你也嚮往如此美麗景致,歡迎與我們一同記錄這美麗的大地。

行程介紹:
05/ 11(五) 21:00學會出發→草屯【休息】→上合歡山
05/ 12(六) 03:00合歡山莊【03:00~04:30車上休息】→合歡東峰拍日出與玉山杜鵑→09:00下山→12:30埔里午餐→回台北

攜帶物品: 攝影器材、水壺、盥洗用具、個人隨身用品、手電筒、碗筷、雨具、登山鞋、防曬用品、禦寒衣服。

注意事項:
行程中請恪遵領隊指揮,勿中途離隊,發生意外須自行負責。
如有身體不適,請於出發前告知領隊。
因氣候狀況與拍攝需要,領隊有權更改行程。
因要上合歡東峰請參加人員穿著登山鞋並加強自己的體能。
05/12的早餐請自理。

詳情請見 活動須知

 

保留樂生 最後戰役 415樂生大遊行

2007/04/15 - 1:30pm
結束時間: 2007/04/15 - 9:00pm

集合時間:4/15(日) 下午 13:30
集合地點:中正紀念堂大中至正門
主辦:樂生保留自救會、青年樂生聯盟、台灣人權促進會、中華民國殘障聯盟、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性別人權協會、司法改革基金會、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漢生病友人權立法推動聯盟、IDEA TAIWAN、台灣勞工陣線

活動說明:

在社會各界朋友努力爭取下,文建會委託同樣專精捷運專業的欣陸公司研擬了90%原地保留 方案。然而,方案2/5日才送至行政院,2/27就被行政院退回。 3/16兩百名警力入樂生院張貼強制拆遷公告,限期一個月。情急之下,我們兩次包圍蘇院長官邸,用身體作為唯一的武器換得行政院口頭上的緩拆承諾,委由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吳澤成進行協商。然而,事情並不樂觀!!台北縣長說:「只要行政院不指示,四月十六之後隨時拆樂生。」

如今,恐怕是樂生院存廢最後的決戰時刻了!

我們這次遊行的訴求如下:

  1. 政府承認機廠選址樂生院為錯誤政策,未來台灣之公共工程應徹底反省此錯誤確實尊重弱勢人權、生態保育與文化資產。

  2. 恢復漢生病友名譽與去除污名,確保樂生院民免於強制搬遷之威脅,並保障其原地續住與在地老化的權利。

  3. 依法審查與指定樂生院為古蹟,並爭取成為世界文化遺產,規劃兼顧院民生活、社會教育與地方發展之「樂生人權文化園區」。

 
五穀雜聊:一種生命的藝術 從宗教家到秀明自然農法 --﹥

作者:阿不

關於今日有機農業的發展,查有資料者,多起自1920年代之後。而最早提出有機農業的國家則幾乎都是已開發的高度現代化國家,如德國、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等。

當我們談起有機農業的發展史時,關於日本,不可避免的一定會提到「岡田茂吉」先生。與多數推動現代環保運動與知識變革的人士有所不同的是,岡田茂吉並非是一位自然學者或科學家,而是一位實事求是的宗教家。而由岡田茂吉所提出的「自然農法」,雖然在他生前已儘量將宗教與農業於推廣上做了明顯的切割,但許多接觸「自然農法」的,不管是剛認識或實際操作自然農法的人,都不免會在心中聯想到一絲理想性,甚至嗅到一些些「夢想」的成分。

日本「MOA自然農法」的發展

從1935年岡田茂吉提出自然農法後,到1953年「自然農法普及會」成立時,日本的有機農業都還不是很普及,多數農民仍選擇使用慣行農法(指施用化學肥料、農藥的耕作方式),一直要到1980年代末期,民眾環保意識的覺醒以及對農產品的健康性與安全性的特別重視,自然農法才逐漸為一般農民所採用。此時,「自然農法普及會」也在1985年重組,並擴大為「財團法人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簡稱為MOA)」。至今,MOA已成為國際性的有機農業推廣及認證機構之一。(資料參考:陳能敏,「永續農業-過去、現在、未來」,1996)

有趣的是,當實施自然農法的人愈來愈多時(包括台灣目前亦有許多農民是採用MOA自然農法),我們不禁要回溯岡田茂吉最初所提出的想法。因為在近代推廣有機農業的奮鬥史中,自然農法已產生了許多與「現實」磨合後的折衷和轉變。假設岡田茂吉現在復活的話,大概也會因為今日MOA所推行的自然農法已變得有那麼些「不自然」而生氣吧!畢竟, MOA自然農法今日所推行的施行細則,已經和自然農法發明者岡田茂吉當初所提的初衷有些許的不同了。

更為親近自然的「秀明自然農法」

稻田(攝影:李疾)由宗教家岡田茂吉所創的「世界救世教」分化出來的日本「神慈秀明會」,是至今依然堅持推動自然農法,且理念、方式較為接近岡田茂吉的一個組織,所以現在我們通常以「秀明自然農法」的名稱來和「MOA自然農法」做些區分。

當我們把兩者擺在一起做一個粗略的比較時,能夠輕易地從中發現其最明顯的差異就在於「肥料的用與不用」,如今多數人普遍熟知的有機農業(農法),是以有機的肥料與農藥來取代化學肥料及農藥的使用。但秀明自然農法採用的卻是一種「不施肥」的作法。

從種植的角度來看,不管是有機肥或化肥,施肥與不施肥的明顯差別在於「作物的生長速度」,有施肥的農作物,其生長期較短,因此可以較快採收。以一整年有限的時間與土地面積來說,施肥能提高整體產量與確保農民收益,但另一方面我們卻也必須想到,因為有機肥的單價比化肥高出好幾倍,相較於不施肥的秀明自然農法,現行有機農業本身包含著很大的成本考量(包括栽種期間還必須使用其他、大量的有機資材),這也是今日有機農產會比一般農產品貴上許多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若從最終的收成來看,秀明自然農法所栽種出來的蔬果,根據研究分析,其單位營養與有益人體的元素,均較慣行農法的農產品高出許多,甚至也比一般有機栽培的蔬果還要來得高。換句話說,秀明自然農法能夠栽種出更符合人體健康要求的食物。

從農業裡發現一種生命的藝術

在此讓我們回歸至農業本質的思考上。有人形容一萬年前新石器時代是人類文明的曙光,而較早進入新石器時代的中國,更可推至一萬四千年前,只要讀過歷史課本的人應該都還記得,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標誌之一便是「農耕」。

相較於一萬多年的農業史,有機農業短短不足一百年的發展與當中的歧異,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了。即使是化學肥料的發明(),亦不足兩百年的歷史。因此我們可以說,在人類從新石器時代發展至現代文明的一萬多年農耕歲月裡,人類幾乎都以有機農法在耕種。

那麼岡田茂吉發明的「秀明自然農法」到底有何特殊之處值得我們去認識、了解與學習的呢?在此我們應該先知道一個訊息,岡田茂吉所提出自然農法並非一時的興起或奇想,自然農法是他利用十年光陰去實際栽種、研究所得的成果。

當他帶著宗教家的眼光從事「農耕」工作並提出「自然農法」時,他所認知與提出的「秀明自然農法」,其實是最為符合生態法則,與接近人類生活本質的一件事。

當農人不施肥、少除草,藉由乾淨水源與潔淨的土壤,並經過在同一塊土地上一代代「自家採種」的培育,作物便能慢慢回到它原本較為自然的生長過程,最後人們也得以吃到健康的食物。同時田間的土地(部分雜草的保留)也提供了昆蟲生存的空間。最後所達成的,不僅僅是農業的永續,也包含了其他物種於生態上的永續。

當我們在實施秀明自然農法的土地上,聽見蟲鳴鳥叫,看見颱風吹不倒的水稻(因不施肥,為了尋求養分,水稻根系變得非常發達會牢牢抓住土壤),品嚐到蔬果原有的野性香味時,我們看見的,已不再僅僅是一項人類的產業,而是一種真正能使人獲得健康的生活,我們甚至可以說,從「秀明自然農法」裡,我們重新發現(回到)一種更為貼近土地與生態倫理的生命藝術。

註:1842年,英國的農夫約翰‧拉維斯(John Lawes)首度以硫酸作用於磷酸岩石,產生磷肥,可用來覆蓋於土壤的表面,這是全世界最早的化學肥料。1909年,德國的化學家夫立茲‧哈柏(Fritz Haber)研究出如何經由氨的合成,從空氣分離出氮的方法。(資料參考:《Something New Under the Sun: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Century World》一書)

※想更進一步瞭解日本自然農法大師岡田茂吉與「秀明自然農法」的發展趨勢嗎?4/13(五)19:00~21:00邀請您一起來聽大屯溪自然農法教育農莊黎旭瀛、陳惠雯夫婦為我們一一道來…詳見:「有機才有機會」地球日系列活動網頁

 
讀者投書:媒體治國,科學豈可積非成是 -從台灣鮭魚正名談起  --﹥

作者:郭金泉(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教授)

一、論戰之源起

自從去年5月呂秀蓮副總統建議將台灣的特有物種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 (Onco = 勾、鉤、突出;rhynchus =吻、鼻;masou = 鱒的拉丁文;formosanus = 台灣)科學學名(scientific name)的中文俗名(common name)名稱更改為台灣鮭魚後,每當有人提出相同的建議時,馬上就有媒體以聳動的標題、消遣的文詞(無聊、自己爽、勞民傷財、走不出台灣、去中國化...),並挾某位所謂「保育界人士」兼「學者」大肆抨擊、揶揄、抹殺一些兢兢業業從事學術研究學者的研究心得。我們在此將台灣這種匪夷所思的媒體瞎起哄,偽學者死不認錯的現象一一反證,希望建立台灣學術界最起碼的學術良知-求真的精神。

1、 櫻花鉤吻鮭僅是眾多中文俗名的一種,以台灣鮭魚稱之亦可。 日本人稱Oncorhynchus masou masou 為櫻鱒(Sakura masu),英文俗名:cherry salmon或masu salmon的原因有兩說【註一】。一說是指在日本櫻花花開之際(每年的3~4月),此魚正好由海溯河而上;另一說則指此魚成熟雄魚體色有鮮紅條紋婚姻色。一般日本學者俗稱台灣鮭魚為次高鱒(渡部和林1985)、台灣鱒、莎拉茂鱒(Saramao ; 大島正滿1919、安江安宣 1982)。台灣鮭魚的科學學名是渡部正雄和林淵霖兩位研究者鑑於台灣鮭魚的原模標本(holotype)遺失或殘缺不全,地模標本(topotype)也保存不善,甚至有點畸型(現存於美國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編號SU 23095),方於1985年12月20日以 ”Revision of the salmonid fish in Taiwan”為題目,將研究結果發表於日本生物地理學會會報(Bull. Biogeogr. Soc. Japan)第40卷第10號75至85頁,正式將台灣鮭魚之科學學名定名為O. masou formosanus (Jordan et Oshima)。台灣鮭魚科學學名的直譯是:台灣勾鼻鱒。至於中文俗名或所謂中文學名:台灣鮭(魚)、台灣鱒、台灣陸封鮭魚、石川氏鮭、櫻花鉤吻鮭等,都是二次世界大戰後由台灣的研究人員或學者所命名,櫻花鉤吻鮭的名字應該是源自陳兼善(1969)所編的「臺灣脊椎動物誌」。台灣鮭魚的科學學名自1985年以降一直沒變;只是俗名,隨著更多更新科學證據的出現而演變。

2、台灣鮭魚成熟雄魚的鼻吻端既不鉤吻,體表也沒櫻花色或圖樣

太平洋鮭屬(Oncorhynchus)之名源自此屬魚種的成熟雄魚都有勾鼻(hooked nose or snout or upper jaw)的特徵【註二】。早在渡部和林(1985)年的報告即明揭台灣鮭魚不勾鼻(The nose does not become hooked,.......)。詹榮桂等(1990)測量頭長(head length)和鼻吻長或上顎(snout length or upper jaw length)的比值(HL/SNL)發現比O. masou masou (3.250)更大 (=4.063; 見該文獻之表4),顯示台灣鮭魚的口裂遠比日本櫻鱒為小,勾鼻現象薄弱。所謂勾鼻請參考日本洄游型櫻鱒的鼻吻端的相片,雄魚明顯有上顎或稱上頷前端下彎成鉤狀(hook),上顎比下顎更突出,形成勾鼻現象和特徵【註三】。台灣鮭魚之成熟雄魚僅少數有下顎伸長的現象,尚未發現上顎前端下彎成勾鼻狀的魚隻【註四】。 櫻鱒生活史有降海及陸封二型,雄魚多不降河下海,有早熟、幼型成熟(neoteny)和成熟種魚的外部型態和幼魚(juvenile)相似的現象(生物上稱此現象為paedomorphosis),因此台灣鮭魚性成熟時,雄成魚仍保留條紋幼魚(parr)之外部體型形質,有黑色橢圓雲斑條紋、體色不銀化,成熟時無明顯二次性徵(勾鼻及紅色婚姻色)。台灣鮭魚雄魚終生不具櫻花的體色特徵亦證實之於曾晴賢(1986)年在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出版的著作-「台灣的淡水魚」一書當中:「另一型的魚(O. masou masou)沒有洄游習性,終生在河川中生存,是為陸封型(本省產者屬之),生殖期時僅腹部微異,而雄魚體沒有變成紅色,因此稱之為山女魚(日本)。本種(即台灣鮭魚)稱呼做櫻花鉤吻鮭實為翻譯日文名時的錯誤,應改為台灣鱒方妥」。曾(1990)於農委會印行的「台灣淡水魚」,加註台灣鮭魚「體側中央有9個橢圓雲紋斑點,終生不褪」。

3、台灣鮭魚為台灣特有物種,以台灣稱之名正言順 日本學者認為台灣鮭魚是源自日本櫻鱒的陸封型,但是台灣鮭魚是否是櫻鱒家族的一個亞種,或是地理隔絕後形成的兩個族群(山女魚的地方型; form),一直不得定論。自從日本人青木(1917)發現此魚後歷經鄧火土、楊鴻嘉、安江安宣(1982)、詹榮桂等(1990)調查比較外部形質(側線上緣體側小黑點數、脊椎骨數、鰭條數,鰓耙數等),獲得台灣鮭魚這些形質的數目皆比日本櫻鱒少,但台灣鮭魚有體高較高,吻端較圓的特徵。沼知等(1990)以限制酶分析22個mtDNA片段,推論台灣鮭魚源自日本櫻鱒,在10萬到80萬年前由日本移棲過來。周以正等(2006)比較分析日本櫻鱒4個亞種的粒線體基因組(Genome; 共有16652個核苷酸),首度以分子生物確認台灣鮭魚是台灣特有物種。但是由於櫻鱒家族(Oncorhynchus masou complex)的地理分佈遍及西太平洋環日本海地區,包括日本全島、庫頁島、斯堪地半島南部、東西伯利亞與韓國東部的溪流與沿海。未來有必要收集這些地區的櫻鱒樣本進一步分析,尋求台灣鮭魚之根,解開台灣鮭魚之來歷。

二、結語

這年頭以台灣命名,都會遭到有意識形態媒體的敵視,甚至刻意造謠,製造新聞,羅幟一些缺乏科學常識的指控。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林處長即針對聯合晚報於2007年3月21日報導「櫻花鉤吻鮭改叫台灣鮭」,提出嚴正澄清,並對於其不實報導部分保留法律追訴權。以台灣鮭魚命名,並非意識形態作祟,因為言簡意賅,比較接近此魚是台灣特有物種的事實,更能貼切的反映物種特徵,和其學術地位和研究上的重要性。使用台灣鮭魚的名字,並沒有政治考量,只是還原台灣特有物種的身分,一如台灣黑熊、台灣獼猴,像全世界宣示全球只有台灣才有,只此一家別無分號。所以請不要將國寶魚染上政治色彩!還台灣學術界起碼的求真精神。2082字  

備註: 【註一】標準和名:サクラマス:サクラマスという名称は,「桜の開花時期に海から川に上るから」という説と,「成熟が進むと体側が桜色に変化してくるから」という説があります. 学名:Oncorhynchus masou (Brevoort, 1856)。産卵寸前の完熟期の雄は吻端がのび、上顎の先端が下方に彎曲して下顎の上におおいかぶさるようになり,体色の赤味がいっそう強まります.英名:Masu salmon, Cherry salmon。 見日本真山 紘博士網址( http://homepage1.nifty.com/hhmm/masu/masu-text/mlink-1.html)。
日本公家單位國立水產廳鮭鱒資源管理中心發行之刊物。1998年二月號以櫻鱒成熟種魚雌雄外部特徵當封面。上圖是洄歸母川的雄魚,體色明顯變紅,上顎下彎蓋住下顎。雌魚則無此兩二次性徵。
 

【註二】:The Pacific salmon belong to the genus Oncorhynchus, meaning "hooked nose". The name is from the Greek words onkos, meaning "hook", and rhynchos, meaning "nose". When you see their pictures you can see that they are well named. The popular and scientific names for the fish are: chinook (Oncorhynchus tshawytscha), coho (Oncorhynchus kisutch), sockeye (Oncorhynchus nerka), pink (Oncorhynchus gorbuscha), chum (Oncorhynchus keta), and steelhead (Oncorhynchus mykiss). (太平洋鮭魚隸屬Oncorhynchus, 勾鼻含義。此名稱原自希臘字 onkos(勾), 和rhyncho(鼻)。當您目睹太平洋鮭魚的相片時即可一目瞭然此名稱實在貼切。列舉數種太平洋鮭魚物種,常用及其科學學名:鋼頭 (steelhead),科學學名(Oncorhynchus mykiss)。

【註三】:台灣櫻花鉤吻鮭的日本親戚—洄游型櫻鱒(Oncorhynchus masou masou)雄雌魚標本。這對標本是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曾晴賢老師前往日本北海道考察時,日本友人真山紘博士(Dr. Hiroshi Mayama)所慷慨贈予的,現存於雪霸國家公園武陵櫻花鉤吻鮭生態中心。參見網頁http://life.nthu.edu.tw/~labtcs/Salmon/ 歡迎來到台灣櫻花鉤吻鮭的家。

日本北海道洄游型櫻鱒雄雌標本 日本櫻鱒雄魚吻端之形狀,上顎下彎明顯蓋住下顎。

 【註四】:雄的櫻花鉤吻鮭在繁殖時,下顎會突出增長變形成較明顯的鉤狀,這也是鉤吻鮭名字的由來,雌魚則比較不明顯。參見網頁http://life.nthu.edu.tw/~labtcs/Salmon/ 歡迎來到台灣櫻花鉤吻鮭的家。櫻花鉤吻鮭雄魚頭部特寫。
台灣第一尾由楊鴻嘉手繪的台灣鮭魚,體側中央有9個橢圓雲紋斑點,終生不褪。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發行人:李永展‧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劉香君‧網編:彭瑞祥
訂閱退訂《環境資訊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