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2007.6.18
本日焦點:

阿諾將為加州機動車減排案與美國聯邦興訟

加洲擁擠的交通量(圖片來源:Ian Britton )

摘譯自2007年6月13日ENS加州報導;吳萃慧編譯;蔡麗伶審校

加州州長阿諾史瓦辛格6月13日警告美國環保局,表示一項有關加州嚴格的機動車溫室氣體排放標準的法律訴訟將無法避免,除非環保署在2007年10月24日前決定是否讓加州的標準通過。

2004年加州開全美首例,實施汽車溫室氣體減排規定。這項法規要求在京都議定書減排標準年的2012年之前將加州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量減少22%,並在2016標準年之前要減少30%。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察中國

養雞場裏的死雞哪裡去了?

養雞場的死雞哪裡去?(圖片摘錄自eprescott相簿)

作者:蔣高明(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唐愛民(中國科學發展觀研究開發中心主任)

中國每年要消耗47億隻雞,這其中大多數的雞都來自層架式飼養農場。但是這對雞和人類的健康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呢?蔣高明與唐愛民調查了中國家禽業不為人知的故事。

23年前,北方農村興起了一種新的養雞技術。將雞由散養改為集中養殖,肉雞的生長週期從200多天縮短到50多天;蛋雞產量達每年近300個(有一種蛋雞品種叫288,即每年產蛋可達288個之意),成為標準的產蛋「機器」。據說這樣的技術是從國外引進的,農民非常高興,科學家們也為之歡呼。上動物學課程的時候,老師們還專門帶領我們到齊河的農村去參觀這個新技術…

 
本日焦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課表

觀察中國

本會快訊

熱門內容
農民生活精神的樂粹――《種樹》
英第4頻道紀錄片引起爭議 全球暖化是大騙局?
熱門關鍵字
溫室氣體 工作假期
推薦評論
司馬庫斯櫸木事件的衝撞 是犧牲還是幫助部落? (3)
全球暖化:真理或迷思 (2)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本日焦點 :阿諾將為加州機動車減排案與美國聯邦興訟 --﹥

摘譯自2007年6月13日ENS加州報導;吳萃慧編譯;蔡麗伶審校

加州州長阿諾史瓦辛格6月13日警告美國環保局,表示一項有關加州嚴格的機動車溫室氣體排放標準的法律訴訟將無法避免,除非環保署在2007年10月24日前決定是否讓加州的標準通過。

2004年加州開全美首例,實施汽車溫室氣體減排規定。這項法規要求在京都議定書減排標準年的2012年之前將加州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量減少22%,並在2016標準年之前要減少30%。

美國環保局局長強森(Stephen Johnson)6月8日告訴美國眾議院全球暖化特別委員會,他打算等到明年稍晚再決定是否簽署此機動車廢氣排放管控法規。

在13日給強森的公函中,史瓦辛州長表達了對法案簽署延遲的抗議。他也指責美國聯邦運輸部官員在這星期串聯國會議員,要求他們對這項加州對抗全球氣候變遷的努力投反對票。

加州政府在2007年4月26日給環保署180天的寬限期,10月24日到期後未決,加州將控告聯邦政府,依據「清淨空氣法案(Clean Air Act)」及「行政程序法案(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Act)」的相關規定強制聯邦政府解決法案延遲決策的問題。

除非加州政府某些條件並未達到,美國環保局有義務提供一個妥協的回應(waiver)。也就是說,除非加州不再需要維持一個獨立的機動車排放計畫,除非加州的計畫與聯邦清淨空氣法案的原則不一致,或是加州的法案訂定是”一意孤行並且恣意而為的”。

在加州於2005年12月要求聯邦妥協後,美國環保局卻將此提案擱置並未加以考慮,目的是要避免加州及其他11州對機動車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減排採取行動。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台灣新聞  --﹥

志工高呼「拔得不過癮」 陽明山工作假期深獲好評

本報2007年6月18日台北訊,駱書玉報導

拔得不過癮…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合辦的陽明山生態工作假期,16日吸引19名來自台北、桃園、台中、高雄等地,想為自然盡力的志工,在端午連假的第一天,不畏風雨,一同奮力移除二子坪的外來種水蘊草。短短一天活動後,志工劉玉章與林芝郁不約而同的表示,在勞動中體驗,透過雙手與其他感官,能更深刻的了解溼地環境與外來種的危害,感受人和土地的關係。

儘管活動當日雨勢不斷,志工們仍兵分三組,在風雨中發揮團隊精神,合力清除67籃水蘊草,上岸後並頻呼「拔得不過癮!」。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副秘書長夏道緣表示,志工的熱情令現場圍觀的遊客,及到場採訪的媒體朋友均佩服不已,深受感動。

與其說是工作,更像是趣味競賽「與其說是工作,更像是趣味競賽!」曾參加其他工作假期的志工王茂和,這回特地帶11歲與13歲的兒女一起來體驗,他很高興兩位小孩都玩得愉快,同時藉此認識生態。來自台中的國中生物老師高志豪,希望能將類似活動推廣至台中,以解決外來種問題,也想在學校裡的水池試行,讓學生獲得同樣的體驗。另一位國中老師張珍禎則說,想不到水蘊草的根系如此盤根錯結;透過施作,讓她深刻感覺到彼此生命的力量。

負責帶領環境導覽與水池施作,解說功力深受志肯定的永和社大老師陳超仁表示,志工們不必急於記住導覽中介紹的所有植物,但透過親手做,不但能讓池中的台灣萍蓬草有更多的生長空間,同時了解外來種對於其他生物衝擊的現象,這才是活動最重要的目的。

午後的風雨漸歇,志工們帶著「想要做更多」、「好想再參加」的心情,不捨地離開二子坪。下個月起,主辦單位除了將繼續在陽明山雍來生態教育園區及二子坪遊憩區,進行植被維護與資源調查等,更於安排夜間觀察,帶領志工認識陽明山迷人的夜間生態,感受不同的陽明山風情。

 

基地台致癌? 高縣茄萣鄉上百位村民集結抗議

摘錄自2007年6月17日東森新聞網高雄報導

高雄縣茄萣鄉崎漏社區居民,17日上午集結上百人拉白布條抗議,他們質疑,將近10幾名居民得到癌症,最主要的原因是和基地台有關,由於擔心健康再受影響,因此聚集抗議。

村民要店家負責,原因就出在8樓頂密密麻麻不下20根的基地台天線,村民表示,店家為了賺錢,竟然將屋頂承租給電信業者,附近村民有10幾個人得了癌症,大家懷疑禍端是基地台,可能是輻射惹禍。

 

回收溶解電鍍 光電廢棄物變金塊殺

摘錄自2007年6月16日東森新聞網台北報導

生活中常用的手機、晶片IC卡,或是便宜的光碟片,總是用壞就丟,光電、半導體產業製作過程中的瑕疵品,也通通成了廢棄物,這些看似沒有價值的垃圾,現在竟然搖身變成純度999的金塊、銀塊。業者李若存表示,「希望台灣能自己把我們電子產業的廢棄物,不斷的提升技術,進而創造更高附加價值的電鍍工業材料。」

透過化學剝金、電解、金鍊等過程,將含有黃金成分的電子廢料,先回收製成純度999的金塊,再解析成電鍍原料金氰化鉀,就可重新電鍍使用,不僅具環保效果,也節省購買原料的成本,這些電子廢棄物還可解析成鍺金、白金等物質。

一般很少聽見的銦,就是從液晶電視零件解析出來的,閃閃發光的銀製品,則是由廢棄的光碟片,甚至我們口中的假牙裡所解析出來的。

 

花蓮泳池龍舟賽 環保素材飆創意

摘錄自2007年6月17日聯合新聞網花蓮報導

第8屆全國環保龍舟創意賽16日在花蓮市美侖大飯店泳池畔登場,上午晴空萬里,下午大雨滂沱,冷熱之間並未影響參賽者與觀眾興致,來自全國創意龍舟各顯神通,帶來歡笑。

環保局拿下第一名的「樂活龍」,是用鋁罐、玻璃瓶、CD片、保特瓶蓋、沙拉油桶等多樣回收素材,帶著減少地球持續暖化的友善行動,希望大家響應減碳運動。

「還我河山」,是山月村主人鄭明岡的傑作,他利用報廢床單、香茅草、漂流木、鮮奶空瓶等回收物,打造號稱全國唯一的紋面獠牙環保龍,以故事性串連演出戲碼,頗為精彩,雖然未能奪冠,但身為環保龍舟賽創始者的鄭明岡已感到相當快慰。

所有環保龍舟將在美侖大飯店泳池畔展出至30日,讓比賽當天無法前往參觀或意猶未盡的民眾,仍可欣賞參賽隊伍的創意巧思。
 

 

工廠低頻噪音擾鄰明年開罰 北市將輔導改善

 

摘錄自2007年6月17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台北市環保局17日指出,環保署公告的工廠低頻噪音管制標準將於明年正式施行,工廠內的機具設施所發出的低頻聲音若干擾附近住戶安寧,經環保單位在陳情戶家中量測超過標準,業者被將開單告發並處罰款。

環保局說,受規範的業者若超過噪音管制標準,環保局通知限期改善仍未符合噪音管制標準,除會被處6000元以上、6萬元以下罰鍰外,並再限期改善,仍未符合標準,得按日連續處罰,或令其停業。

 

最新樂生保存案台北縣府盼捷運局如期通車

摘錄自2007年6月15日教育廣播電台台北報導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在6月15號對舊樂生保存方案作出決議,將原地保留39 棟、拆除6棟,平移或拆遷重組10棟,估計有25位院民可續住不用搬遷,捷運通車期程在民國102年2月。

新增經費約6.7億元,將請交通部核定補助。台北縣交通局長林重昌表示,工程會方案是工程進行和文化保存的最大公約數,縣府的立場會遵照工程會的方案辦理,並希望捷運局準時通車。

縣府也會盡力協助院民續住照顧和溝通、拆遷事宜。至於外界對地下水、斷層等地質安全課題等疑慮,應由捷運主管機關對外予以說明。

 

建湖山水庫 危及蝙蝠生態

 

摘錄自2007年6月17日中國時報雲林報導

斗六市湖山水庫用地幽情谷是聞名的八色鳥繁殖地,最近台灣永續聯盟與台灣蝙蝠學會的義工發現至少有12種蝙蝠棲息谷內,比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的3種高出4倍,永續聯盟16日舉辦幽情谷營隊活動,展開蝙蝠生態之旅。

台灣永續聯盟秘書長張恆嘉指出,幽情谷發現的12種蝙蝠均是食蟲性,是雲林地區蝙蝠數量、種類、生物多樣性最高處,這種封閉、幽暗、水流清澈且蝙蝠生物多樣性如此高的溪谷,在台灣地區甚為少見。

台灣永續聯盟認為興建湖山水庫,將減少蝙蝠在幽情谷內棲息的空間,16日舉辦的幽情谷營隊活動,帶領學員實地踏勘、夜間探險,認識幽情谷的蝙蝠及各種鳥類、蛙類生態,由張恆嘉解說幽情谷的蝙蝠生態。

 

環保龍舟 菸盒保麗龍做的

 

摘錄自2007年6月17日中國時報花蓮報導

全國環保龍舟創意賽16日在美侖飯店游泳池畔登場,吸引來自全國10縣市25隊參加,龍舟材質從香菸盒到保麗龍、廢木板、紙箱、保特瓶等應有盡有,甚至還在環保龍舟上演奏,獲得民眾熱烈掌聲。

縣長謝深山表示,非常感謝環保署大力支持,讓花蓮縣的環保龍舟創意競賽已打響名號,每年吸引越來越多的縣市民眾報名參加。今年大家更是有備而來,展現創意利用各式各樣環保材料,打造出一條條與眾不同的環保龍舟,十分精采。

 
國際新聞  --﹥

研究發現:植物也能辨識「自家人」

摘譯自2007年6月13日ENS加拿大,安大略省,咸美頓報導;丁秋仁編譯;蔡麗伶審校

海濱植物(The American sea rocket 圖片來源:Virginia Kline courtesy U. Wisconsin-Madison)一般看似平靜的花園植物其實不像人們所認為的那樣隨遇而安,至少在面對陌生植物時確是如此。加拿大麥克瑪斯特大學的學者實驗發現,當同種不同根的陌生植物被迫在同一花盆內生長時,植物會出現好爭的變化;不過出自同根的植物在同樣的情況下,卻相對「客氣」許多。

由於「同根組」與「非同根組」兩組所對應的差別,只出現在種植於同一花盆的條件下,以植物盤根錯節的互動差異來看,不排除植物具有辨識親屬的本能。

生物學助理教授杜莉(Susan Dudley)指出,儘管植物不具認知和記憶的能力,不過經研究顯示,植物之間也會出現複雜的社交行為,例如對同根親戚會出現利他主義的互動方式。

這項發現或許可以建議園丁或園藝家們,改變原先的種植方式,將同根植物安插在一塊。不過植物如何辨識同花盆內的鄰居是否為親戚,仍待研究者進一步去探解。

全文及圖片詳見 ENS

 

都市小孩及早接觸野生生物 保育工作不間斷

摘譯自2007年6月13日ENS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市報導;丁秋仁編譯;蔡麗伶審校

人類的下一代掌舵著野生生物保育的未來,不過這不免令人擔憂都市小孩,可能因為欠缺與野生生物接觸的環境,特別是學齡初期的孩童,使得未來的保育工作帶有一絲不確定性。

美國密蘇里大學都市野生生物管理系助理教授尼隆(Charlie Nilon)表示:「即使是生活在都市裡的兒童,也有機會對野生生物產生深刻的認識」。

另一方面,尼隆和同僚們調查發現,若孩子的生長環境與野生生物的互動有限,未來將可能影響他們和大自然接觸的意願。

因此尼隆認為,不論孩子成長的所在地為何,我們應自孩子年幼時就鼓勵他們去認識野生生物。「如果你在四至五歲時就開始接觸野生生物,到了青壯年時,你對牠們將會有相當程度的認識,然後漸漸培養出興趣來,了解這塊領域的作用與價值,而最後你將發現自己已經參與保育工作的行列」。

尼隆指出,「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身為父母的你若能提供孩子合適的認知環境,未來他們在野生生物保育這方面,將會發展出相當正面的態度,並且讓這樣的態度留傳保持下去」。

全文及圖片詳見 ENS

 

亞洲科學協會呼籲公平分擔溫室氣體減排責任

摘錄自2007年6月17日新華網日本報導

亞洲科學協會在第7次會議閉幕時發表的《共同聲明》中呼籲,國際社會就建立能源和環境問題的全球框架達成廣泛一致,以確保在實現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更合理、更公平地承擔溫室氣體減排責任。

《共同聲明》說,能源和環境問題涉及所有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發展中國家的能源消費量將會持續增加。為此,《共同聲明》呼籲,國際社會就建立能源和環境問題的全球框架達成一致,保証發達國家能順利地向發展中國家轉讓技術,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能共同實現經濟發展和能源的高效利用。

《共同聲明》還指出,解決能源和環境問題有賴于技術和社會的革新,社會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必須考慮和環境協調的問題。

亞洲科學協會第七次會議6月14日至16日在日本南部衝繩縣宜野灣市舉行。亞洲科學協會成立于2000年,成員來自亞洲11個國家。自2001年起,該協會每年召開一次會議。 

 

歐盟公布2005年溫室氣體排放情況

摘錄自2007年6月14日新華網布魯塞爾報導

歐洲環境局6月14日公布的最新數字顯示,歐盟27個成員國2005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2004年相比減少了0.7%,與1990年相比減少了11%。

如果只計算歐盟15個老成員國,那麼歐盟2005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2004年相比減少了0.8%,與1990年相比減少了2%。減排量較多的主要是電力和熱力生產行業、第三產業以及交通運輸行業及家庭。在歐盟27個國家中,減排量最多的國家則是德國、芬蘭、荷蘭和羅馬尼亞。

根據《京都議定書》的規定,歐盟15個簽署議定書的成員國在2008年至2012年間,應在1990年的基礎上實現溫室氣體減排8%。而歐盟的其他12個新成員國沒有被納入強制減排之列。

歐盟委員會負責環境事務的委員斯塔夫羅斯‧季馬斯指出,歐盟27國2005年在明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同時,仍然保持了1.8%的經濟增長,令人鼓舞。然而,要實現《京都議定書》所規定的減排目標,成員國還應加倍努力。

 

澳洲擬在大堡礁裝灑水系統 減緩珊瑚礁白化

摘錄自2007年6月15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澳洲考慮在大堡礁裝設灑水系統,緩和氣候暖化對珊瑚的傷害。

昆士蘭大學的研究發現,氣候暖化造成海水溫度上升,加速了大堡礁珊瑚礁白化,另外,溫暖的海水促進藻類生長,這也不利於珊瑚礁的生存。昆士蘭大學認為用灑水來降溫,減緩珊瑚白化的速度,是一個可行的辦法。

研究警告,大堡礁的珊瑚有可能在20年內面目全非,屆時也將毀了澳洲的觀光。大堡礁每年替澳洲帶來44億美元的觀光收入。

澳洲和美國一樣,都沒有簽署京都議定書,澳洲擔心設定強制廢氣減量目標,可能讓它付出經濟成長減緩的代價。澳洲是全球人平均廢氣排放最多的國家,美國則是廢氣排放總量最多的國家。

 

世衛:印度和中國死於環境污染者最多

摘錄自2007年6月15日中央社新德里報導

據世界衛生組織地區官員表示,全世界每年有1300萬人因環境污染死亡,其中38%,約500萬人,是死於印度和中國,死亡原因有兩大因素,分別是衛生不潔造成的飲水污染以及燃燒固態燃料造成的室內空氣污染。

世衛組織東南亞地區代表處永續發展暨衛生環境事務組長尤舒夫,於今天發表世衛組織一項最新的國與國分析研究報告時,作了上述表示。

他說,印度每年有262萬8000人死於環境污染,略超過中國,是全球死於環境污染人口最多的國家,而印度境內因疾病死亡的原因,又有24%與環境污染有關,例如飲水不潔、空氣污染以及溝渠孳生病蚊,造成瘧疾和登革熱病毒猖獗等。

尤舒夫同時表示,死亡者以5歲以下幼童佔多數,佔75%,死因包括腹瀉和氣喘疾病。

 

英成功開發"生態飛機" 旨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摘錄自2007年6月16日新華網報導

英國航空公司“易捷航空(easyJet)”日前成功開發出一種新型生態飛機,並表示這種飛機到2015年時能夠顯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據該公司介紹,“未來飛機”機身完全由碳聚合物製造,這種材料已在7月將出廠的波音787“夢想飛機(Dreamliner)”中應用。新飛機的發動機基于勞斯萊斯的設計。此外,由於在發動機後安裝了葉片,飛機的節能效果非常好。這種設計方式還可以使飛機減少75%的一氧化氮排放。

航空業人士表示,易捷航空的設計並不是“瘋狂的”,主流飛機製造商也正在研究類似技術。波音公司對該飛機的展出表示歡迎,波音發言人表示:“我們歡迎易捷航空對航空業的貢獻和建議,這能夠極大的改善我們產品在環保方面的表現。”

不過,環保組織仍對這種飛機表示懷疑。“地球之友”組織成員理查德-戴爾表示,尋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方法對航空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乘飛機出行的人數越來越多,減少排放的目標將很難實現。

 

英國殯葬富創意 瘋狂棺木長銷 環保風也抬頭

 

摘錄自2007年6月16日法新社倫敦報導

英國殯葬業創意不斷,幾年前推出「瘋狂棺材」系列產品,至今仍頗受歡迎,出現過的包括飛機、勞斯萊斯轎車和吉他造型棺木,而最新奇特趨勢是納進環保元素,舉行「綠色」的葬禮。

維克費恩殯葬公司公元兩千年推出「瘋狂棺材」系列產品,按照顧客的意思打造千奇百怪的棺木,最近該公司更擴大範圍,提供繪圖棺材。

除此之外,選擇環保葬禮的人越來越多,據倫敦的自然死亡中心估計,每年有約九千人以此類方式下葬,到二零一零年可望超過兩萬人。

英國還有家生態棺木公司提供環保棺木,原料中有九成是回收紙板;另有家竹子棺材公司出售竹編棺材。

如今甚至連骨灰甕也吹起環保風,比如:美國業者Ecopod公司說,他們生產的橡木果實造型骨灰盒,一賣就是數千個。 

 

德國準備對污染環境國家課征懲罰稅

 

摘錄自2007年6月17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德國為了響應聯合國減少溫室效應,準備對污染嚴重國家課徵懲罰稅。

德國環境部長加百列表示,對於印度中國大陸這些〔拒絕減少排放廢氣的國家〕,德國準備對他們輸出到德國的產品課徵懲罰稅。

加百列說,德國將要求這些國家,利用德國的援助減少排放廢氣,如果這些國家拒絕,德國就要對他們課徵懲罰稅,或者也可以稱作環境稅。德國已經把這個想法告訴歐盟跟美國。
 

 

中國新聞  --﹥

西藏每年沙化 面積大如一縣市

摘錄自2007年6月17日新華網拉薩報導

據西藏官方監測,西藏沙化土地年均增長3.96萬公頃,相當於一個中等縣的面積。西藏正著力建設防沙治沙工程,建立沙化防止綜合體系,改善全區生態環境。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荒漠化比較嚴重的地區之一。西藏自治區林業局副局長張明蘭說,自然因素是造成西藏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

西藏干旱半干旱地區面積大,植被缺乏,森林覆蓋率僅11.31%,且林地分布極不均衡,天然草地退化嚴重。同時,西藏部分地方過度開墾,草地嚴重超載放牧,造成土地沙化擴展勢頭未能得到有效遏制。

 

香港逐步推行禁菸 民眾普遍接受

摘錄自2007年6月15日中央社香港報導

香港自今年初起擴大禁菸範圍,普遍受到市民歡迎。香港於今年元旦實施擴大禁菸範圍的新條例,除了繼續禁止民眾在公共交通工具、電影院、電梯、油站吸菸及罰款港幣5,000元外,還把禁菸範圍擴大至餐廳、菜市場、卡拉OK、公共游泳池和海灘、公廁、球場、公車站等公共及商業場所。

目前在新的禁菸區內違法吸菸的話,可被罰款200元至1,500元不等。為了加強阻嚇作用,當局近期建議把罰款一律限定為1500元,並於今年底或明年初向立法會提交草案,如果獲得通過,預計於明年底或2009年實施。

目前香港約有80萬菸民,佔人口比例14.4%。在禁菸條例實施後,本地反吸菸煙運動佔盡上風,不少菸民都乖乖的接受法律制約。

 

四川嚴重乾旱 疑是三峽建壩導致

摘錄自2007年6月17日中國時報報導

繼去年遭到特大旱災襲擊後,四川今年又遭嚴重乾旱,為近70年最嚴重的乾旱!目前,90個縣市受影響,400萬民眾飲水困難,500萬畝田地無法耕種,種苗很多枯死。專家指稱,四川乾旱與三峽建壩後形成「木桶效應」有關,但官方否認此說法。

北京地理環境專家王紅旗表示,去年入夏後,四川盆地東部、重慶市及湖南西北部氣溫達到42度以上。重慶部份地區還創下44高溫,破紀錄的高溫旱,很可能是三峽大壩造成的風阻效應所致。他說,三峽大壩提高了四川盆地的凹陷程度,在三峽下游與上游之間形成一道擋風的牆,阻擋下游水氣沿長江三峽向上游的輸送量。王紅旗認為,這就是三峽建壩後導致的「木桶效應」。

 

綠色和平批食品商對中國雙重標準

摘錄自2007年6月15日美國之音香港報導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今年4月和5月在北京、上海和廣州抽檢21款食品,發現上海江崎格力高食品公司出產的可瓏小吃、菜園小餅和兩款百力茲以及德國麥德龍集團的AKA巧克力餅乾含有基因改造成份。綠色和平項目主任羅媛楠表示,製造基因改造食品會破壞生態,而且這類食品的食用安全性仍然存在爭議。

上海江崎格力高公司接受查詢時否認在餅乾加入基因改造成份。發言人表示,他們在中國的產品主要銷售到華東地區,不過香港和澳門地區不在銷售網之內。格力高已經把有關產品提交大陸當局檢驗,估計下星期會有初步結果。

中國農業部在2002年規定大豆、玉米和棉花等農業原材料不能含有基因改造成份,但是並沒有規範餅乾等加工食品在標籤列明產品中是否含有基因改造成份。綠色和平建議政府當局修改條例,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

 

南澇北旱 中國洪澇災害128人死亡

摘錄自2007年6月16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據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最新統計,截至15日,今年中國洪澇災害造成128人死亡,失蹤24人,受災2,200多萬人,倒塌房屋近9萬間,直接經濟損失逾人民幣89億元。

6月份以來,中國農作物受災面積逾700千公頃,其中成災面積443千公頃,受災人口1,400多萬人,因災死亡63人,倒塌房屋6萬2,000間,直接經濟損失65億多元。旱情方面,截至14日,中國耕地受旱面積1億6000多萬畝,其中農作物受旱1億2000萬畝,1000多萬人及900多萬頭大型牲畜飲水困難。

中國國家防總辦公室副主任程殿龍分析,今年中國的水、旱、災害主要呈現四個特點:一是局部地區山洪、泥石流、滑坡災害嚴重,尤以四川、貴州和廣東三省最嚴重;二是大江大河水勢總體平穩;三是颱風登陸偏晚;四是北方多數地區旱情重於常年,以甘肅、山西、內蒙為重。

 

衛星監測 太湖和巢湖又現大範圍藍藻

摘錄自2007年6月17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的衛星監測發現,太湖水域中西部及北部出現大範圍藍藻,巢湖西北部也出現明顯的藍藻。

中新網報導指出,先前太湖上空雲層覆蓋,無法觀測到水面情況,15日在晴空情形下,觀測到太湖水域中西部及北部出現大範圍明顯的異常高綠度值資訊,經與江蘇省局遙感中心會商,判定是大範圍藍藻所致。經估算,太湖晴空區內的藍藻覆蓋範圍約800平方公里。

而巢湖西北部也出現明顯的異常高綠度值資訊,經與安徽省氣象局會商,初步判定是藍藻,經估算巢湖西北部藍藻覆蓋範圍約280平方公里左右。

 

香港立會通過重置皇后碼頭重置撥款

摘錄自2007年6月16日明報香港報導

立法會財委會昨以28票贊成、18票反對、1票棄權,通過重置皇后碼頭的5000萬元撥款申請。不過,對於拆散皇后碼頭的決定,有民間團體積極考慮司法覆核,將於下周正式入稟。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長孫明揚透露,考慮於將軍澳或啟德興建儲存庫,存放碼頭可以保留的組件,留待將來重置。

本土行動成員朱凱迪質疑,一級建築的定義是「具特別重要價值而必須盡可能予以保存的建築物」,皇后碼頭的歷史建築評級令市民期望它得以原地保留,惟現時政府的保留方案破壞其歷史價值,亦違反了民政事務局「確保獲評級的建築物會以與其價值相稱的方式得到保護或保存」的承諾,拆卸後很可能導致皇后碼頭評級下降。

 

為節約能源 中國資源稅將提高一倍

 

摘錄自2007年6月16日工商時報報導

中國大陸將制定新的資源稅法,把現行資源稅稅率提高一倍,並由目前的定額徵收改為定率徵收,提高資源使用成本以達到將低資源消耗的目的。「路透社」自國務院官員處得到消息,該資源稅提高的政策已提交至國務院,並可能在7月份公佈。

財政部的官員指出,由於目前中國大陸的資源使用費用偏低,造成大量資源被浪費,因此提高資源稅將有助於節約使用量,並且能夠提高地方財政收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則認為,當前資源價格的問題在於不反映資源的需求稀缺程度、不反映供需關係,以及不反映環境污染造成的外部成本等「三不反映」上。資源稅稅制的改變,將成為大陸資源稅改革的重點。

 

武漢投資350億元改善生態及人居環境

 

摘錄自2007年6月16日新華網湖北報導

未來4年武漢將投入350億元資金,實施185項環保工程,全面整治大氣、水、市容等環境,改善城市生態與人居環境。

2002年,武漢市提出創建中國環保模範城市的目標,投入百億資金對照相關指標改善城市環境。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2項指標達到國家要求標准,另外9項指標仍未達標。如全年空氣污染指數小於100的天數要高於全年天數的85%、城市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且市區內無劣五類水體、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大於8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大於85%等,武漢還存在相當的差距。

針對城區環保設施薄弱、節能減排壓力較大、民眾對城市環境質量滿意率不高等情況,武漢市委、市政府決定推出「綠滿濱水、顯山透綠、景觀道路、親民綠化」四大工程,著力改善大氣、水和市容三個方面的環境。

 

綠色學習課表  --﹥

第十屆土地關懷營

: 2007/07/13 - 9:00am

結束時間: 2007/07/15 - 5:00pm

主辦:台灣永續聯盟
協辦:南華大學、大林鎮三角社區發展協會、嘉義縣北勢文化發展協會、臺灣糖業文化協會、民雄文教基金會、嘉義縣社團國小、洪雅書房、北港文化工作室、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地點:南華大學成均館三樓會議廳
費用:2,000元、學生1,500元
電話:(05)782-5461
傳真:(05)782-0961
E-mail:tai2002@ms75.hinet.net
 
 
糖業發達的年代,大林與民雄一帶曾經是嘉義縣最繁榮的地區,搭乘小火車通學、到北港看花燈,至今仍是中壯年人心中甜美的共同記憶。大林糖廠高聳入雲的煙囪,則是填補歸鄉遊子鄉愁的物件。民雄鬼屋驚悚、殘破與荒涼的回憶,更是深深烙印在各地情侶心中。

大埔林(大林)與打貓(民雄)是個交通便捷的小鎮,晚近的南華及中正大學則提供學術與社區資源的結合。農業鄉鎮的特質,使兩地仍舊保有純樸的外貌,同時也表示本區仍具有許多尚未挖掘的寶藏。大埔林的三角里從事社區營造已有數年,腳踏車步道、屋舍彩繪及諸羅樹蛙等美景使社區處處有驚艷,同時也豐富了社區的空間與居民的心靈。打貓的劉家古厝(民雄鬼屋)、三級古蹟大士爺廟與國家廣播文物館,大埔林昭慶寺與鄰近的大埤糖業文物館則保留了早期珍貴的史蹟及建築特色,同時也提供民眾接觸另一神秘世界的機會。

台灣永續聯盟的土地關懷營舉辦迄今已經歷九屆,第十屆土地關懷營衷心期待歷屆學員返「嘉」參與盛會,也歡迎外地的朋友攜伴前往與會。期待在你我的共同探訪與交流,激發出未來三角里諸羅樹蛙生態社區的火花,也盼望能喚醒大埔林與打貓地方居民與學子對地方付出最深的情感與永續的關懷。


網路報名 http://www.tsu.twmail.cc/

《Keep Walking 登峰之旅:聖母峰:攀越極限》:逞強抗命

間: 2007/06/22 - 10:00pm

結束時間: 2007/06/22 - 11:00pm

《Keep Walking 登峰之旅:聖母峰:攀越極限》
第4集:死亡禁區
節目預告內容:
2006年聖母峰登山季是有史以來喪生人數最多,爭議也最大的一季。Discovery 頻道在
當地使用先進攝影技術,全程記錄由一名經驗豐富的領隊所組織帶領的遠征隊行程。
在《Keep Walking 登峰之旅:聖母峰:攀越極限》中,Discovery將帶領觀眾登上聖母
峰,看看這趟為期2個月的遠征中,形形色色的人們試圖登上世界第一高峰,所面臨的
挑戰、高潮、低潮,還有勝利。

 

「有你有我 悠悠長河展歡顏」河川巡守義工培訓

新文明。邀請有心的各位朋友一起來參與培訓課程及後續的河川巡守通報行列,藉由四週的大漢溪環境守望課程學習,從課程開始鼓勵學員不定時或定期的河川巡守,並將觀察紀錄發展成河川環境寫作,最後將成果集結成冊。 


詳情請見 綠色
聯盟

2007國科會科學志工研討會

關懷,特依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推動科學志工實施方案第九項,舉辦教育訓練,泛對科學志工、科學志工管理者、非營利組織及關心科學教育之社會人士等,透過課程與交流講座,培養科學素養與科學關懷精神,俾達到科學志工以科學服務社會之目標。


詳情
.org.tw/

第一屆國際公共衛生種子培訓營

年輔導委員會
行政

,政府和科學家要怎麼行動保護大眾?
我們要怎麼樣才陳建仁教授、廖學聰醫師、王根樹教授、吳章甫助理教授、鄭雅文副教授、林宜平助理教授等為我們擔任講師,內容精采可期!

詳情

 

黃金山水蝠滿天

 

 

 

 

察中國: 養雞場裏的死雞哪裡去了?--﹥


23

。據村民們介紹,經常看到有收死雞的在養雞場外轉悠;或者養雞戶和他們之間有專線聯繫,一旦有了死雞便上門「服務」。一些病雞,不等「咽氣」也以很便宜的價格出賣了。火腿腸小作坊購來死雞後,去毛和內臟後,取出「雞」肉,再以高溫處理,攙上澱粉和保鮮劑等,就是「很好」的火腿腸原料了。

不算,由於井是和地下水相連的,一些毒素和傳染病菌直接污染了地下水。

第五

期2007年5月24日。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彭郁娟 網編:彭郁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