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2007.9.5
本日焦點:

紐約州大利多 擬補助綠住宅每戶1萬美元

7號世貿中心(7 Wolrd Trade Center)是紐約市第一座綠建築大樓(圖片來源:Wikipedia)

炎炎夏日,貴用戶電費單又暴增了嗎?綠建築有節能、省電、減少碳排放、緩和溫室效應的優點;為了克服造價較高、市場接受不易的困難,紐約州示範了一次從政策面著手的例子。但不論有無政策支援,民間有人鴨子滑水,默默耕耘,國內外不少企業也開始跟進……

紐約州大利多 擬補助綠住宅每戶1萬美元

紐約州民眾在興建或整修住屋時,若設計符合綠建築標準,可望得到州政府的補助。而款項將視房屋大小而定,每戶以1萬美元為上限;若符合綠建築或永續標準,州政府另協助貼補一般建材和綠建材的差額,一般說來在5%左右

相關新聞:
陽光阿嬤――周美惠
雲科大環保屋 只花200萬
首座美國中大西洋區綠色購物中心興建
新建百貨樓館 採綠建築控溫

新聞播報

無車日的牛肉在哪裡?

播報員:李育琴

922國際無車日即將到來,台北縣市政府的大型慶祝活動已開始宣傳,政府大力鼓吹民眾騎自行車、搭乘大眾運輸,在獎品豐富的活動背後,人本的交通規劃、相關配套措施是否端出了牛肉?也難怪9月1日台北縣市腳踏車大執法,引起不少單車騎士的抗議與不滿。

另一方面,省能交通工具的新發明,為無車日所推廣的減少污染、提升生活品質帶來一絲希望。

相關新聞
「大臺北國際無車日」腳踏車騎乘活動
單車違規 首日抓116件
自然步道悠然行 先除鄉野三害
省油又環保 美國Xebra電動車當紅
台灣學子赴日 太陽能車賽展光芒
日乾電池汽車時速105.95公里

更多環境新聞請見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大眾運輸月-尋找悠遊達人
無車日省思座談會
2007年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
米蟲專家姚美吉老師 邀您一同「遨遊米蟲世界
《生物多樣性系列演講》從無到有—談永和生態教育園區
旅途中遇上一群單車旅行隊。圖片來源:吳懿婷

 

環境信託

英國軍人做保育 脫胎為海內外志工總動員

位於蘇格蘭的阿爾卓斯堡,亦委託BTCV招募志工移除外來種。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作者:單德榕(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BTCV起源於1959年,陸軍准將阿姆斯特朗受英國自然委員會(Council for Nature)所託,招募志工組成保育隊(Conservation Corps),實地協助修復戰爭中遭受破壞的環境。

1960年代中保育隊主要的任務為進行鄉村地方自然保留區的復育工作,1969年已擁有600名志工,每位志工平均一年至少服務十天,成為英國國內重要的保育推動社群之一。同年,更與捷克斯洛伐克合作,進行首次的國際計畫,讓志工在低塔特拉山(Low Tatra Mountains)進行棲地與野生生物研究,開啟了未來一系列的國際交流計畫。

 
本日焦點

新聞播報

綠色課表

環境信託

本會快訊

本會徵求計時助理編輯

今天電子報版面作小幅改版測試,增加「新聞播報」服務,取消台灣、國際與中國的新聞列表,但當日新聞都可在網站上瀏覽,歡迎到討論區提供意見。

熱門內容
守護諸羅樹蛙棲地 向總統喊話 要特赦
自然步道悠然行 先除鄉野三害
熱門關鍵字

綠建築

廢棄物
推薦評論

如果有這麼爛,為何不重新環評? (6)

夢想的森林:亞方黑姬(二) (2)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台北鳥會電子報

本日焦點 :紐約州大利多 擬補助綠住宅每戶1萬美元  --﹥

摘譯自2007年8月31日ENS,美國紐約州,阿巴尼報導;鄭佳宜編譯;蔡麗伶審校

紐約州將補助每戶1萬美元改建綠建築(圖片來源:Wikipedia)紐約州民眾在興建或整修住屋時,若設計符合綠建築標準,可望得到州政府的補助。紐約州長夫人希妲8月底時表示,州長史匹哲(Eliot Spitzer)將提出法案,研擬這項直接補助辦法,款項將視房屋大小而定,每戶以1萬美元為上限;若符合綠建築或永續標準,州政府另協助貼補一般建材和綠建材的差額,一般說來在5%左右。

希妲表示,「對樂於擁有節能住戶又擔心高額造價的紐約客來說,這項法案不啻是一項經濟利多。補助款不僅協助他們解決眼前支出,長期來說更因節能而省了一大筆家用開銷。」

紐約州宿舍建築管理處執行長布朗(David Brown)呼應州長夫人,另外提出兩項推動綠房屋和公有綠建築的倡議。布朗強調,「2008年開始,州內由宿舍建築管理處提出的新建築工程和大型翻修計畫,皆需符合美國綠建築會議所提出「能源發展和環境平衡標準」(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LEED)」。

LEED綠建築評估系統針對綠建築設計、建設和維護都有一套國際認可的的指標。針對建設過程或後續營運,LEED都有全面評估角度,包括能源使用效率、土地使用、節水和回收、室內空氣品質、再生能源、無毒造景和回收。

這是紐約州政府能源和環保政策中,最近期的兩項聲明。2007年稍早,州長宣示他的雙15計畫:在2015年之前減少15%能源使用;透過這項有效使用能源計畫,希望在減少州民帳單的同時,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降低空氣污染。

全文及圖片詳見 ENS報導

 
新聞播報  --﹥

省油又環保 美國Xebra電動車當紅

摘錄自2007年9月3日東森新聞報導

國際油價高漲,加上環保意識抬頭,美國現在流行開一種叫做「Xebra」的三輪電動車,只充電就可以上路,加上不會產生廢氣、沒有噪音,省錢又環保,吸引美國很多家庭買來當第二代步工具。

不要以為三輪車跑不快,Xebra一小時可跑64公里,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不會產生廢氣、沒有噪音、不用火星塞,充電就可以上路,不用加油、不用冷煤,也不會有水錶漏水的問題,環保又省錢。

這樣的一部四門Xebra,每部售價1萬美元,大約新台幣33萬元,還有一種單人座的跑車款,載貨空間更多,售價2萬6千美元,大約新台幣85萬6千元,挾著在波特蘭上市短短2周就賣出7部的好成績,說不定不久之後,就可以看到Xebra穿梭台北街頭。

 

自然步道悠然行 先除鄉野三害

本報2007年9月4日台北訊,陳品潔報導

道路拓寬之後,帶來的只是車流不息以及棲地破壞。 :: 圖片來源:我們的島「安心走路、享受自然美景、聆聽鳥獸蟲鳴、呼吸鄉野芬芳、沐浴在月與星的微光下……」這應當是行走於自然步道上的感受,然而這種情境今天已不多見。千里步道運動發起人黃武雄提出,要去除水銀燈、紐澤西護欄、除草劑這「鄉野三害」,以恢復行走於自然荒野的自然悠然。

「這幾十年來台灣整體的環境變化太大,許多事只能放在心裡回味,實在令人感慨!台灣的山野與海邊的靈氣,也因為劇烈的變化,而消失殆盡。」黃武雄說明「鄉野三害」時感慨地說。

8月31日晚上在永和國中,千里步道第21次的智庫沙龍,即針對生態環境面對道路工程開發時所要面對的難題,邀請到關心千里步道的民眾、道路生態工程專家、公部門的單位與會座談,就恢復道路舊觀討論可行之道。

黃武雄所說的鄉野三害為水銀燈、紐澤西護欄和除草劑。以紐澤西護欄為例,在美國通常只用在高速公路行車較快的路段,在台灣的道路卻是無所不在。黃武雄說,「路兩旁雙L型內外夾攻的設計,讓人好像走在排水溝,不但破壞美麗的景緻、不利於排水、動物通行、更逼得行人無路可走。」

「水銀燈」近幾年來在人煙不多、行車稀少的小路,紛紛架設起來,不但剝奪行人享受無光害環境的權利,令人質疑的是,在人煙稀少的環境架設水銀燈的必要性。而「除草劑」造成沿路一片枯黃的植被,可能同時摧毀許多動物食草與生存環境,背後也隱藏生態鏈的危機。

「生態鏈之間的關係,就像人的一日生活圈,當你的生活圈被破壞,生活資源獲取上就會有困難,」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總經理黃于玻,長期關注生態與工程之間的動態關係,現場分享他的經驗。

黃于玻在自然科學博物館擔任自然生態調查員近7年,喜愛台灣生態環境,有鑒於工程對於生態造成的破壞,轉而研究生態工程。「生態提供人生活所需的一切,人也是生態的一環,所以,如同戴安全帽防範未然的觀念,理解生態的重要性之後,人類可以預防及減少工程對於生態的破壞,以防範人類無法承受生態失衡的代價。」

現場公部門各部會代表,也就各自的職掌提出對於鄉野三害的看法,以及目前的道路工程概況與現場民眾對話。台大環工所碩士陳敏澤提出對於工程思維的質疑,「8年前的屏鵝公路過了凱薩飯店後的路段是沒有路燈的,但是星光足以照亮路段。2年前再經過舊地,卻已拓寬成6線道,沿途都是路燈。」然而,2年前的車流量與18年前相比並無顯著差異,令人不禁要問平日車流、人煙稀少路段的有必要拓寬、沿路架設路燈嗎?

交通部公路總局一位官員回應,「屏鵝公路的路況比以前好,因為考量行平日交通量的安全,所以拓寬,拓寬後車速會提高,因此需架設路燈。」

陳敏澤認為這是過份使用工程思惟,「開設一條道路,並不在於它符合多少道路工程上的規定,而是在一個不需要道路的地方開闢道路、一個不需要6線道的地方開闢6線道,這就是浪費。而這樣的思維就是錯的。」

黃武雄提議聚焦在桶后林道,請林務局代表說明清除鄉野三害的可能性。主管單位林務局集水區治理組林道科科長林中村回應,表示很認同鄉野三害的概念,也承諾「從保育的概念出發,原本就不會考量架設紐澤西護欄,若之前的紐澤西護欄因災害毀損,也會採取其他開放式的護欄取而代之。」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技術處一科科長林傑表示,民間的諸多建議和觀念,目前都已經陸續地調整。他希望不只是工程單位有生態保育的觀念,也會希望落實到到各層級政府,但他指出,「改變需要溝通與時間,更需要民眾的支持。」 

※相關資料:千里步道網站

 

單車違規 首日抓116件

摘錄自2007年9月2日聯合報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1日執行腳踏車大執法,針對腳踏車闖紅燈、穿越快車道、行駛快車道、逆向行駛(不含騎樓、人行道)等重大違規項目開罰,在全市50個重要路口加強取締,違者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處300至600元罰款。

多數的單車騎士還不知道騎單車違規會挨罰,有部分民眾雖知道,但不清楚罰則。住在中正區的李小姐說,市府訂罰則雖然立意良善,但也會造成民眾不便,認為市府應先規劃腳踏車專用道,再來談罰則。

由於腳踏車沒有車牌、也不需要駕照,警方只能以攔檢方式取締。交通大隊執法組組長陳少旭表示,取締模式比照行人違規,取締時會請民眾報上身分證字號,再以掌上型電腦核對身分,確認戶籍資料無誤才會開單;如果民眾不願配合攔檢,或拒絕出示證件,依規定可連人帶車交由轄區派出所處理。

陳少旭說,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未滿14歲的民眾,依規定只能處罰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呼籲家長要把新罰則落實到家庭教育。如果有小朋友違規,員警取締時多以勸導代替舉發。

 

日乾電池汽車時速105.95公里

摘錄自2007年9月1日大紀元報導

日本一位研究生須藤隆,研發出一輛只靠乾電池發動的乾電池動力車,創下時速105.95公里的金氏世界紀錄。須藤隆之表示,他之所以會致力研發替代能源汽車,是因為他自己有氣喘,所以希望能研發減少廢氣排放的汽車。須藤隆說,攻下了一座山峰,就想攀登下一座山峰;他下一個目標,就是要用乾電池動力車,橫越澳洲。

 

台灣學子赴日 太陽能車賽展光芒

摘錄自2007年8月31日公共電視高雄報導

今年8月,亞洲最大的太陽能車賽在日本鈴鹿市舉行。這個由HONDA汽車贊助的太陽能車賽,使用的是FI賽車場,吸引了日本各地的年輕學子參加。台灣的阿波羅太陽能車隊,今年在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教授艾和昌的帶領下,也參與了這場太陽能車盛會並拿到第2名,是歷年來參加國外比賽最好的成績。對於台灣太陽能車的發展也是一大鼓勵。

目前在日本總共有150個太陽能車隊,不但許多大專院校都有太陽能車隊,連高中都開始投入研發太陽能車,從高中、大學到企界環環相扣。雖然目前太陽能車還無法真正商用化,但日本許多廠商都相當支持太陽能車的研發。

替代能源的開發已經是世界潮流,世界各國紛紛卯足全力想在新能源的發展上奪得先機,太陽能車正是其中一個指標。

 

「大臺北國際無車日」腳踏車騎乘活動

2007/09/15 - 6:30am
2007/09/15 - 11:30am

地點:【起點】臺北縣政府縣民廣場 【終點】臺北市政府市民廣場
主辦:台北市政府、台北縣政府
對象:愛好騎乘腳踏車之民眾
報名:96年9月1日至9月10日止

報名方式:a. 網路報名:含臺北市、臺北縣各2,400名,總共4,800位名額,額滿為止。請填寫網頁最下方報名表格,每一報名表只能填寫一位報名資料,亦不得重複報名。b. 現場報名:含臺北市、臺北縣各500名,總共1,000位名額,額滿為止。

抽獎活動 : 於報到處報到時,於活動護照蓋上北縣專用戳記,抵達時(北市)至大會服務台蓋上北市專用戳記,填上個人基本資料,依縣、市別投進大會服務台上方之摸彩箱。並於北市「無車樂活嘉年華」及北縣「樂活共GO,國際無車嘉年華」現場抽出。

活動路線 :

臺北縣縣民廣場—縣民大道—華翠大橋—艋舺大道—中華路—愛國西路—中山南路—仁愛路—臺北市政府市民廣場(全程約12公里)。活動路線管制時間為上午7:00至10:30止。

詳情請見 http://member.ettoday.com/events/2007carfree/index_02.htm

 

綠色學習課表  --﹥

大眾運輸月-尋找悠遊達人

2007/08/15 - 12:00am
2007/09/15 - 12:00am

主辦:台北市政府
對象 : 於活動期間內使用同一張悠遊卡、搭乘公車、捷運等公共運輸載具次數達10次以上者,即可參加抽獎。
辦法 :以悠遊卡之識別號抽獎,目前的悠遊卡每一張均有一組唯一的識別號(顯示在卡片背面右下方),乘客搭乘大眾運輸刷卡後,每筆資料均會記錄該卡片之識別號。大眾運輸月-「尋找悠遊達人」活動之資格篩選及抽獎均透過該識別號進行隨機抽獎。
抽獎日期 : 96年9月21日
抽獎方式 : 活動期間結束後,透過電腦系統篩選當月刷卡10次(含)以上之識別號資料,並以該識別號資料庫進行隨機抽獎。
獎品內容 :
達人獎 : 免費1000天個人紀念悠遊卡乙張,1名
特 獎 : 腳踏車乙輛,20名
普 獎 : 紀念悠遊卡乙張,50名

登錄網頁請見 http://member.ettoday.com/events/2007carfree/index_03.htm

 

無車日省思座談會

2007/10/06 - 2:00pm
2007/10/06 - 4:00pm

地點:文化大學博愛校區數位演講廳(台北市延平南路127號 )
主辦:台北縣市政府
報名:網路報名,9月1日至9月30日止 ,名額150位,額滿為止。
獎品:1、腳踏車乙輛*5名 (凡線上報名者,即具抽獎資格,並於會後抽出)
   2、Q&A互動贈品*30名 (答對現場問題者,即可獲得贈品乙份)

活動議程 :

時  間

議  程

1330~1400

報到、領取資料

1400~1410

長官及貴賓介紹與致詞

1411~1500

議題發表一

1501~1550

議題發表二

1500~1600

休息時間、茶點

1611~1700

「無車更樂活」座談與討論(Q&A)

 

2007年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

2007/09/28 - 8:30am
2007/09/30 - 4:20pm

地點: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體育館與音樂館。

主辦機關: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承辦單位: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
協辦機關: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及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花蓮縣野鳥學會。
聯絡人:夏懿心 小姐
電話:03-8227106轉分機1902
傳真:03-8222961
E-mail: 2007ee@mail.nhlue.edu.tw

活動說明:
本次會議的研討議題是與二十一世紀議程、全球性的國際公約、永續發展等國際性議題的教育策略相關連,具有前瞻性。目的希望能促進國內環境教育學術研究團體間的學術論文的交流與發表;3)促進國內政府、環境非政府組織、學術與企業推動環境教育夥伴關係及經驗分享。

詳情請見
報名網站:http://www.nhlue.edu.tw/~2007ee/

 

米蟲專家姚美吉老師 邀您一同「遨遊米蟲世界」

2007/09/08 - 2:00pm
2007/09/08 - 4:00pm

地點:有機稻場(苗栗縣苑裡鎮玉田里七鄰91-5號)
主講:姚美吉研究員(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應用動物組)
主辦:觀樹教育基金會
承辦:有機稻場
協辦:山水米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報名:額滿為止
聯絡人:蕭佳琪
電話:037-743000
E-mail:organic.farm@msa.hinet.net

活動說明:
「有機稻場」特別策劃的『就是愛米蟲』特展已經於九月一日正式推出,除了有趣的展覽內容外,「有機稻場」還特別邀請到此次特展幕後最重要的「顧問兼特展器材實物贊助者」-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應用動物組姚美吉研究員,於九月八日前來「有機稻場」,與大家分享不為人知的米蟲世界。

大多數的民眾對於米蟲只有厭惡感,更別提還要深入瞭解米蟲的世界了。姚老師卻是因為米蟲而一頭栽進這微小的世界,進行長期的研究,成為台灣研究米蟲的專家。也因為姚老師的大力幫忙,我們才知道米蟲在學術上面稱做「積穀害蟲」,米蟲也不只一種,姚老師研究發現台灣的「積穀害蟲」就多達六十五種,而且,深入瞭解之後真的發現,米蟲的世界原來這麼有趣!

米蟲是怎樣進入稻穀的,這些米蟲都只吃米嗎?它們又是什麼模樣?相信大家都有許多關於米蟲的疑問,沒關係,九月八日(六)下午兩點,姚老師將會來到「有機稻場」與大家分享米蟲的世界,相信一定可以解答大家心中關於米蟲的疑惑。另外,偷偷告訴您,前四十名預約報名者,還可獲得當日參加「樹枝蟲DIY」的活動資格哦!所以,千萬別錯過九月八日(六)下午兩點這場難得而且精彩可期的米蟲免費講座!若您想要報名參加講座,請來電「有機稻場」(037-743000)向工作人員洽詢。

 

《生物多樣性系列演講》從無到有—談永和生態教育園區

2007/09/29 - 2:30pm
2007/09/29 - 4:30pm

講者:潘增鑑先生
地點: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3樓( 臺灣學農業陳列館館地圖
指導:農委會林務局
執行: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SWAN)
協辦: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
email: swanint@seed.net.tw

活動說明:
永和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一個城市,要在這樣的都會叢林中找到一塊綠地已經是難之又難了,然而,就有一群永和居民,決定要利用當地的河川地,創造出新的綠色園地。要怎麼在沙質土壤的基質、颱風一來就會淹水、佈滿外來入侵種……環境如此不穩定的狀況下,重建起能夠保留當地特色生態景觀、維護當地生物資源的園區?這的確是充滿挑戰的一段過程,但這群熱愛生態的人們,卻真的做到了!!你也希望居家環境四周,更綠意盎然、更生生不息嗎?那就一起來聽聽永和社大行政專員潘增鑑先生來告訴我們這個從無到有的故事吧!

* 公務人員參加者,可享有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二小時認證。

 

環境信託:英國軍人做保育 脫胎為海內外志工總動員 - BTCV的保育信託發展案例考  --﹥

作者:單德榕(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編按:由本會組成的「環境信託先鋒隊」,在青輔會與外交部等單位的經費補助下,順利於英格蘭完成為期14天的英國公益信託交流學習計畫。自本次起將於環境信託專欄內陸續和大家分享此行之經驗,藉由英國完善且行之有年的公益信託組織模式,為台灣的環境信託運動建立一可行的發展方向。

延續去年(2006年)參與「英國保育志工信託」(British Trust for Conservation Volunteers,BTCV)蘇格蘭保育假期建立的關係,今年英國公益信託經驗交流也安排造訪BTCV位在倫敦地區的辦事處,辦事處座落於市中心國王十字路車站鄰近,左側的公寓正在進行施工,今年喧騰的城市活力對映去年深秋高地蒼綠的原野,拜訪同樣的一個組織,兩種不同的情境,也讓人感受到BTCV組織的大規模與多樣。

源起:戰後志工保育隊

BTCV可說是英國大型保育組織之一,每年辦理近300場保育活動,動員約14萬名保育志工。考察其歷史,令人訝異的是,原來她的前身是一支軍人組成的「保育隊」(Conservation Corps)。

1959年,陸軍准將阿姆斯特朗(Brigadier Armstrong)受英國自然委員會(Council for Nature)所託,招募志工組成保育隊,實地協助修復戰爭中遭受破壞的環境。

1960年代中保育隊主要的任務為進行鄉村地方自然保留區的復育工作,1969年已擁有600名志工,每位志工平均一年至少服務十天,成為英國國內重要的保育推動社群之一。同年,更與捷克斯洛伐克合作,進行首次的國際計畫,讓志工在低塔特拉山(Low Tatra Mountains)進行棲地與野生生物研究,開啟了未來一系列的國際交流計畫。

1970年保育隊正式成為一個獨立的組織,命名為「英國保育志工信託」,在英格蘭、威爾斯和蘇格蘭設立正式的辦事處,同年愛丁堡公爵(英國女王的丈夫)成為BTCV的資助者。1971年BTCV開始推動地方社群串連計畫,在志工們的努力下,發行「保育者」(Conserver magazine)雜誌。1971年BTCV開始推動地方社群串連計畫,在志工們的努力下,發行「保育者」(Conserver magazine)雜誌,此時BTCV的志工人數突破3000人,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和北愛爾蘭都有BTCV的聯絡社群。

成長:積極國際串聯

1980年代BTCV開始關注城市環境和社區行動,1988年借助歐盟執委會的經費挹注,BTCV成立國際發展辦公室(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ficer),透過廣泛的形式與國外的合作,像是澳洲保育志工組織(Conservation Volunteers Australia),此外,也協助冰島國家公園代為訓練志工領導者和管理人員。

為了更有效的進行國際連結,1997年BTCV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十個志願保育團體,聚集在英國的牛津亨利管理學院(Henley Management College),討論國際保育志工活動未來的發展,會後BTCV結合澳洲保育志工組織等團體共同發起保育志工聯盟(Conservation Volunteers Alliance)。最特別的是該聯盟為保育志工團體建立認證基準及程序,藉由經驗的移轉與相關研究的交流,提升保育活動辦理的專業度。

BTCV與政府單位長期保持友好關係,常接受地方政府委託,組織志工規劃進行保留區的保育計畫。工作內容通常是小規模的修繕與環境清理,如撿拾垃圾、清理枯樹、修繕庭園等;另也含提升弱勢族群或青年朋友的志工參與率的方案。

整體來說,其國際合作領域包含工作假期活動的辦理、人才代訓、建立志工管理與組織架構等,主要的目的即是在協助合作團體提升運作效益,這樣的方式正如BTCV國際發展部Andy Jefferies所言,是一種相互學習的過程,藉由經驗的交流彼此強化。

維續:健全組織架構

BTCV國際發展部Andy Jefferies。圖片來源:BTCV 在組織結構上,BTCV最重要的決策單位為由會員選出的6名董事會成員(Trustees),負責擬定組織整體發展策略,並就發展現況進行監測。執行長下分設8位總監,分別為集團運營、法律及支援服務、財務、企業總監及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等區域總監,其下再設有各分部辦公室,分部必須做報告回應總部,報告內容含:志工、活動和宣傳、特殊事件、回饋分享等方面,回報(reporting)的程序是很重要的,因此從中可知各地對總體政策的執行狀況並掌握意外狀況的發生情形。

另外,志工管理是BTCV內最重視的環節之一,BTCV發展出資深志工幹部(Volunteer officers)制度,藉由志工們實質經驗的累積,賦予其負責協助組織內保育活動方針、原則和程序制訂的任務。

擴大公民參與:保育假期

目前BTCV共有514名專職、148名兼職員工和300名資深志工幹部;擁有一套完整的培訓方案,包括:42項長期課程與超過1000項短期培訓課程,內容涵蓋實際保育工作操作到個人的發展。藉由這樣的專業培訓與資深志工幹部的經驗累積,BTCV同英國國內超過2225個地方社區團體及全球20餘國保育團體保持穩定的合作關係,以2004年為例,BTCV總共舉辦210梯次英國國內保育假期(Conservation Holidays)與72梯次國際保育假期。

以筆者去年參與BTCV蘇格蘭保育假期的經驗來看,保育假期主旨在「啟發群眾,改善環境(Inspiring people, improving places)」,依據在地社區對改善環境的需求,由BTCV協助招募志工藉由親手勞動,來有效的結合志工活動與環境改善的工作;再者,如同保育假期的宣傳詞-「你改變世界的機會(Yours chance to change the world)」,自主、自助式的活動參與模式,讓志工們保留思考與自省的時間與空間,有助參與者在實做中重新形塑個人的價值觀和信仰,是BTCV獨特又不可或缺的活動精神。

英國保育志工信託組織架構圖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 網編:陳誼芩
感謝環保署、教育部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