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
2007.10.04
本日焦點: 北極冰圈縮減 西北通道大開

衛星傳回資料中顯示2007年9月14日海冰降至最低點(圖片提供:NSIDC)

摘譯自2007年10月1日ENS報導,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林盈秀編譯;蔡麗伶審校

根據美國國家冰雪資訊中心(NSIDC)1日的報導,自1979年有衛星量測系統起,2007年北極冰圈在融冰季節降至最低點。北極冰圈後退的程度,使得西北通道在人類史上首度大開。

NSIDC資深科學家賽瑞茲(Mark Serreze)表示:「北極冰層一再惡性循環,將永遠無法回復原本狀態。年復一年,夏季融化的冰越來越多,而冬天凍結的冰則越來越少。在我們有生之年,北極圈的夏季可能看到無冰的景象。」NSIDC的科學家都認同,這種情況在2030年之前就會發生。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走山的人

走進雪山翠池 清幽飄渺的冰河遺跡

文字/攝影:紫秋千

翠池 (文字/攝影:紫秋千)

西元1931年,日據時代的博物學家鹿野忠雄3度由不同路線,登上雪山,望著從腳下延伸過去的圓弧山谷,這不就是冰河推移過程中所產生的冰斗圈谷嗎,他記下了編號NO.1的雪山圈谷,而更往後走發現也更多,後來斷斷續續的,整個雪山地區被鹿野忠雄紀錄的高達35個。

其中的7號圈谷,也就是台灣最高海拔的高山湖泊—「翠池」。

我們的島

   捍衛中埔山

開發中埔山說明會外
文字:陳佳珣;攝影:陳志昌(公共電視記者)
在地居民把中埔山當成「家山」,走出家門親近這片山林,登山、跳舞、小朋友遊戲,居民每天都與中埔山一起生活。但平靜的生活因建商準備開發而投下震撼彈,居民組成「中埔山步道協會」,希望台北市政府保留南區僅存的綠寶石。

山坡地開發案可能導致山崩地滑、土石流等公共安全的疑慮。從公共利益的角度出發,在台北城的發展歷史中,中埔山過去是邊陲地帶,周邊是墳墓區、亂葬崗。隨著都市擴展,木柵、景美陸續納入台北市的範圍,中埔山成了台北市南區的中心。這幾年,中埔山左側芳蘭山、前方的福州山,墳墓陸續遷移後,山慢慢回復了青翠,朝向都會公園的定位發展,社區居民於是提出「城南綠廊」的概念。

參與:

單車臨界量活動

愈來愈多人單車上路。圖片來源:長鬃山羊單車俱樂部

發起單位:千里步道籌畫中心、收復街道聯盟

活動時間:10/27星期六 早上7:30─9:22 (每月最後一個星期六上午)

集合地點:台北市松山區三民路29 巷老人社會大學
(可搜尋google map 「老人社會大學」 或「無車日105路線」)

報名:不需報名,現場自由參加!有來有送:單車上路遊行貼紙(減二氧化碳圖案)

騎乘路線:
(休閒組)老人社大→小巨蛋(里程約4×2=8km;平均時速約10∼12)
(運動組)老人社大→小巨蛋→婦聯公園→小巨蛋→北市圖總館(里程約12×2=24km;後半段平均時速約18∼25)

活動說明:
1. 騎乘單車行駛於一般道路時,請依交通法規小心騎乘、尊重行人。
2. 騎乘單車請務必戴上安全帽。
3. 建議攜帶:飲水、雨衣。(單車騎士) 備胎、打氣筒、其他急修工具。
4. 本活動非集會遊行,亦無申請交管,係自願參加活動團體,保險相關事項請自理。
5. 18歲以下青少年與兒童請盡可能由家長陪同參與。
6. 避免單車騎士、步行人與汽機車駕駛之間的衝突,請以和平方式為活動注入創意,勿使用暴力或任何挑釁行為。

 
本日焦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課表

走山的人

我們的島

行動參與

本會快訊

熱門內容

農委會擬建農地銀行平台 提供農地租售資訊

工作假期志工夾帶七股的沙 傳遞海岸守護的夢

熱門關鍵字

環評

節能

推薦評論

族群.媒體.文化.多重奏的「在地發聲」――2007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2)

反對罔顧土地倫理、環境正義的彰工火力發電廠 敬請連署 (2)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台北鳥會電子報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 網編:彭郁娟
補助單位:教育部(16萬)、環保署(1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