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委員會宣布高爾與IPCC獲得和平獎的同時,全球暖化議題再度受到矚目。遠在太平洋南端的島國紐西蘭,以具體的政策回應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正視。紐西蘭以豐富的自然資源著稱,然而該國的能源戰略,卻是以讓民眾節約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最大目標。
紐西蘭政府制定了一項能源新策略:在未來10年內禁止興建新火力發電廠。
雖然還沒有正式立法,但紐西蘭的立法委員們肯定會在未來數月高度關注這項能源策略。紐西蘭首相克拉克(Helen Clark)表示,「紐西蘭能源戰略將把我們國家推向一條雄心勃勃但確實可行的道路,以追求更永續且確保能源安全的未來。」 精采內文
文/方偉達(東海大學景觀所兼任助理教授)
台灣萍蓬草(一名水蓮花),其生育地位於桃園龍潭八張犁,被農委會公告為保育類水生植物,目前在原生棲地八張犁僅有四口池塘,面臨滅絕的危機,而原生棲地目前已被劃成工業區的範圍內,緊臨和信龍潭科學工業園區。和信工業園區為辜家產業,租地予廣輝電子公司作為新竹科學園區之衛星工業區。
2004年起該工業委託大陸工程公司營造,而當地居民則憂慮廢棄土方製造上游地區污染,暴雨逕流導致坡地下之萍蓬草原生棲地遭到破壞。為建立企業創新及地方睦鄰的策略,筆者建議以聖吉理論,建立「生產價值」、「建構價值」、「社會協議」及「生態社區」的共生架構,將社區居民環境意識引導到企業決策過程,以契約協議的模式來營造社區參與的氛圍,以利企業之地區永續經營。精采內文
什麼都漲,只有薪水不漲!垃圾隨水費徵收政策,引起民怨。上週垃圾處理費調漲消息才剛登上媒體要聞,這週政院卻掛保證「水電費短期不漲」,中央地方不同調,民眾看了霧煞煞。「丟垃圾者付費」的原則很合理,但要如何收費?定額收費、按量收費,還是隨水徵收?收費標準與高低,考驗政府智慧。若要達到垃圾減量,只從政策面著手,恐怕不夠,還必須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才能真正落實。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