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回顧
2007.10.20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強力募集網站編輯志工!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海洋台灣
水產出版社
 
 
  妥善運用再生能源 創造永續環境與經濟
http://e-info.org.tw/files/active/69/20071012-124956-20071010_ethanolomaha.jpg

作者:王茹涵(工研院能環所副研究員、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會員)

近來,部分媒體引述少數人士的談話,抨擊再生能源(或再生能源中的生質能)旣不經濟也不環保,筆者身為一名能源研究人員,實在有許多無法認同之處。

根據這些報導闡述,由於再生能源之生產過程需投入能源,且會排放污染物,因此作出「再生能源不經濟也不環保」之結論,這實在有悖事實。精采內文

 
 
  本週之星:新聞掃瞄 江佳穎

還記得這個月初剛開始請佳穎協助中國新聞掃描時,她在電話中說:「我還是比較喜歡做台灣的新聞!」大家對於中國新聞的接觸,好像不是生澀難懂,就是政令宣導,但是佳穎這週做的中國新聞掃描,讓身為編輯的我,眼睛有為之一亮的感覺,不知道各位看倌是否有注意到呢?

不僅議題有趣:《嫦娥奔月倒數 著眼未來能源》、《就業前景好 環保專業熱》,其他新聞也都很白話易懂:《甘肅引水禁牧救活洱海湖 三次乾涸碧波今重現》、《北京300餐廳稱停用免洗筷 設6個月轉化期》。也有讀者對《就業前景好 環保專業熱》一文發表回應,並連結到台灣與世界經驗。

看了佳穎的中國新聞掃描,讓編輯更有信心相信,中國新聞並不是那麼的難以接近,請讀者們也一起關心中國的環境消息,也歡迎提供重大議題讓我們作為參考!(文/陳誼芩)

 
 
  2007世界糧食日
詹順貴與環評委員徐光蓉靜坐抗議(圖片來源:台灣環境保護聯盟/伍凱鈴攝影)

聯合國正式發起2008國際馬鈴薯年
2007年世界糧食日:糧食是基本人權
印度經濟成長飛速 人民飢餓仍需努力
聯合國警告 緬甸將出現糧食短缺問題
河北旱情40年罕見 300萬畝耕地絕收
栽種貓之稻 崙背無米樂
 
 
  限用塑膠袋
http://e-info.org.tw/files/active/26/20060530-151218-ta031222012s.jpg
香港每星期推出一次「拒絕使用塑膠袋日」
重慶年廢棄塑膠袋15億個 大零售商場帶頭少用
全民5年買85億個塑膠袋 85億全進業者口袋?
英限用塑袋 擬強制收費10便士
香港大賣場塑膠袋1個5角港幣 最快年底實施
舊金山開全美先例 商家禁用塑膠購物袋
 
 
  本週精采專文
 
「台中市豐樂實驗學校」前來參加「尋訪水稻家族」活動方案,實地觀察野生稻的情形

Freegan:不購物就可以不上班!
老鷹與牠的朋友們
企業參與公益新模式─公益信託保護環境,從復育台灣萍蓬草開始(上)
餐桌上,與多樣性的稻米相遇
誰侵擾了中華鱘?
不幸中的大幸
 
 
  本週熱門焦點回顧
投票日當天反對採礦計畫的遊行隊伍。圖片來源:Alejandro Zegarra-Pezo

 


迎接美國家公園成立百年 募款作法惹爭議
環境維權行動遭打壓 福建省府整肅環保團體
綠色紐西蘭更環保 10年內停建火力發電廠
研究:基改玉米危害河流生態
安地斯森林採礦計畫 95%祕魯人公投反對
 
 
  妥善運用再生能源 創造永續環境與經濟

作者:王茹涵(工研院能環所副研究員、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會員)


近來,部分媒體引述少數人士的談話,抨擊再生能源(或再生能源中的生質能)旣不經濟也不環保,筆者身為一名能源研究人員,實在有許多無法認同之處。

根據這些報導闡述,由於再生能源之生產過程需投入能源,且會排放污染物,因此作出「再生能源不經濟也不環保」之結論,這實在有悖事實。平心而論,不論是傳統的化石燃料、核能或再生能源,生產過程皆需投入能量,也會對環境造成不同程度之影響。一種能源在能量供應與環境保護的貢獻,必須檢視該能源由探勘、生產、運輸及使用等整個生命週期所產生與消耗的能量,與其環境衝擊。

就以台灣使用最多的石油為例,從探勘、開挖、埋設輸油管等前置工程開始,已對當地環境生態造成嚴重破壞;輸油管侵蝕、破裂常常造成土壤與水源污染。在非洲,由於技術缺乏,生產石油時伴隨的天然氣就這樣赤裸裸的燃燒至大氣中。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非洲國家光是生產石油時,燃燒天然氣導致的溫室氣體,比撒哈拉沙漠以南所有地區總排放量還要多。層出不窮的船舶漏油事件也使脆弱的海洋生態系嚴重受害。當然這些前段的污染與破壞,身為使用者的我們是看不到的。而燃燒石油更造成嚴重空氣污染,並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助長溫室效應。

與傳統化石燃料相較,即使將生產過程中排放之二氧化碳納入計算,再生能源仍對能源貢獻與溫室氣體减量具正面效果。以媒體抨擊的生質能為例,以不同原料(甘蔗、玉米、纖維素等)製成的生質酒精,生產出的能量為投入能量的二至十二倍,整體溫室氣體排放量也比具相同能量的汽油較低。相關的學術研究結論已經由科學家於權威雜誌【科學】(Science)期刊發表公佈之。

不可否認,沒有任何一種能源是萬靈丹。再生能源生產過程中的確會產生些許環境衝擊,例如風力發電機的噪音、能源作物栽種的土地與水資源需求,都是提倡再生能源時需考量的重點。因此妥善的計畫的確是必要的,例如風力發電廠址的選擇、能源作物的栽種管理等都需審慎規劃。但相較於全球暖化的不可回復性,以及棘手的核廢處理問題,筆者認為,再生能源的環境衝擊顯然較易控管。

就經濟面來看,再生能源更是較化石能源佔優勢。目前化石燃料普遍較再生能源為低價,實因為忽略其外部成本所致。然而,在遏止全球暖化意識高漲的今日,國際間已有了訂出「碳」價格之共識。因此未來,低碳能源才具市場優勢。況且在技術提升的今日,再生能源的價格不盡然比化石燃料昂貴。例如,在美國否些區域,不需政府補貼,風力發電的成本已比一般電價便宜。誰敢說再生能源沒有競爭力?

此外,每生產一度電或每投資一元,再生能源產業確實比化石燃料工業提供更多的工作機會,因為再生能源不僅提供了高科技人才研發或製造的工作,更為鄉村地區提供工作機會,降低都市化帶來的負面衝擊。再生能源的多元化也減低因過於依賴單一或進口能源造成的政治經濟風險。根據英國經濟學家史登指出,暖化會造成未來十年全球經濟付出兩百餘兆台幣的代價,這樣嚴重的經濟衝擊難道還不足以說明,使用潔淨的再生能源才是發展永續經濟的最佳途徑嗎?

如同這些報導所言,再生能源並非免費,但事實上沒有任何一種能源是免費的。人類只要在地球的一天,我們就必須消耗能源。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在現今全球面臨資源不足、環境破壞與氣候變遷等嚴峻考驗時,只有妥善規劃再生能源的生產與利用,人類才能夠突破這三項難關,創造永續環境、永續經濟。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   |   Fax:+886-2-23020101 |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   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網編:李育琴
感謝2007年補助單位:教育部(16萬元)、環保署(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