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議題讓成為左右澳洲大選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勝選的勞工黨陸克文不僅承諾簽署京都議定書,更反過來施壓美國跟進國際潮流。而日前,美國西雅圖市議會率先通過法案,要求市府審查所有「州環境保護法案」之施政計畫對氣候變遷的衝擊,顯示對聯邦遲遲不採取積極行動的作法,各地方政府已漸感不耐,決定自行提出對策。
聯合國氣候大會正於印尼巴里島展開兩週的會議,商討2012年以後「後京都時代」的國際合作策略。反觀國內,大選當前,藍綠政治惡鬥,對氣候變遷仍未提出積極主張。台灣綠黨昨天至民進黨中央抗議,提出「入聯/返聯之後要不要簽京都議定書?」等質問,並以致贈「黑、金」新黨旗表示抗議。
精采內文
文字:陳佳珣、張岱屏、林燕如、孟昭權;攝影:陳志昌、葉鎮中、陳慶鍾、孟昭權、張光宗(公共電視記者)
後勁反五輕在環保史上歷史悠久,跟五輕做鄰居,後勁居民的感受是如何?在2005年6月5日,環保團體辦了一場「我要活下去」大遊行,後勁居民也北上參與,他們帶著後勁地區抽出來的深褐色的地下水;在同一場遊行,台西蚵農也在反八輕跟大煉鋼廠,所求的,也是希望有個可以生活的空間。如果我們了解石化產業的衝擊,是否更會去反思,在看到石化產業高額收益的背後,當地人民犧牲了什麼?整個社會又失去了什麼?
跟石化廠作了60多年的鄰居,後勁人感受到的是汙染的空氣。一位做自助餐的太太隨時戴著口罩,她說,如果中油放毒氣出來,就趕快戴上。曾經有客人來吃自助餐,以為是她的瓦斯桶漏氣,她這說是中油的味道,客人還不相信,特別走到瓦斯桶旁邊聞。現在她的鼻子已經聞不出香氣與臭味,嗅覺差很多,後勁地居有呼吸系統疾病的居民很多,罹患癌症的也不少。
生態旅遊是一種趨勢,實際上的落實則需要一點巧思。以高美溼地為例,它面臨的問題在於遊客只想下到溼地遊憩,結果破壞了生態。於是有人建議將岸上閒置的高美燈塔活化,吸引遊客,把遊客腳步留在岸上。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則提供了自行車,讓遊客以不同的方式體驗園區自然環境。遊客也應多用心規劃行程,避免自己的遊興在無心間破壞了環境。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發起單位:千里步道籌劃中心
擔任遊行隊伍前導先鋒 響應<綠色交通 >主張
如果你也夢想 台灣有一天能成為單車友善的國度
請一定要騎單車 來共襄盛舉!
當天會騎車來參加遊行的朋友,請回覆我們一聲,我們將為您準備頭巾與貼紙。 (請寫姓名、電話、帶多少朋友同行,再Email至 tmitrail2006@hibox.hinet.net)
徵求10 名單車志工當天提早半小時(12:30) 集合到國父紀念館附近發放文宣 聯絡人:黃詩芳0928236112/02-2923646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