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8.6.17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為何收不到電子報?

我們正在徵求專案執行。
誠徵志工協助採訪編輯。
推薦評論

 
 
國土監測通報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生態工程入口網

綠色和平
 
  台東杉原+阿里山鐵路 財團贏 環境失守?

施工中的美麗灣渡假村。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相關連結】

宏都經營阿里山 環團、立委批:賤賣國土、草菅人命

2007十大環境新聞:杉原開發不再美麗

特許財團蓋飯店 不准住民建家園 阿里山BOT挨轟

加拿大:原住民領域暫停林產開發

爭議多時的阿里山三合一BOT案與台東杉原海灘渡假村環評案,近日出現轉折。開放陸客來台前夕,農委會決定19日把阿里山森林鐵路移交給民間財團宏都公司營運,昨環保團體、阿里山鄒族居民召開記者會踢爆宏都公司近50名火車駕駛中,僅9名有駕照,環保團體痛批:「簡直是拿人命開玩笑!」

而在台東縣府的環評會議上,15日第五次環評在有條件通過違法開發在先的台東杉原美麗灣渡假村。此案歷經兩年4次的環評均未通過,2008年1月23日高雄高等行政法院也公佈一審判決:「違法開發、建照無效,須全面停工。」環保聯盟台東分會 祕書林雲閣痛批「制度扼殺台灣環境」,將向高等行政法院提告,要求撤銷環評結果…精采內文

 
 
  生物多樣性:雜草?救命草?水土保持引進外來種的生態衝擊
南美蟛蜞菊。圖片來源:陳志輝。

作者:陳誼芩(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因為引種失敗造成外來種入侵的例子層出不窮,外來植物的入侵卻較少被注意。

目前國內應用於水土保持的禾本科植物多自國外引進,主要由於台灣氣候溫差大,在植物的成長過程中,環境變化太大,導致萌芽率低,加上水保類植物種子小,無法大量採種,因此一向多從國外進口。但如果不慎使用,一樣可能造成嚴重的生態浩劫…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黃德宗
一名西方旅人在吉爾吉斯飲水前先做水質過濾。圖片來源:14 Degrees

印度的農村婦女大部分陷入了「能源貧窮」中,她們花費大量時間採集木柴與牛糞,而無法受教育或是工作;印度政府應思考,讓大多數的人都有能源使用。另一個關於能源問題,菲律賓政府決定提供補助,幫助計程車和公車,改裝天然氣引擎

全球最乾旱地區之一的中亞,最近旱災越演越烈,而跨越伊朗、俄羅斯和中國交界的水源爭議已經爭吵多年,為了珍貴的水資源,國際紛爭勢必避免不了。同是位於中亞的吉爾吉斯,則是為了乾淨飲用水花費的大筆金額,成果卻是好壞參半。另一端的美國,則為豪雨所苦,光是愛荷華州至少有2萬4千多人被迫撤離家園。氣候異變已是全球要面對的苦果,減緩暖化速度刻不容緩。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生物簡介:戴著白手套的紳士 棋紋鼓蟌
棋紋鼓蟌雄蟲在生殖季時,以正面白色的中後足向雌蟲展示求偶,有如戴著白手套的紳士。照片提供:葉文琪
作者:葉文琪(林業試驗所研究人員)

台灣只有3種鼓蟌科的豆娘,體型都很嬌小,牠們大多棲息在流水的環境,其中屬於特有種的簾格鼓蟌,由於棲息地稀少、又受到天然災害的破壞,是個亟待保育的種類;而分布局限在南部地區的脊紋鼓蟌,也是稀有種,目前僅知生活在台南、高雄及屏東幾條靠近人類活動的溪流及溝渠,棲地也隨時有遭受破壞的可能。

幸運的是,鼓蟌科的第三個成員棋紋鼓蟌是個普遍的種類,算是彌補我們不易見到這類豆娘的缺憾精采內文

 
  行動參與:反對淡北快速道路 改建紅樹林生態園區

發起者:2008年反淡快大聯盟

今年(2008),台北縣政府即將興建淡水河北側快速道路,該路從北市大度路進入,以高架越過關渡大橋後,由平面道路沿著淡水河畔行進到紅樹林站,再以高架越過紅樹林站銜接登輝大道,我們堅決反對這條道路詳細內文
 

 
 
  台東杉原+阿里山鐵路 財團贏 環境失守?

本報2008年6月17日台東訊,陳誼芩報導

台東杉原海灣開發案於日前進行第五次環評審查會議,最後在超過半數的環評委員同意下,有條件通過,為違法開發案就地合法。環保聯盟台東分會將向高等行政法院提告,要求撤銷環評結果。

照片綠地部份現已消失,蓋了五層樓的觀光飯店。圖片提供:台東環保聯盟15日召開的杉原海岸開發案環評會議,共有9名環評委員出席,其中縣府官員佔4名,專家學者5名。美麗灣渡假村由台東縣政府引進,縣府官員全力護航,只要再加上一名學者投下同意票,開發案就可「強行通過」。環保聯盟台東分會林雲閣痛批:「制度扼殺台灣環境。」

依照現行環評制度,環評委員由2/3專家學以及1/3政府官員組成,但實際出席情況卻並非如此。林雲閣認為:「應在投票決議時,落實2/3專家學者的原則,避免縣政府發動投票部隊,以球員兼裁判的方式,通過重大開發案。」

台東杉原海岸開發案歷經兩年四次的環評均未通過,2008年1月23日高雄高等行政法院也公佈一審判決:「違法開發、建照無效、須全面停工。」但林雲閣直指,在環評未通過之前,美麗灣渡假村已大抵完工,縣府包庇業者,更在環評會議上「強度關山」。

高等行政法院一審判決至二審定讞,至少要等上一年的時間。在這段期間,經過程序補正、通過環評,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林雲閣比喻:「小偷偷東西被抓到之後,再急忙付錢,犯罪事實就消失了嗎?」他也提到,環評法規定,開發案應於規劃階段進行審查,但美麗灣渡假村都蓋好了才環評,已明顯違法。

2007年財團在擁有世界級景觀的杉原海岸動工,留下工程廢土棄置沙灘上。圖片提供:台東環保聯盟林雲閣痛批,環評是重大開發案唯一的監督機制,卻出現重大漏洞,未來將依循中科的案例,向高等行政法院提出環評無效的訴訟,包括違反環評委員遴選辦法。他憤憤的說:「十名專家學者中,一名是環境政策背景,其餘九名都是工程背景。」令人不禁懷疑,在東海岸最美的沙灘─杉原海水浴場進行開發,難道不用有海洋的專家學者,進行生態評估?

第四次美麗灣環評前夕,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副研究員陳昭倫在杉原海灣進行10年一次的國際珊瑚總體檢,調查發現杉原海灣的珊瑚礁種類超過100種,其中還有首次發現的新品種「貝氏耳紋珊瑚礁」,與業者提出的報告書「只有20種珊瑚礁種類」,明顯不符。這次的環評,卻只輕描淡寫提到海域生態監測應專案追蹤,隨即有條件通過。環保團體將在近期發起抗議行動,並邀請立委召開記者會。

Top

 
 
  生物多樣性:雜草?救命草?水土保持引進外來種的生態衝擊

作者:陳誼芩(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因為引種失敗造成外來種入侵的例子層出不窮,吳郭魚及福壽螺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失敗前例;然而外來植物的入侵卻較少被注意(註1)。植物一般供作觀賞、綠化、水土保持之用,但如果不慎使用,一樣可能造成嚴重的生態浩劫。

目前台灣應用於水土保持的禾本科植物多自國外引進,主要由於水土保持需要栽植環境耐性強的特殊植物,或在廣大空間作大量栽植,因而必須考慮選用的種子材料,是否可以大量取得。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系教授林信輝也指出,台灣氣候溫差大,在植物的成長過程中,環境變化太大,導致萌芽率低,加上水保類植物種子小,無法大量採種,因此一向多從國外進口。

然而水土保持植物的栽種地點多是在野外的沖蝕地區或山坡地,進行大面積粗放式的栽培,在沒有良好管理限制的情況下,若本身的繁殖力強大,族群的擴散速度必定十分驚人(註1)。

大花咸豐草。圖片來源:陳志輝。   大扁雀麥。圖片來源:陳志輝。   羅滋草。圖片來源:台灣畜產種原資訊網。

在台灣,因水土保持引進而逸散的種類很多,其中以禾本科為大宗,除了較知名的小花蔓澤蘭、銀合歡、大花咸豐草等之外,還有一些也常可在郊外路旁或邊坡見到它們的蹤跡(註2):

大扁雀麥(Bromus catharticus Vahl)
常用於崩塌裸露地的優勢植物,可栽培作為牧草。原產南美洲的溫帶地區,台灣於1959年自美國引進,目前已馴化,並大量自生於中海拔地區之路旁、果園及荒瘠地。

羅滋草/蓋氏虎尾草(Chloris gayana Kunth)
原產南非洲,分佈於中國大路、印度、中南半島、錫蘭、新幾內亞及菲律賓,1969自澳洲引進A207等品種,馴化於台灣原野,常生長在河流沿岸樹叢中。羅滋草雖可在較陡坡上播種繁殖,但生長勢強,植生覆蓋後,其他植物入侵演替困難。     

天竺草/大黍(Panicum maximum Jacq.)
原產於熱帶非洲,分佈甚廣。台灣於1908年曾有自菲律賓引進的紀錄,因日本政府於台灣時大量種植作為馬匹糧草,故又稱為「馬草」,常見生長於沿海地區,作為牧草及荒地植草草種。目前天竺草雜草化情況嚴重,如大肚清水地區,有草種純化與蔓延的趨勢。

天竺草。圖片來源:陳志輝。   大理草。圖片來源:台灣畜產種原資訊網。   果園草。圖片來源:陳志輝。

大理草(Paspalum dilatatum Poir.)
原產南美,已引種至全球較溫暖地區。於1957年自美國引進台灣,目前已馴化於台灣原野、荒地、路旁、庭園,多見於北部地區如陽明山。常做為台灣中海拔地區裸坡地植生草種,亦做為果園草生栽培或地被覆蓋草種,但目前已較不推廣使用。

果園草/鴨茅(Dactylis glomerata)
原產歐洲西部及中部,中國新疆、貴州、非洲溫帶地區等地均有分佈,果園草為世界著名栽培牧草,目前已成為美國大面積栽培的一種重要牧草;在歐洲、亞洲及大洋洲都已大量栽培。於1788自英國引進台灣,曾廣泛推廣栽植於梨山福壽農場。

多年生黑麥草(Lolium perenne L.)
多年生黑麥草原產於亞洲和北非的溫帶地區,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的溫帶地區。它是黑麥草屬中應用最廣泛的草坪草,也是最早培育的草坪品種之一,1677年英國首先栽種。經引進栽培作為牧草,已歸化生長於全台灣低至高海拔荒廢地。

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 L.)
原產於美洲的南美蟛蜞菊,1976年被引入台灣當做地被植物,生性強健,綠化迅速,可穩固水土,並且抑制雜草生長。同類植物台灣也有原生種的「蟛蜞菊」,俗稱黃花仔蜜菜,但是不敵外來客,節節敗陣後的台灣蟛蜞菊,現在野外難有生存之地。

多年生黑麥草。圖片來源:陳志輝。   南美蟛蜞菊。圖片來源:陳志輝。

大量引進外來種植物以進行水土保持,對本地生態造成什麼影響?在劉建甫《水土保持植生方法的探討》一文中提到,由於水土保持作物的栽培特性屬於大面積的粗放式栽培,若是在固有的草原、灌木叢或森林等天然植被地區使用,等於取代原有的植被,除了將造成當地的天然植被消失外,當地的食草動物可能因賴以維生的食草消失而遷徙或消失,進而影響整個地區的食物鏈及生態環境。

劉建甫更指出,在考量水土保持方法的施行地區時,應該注意是否會對環境造成壓力,而非僅以水土保持的經濟利益為出發點。目前國內對於外來種植物的生態影響已漸有警覺;但為講求水土保持效果,一時尚無法完全捨去外來種而就本土種。但我們強烈建議,外來種植物要引進或在國內推廣,即使無擴散之虞,仍必須經過審慎的生態影響評估;同時可考慮以數個種類或是間雜當地原生物種進行栽植,造成多樣化的環境,以避免有絕對優勢物種進行完全取代。

 

引用文獻:
註1、劉建甫(1998),水土保持植生方法的探討。
註2、林信輝、鄭梨櫻、林研琇(2006),坡地植生草類與綠肥植物,農委會林務局。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

Top

 
 
  微額貸款助印度女性脫離「能源赤貧」
摘譯自2008年6月10日外電報導;劉仲恩編譯;蔡麗伶、禾引審校
 

印度貧窮女性花大量時間採集木柴與牛糞。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對於印度農村的貧窮女性來說,只要有一口無污染的爐灶、加上燈具能幫助他們煮飯、處理家務並掙口飯吃,就算是有能源可用了。然而這樣的基本需求卻遙不可及,她們依然花了大量時間採集木柴與牛糞以供煮飯與照明使用。根據過去經驗,提供微額貸款讓女性購買簡易設備,可協助她們脫離「能源赤貧」。

本月初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與美國國際發展局(USAID)協力舉辦了亞洲清潔能源論壇,與會專家表示,性別與貧窮議題應該為印度能源政策的當務之急,而會中也達成共識──增加獲取能源的管道,就能使女人脫離貧窮。

在論壇的一個報告中,代表一荷蘭能源環保組織的杜塔(Soma Dutta)說道,佔有印度總人口70%的農村人口,只有45%有電力可用,而高達80%的人仍然使用木柴作為煮飯的能源。女人花了大量的時間採集木柴,導致她們沒有時間受教育或是工作。

聯合國發展署(UNDP)為「能源赤貧」(energy poverty)下了定義:「無法使用現代燃料烹飪,在天黑後缺乏基礎的電力照明以供閱讀或其他家務」。根據此定義,這些印度女人可以歸類為能源赤貧階級。

印度為世界上成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每年的GDP以8%-9%的速度快速增長。隨著經濟成長,能源的需求也隨之上升,使印度成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者之一。印度為石油進口國,本土的石油產量不敷使用,這也是為什麼印度政府把能源安全列為施政的首要考量之一。

經濟學家拉曼尼(KV Ramni)表示,能源安全不僅僅只是補足能源需求,也應該讓大多數的人都有能源可以使用,且不僅限於基本需求而已。

拉曼尼在一個與論壇同時舉行的訪談中說道「超過基本需求,代表有足夠的能源能維持生計。」他接著說,政府在訂定能源政策時,一定要考慮政策將如何影響女人,因為在印度負責維持能源需求的通常是家中的母親與女兒。

杜塔說,讓女人購買爐灶是改善他們能源使用的一個有效途徑。對於貧困的家庭來說,80%的能源都用在烹飪,因此爐灶非常地重要。

在印度古吉拉邦有個「自我雇用婦女協會」組成的銀行(SEWA Bank),這是一個提供貧困女性微額貸款的機構,他們在2006年成立了URJA計畫,提供女性貸款購買太陽能燈具以及無煙爐灶,使用這些產品的女性不只能夠得時間處理家務,還能藉由在市場賣菜或是開小茶店來賺取額外的收入。

杜塔表示URJA計畫成功地讓古吉拉邦的女性得到能源,改變現狀。

※ 參考資料:IPS報導

Top

 
 
  菲政府提供10億披索讓計程車公車改用天然氣

摘錄自2008年6月16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全球各國都在認真思考如何擺脫對汽柴油的依賴。菲律賓政府決定提供10億披索,幫助計程車和公車,改裝天然氣引擎,擺脫對汽柴油的依賴。菲律賓總統亞羅育說,政府將提撥10億披索,大約7億台幣的經費,讓計程車和公車改裝液化石油氣或是其他燃料的引擎,希望能減少大眾運輸業的負擔。

受到這一陣子油價和糧價上漲的影響,菲律賓5月份通貨膨脹率上漲了百分之9點6,是9年來最高的。為了避免高通膨帶來的政治衝擊,亞羅育16日提出了改裝引擎的優惠案。菲律賓汽油1公升賣49.39披索,大約33塊台幣;但液化天然氣只要31披索1公升。

Top

 
 
  中亞水資源貧乏 搶水戰增添區域緊張

摘錄自2008年6月11日路透社報導

頂著烈日,一名精疲力竭的塔吉克婦人看著將要枯竭如細絲般的灌溉水流過她的棉花田。

這名現年55歲、育有9個孩子的婦人葛爾巴荷爾(Gulbakhor)指著這片位於塔吉克(Tajikistan)貧脊山區的乾涸田地說:「水就是我們的全部」,「但是所有的池塘、河流都乾了。我們需要水灌溉田地,但是自己用都不夠了。」

像葛爾巴荷爾一樣面臨這種困境的,在這個位於阿富汗(Afghanistan)北方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有數百萬人,反映出整個中亞日漸升高的警訊,這個地區的穩定就仰賴最珍貴而稀少的商品:水。

中亞是全球最乾旱地區之一,拜蘇聯時期70年的計畫之賜,當地的棉花、榖物等作物仍是5800萬人口中大多數人賴以為生的。

不過跨越伊朗、俄羅斯和中國交界土地的水源爭議已經爭吵多年,阿富汗又宣稱擁有該國與中亞聯繫的阿姆河(Amu Daria)一部分主權,更為紛爭火上加油。

Top

 
 
  吉爾吉斯清淨水計畫 正受嚴格檢視

摘譯自2008年6月11日,ENS吉爾吉斯,首都比什凱克報導,吳萃慧編譯,蔡麗伶審校

吉爾吉斯缺乾淨飲用水的狀況在近年內透過幾千萬美元的資金贊助下已逐漸解決了,然而評論者卻表示其結果頂多是好壞參半而已。

許多這些責難都是針對一些國際資金捐助者,這些捐助者付錢贊助擴大與維修鄉間水路網絡的一個主要計畫。但是一位乾淨飲用水計畫裡的專家卻表示大部分經營管理問題已經解決了,而現在的最大障礙是人民不願意為未來的維護費付一點小錢,因此這個計畫的供水系統將可能失去功能。

吉爾吉斯的某些鄉村使用地下水為主要水源。圖片來源:Lambro吉爾吉斯政府的衛生與疾病部門表示,全國500萬人口中至少有60萬人沒有獲得乾淨飲用水的管道,這造成像是斑疹傷寒及其他胃部不適等疾病的高罹患率。非官方估計的數據更高,他們估計全國約有半數人口存在此問題,在鄉村地區問題更嚴重,90%的村民無法取得乾淨而被適當處理的飲用水。

水與能源專家麥提夫(Ularbek Mateev)表示:「飲水供應狀況只有在首都比什凱克(Bishkek)是符合要求的,離開首都地區及偏遠的村落,民眾則直接由灌溉渠道(aryks)飲水」。「Aryks」是中亞地區灌溉用的傳統渠道。

在蘇聯瓦解後的17年間,吉爾吉斯政府因財務困窘無法加以投注資金,使水供應系統持續惡化。在許多有主要供水系統的地方,這些基礎建設經常都惡化到警戒邊緣,甚至還有好多地方從來不曾連上主要供水系統。

譬如吉爾吉斯東北邊喀拉口爾(Karakol)小鎮的人民有自來水,但卻必須等到水中泥沙沈澱且煮沸過後才能使用。而在邁利賽(Mailuu suu)的一個南方小鎮,沒有主要供水系統的民眾還要面對地下水被廢棄鈾礦場輻射廢棄物污染的風險。

相對於烏茲別克斯坦及土庫曼斯坦等乾旱且地處低窪的中亞邦國面對長年飲水短缺狀況,位居山區的吉爾吉斯卻因為有很多冰河及河川而有永不枯竭的水源,至少在理論上是如此。

吉爾吉斯政府在2001年與外國贊助者進行合作,啟動2項改善取得乾淨水源的大計畫,這兩項計畫一般稱為塔扎賽(Taza Suu)或是乾淨水(Clean Water)計畫。亞洲開發銀行(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 又稱ADB)是其中一項計畫的主要資金贊助者,她挹注該計畫4500萬美元成本中的3600萬美元來改善吉爾吉斯4個地區的鄉村水資源基礎建設。世界銀行(World Bank)及英國國際發展署(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提供3100萬美元給鄉村供水與環境衛生計畫(Rural Water Supply and Sanitation Project)來支助剩下的3個區域。

在進度稍微延遲之下,兩項計畫都預定在2008年12月31日時終止。

塔扎賽計畫的兩個部分都必須降低原來的期望,亞洲開發銀行所經營的計畫更因為營運方式而特別遭受當地施壓團體的批評。該銀行官員表示重要的關切之處已經被處理了,而其他甫發生的問題則將一邊進行一邊解決。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Top

 
 
  美國中西部豪雨成災 糧價也水漲船高

摘錄自2008年6月15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美國中西部近日豪雨成災,光是愛荷華州就至少有2萬4千多人被迫撤離家園,由於愛荷華州是美國最大玉米生產區,這次水災重創農田作物,因此預料糧價又要上漲。這次受災最嚴重的地方應該算是愛荷華州的「洋杉激流市」,當地四百多個街區、將近4萬4千戶人家,全泡在水中。初步估計,財物損失在7億3千6百萬美元左右。

另外,愛荷華州其他各大城市也慘遭重創,各地水災頻傳,州長已經宣佈境內百分之80以上的郡縣為災區。除了愛荷華州之外,密西根、明尼蘇達、威斯康辛及密蘇里州許多地區也都傳出河水氾濫、房屋淹沒、公路中斷及數以百計的用戶停電等情形。

Top

 
  生物簡介:戴著白手套的紳士 棋紋鼓蟌
作者:葉文琪(林業試驗所研究人員)

台灣只有3種鼓蟌科的豆娘,都是體型嬌小的種類,牠們的共同特徵是臉部有鼻狀突出(因此又稱鼻蟌科),翅膀末端超過腹部,而且雄蟲翅膀常有具金屬光澤的深色翅斑,在繁殖期時有敵對或求偶展示的功能。

鼓蟌科豆娘大多棲息在流水的環境,其中屬於特有種的簾格鼓蟌,由於棲息地稀少、又受到天然災害的破壞,是個亟待保育的種類;而分布局限在南部地區的脊紋鼓蟌,也是稀有種,目前僅知生活在台南、高雄及屏東幾條靠近人類活動的溪流及溝渠,棲地也隨時有遭受破壞的可能。幸運的是,鼓蟌科的第三個成員棋紋鼓蟌是個普遍的種類,算是彌補我們不易見到這類豆娘的缺憾。

棋紋鼓蟌雄蟲全身黑色帶有淡藍色斑紋。照片提供:葉文琪

學名:Helioocypha perforata perforata (Percheron)
分類:蜻蜓目 鼓蟌科
體長:2.7~3.0公分

 

棋紋鼓蟌的成蟲全長2.7~3.0公分,雌雄蟲身體顏色明顯不同。雄蟲身體主要為黑色,帶有淡藍色斑紋,翅胸正面上方及下方各有一對圓斑及縱斑,側面有3條縱斑:第1條與第2條的下方相接,第3條略呈三角形。在牠們的腹部各節側面也都有斑紋,第1節的斑紋不規則,第2~4節的斑紋狹長,第5~9節的斑紋呈圓形。前翅末端1/3以及後翅末端1/2有帶紫色光澤的黑褐色翅斑,後翅翅斑上則有兩排透明橫斑。牠們的足部為黑色,正面白色的中後足,在生殖季時具有求偶展示的功能。

棋紋鼓蟌雌蟲斑紋黃色,背條紋細,肩後上方有細條紋;腹部第1~7節背面有細縱紋,側面有斷斷續續的縱紋,翅膀透明,翅痣具深淺雙色。

棋紋鼓蟌主要廣泛分布於蘭嶼及台灣全島海拔500公尺以下的山區及丘陵地,成蟲主要出現在開闊或半遮蔽的平坦溪流或溝渠。在南部幾乎全年都看得到牠們,但是在中、北部則大多出現在5~10月。雄蟲有明顯的領域性,常停在水面的石頭或朽木上守衛自己的領域,領域內的朽木往往就是雌蟲產卵的地方。佔據領域的雄蟲跟入侵者之間常有冗長的空中對峙行為,有時會肩並肩的快速來回競速飛行,有時則是面對面,定點鼓翅展示彼此的翅斑或互相推擠。

雄蟲在雌蟲飛臨領地時,會面向雌蟲在空中盤旋,並將中後足向前伸出,露出正面的白色斑紋。這種有趣的動作其實是一種求偶展示的邀請行為,主要是為了引起雌蟲的注意。如果雌蟲接受雄蟲的邀請,便會停在附近的草叢上,等待雄蟲靠近;此時雄蟲見機會難得,便會馬上飛過去,用腳抓住雌蟲胸部與其配對。

棋紋鼓蟌的水蠆只有一對尾鰓。照片提供:葉文琪交配完成後,雌蟲便直接飛到雄蟲領地內的產卵點產卵,雄蟲也會跟著一起飛到產卵點附近,停在一旁守衛。不過,跟大部分的蜻蜓目昆蟲一樣,棋紋鼓蟌並沒有所謂一夫一妻制的婚姻關係,只要機會許可,雄蟲會嘗試跟任何一隻牠看見的雌蟲交配。所以在同一根朽木上,有時會有一隻雄蟲同時守衛著3隻雌蟲產卵的情形。

牠們的水蠆有著一副圓筒狀的身材,跟一般豆娘修長纖細的外表不大一樣。不過,牠們還有一個跟其他豆娘水蠆最明顯的差異:一般豆娘水蠆在腹部末端會有3條尾鳃,除了兩邊的側鰓,還有一條中央尾鳃;而棋紋鼓蟌這類鼓蟌科水蠆卻只有一對尾鰓,在野外非常容易辨識。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

Top

  行動參與:反對淡北快速道路 改建紅樹林生態園區

發起者:2008年反淡快大聯盟

連署訴求

今年(2008),台北縣政府即將興建淡水河北側快速道路,該路從北市大度路進入,以高架越過關渡大橋後,由平面道路沿著淡水河畔行進到紅樹林站,再以高架越過紅樹林站銜接登輝大道,我們堅決反對這條道路,因為:

1: 破壞關渡大橋景觀

關渡大橋為林同琰建築師之遺作,林同琰為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柏克萊加州大學教授,為國際知名之橋樑建築師,關渡大橋榮獲國際大獎、是大師生前最喜愛的作品,大師生前並為關渡大橋再設計柔美燈光。兩年前,台北縣政府核准關渡大橋左岸蓋了一座大型的靈骨塔,如今右岸又要橫越一條水泥橋,請問置大師作品於何地位?

2: 破壞紅樹林保護區

竹圍紅樹林是全球最北的水筆仔純林,其胎生的獨特性,堪稱是台灣瑰寶。淡北快速道路,從其旁恰好切過,以鑽法律漏洞,免受法律束縛,又因短於五公里,連環境影響評估都不必做。然而一個完整的生態系,除了紅樹林外還包含其周遭的生態環境,以快速道路圍起紅樹林,蛙蟲之遷息如何不被破壞?快速道路之燈光日夜強照,生物如何休眠?

3: 破壞自行車道

新政府上台後,強調節能減碳,總統並透露想騎單車上班的構想,許多民眾也想追隨。然而市區內單車寸步難行,多數台北人只能在假日時,到河邊騎單車休閒。淡水、竹圍與關渡間的淡水河右岸單車道,是目前最熱門的單車道,讓單車道與快速道路並行,以淡水海風之強勁,騎士之口鼻要吸廢氣、臉要沾汙垢、甚至耳要戴耳罩以抵擋引擎噪音,請問有人還願意去騎單車嗎?請問大家都開車去淡水休閒,如何節能省碳?

4: 製造交通混亂

在淡水快速道路開闢後,只是解決竹圍這段路的擁塞,卻製造其它地方的混亂。台北居民被鼓勵開車去淡水,這些車子把淡水鎮塞暴,小鎮變得擁擠不堪,文化小鎮的味道盡失。這些車子必定漫遊到北海岸,現在假日已擁擠的臨海車流,屆時變成動彈不得的長龍,而大度路口的關渡,如何承受快速道路與台二線的車流?

我們堅決反對淡北快速道路,並主張將淡水、紅樹林、竹圍到關渡的臨河地帶,建為紅樹林生態園區,因為:

1. 該地多年前就是沼澤區,小湖泊、池塘、溪水處處,是紅樹林、白露鷥、野鳥的生態樂園,可惜多年來建商在此傾倒廢土,把池塘溪水等填塞,並形成高地,政府應立即將廢土清除,復原生態,還原本來面目。

2. 廣大的台北民眾缺乏一個坐捷運即可接近的生態綠帶,大安森林公園、基隆河岸等都有太多人工痕跡,該生態保護區可讓大台北居民坐捷運在關渡、竹圍、淡水任一站下車即可步行進入,閤家享受反樸歸真、重返大自然的快樂,尤其竹圍是台北近郊,夜間可見到螢火蟲的地方,怎可不為了小孩而保護這塊地呢?

3. 竹圍河岸,目前有竹圍工作室,其假日經常舉辦活動,與政府舉辦的活動不同的是,這些在地活動都是由下而上,人民生命力的展現。其附近還有一個淡水休閒農場,場主為從澳洲的歸國華僑,讓民眾能在農場舉辦活動,聯繫感情,政府在成立生態園區時,也可以保存在地文化。

連署網址請點選此處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陳誼芩、黃德宗•網編:高美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