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 :
  摘要版
  2008.9.24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電子報無法正常顯示,怎麼辦?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海洋台灣

水產出版社
 
  世界清潔日成果 google地圖看得到

google map呈現世界清潔日的總成果
【相關連結】

東沙保育有成 躍上Google圖層

Google 2008年之前邁入碳平衡

Google啟用太陽能源

Google地球 也能拯救難民

Google推出的服務功能在環境事務上又多了一種運用方式。今年的世界清潔日(Clean Up the World Weekend,每年九月第三個周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Google合作,將清潔地球的成果集結呈現於Google地圖網站上。

16年前所發起活動的澳洲環境鬥士基南(Ian Kiernan)表示,「全世界的每個人都目睹了氣候變遷的破壞與影響,而世界清潔日提供一個機會,讓每個人和每個社區能為我們的地球做一些事。」「現在,由於世界清潔運動使用Google地圖,讓我們看到世界上環保活動進行的情況,並且可以激發新的社群加入。」精采內文

 
 
  透視中國環境:「能源草」不是救命稻草
中國開發種植生質能源作物;圖片來源:中外對話

作者:蔣高明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副秘書長)

在開發生質能源的熱潮中,一種叫做「能源草」的植物最近成了明星,屢屢見諸報端,幾乎成了解決能源危機的「救命草」,但實際上卻有著很大的炒作成份在裡頭。「能源草」既不可能像傳說中的那麼神奇,也算不上有百利而無一害。

儘管「能源草」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能源危機,但其存在的缺陷也應引起高度關注。企業大規模生產能源草,仍可能擠佔耕地,開荒則破壞生物多樣性,造成 自然生態系統退化。另外,相比種植經濟效益低下的農作物,如果種「能源草」有利可圖,農民就不可避免地爭相種植,從而發生能源植物與糧爭地的局面,對國家的糧食安全造成影響。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高美鈴
芝加哥市政府的屋頂綠化(圖片來源:ENS)

鳥類的下一代麻煩大了!根據國際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已對歐洲與非洲共234種保育類的遷徙水鳥產生危害,其中更有9種水鳥面臨嚴重的危脅,甚至有滅絕的可能

人類的下一代麻煩更大!除了毒奶影響孩子的健康,美國和中國的研究人員發現,燃煤發電廠帶來污染,更嚴重影響兒童的智能發展。為了下一代,也許還搆不上關廠的魄力,但為了面子呢?空污問題曾讓北京在奧運期間下令工廠歇業,以免貽笑國際;這招也將在明年高雄市舉辦世運時施展

大污染人人自危,身邊隨處可見的小污染雖難以察覺,但累積起來也是挺可怕的,去年全台拆除的違規小廣告,疊起來竟有10座台北101大樓高

對付污染和暖化,不如就學學芝加哥吧!這座曾經風光一時的工業大城,將透過提高住宅區能源使用效率、乾淨再生電力、改善交通和減低工業污染等方式,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和減緩氣候變遷,讓芝加哥更涼快!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天使的聲音你聽到了嗎?瀕危中華白海豚帶來的環境警訊
白海豚的可愛模樣(照片來源:楊世主提供)

作者:陳昭倫(東台灣海峽中華白海豚技術工作小組/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繼國際保育聯盟IUCN在8月將東台灣海峽的中華白海豚族群宣告列入極度瀕危(critical endangered)的物種之後,上星期在台北召開的亞太經合會海洋資源工作小組圓桌會議上,來自亞太各國的海洋專家更確認對只有不到100隻白海豚小族群的五大威脅,包括水壩、攔河堰與堤防設施造成河口淡水減少、填海造地讓棲地消失、水質嚴重污染造成食物來源不足、海上及岸邊工程的噪音傷害與漁業行為誤傷。如果不採取積極的保育行動,東台灣海峽的中華白海豚將有很大的機會繼中國長江白鱀豚之後,成為因為人類活動而滅絕的海洋哺乳類動物。

就在憂心這些只分布在苗栗到雲林嘉義淺海的中華白海豚有可能滅絕之際,上天卻送來了辛樂克颱風,大肆的蹂躪台灣中南部近三天的時間,造成了南投、台中、雲林、嘉義等山區相當大的災難。強風豪雨造成的土石流活埋了廬山溫泉飯店區、沖斷了后豐大橋和造成無辜民眾喪失生命,而社會經濟的損失更是難以估計。

諷刺的是,這些發生災難的縣市剛好都與中華白海豚所居住的範圍重疊,不然就是注入白海豚棲地河流上游集水區的縣市。這兩項環境災難的重疊是偶然嗎?還是透露出什麼樣的警訊呢?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陳誼芩、易俊宏•網編:高美鈴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