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2011年3月2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朱淑娟報導
福島核災後,台灣民眾第一次對核能風險有較深刻的感受,當然沒有核能就不必擔心受怕,但民眾也很想問:如果沒有核能,台灣會缺電嗎?我們還有什麼替代能源,以確保供電穩定,不會影響經濟發展、以及日常生活?
關於這點,過去官方、民間、不同學者也提出許多看法,但基本上還停留在各說各話的階段。正好此時經濟部能源局提出能源政策綱領,規畫未來10年國家能源政策,如果能在這個時候透過公民參與把這些爭議好好辯論清楚,不但能取得民意支持,也才能取得政策的正當性。
如何經濟成長又不缺電
而依能源局統計,我國2009年能源供給13,806萬公秉油當量,其中石油占51.82%、煤炭30.45%、天然氣8.62%、核能8.72%。自產能源,包括再生能源、石油、天然氣等只有87.5萬公秉油當量。
在能源消費結構方面:工業部門52.5%佔最大,其次運輸部門13.2%、住宅部門11.6%、服務業11.5%。工業部門又以能源密集產業為主,2009年能源密集工業占工業部門六成。
經濟部提出的能源政策綱領,估計2006到2020年平均經濟成長率4.09%,以這個成長率預估未來能源供給,到2020年提高到17,271萬公秉油當量。(發電容量317,787百萬度)
發電計畫是:
燃煤火力:佔總發電量31.2%。
核能:核一、二、三延役20年,核四運轉,總發電量18.7%。
再生能源:6388
MW,佔總發電量6%。
在這個發電結構下,總排碳量3億2千400萬噸,比馬政府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 (2020年回歸2005年排放量2億5千萬噸)
高出8千萬噸以上。
提高能源效率 台灣就不需要核能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認為,要達到經濟成長率4.09%,又達到馬總統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台灣沒有核能也辦得到。
他們提出的最重要作法:
每年提升能源效率4%:比經濟部提出每年提升2%增加兩倍。環保團體認為台灣在過去10年能源效率已有提昇趨勢,其中4個年份提升率超過2%,2008、2010年提升率更超過3.5%。再努力提升到4%並不難。
再生能源提升到16000MW:佔總發電量23.2%。如此一來,核一、二、三可除役,核四也可以不用運轉。到2025年燃煤火力發電量減少26%。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到2億1千萬噸,達到政府目標。
※註: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趙家緯指出,為了反應核二、核三在2020至2025年之間除役,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規畫的目標年是2025年。而經濟部為了迴避核二、核三的問題,以2020年做為能源政策環評的目標年。兩者不適合直接比較。
※註:官方數字如以2025年推估,電力總需求比2010年增加1.5倍。燃煤增加1.2倍,再生能源達到8450MW,佔總發電量8.01%。
能源效率、再生能源可成長?
不過關於能源效率提升、再生能源增加,政府及支持核能者有不同看法。被經濟部委託規劃政策的台灣綜合研究院院長吳再益表示,過去20年能源效率提升只有0.5%不到,全球也不到2%,我國訂2%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至於再生能源,能源局則表示,我國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是考量國內外再生能源技術、成本、發展潛能及土地使用、天候等自然條件因素。
清華大學教授李敏上月在科學月刊發表的文章指出,台灣發展發展再生能源最大的困難是土地面積。即使太陽能板做最大考量,總發電量約28億6000萬到41億3000萬度間,只有核四年發電量201
億度的14.2%到20.5%。
風力發電到2009年為止有182台,總裝置容量31.69 萬瓩,總發電量8億4800萬度電。就算發揮到最大,總裝置容量405
萬瓩,總發電量108億度。是核四發電量的53.8%。而且他認為再生能源的穩定性不如核電。
沒有核能 電價會漲嗎?
另外,依台電對外公布的數字,核能發電每度0.63
元,是各種發電方式最低的。煤礦約2.4元、再生能源約3.2元。如果不要核電,恐怕電價會上漲。
不過,環保團體對這種成本計算存疑,趙家緯指出,如果將核四最新一筆追加預算納入,核四的發電成本每度約1.8元,而且這還是在低估核廢料處理成本下的計算結果。
而目前風力發電成本每度約2元、太陽光電也降到7元。整體而言,核能發電成本絕不能聲稱是便宜的發電方式。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賴偉傑質疑,核能發電效率只有30%,也就是說所產生的能量只有1/3的熱能轉換成電力,其他2/3熱能必須用海水冷卻,這些熱能釋放到海裡,嚴重破壞海域生態。
核四廠所在地的三貂灣是漁業資源保護區、東北角風景特定區,從鹽寮到福隆海水浴場綿延3公里台灣最好的沙灘,但因核四碼頭工程讓整個洋流循環補砂機制消失,形成突堤效應,海岸沙灘嚴重倒退,對觀光、漁業衝擊相當大。這些環境成本又該如何計算?
數字以外的選擇
當然,決定台灣未來要不要核能,絕對不只以減碳、發電成本這些可以量化的數字來計算,還有價值的選值。特別是面對核能這種高風險的發電方式,或許有民眾願意付出多一點點成本,來換取較安全的發電方式。
台灣人的用電方式也有必要再檢討,台灣土地面積占世界0.06%,能源消耗是全球的1%,單位國土面積耗能世界第一。白天、晚上用電量相差很大,但台電卻未實施負載管理、離峰電價,造成發電浪費,這點環保團體已批台電多年。
而且核能還有環境正義的問題,核四廠距離民宅這麼近,5公里內至少有7條斷層,防震係數卻是20年前設計的0.4g,這對附近居民來說如何才叫做正義?
還有核廢料,至今台灣也無力處理。賴偉傑指出,高階核廢料堆在核電廠的水池內,低階核廢料有20多萬桶,其中9萬多桶放在蘭嶼,這又該如何跟蘭嶼的原住民談什麼是正義?
而在選擇之前,應先誠實面對核能不可測的風險。台大公衛所副教授吳焜裕表示,科學家當初也認為核能風險很低,但福島核災還是發生了。「這是科學的限制,我們無法了解風險,而我們是否要選擇活在這個不可測的風險下?」
※本文同步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