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藏蝠地 —— 尋訪台灣葉鼻蝠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洞天藏蝠地 —— 尋訪台灣葉鼻蝠

2010年12月15日
作者:何英毅

「這是什麼?」多年前一個晴朗的初秋早晨,園遊會裡一位小男生張大著眼睛指著攤位上玻璃瓶裡一團烏黑怪異的標本問道。

「這是蝙蝠。」攤位旁的年輕人笑著回答。

「哇~」小男生湊近一看後忽然嚇得哭了出來。

「嗚嗚~那不是蝙蝠,嗚嗚~那是猩猩。」小男生邊哭邊喃喃地說著,身旁的母親雖不停哄逗安慰,小男生仍兀自搖頭垂淚。

醜陋就是牠的生存之道

這嚇哭小朋友的標本正是隻相貌怪異,甚至有點醜陋的蝙蝠。毛茸茸的身體約比大人的拳頭小一些,頭上長了一對十元硬幣般大的招風耳和一雙比綠豆還小的眼睛,兩眼間不見鼻子,而是約十來片像花葉般凸起的肉瓣,加上寬闊的大嘴及森白的牙齒,樣貌甚至有些嚇人,牠叫做台灣葉鼻蝠,是台灣的特有亞種也是長相最怪異的蝙蝠之一。為了在黑暗中生存,牠們放棄依賴雙眼,轉而藉著回聲定位來認知周遭環境,片片的鼻葉與大耳朵正是能使牠們更有效率地發送與接收超音波的演化結果。

洞穴尋蝠,緊張刺激

台灣葉鼻蝠可能是本島最容易在洞穴中發現的蝙蝠,地方新聞上偶而會出現的新發現蝙蝠洞裡多半住著的就是牠們。我第一次見到台灣葉鼻蝠是在十多年前剛上研究所的夏天,當時正好有位學長在陽明山上一處洞穴中進行台灣小蹄鼻蝠的研究而邀我幫忙,依稀記得第一次進入蝙蝠洞時心理既興奮且緊張,在安靜漆黑且狹小曲折的洞穴中我們低聲輕步而行,過程中很怕不小心踩到蛇或是沾到岩璧上的蜘蛛、蚰蜒或其他不知名的蟲子,洞穴雖溼悶但卻比外頭涼爽,慢慢走到最深處洞裡忽然變得寬闊且溫暖了些,在那裡我見到生平第一群生活在野外的蝙蝠-那是群約百來隻正在育幼的台灣葉鼻蝠。

為避免驚擾牠們,我們躲在石頭後遠遠觀察,只見洞頂掛著的一隻隻黑黑小小身軀微微騷動著,偶而則有一兩隻被驚起的蝙蝠張開雙翼無聲地滑過我們頭頂。蝙蝠吊掛處下方地上則是黑黑白白的一片,在手電筒的照耀下還可見綠色的微光。黑黑的是蝠糞、白白的是舊蝠糞上長出的黴菌,綠色微光則是來自蝠糞裡金龜子之類甲蟲的碎片,由於台灣葉鼻蝠常以蟬、天牛、金龜子等鞘翅目昆蟲為主食,甲蟲堅硬的幾丁質外骨骼很難完全被消化,當未被消化的有色外殼碎屑隨著糞便排出即成為蝠糞中的微光。

廢棄空間成蝠居

此後隨著研究需要,我探訪了更多的台灣葉鼻蝠棲所,從北海岸到墾丁間的低海拔丘陵或淺山地區皆有台灣葉鼻蝠棲所的蹤影。我們通常把台灣葉鼻蝠稱為穴居型蝙蝠,但其實牠們所使用的「洞穴」卻非常多樣,幾乎有洞穴形狀的結構都可能被選做棲所。除了常見的廢棄坑道、隧道、防空洞或碉堡外,還包括運作中的隧道、引水涵洞、寺院、地下室及廢棄建築,有趣的是目前所知的台灣葉鼻蝠棲所多是來自人為設施,人類離開後遺棄的空間反成牠們最愛的樂土。

棲所隱密防干擾

台灣葉鼻蝠在棲所內生殖、育幼、休眠甚至度冬,這些都是牠們相對脆弱的時刻,因此安全可靠的棲所相當重要,若棲所常受干擾則可能導致牠們棄洞而去。台灣葉鼻蝠棲所附近常有住戶或聚落,雖難免因距離近而有零星干擾,所幸多數棲所仍能與人長久共存。一方面可能因這些棲所多半隱密不易引人注意,另方面也許與棲所環境常令人卻步有關,例如洞穴裡氣氛陰森恐怖 (有的甚至在公墓底下),潛藏毒蛇毒蟲及其他感染源,空氣惡臭且不流通,通道泥厚水深或是結構不穩易崩落等。

經驗裡,進洞調查台灣葉鼻蝠常是步步為營,深怕不小心看漏了潛伏在路旁或石縫中的毒蛇。不過有些危險是睜大眼睛也看不到的,例如真菌孢子,我與朋友便曾因在洞內不小心感染而付出數週耳膜發炎的代價。其它像是921地震後許多棲所都有程度不一的坍塌或落石,當時走在其中更是別有一番滋味。

地上的台灣葉鼻蝠排遺需要更多善解包容

尋訪台灣葉鼻蝠的經歷雖有苦但也有甘,除了獲取學位或工作等現實中的報酬外,認識自然與親近生命本身也常常帶給我難以取代的快樂。當然我更希望有一天我們對台灣葉鼻蝠研究所得的知識可以讓牠們更被人們善待與了解,至少了解牠們不討喜的模樣背後反映的其實是物種適應環境以求生存的策略,且一點也不可怕。

 

※ 本文與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