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房思宏(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
如上文所述,2011 年德國的碳排放量仍較前一年減少1%,但這不代表德國這一年的能源政策全無可議之處,其中最大的爭議來自於擴大開採褐煤以供發電之用。排放大量溫室氣體並嚴重污染環境的褐煤,佔德國發電比例由2010年的23%上升至2011年的25%,此種情形在德國國內遭致不少批評。德國調整 牽動整個歐盟
除此之外,筆者也必須提出另個面向供讀者參考,亦即以單一國家計算碳排放量是否適當?德國在關閉核電廠後可供出口的電力大幅減少,過去購買德國電力的國家如何填補此一缺口亦值得關注。換句話說,儘管2011年德國提高了褐煤發電比例,但畢竟未來數年內德國暫時不會關閉其他核電廠,而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及發電比例只會持續成長,在必須同時滿足減碳及再生能源目標的情形下,褐煤發電所佔比例只會逐步下降,相較之下,筆者更關心的是德國能源結構調整的同時,會不會間接影響其他歐盟國家的減碳目標及能源規劃,這有待更長期的觀察研究。
於此同時,我們也不要忘了歐盟有著全世界最嚴苛的再生能源目標:在2020年時20%的能源消耗將來自再生能源。德國長期投資發展再生能源的經驗及其所面對的問題,無疑將能為其他國家帶來不少啟示。
儘管2011年時德國再生能源已能生產20%電力,但聯邦經濟與科技部公佈的「德國新能源政策」報告中,也清楚指出現在只是調整能源結構此一漫長旅程的起點而已。德國政府清楚認識到,2011年之所以能在嚴峻情勢下繼續減少1%的排碳量,很重要的原因來自於這一年相對溫和的冬季,使得用電量沒有劇增,這也是國內主流媒體甚少報導的面向。
政策兼顧減碳及廢核目標
今年2月時因為強烈寒流襲擊歐洲,許多媒體紛紛報導德國電力不足而重啟已經關閉的核電廠,搜尋引擎上可以找到的中文新聞內容幾乎沒什麼差別,可以看出網路傳播的重大影響力。但3月時德國電視台一則報導即指出:2月上旬的確有幾天德國電力供應一度吃緊,因而必須開啟預備電廠,但此一預備電廠與之前關閉的核電廠實不相關,而且德國聯邦網路署也猜測之所以必須開啟備用電力可能與電力交易商的投機行為有關,而不是真的因為電力短缺的關係。
很遺憾的,即使德國媒體已經澄清此事,但中文媒體間幾乎找不到後續報導(註3),「歐洲嚴寒導致德國重啟核電廠」的錯誤訊息進而強化了「廢核必然缺電」的印象。
簡言之,2011這一年在關閉8座核電廠後,儘管褐煤發電比例上升,但德國仍減少1%的溫室氣體排放,與此同時,德國GDP成長了3%。儘管筆者認為有必要針對減碳這一部分做更長期而全面的研究,但整體來說德國同時追求減碳及廢核目標的表現,已經足以讓許多不看好德國廢核政策的人跌破眼鏡,而且此一成就基本上並不是在以鄰為壑的基礎上達成。
德國也清楚知道再生能源不夠穩定、發電效率不高的問題,因此德國持續投入興建輸電網路,改善既有電網,並研發儲存再生能源的方法,例如透過水電廠和太陽能及天然氣混合發電的電廠來達成此一目標。
擴展電網部分,德國政府已經與主要電網經營者達成共識,決定在2022年前投入2百億歐元興建總長約3千8百公里的電網。2011年確定非核進程後,德國國會也通過包括6個法律或修法案及一項行政命令的「能源包裹」,作為德國能源結構轉型的法律依據,搭配自1990年代初為發展再生能源而陸續制定的十幾項法案,加上德國政府嚴肅面對其政策目標,才得以在開啟廢核的同時,一方面維持強勢經濟成長,一方面又繼續減少碳排放量。
廢核後電價僅微幅上漲
另一個很多人關注的焦點,則是廢核後的電價究竟會不會上漲,其假設前提是核電是最便宜的能源,減少核電的供電比例必然增加整體發電成本,帶動電價上漲。
根據德國能源及水產業協會(BDEW)的統計,2012年的德國的民生電價的確比2011年高,但漲幅約只有2%,2011年相較於2010年則有將近6%的漲幅,但這主要是因為在電價附加費部分有著將近10%的成長,不計饋網電價等附加費的話,過去3年內的電價幾乎沒有任何變動。工業用電部分,2012年的電價甚至比2011年還要微幅下降。
實情是自2000年以來,不管是工業用電還是民生用電,德國電價都是呈現持續成長的趨勢,根據聯邦經濟與科技部以及環境、保育及核安部的解釋,電價上漲的主因是國際能源價格的攀升,至於用以投入再生能源發展的饋網電價及其他附加費,自2000年以後一直維持佔最終民生電價約40%的比例,即使過去兩年此一比例增加到45%,但並未讓民生電價大幅上漲。
換言之,傳統能源價格飆升已經是德國電價上漲的最主要原因。關閉8座核電廠後民生電價的確有微幅上漲,但此一漲價與廢核關係甚微,「廢核後電價必然大漲」的情形並未在過去一年中的德國出現。
廢核不至於嚴重動搖經濟
伴隨著「廢核大漲電價」的想像同時出現的是恐懼「廢核將嚴重影響經濟發展」。如前所述,德國在2011年仍維持3%的經濟成長率。一方面雖然德國在過去10年間電價持續成長,但德國政府透過各種補貼措施,使工業電價不至於高出其他歐盟國家工業電價太多,讓德國工業維持一定的競爭力。
再者德國長期發展再生能源的情形下,已經讓德國的再生能源工業成為全球市場中的領導者,並且在2011年底已經創造出約38萬個工作機會,這數字是 2004年的兩倍,比起2010年則持續成長4%。換言之,德國目前的廢核進程非但沒有影響經濟發展,反而因為過去的準備讓,讓再生能源產業成為德國重要的經濟支柱。
於此同時,儘管德國工業電價略高於其他歐洲國家,但德國工業的更重是的是提昇生產效率。針對受影響最大的高耗能產業,德國政府也以減免電價附加費的方式減少衝擊。儘管調整能源結構必須投入大量資源且正反效應皆有,但德國政府並不是一頭熱地投入轉型,反而是在擁抱再生能源並廢核的同時,持續維持經濟競爭力,並成為國際間綠色成長的典範之一。
民生電價部分,德國電價的確高於其他歐洲國家且於過去10年間持續上漲,一來因為傳統能源價格上漲,二來電價中包含至少4成的附加費,包括投入再生能源發展的饋網電價。儘管電價持續上漲,但除了世界核能協會的報導外,筆者所見其他調查皆顯示,至少6成以上的民眾願意以較高電價支持再生能源的發展。而且每度電價與總電費支出並不必然等比例地成長,各種節能措施加上立法對節能建築的要求,讓數十年屋齡的老屋也願意投資改進節能設施,使電力消耗成長趨緩甚至負成長。
前述「能源包裹」的規劃中,在2008年的基礎上,至2020年時德國需減少10%的電力使用,2050年時減少25%。由此可知,雖然因為特殊的饋網電價設計讓德國有著較貴的民生電價,但這並非德國社會及政府考慮擔憂的重點,用電零成長乃至負成長才是最終達成廢核及減碳目標的重要工具。
除此之外,儘管德國民生電價偏高,但不可忽略的是由於對發展再生能源的鼓勵,以及德國多元化自由化的能源市場,一般民眾也可將自家的超額發電賣回給電廠營利。徹底落實建築節能的結果,讓德國的人均用電約只有台灣人均用電的7成。而再生能源發電的多元管道更讓一般家庭可從中獲利,以2011年來說,德國再生能源發電中只有約17.5%來自傳統電力市場上的大公司及銀行,其餘部分有40%來自一般家庭,14%來自社區計畫,11%來自農民。
媒體報導造成民眾誤解
上文所言聯合報摘譯明鏡週刊報導指出廢核後電價上漲,導致1成家庭付不出電費,雖然摘譯數據皆屬正確,但在標題引導下,人們很容易產生德國廢核後電價大漲而民不聊生的印象。但正如本文已經指出德國電價上漲是過去10年的趨勢,主要與全球能源市場價格上揚有關,廢核的影響不大,而且再生能源成本在過去 10年間已經逐步下降,再者德國工業電價仍維持一定競爭力,整體經濟仍持續成長。即使回到明鏡週刊此篇報導本身,亦可看出此乃探討非核過程中帶來的社會分配不公問題,新任環境部長即接受專訪指出不能讓電力變成奢侈品。
發展再生能源過程中是否有不當補貼,如何減少能源結構調整過程中對弱勢者的衝擊,轉型過程中該由誰負擔成本,這些都是德國社會在已有走向非核社會擁抱再生能源的共識下,持續反省修正的議題,絕不是「廢核→漲電價→衝擊產業及民生」這種單面向思考能理解的。
簡單回顧,本文透過檢視現有可掌握的資料,說明德國在關閉8座核電廠一年後,並沒有出現「廢核造成電力短缺,需仰賴法國核電」、「廢核造成碳排放量增加」以及「廢核帶來電價大漲,產業民生都會受影響」這3種基於特定位置所想像出的情境。儘管如此,德國非核化之路也絕非一帆風順,廢核過程中受到重大損失的能源公司正提起鉅額賠償訴訟,因應發展再生能源的電網及儲電設施也有待發展,過去一年之所以能平順度過,除了溫和的冬季外,過去20年來在鼓勵發展再生能源、提昇能源使用效率、鼓勵節能等政策的成功才是最大的關鍵。過去一年的德國,除了讓我們看到廢核及減碳並行的可能之外,也讓我們看到自1990年代以來讓經濟發展與能源使用脫鉤,降低能源強度的努力成果。
上文一開始時即提到,不管是正面或負面的經驗,德國模式未必都能直接複製到台灣來,但回顧這些發展還是有讓人省思之處,包括許多環團近來提出的電力零成長目標、包括徹底納入各種外部及環境成本的能源稅設計、包括實施能源稅後是否能達成稅收中立並保障弱勢等問題。於此同時,在環境基本法已將非核家園目標入法的情形下,就算現存核電廠能安全運轉,再過幾年也將面臨核電廠除役的情形,雖說核電佔台灣總發電量比例不高,但如何兼顧此一非核化進程及減碳目標,政府真的已經開始做準備了嗎?
註3:此一報導之中文翻譯可以「用一半的核電平安過冬」標題搜尋覓得,譯者為eslite12(ptt2 ID)
本文轉載自立報環境前線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