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身上有毒刺,還被喻為「海鮮中的臭豆腐」的臭肚魚,在澎湖十分常見,其風味鮮美獨特。但在台灣,卻很少在傳統市場或超市裡看見牠的蹤影,這是為什麼呢?而早年不受歡迎的臭肚,為何後來能「鹹魚翻身」,甚至成為地方名產?以前沒聽過臭肚仔名號的讀者,趕快來認識牠吧!
有一位來自澎湖望安的朋友,他經常講著家鄉的臭肚魚有多麼鮮美可口。記得他曾說,古早以前,臭肚魚在漁村可是非常不受歡迎的魚種,不過隨著漁業資源的衰退,臭肚魚的價格水漲船高,因豐收量多,曝曬成乾的臭肚魚乾能烤、能煎、能炸,是迎著海風下酒的佳餚,現已成為澎湖名產之一。
不過,臭肚魚的背鰭、腹鰭、臀鰭共有二十四枚毒棘,一旦被刺,劇烈的疼痛可是會使人紅腫難忍哇哇大叫。至於被臭肚魚刺傷要怎麼急救?這位望安朋友傳受的解毒秘訣,並不是用自己的尿液沖洗傷口,而是將刺傷自己的那尾臭肚魚立刻宰了,迅速把魚眼挖出來揉碎後,用魚眼的透明黏液塗抹在傷口上,據稱療效奇佳。
差不多就是這樣記下「臭肚」這魚名,卻未曾進一步去認識這以臭為名、又有毒棘的魚,究竟為什麼成了澎湖遊子的鄉愁?
毒臭惡名,消費者不愛
近來常到漁港漁市走動之後,不僅一次聽見漁民魚販也好、釣客也好,叨唸著一句俗諺:「一魟,二虎,三沙毛,四斑午,五象耳,六倒吊。」這攸關性命安全的毒魚榜提醒著人們,務必要多注意幾種常見有毒魚種,以採取應對的處理方式。
一魟,指軟骨魚綱的魟魚,因為那毒性有害的尾棘,魟魚被撈捕上岸要立即剪斷尾巴以免危險。二虎,指鮋科的石狗公仔魚,屬於礁岩區的擬態魚,身上多偽裝的虎斑紋,而毒腺藏在硬棘的基部。三沙毛,指經濟價值低的鰻鯰,其胸鰭和背鰭上的鋸齒狀硬棘有毒腺,遇有外敵,幼魚常群聚成球狀群體活動,俗稱「鯰球」。四斑午,指經濟價值高的花身雞魚,其鰓蓋末端的尖刺雖然無毒但鋒利,脫鉤時很容易被刺傷手掌。五象耳,即指臭肚魚。六倒吊,指粗皮鯛,位於尾柄上的毒棘,受驚擾時會豎起抵禦侵犯。
名列毒魚榜第五的臭肚魚,俗稱象魚,是台灣北海岸冬季藻餌磯釣的三大主角之一。試想這臭肚仔都成了討海人和釣客的口訣,顯然是常見魚種,可是為什麼鮮少在傳統市場或超級市場裡看見牠們的蹤影呢?難道只因為牠們有毒的臭名嗎?
處理得當,滋味鮮美
一月中旬開始,接連去了幾次新竹的亨元定置漁場,臭肚魚總是大宗漁獲之一,一簍一簍、一籃一籃,約莫三指幅、四指幅大,數量頗為驚人,可是地處鄰近的南寮漁市、永安漁市,或者再往北至富基漁港,賣魚的總說沒有什麼臭肚仔,甚至說,臭肚魚是少見的魚種。
我向亨元的阿發老闆提出疑問,阿發老闆先是笑說,漁市裡賣的魚本來就不見得是咱們台灣近海自己抓的魚,現在許多魚都可能是從外面買回來賣的,或者是養殖的。他說:「在市場裡,賣大家認識的魚、習慣吃的魚,會比較好賣,所以妳看來看去,不就差不多是那幾種魚最常見。不過,跟妳說,這臭肚仔的肉是很好吃的,不要以為真的臭,腸子處理好就好……」
阿發還告訴我,臭肚仔以藻類為主食,喜歡棲息在沿岸或河口等藻類叢生的水域,因為定置網上總會寄生海藻,所以天生貪嘴好吃的臭肚仔,自己就會成群結隊游進定置網裡「幫忙」處理網具上的海藻,如此便成了落網之魚。
到了三月初,我仍是沒有在傳統市場和超級市場裡看見人家在賣臭肚仔,可是四指幅、五指幅大的臭肚魚已經開始成批出現在基隆崁仔頂漁市,而拍賣行老闆們的說法差不多,說是臭肚魚隨季節和洋流的轉變會改變洄游路線,魚群到哪,哪就有漁獲,像現在這個時節的臭肚仔泰半是釣上來的,品質好,價格自然很不錯。
看著眼前成堆的臭肚仔,心中不免狐疑:用釣的能釣這麼多?(未完待續)
※ 專題介紹:海洋具有遊憩、經濟、調節氣候等重要功能,卻因氣候變遷、人為污染、過漁等因素而漸失生機,國內外專家不斷呼籲:2050年,或許我們會無魚可吃!為了讓讀者更了解如何挑選海鮮才能達到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專欄特別與黑潮文教基金會合作,每月初於週五推出【看啥小魚可以吃】專題,希望透過介紹海鮮相關的故事,提醒每個享用海鮮的消費者都有責任去認識他盤子裡的食物,並以崇敬之心感謝大海的賜予,吃出海島人該有的海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