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 年9月24日
核災發生如何逃? 柯P:算了,想都別想
日本交通運輸專家上岡直見應邀來台,前一日發表其估算若核一、核二廠發生核災,方圓20公里內民眾至少需要48小時才能逃出。主辦單位23日邀請了台北市長候選人一起與談「台北市民核安,市長怎麼想?」。 核二乾貯換漏水筒 僅審對照表 北海岸居民怒告環署
北海岸居民23日上午前往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對環保署提起行政訴訟,指出環署對核二廠核廢的中期貯存的環差,及後來的變更內容對照表審查不但忽視核安問題,也不符合程序,因此提起「撤銷環評」的訴訟。 環境敏感地區開發鬆綁? 環團反全國區域計畫不當修正
環團抗議內政部涉為護航財團開發,包括為統一夢世界等之不當開發而修訂「全國區域計畫」須公告「水庫集水區」項目;另外,環團也抗議內政部放寬「水庫集水區」之開發條件,把監督管理責任全推給地方政府,相當不負責任。 歐洲易行周秀創意 市民爭回都市規劃權
第13屆年度歐洲易行周於前(22)日落幕,共有超過2000個城市共襄盛舉。今年的主題是「聽我們的聲音,想像我們的城市」(Our streets, our choice),鼓勵公民「收回」都市空間權,創造自己最想要居住的城市。 生態工作假期|協力造屋 是我們的溝通方式
2014年8月,汗得學社號召了一群老朋友到澎湖協力造屋,他們不是專業蓋房子的人,但只要拾起鑿刀與木槌,「蓋房子」的活兒,在工頭的協力組織下,可一點也難不倒他們。 揮汗如雨的8月天,從工地傳來的笑聲與工具聲,我們一起「蓋房子」,一起呈現對生活與自我的期望。 導讀國家地理|遺世獨立的珊瑚礁天堂:南萊恩群島
珊瑚礁,有一稱呼為「海洋中的綠洲」。其實海洋大部分區域生產力極低,而珊瑚礁區生產力特別高,是許多海洋生物匯聚之地,它們在此避敵、覓食、育幼或棲息。科學家粗略估計,百萬種海洋生物中有將近25%的物種需要利用到珊瑚礁,而珊瑚礁卻僅佔不及5%的海洋面積。 近期活動 x 行動參與推薦讀者回應 |外來種「亞洲錦蛙」擾眠 族群有擴張趨勢訪客: 台灣有許多特有生物,以全球地位來說,這些生物在台灣消失就等於在地球上消失。外來種生物擴張能力強,侵略性強,對於本土特有生物影響明顯,而且並非是自然途徑移入。在發現擴張後再移除都已經來不及了!只能積極控制。試想,如果台灣只剩下外來種與人類,那部是很可惜嗎? 訂閱 / {unsubscribe}退訂{/unsubscribe} / 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