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 年10月30日
從網路走向實體 「綠農的家」要打造新飲食革命
10年前說服農友開始做友善土地耕作,並且建立「綠農的家」農產品產銷網路平台的屏東環盟理事長洪輝祥,又有新的創舉。他將屏東市一個廢棄的幼稚園重新整理,把舊有建築和空地,改造成綠色經濟實踐的基地,成為綠農的家實體店面和綠色餐廳。 20年環境倡議的實踐 洪輝祥的綠色經濟基地
屏東市舊糖廠的土地,近幾年在房地產投資推波助瀾下,高價建案不斷推出,但是在一棟棟高級住宅區的旁邊,卻有一塊被棄置無用的閒置空間,大樹環繞、廢棄建築佇立其中。今年5月,屏東環盟理事長洪輝祥向台糖承租下這片土地,開始打造他的綠色經濟實踐基地。 彰濱事業廢棄物處理環差過關 環團求調查戴奧辛污染
環署29日下午舉行272次環評大會,其中關於事業廢棄物便有兩案確認通過,一為彰濱工業區內資源回收處理中心環差,一為台灣電弧爐煉鋼業廢棄物共同處理體系環差,兩者皆位於彰濱工業區內,讓當地環團相當不滿,要求台北要負責自己的廢棄物,不要一直往彰化送,破壞彰化的農業與健康。 【2014選舉 x 環境】學運世代的參政宣言 薛呈懿捍衛宜蘭農村價值
蘭陽溪將宜蘭分隔為溪北和溪南,出生於冬山的薛呈懿,算是溪南人,在純樸的冬山成長,一直到大學才旅外,大三的一門課,打開他的視野,讓他經歷凱道農運的洗禮,邁入社運之路。今年318學運,鍛鍊他成為學運世代的一份子。8月,他決定投入縣議員選戰,從街頭尋求走入體制,打造新世代的民主政治。 美保護瀕危非洲獅 戰利品狩獵將列管制
非洲獅有三大生存威脅,分別是棲地流失、獵物減少和人獅衝突的增加。透過禁止或管制進出口與州際商業活動,外來物種可受到美國瀕危物種法的保護;依據法令,美國也會推廣保育物種的名單資訊、研究,並贊助物種原棲國的保育工作以及人員訓練。 環保撬動中國|拯救世界的50分之1:馬軍與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
以前聽過台灣環保界某位前輩說,很羡慕在中國環保可以成為一個產業。那時候聽完之後不太瞭解這句話的深意。在中國(嚴格來說北京)環保界待了一年,才稍稍覺得這句話很有些意思。 在中國,比較少直接談「社會運動」,習慣性脫口而出時,似乎還有點駭人。在這裡談環保是基於「公益事業」的話語權庇護之下討論。規避政治風險,這個是前提。 公共論壇|黑潮:先有賞鯨規範,再談開放船席位!
鯨豚屬於保育類野生動物,台灣現行法規中亦未針對賞鯨等活動規範擬出管理法源來管制騷擾,有關野外鯨豚接觸方式、時間、距離等規範,只停留在各個縣市業者間自律公約的程度,沒有任何罰則和有效的監督機制。總的來說,在法源不清及規範不全的環境下,賞鯨行為規範的約束力等於零! 訂閱 / {unsubscribe}退訂{/unsubscribe} / 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 加 入Facebook粉絲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