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中心全文版參閱全文版訂閱新聞檢索

 
   本日主題: 烏干達重新開放曾因戰亂而關閉的Rwenzori 國家公園
知性專題 [植物簡介]可可椰子
環境新聞 布希提出加強氣候變遷研究
為達京都議定書標準 歐盟溫室氣體排放需減半
德國以風力發電取代核能
烏干達重新開放曾因戰亂而關閉的Rwenzori 國家公園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6-14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6-14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6-11
理性關懷 [生活的未來-生活環保]如何利用網路來節約研討會的成本並提高效率? (下)
[環境關懷事件]南台灣的土地沉淪-我們生活在有害事業廢棄物的環境裏 (上)
專  欄 [專欄作家-蘇逸平]鮭魚故事
訊息托播 [活動訊息]第二屆屏東研究研討會-產業、生態、建築V.S.鄉土 7.6-7.7
[大地與人的對話]內湖內溝溪的生態工法 6.15
[活動訊息]我們的島-八色鳥與陸砂 6.18
本會訊息 感謝 王成交先生6.13捐款$2,000元
感謝 鄞素日小姐6.13捐款$2,000元
6月11日開始發行全文版啦!(全文版訂閱)

[植物簡介]可可椰子 Cocos nucifera L. >>>

[放大]  可可椰子拉丁學名的屬名cocos,係為葡萄牙語的「猴子」,種名則為「堅果」的意思。如果把椰子的果皮去掉,可以在種皮上端看見三個孔洞,整個形狀酷似猴子的臉...

  可可椰子的果液可供飲用;果肉可食或製椰乾、椰粉或煉製椰油;外種皮可製作繩索、蓆墊、毛刷;葉可以編帽、茸屋;幼嫩花序中之液汁含糖份,可以醱酵釀酒;椰殼可以製作器具,樹幹則可以當柴燒。

布希提出加強氣候變遷研究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6-11 (ENS)- 布希總統今天宣布要增加新的研究方向,以尋找全球暖化的原因,以及為他們日前所拒絕的京都議定書發展替代方案。環保團體則批評總統的這項舉動,認為這只是另一種不願對氣候變遷採取行動的拖延戰術而已。

為達京都議定書標準 歐盟溫室氣體排放需減半 >>>

  比利時,布魯塞爾,2001-06-11 (ENS)- 由歐洲的企業界、民間團體與歐盟會員國組成的工作小組,今天發表了一篇新報告,說明在配合成本效益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情況下,歐盟可以輕易達到京都議定書規定的排放量。

德國以風力發電取代核能 >>>

  德國,柏林,2001-06-11 (ENS)- 德國政府發表有關大規模發展近海風力發電的多項計劃,預期協助執行撤除核能的政策,以配合減緩氣候變遷的目標。德國政府與電力公司共同決定關閉19座核電廠的一項協議,已經運作多年。該協議今天終於在柏林獲得簽署確認。

烏干達重新開放曾因戰亂而關閉的Rwenzori 國家公園 >>>

記者 Jennifer Wanjiru 報導

  烏干達,坎帕拉,2001-06-11 (ENS)- 烏干達政府宣佈,圍繞著備受戰亂折磨的鄰國剛果共和國邊界的Rwenzori山區國家公園,將在7月2日重新開放。這次的開幕,可說是為登山者舖設通往非洲第三高的山 - 景致優美、高度5千1百公尺的瑪格利塔山。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6-14 >>>

  • 捕獲豆腐鯊未通報 七一起罰錢(漁業署為保育台灣周邊海域鯨鯊資源 調查相關漁獲資料及變動情形 做為研訂管理措施參考) (台灣 聯合報)
  • 保育類動物中藥材替代品多 中藥行可買到(台北市衛生局昨日公布各項保育類動物製品的替代用藥及療效) (北市 中國時報)
  • 市府斥巨資 研究愛河生態(希望透過水中生物指標,讓市民知道愛河已經新生,並做為改善水質與環境的依據) (高市 聯合報)
  • 掩埋場生蠅害 環局:背黑鍋(市議員說明掩埋場建成後 深澳坑住戶曾飽受蠅害 是不爭的事實 他的質詢是要提醒環局注意此一現象) (基隆 聯合報)
  • 環保署:全力推動有害廢棄物最終處置場(預計92年可處理上千噸一般工業廢棄物 工業局則承諾91年能處理5噸以上有害廢棄物) (台灣 東森新聞報)
  • 癌症死亡逾二百人 RCA員工陳情(職業病鑑定未確認 相關職災給付、補償等遙遙無期;行政院已指定勞委會作為相關事務專責處理的單一窗口) (北市 聯合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6-14 >>>

  • 兒童間裝修有環境指標(項目包括二氧化碳 細菌 採光 氣溫 相對溼度 空氣流動 噪音等等) (中國 信息日報)
  • 半導體成為環保節能新能源:半導體交換器與其能源元件、散熱系統構成一個能量轉換系統 可用於冰箱、空調器等製冷產品 (中國 中國環境報)
  • 報廢汽車回收將有管理辦法 包括報廢汽車回收企業資格、管理內容、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監督管理職責和對違法行為的制裁等 (中國 中新社)
  • 桂林將利用微生物處理生活污水:專家說明微生物處理污水技術 投資少、運行費用低 適合在未鋪設城市污水管網的住宅小區推廣 (桂林 新華社)
  • 北京舉辦"綠色消費"大型博覽會 (北京 市場報)
  • 北京將建蚯蚓處理垃圾50畝示范基地 預計日處理50噸以上垃圾 (經蚯蚓分解後的垃圾便於分類處理) (北京 北京日報)
  • 張家口啟動防沙治沙六大工程 計劃用十年使森林覆蓋率達到48% (河北 人民 日報)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6-11 >>>

  • 核廢料的儲存地點需深入地下
  • 全國各地的行動派人士 聯合反對設立猶加山核廢料儲存場
  • 熱帶暴風雨艾莉森 襲擊路易西安那州、德州
  • 獎勵污染業者承辦聯邦午餐計劃
  • 人類獵殺哺乳類動物 是導致後者滅種的原因
  • 多位大學校長呼籲布希要節約能源
  • 四種原生魚類重回田納西州的泰麗可河
  • 羅德島撥出專用經費整治地區內污水
  • 候鳥西南柳鶲需要濱水地帶作為棲地
  • 加州電力公司回收30萬台低效率運轉的冰箱

[生活的未來-生活環保]如何利用網路來節約研討會的成本並提高效率? (下) >>>

作者:陳弼仁

利用網路可減少75%的論文印刷成本

  除此之外,也要鼓勵舉辦研討會的單位,儘量將會議的內容放置於網站上,供與會者或大眾自行閱讀或下載,減少研討會論文集的印刷...

  有鑑於此,筆者已逐漸養成習慣,參與研討會都儘量減少索取論文集。也鼓勵各主辦單位,減少印發論文集。但是,與會者來到現場怎麼辦?其實,既然叫做研討會,最重要的就是來「研討」,而不是到現場來讀書!所以,可以折衷一下,只要印發摘要版就好了。以一場200人的研討會,7~8場演講或論文發表,通常會印發250本手冊,加上裝訂及排版,每本手冊的單價需要150~200元,總經費將需要4萬元左右。但是,若改以摘要版,每本手冊將可節約至20元左右,則只需要5千元的費用...

[環境關懷事件]南台灣的土地沉淪-我們生活在有害事業廢棄物的環境裏 (上) >>>

作者:蔡順柔 (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會員)

  第一次搭往高雄的飛機在八十五年那一年的冬天,衝破烏密的濃霧降落在打狗城上,走出艙門迎面而下的是南台灣赤誠的太陽,拂面而上的是南台灣微香的椰風...

  第一次檢警單位發現有不肖業者在挖完陸砂後再將坑洞填入各類廢棄物,其實有害事業廢棄物早已悄悄大舉入侵高屏二縣...據報章媒體追蹤報導,這間高水準的專業甲級環保...取得政府處理工業廢棄物的執照,又因極具專業能力,被許多大小企業委託處理事業廢棄物,從此南台灣的土地開始沉淪...

  在八十八年二月萬丹赤山巖那一場,二隻大怪手沒頭沒腦的在挖掘,工研院的專業人士穿著慘白的防護衣在現場「毒物指揮」,各種五顏六色未經處理的有毒廢棄物終於重見天日...接著,在新埤鄉的餉潭大橋旁的左邊台糖農地上,挖出四五千桶的「五氯酚」(50年代的除草劑);右邊的土地則是深埋著數萬噸的垃圾,上面還種著另人垂涎的木瓜、竹筍與芒果...

[專欄作家]鮭魚故事 >>>

作者:蘇逸平

  秋日時分,馬肥草長,這是古代黃沙大漠上最喜歡描繪的壯闊景象,但是在美國西雅圖的東邊一處河邊,「秋日鮭魚肥」才是此刻的真正寫照。

  鮭魚其實是一種相當奇妙的魚類,出生於淡水的河流,卻在成長期游出大海,在鹹水的環境中長大,覓食,等到產卵期時卻又跋涉千里,再一次回到淡水環境的故鄉生出下一代,如此循環不已,生生不息。

  在西雅圖東方的「鮭魚產育中心」,我們幾個來自臺灣的訪客們興高采烈地看著中心的人員精心構建的「魚梯」,在「魚梯」中,來自千里外的鮭魚努力地溯游而上,與急湍而下的水流搏鬥,偶爾一個騰躍,身長可達六十公分的大鮭魚「刷」的一聲躍上一公尺高的魚梯,充滿了動感之美...

[活動訊息]第二屆屏東研究研討會-產業、生態、建築V.S.鄉土 7.6-7.7 >>>

  時 間:7月6、7日 (五、六)
  地 點:屏東縣文化局五樓演講廳 (屏東市大連路69號)
  報 名:截止日期:2001年6月20日止
      洽詢電話:08-7360331轉17 洪美珍小姐 (屏東縣文化局)
           08-7888432 (大武山文教基金會)

  億萬年的自然條件,孕育產業百年的發展,生養族群居住的形式。從產業、生態與建築,建構屏東鄉土文化特質。

[大地與人的對話]內湖內溝溪的生態工法 6.15 >>>

  播出時間:6月15日(五) 早上8:45/下午4:15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台灣河川原本生態豐富,但由於地形與氣候特殊,枯水期只見涓涓細流,豐水期又易氾濫成災,過去河川整治,經常就是水泥一鋪,做成一條大水溝了事,但近來,大家已經發現,這樣的做法使得河川生物無法生存,於是用生態工法整治河川,打造親水家園的想法就慢慢出現了。

  台北市政府建設局,從六年多前開始,主動用生態工法整治近郊的野溪,如內湖的內溝溪等等,最近已經有了初步的成效,頗令人驚喜,在他們的設計下,這裡有自然步道讓人遊憩,生態自然風貌也得到了保育,我們本集,就到內湖去看看。

[活動訊息]我們的島-八色鳥與陸砂 6.18 >>>

  播出時間:6月18日 (一) 晚上10:00-11:00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八色鳥的到來,啟動了環境保育與經濟開發的論戰。陸上砂石開採是為少數人利益還是國家利益?「八色鳥與陸砂」將帶您深入探討陸砂議題。

[本會訊息]6月11日開始發行全文版啦! (全文版訂閱) >>>

  還記得週年慶時,我們對您許下了「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將於近期內發行的承諾嗎?

  這是真的,在系統處於相對穩定情況後,特別是還經歷了東方科學園區事件等波折...,我們已於6月11日開始發行全文版了!

  為使全文版與摘要版的功能區隔更為明顯,今後摘要版的摘要編輯將更為簡潔(註),您可依照個人需求或閱讀習慣,選擇訂閱全文版或摘要版。

  如果您還未將訂閱設定更改為全文版,將會持續收到新版的摘要版。

  全文版訂閱預約: econews3@etf.ngo.org.tw

全文版請參考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