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趣聞/科博館科普專欄]女人香 --﹥
作者:李曼玲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
攝影:李曼玲
公園裡,典雅的淑女正神閒氣定地坐在長凳上,享受悠閒的午後時光。她輕搖羅扇,讓獨特的香氣逐漸充斥整個空間。這香氣是何等誘人啊!公園裡所有正在奔跑的、活動的小伙子們,無不引頸眺望,尋找源頭...這像電影情節一般的畫面,可不是人類愛情遊戲的翻版,而是褐藻的雌、雄配子,在茫茫大海裡,互相尋找的方法。對應於故事中的角色,雌配子是淑女,雄配子是小伙子,而那股誘人的香味,就是褐藻的性費洛蒙(sexual pheromones)。
...以長囊水雲為例,雌配子脫離母株之後,大約有24小時的時間,尋找著床點。待其順利降落,就會開始散發性費洛蒙,引導雄配子前來交配...
《科博館專欄》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資料,「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贊助。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網址: http://www.nmns.edu.tw/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網址: http://fnmns.nmns.edu.tw/
全文詳見: http://e-info.org.tw/topic/fspecies/2001/fs01092501.htm
◆[環境政策]新管制條例將大幅削減「非道路引擎」的污染氣體排放量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9-20
(ENS)-
針對數種「非道路引擎」的污染氣體排放量,美國環保署正提出更嚴格的管制標準。新的管制條例將可大幅削減包括來自雪地摩托車排氣管、全地形車種、遊艇和其他污染源所排放的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sep2001/2001L-09-20-06.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 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92001
◆[環境政策]歐盟基因轉殖作物 法案已鬆綁解凍 --﹥
比利時,布魯塞爾,2001-09-20
(ENS)-
歐盟執委會發表了至今最強烈的聲明,執委會即將重新展開基因改造作物的上市核准程序,並呼籲歐盟放棄(無限期)延後核准程序的立場。執委會計畫將在10月展開一連串法規會議,以對過去延宕二年的審查舊案陸續核發新的許可證。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sep2001/2001L-09-20-03.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 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92002
◆[能源問題]阿拉斯加保護區的鑽探石油計畫
可能被納入國防預算增列提案的一部分 --﹥
記者
Jeff Benner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9-20 (ENS)-
受到上週恐怖攻擊事件的影響,在阿拉斯加極區內鑽探石油一案再度引起激烈辯論。參議員詹姆斯•英荷夫在一項提案中建議,將阿拉斯加國家野生物保護區內的鑽探石油案完全納入國家安全議題的範疇,並且在週五的國防預算審核會中加以討論。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sep2001/2001L-09-20-04.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 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92003
◆[生態保育]庫克群島設立南太平洋的鯨魚庇護區 --﹥
庫克群島,拉洛東加,阿瓦魯,2001-09-20
(ENS)-
庫克群島政府今天宣布,已經在該國的專屬經濟海域建立一座鯨魚庇護區。該國專屬經濟海域的面積約佔整個太平洋的1%。抹香鯨、座頭鯨和南太平洋露脊鯨,都在整個庫克群島的水域中活動。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sep2001/2001L-09-20-01.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 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92004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9-25 --﹥
-
[能源問題]「利奇馬」來襲 核三廠嚴陣以待 (恆春
聯合報)
-
[生活環境]勞委會籲風災後地下室抽水應防一氧化碳中毒
(台灣 中央社)
-
[生活環境]十萬噸垃圾堆成山 十天內焚化掩埋
(北市 TVBS新聞)
-
[生活環境]立委建議環保署重新檢討焚化爐設置標準
(南市安南區 中華日報)
-
[生活環境]嘉市污水下水道工程 明年啟動 (嘉義市
聯合報)
-
[生態保育]台東查獲盜獵保育類動物山羌五隻
(台東 中央社)
-
[全球變遷]國科會研究報告:百年來
台灣全島及附近海域暖化使雨量增加 (台灣 聯合報)
-
[土地及水文]中央公園 規畫設置滯洪池 (宜蘭
聯合報)
-
[土地及水文]農委會:地質變動
土石流愈來愈多 (台灣 中國時報)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標題: 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1-09-25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9-25 --﹥
-
[生活環境]油輪沉沒8600噸柴油可能洩漏
鼓浪嶼面臨重度污染 (廈門 東方網)
-
[生活環境]江蘇限期治理養殖場 2001年底前畜禽糞便不得再排入太湖流域水體
(江蘇 中國環境報)
-
[生活環境]河水污染嚴重 居民大撈死魚
大都是拿去烘乾後餵雞 (尖山村 貴陽日報)
-
[生活環境]上海綠化覆蓋率 明年有望達到25% (上海
新聞晨報)
-
[生態保育]非法狩獵數量驚人
廣西野生動物數量銳減 (南寧 中新社)
-
[生態保育]五臺山草地保護亟待加強:旅遊業的開發過度、當地農民的無序開墾和遊客的肆意損毀
(太原 新華社)
-
[生態保育]中荷聯手保護雷州半島紅樹林
是大陸目前保護紅樹林面積最大、投資最多的項目 (廣東
人民網)
-
[生態保育]廣東自然保護區不得再建風景名勝
省人大常委會審議有關條例草案 (廣東 南方日報)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標題: 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1-09-25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9-20 --﹥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sep2001/2001L-09-20-09.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 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1-09-20
■[環境的未來]錯失標的-綠色子彈
(上) --﹥
作者:傑奇•艾倫•朱利安諾博士
如果你把產品冠上「綠色」的稱號,你就可以進入迅速成長注重環保的消費市場。然而,所謂綠色產品的定義仍舊是模擬兩可。...
最奇怪而且最諷刺的,大概是美國軍方從1994年開始研發的「綠色子彈」。美國報紙在五月大幅報導這則新聞時,似乎並沒有看出「綠色」用在子彈上的諷刺。...
已有數百萬磅的鉛素滲入,污染了地下水,且破壞了生態系統脆弱的平衡。
歷來一直不受眾多環境法規限制的軍力,開始採用鎢來取代M-16步槍子彈中的鉛素。軍方聲稱,在2005年當這種新款子彈取代舊有的含鉛子彈時,這項改變將會去除對土壤的污染。這看來比較安全,至少在我們發現鎢對環境的不良影響之前。
鉛,只是子彈所製造出的環境問題之一角。用來將子彈密封、防水、上漆以及發射的物質都是有毒的,而且部分還會導致癌症。...
全文與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jun2001/2001L-06-27g.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沈怡伶
譯, 蘇崧棱,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全文: http://e-info.org.tw/issue/environ/2001/environ01092501.htm
▲[專欄作家]風災、經發會、以及走在分水嶺上的山林保育
(下) --﹥
作者:林益仁 (生態關懷者協會理事長)
隨著自然保育概念在台灣的萌芽早有保育人士與學者指出最好的造林政策就是保育現有的森林。近年來由保育團體與原住民共同推動的拯救原始檜木林運動以及由此延伸出的馬告國家公園的籌議和原住民部落地圖的討論基本上正是體現了這種保育森林的一貫精神...
就連國際知名的理論生態學學者英國皇家學會的會長Sir Rober May在他的主題演說中都一再提及保育學者的社會責任。換句話說,在自然保育的工作上,人類社會的因素必須拉進來。更重要的是,保育工作者(包括學者在內)其實是無法自外於這些政治社會脈絡的影響的...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viewer/yihren/2001/re-yihren01092501.htm
●[讀者投書]水患與恐怖襲擊 --﹥
作者:杜文苓 (台灣環境行動網)
兩個星期前世貿大樓發生遭受自殺式恐怖攻擊,全市紐約甚至全美國受創嚴重﹔因為,紐約不僅是世界最繁華都市,更是美國甚至全球的商業樞紐。恐怖份子的襲擊,帶來的不只是屋毀人亡的恐怖效應,還有全球經濟秩序的紊亂。一個星期之後,因納莉颱風受創嚴重的北台灣,也讓台灣的經濟民生陷入空前混亂,尤其向來繁華熱鬧的台北市,雖具有百年防洪設備,受創情形卻不遑稍讓,捷運停擺,商圈泡水,社會整體損失慘重。
東西兩個繁榮城市嚴重受創,看似不相干的事,在本質上,卻都源自於環境問題。恐怖攻擊行動,雖是少數回教極端份子所為,盤根錯節的原因卻是美國整體的中東政策,而最大的利益糾葛則在石油依賴...
北台灣的水患,國人已多數認知到是過度開發,自然反撲的結果,原本的基隆河滯洪區,在一波波開發的壓力下,硬是變成住宅區、工業區,當時引以為豪的國家建設,如今換來的是不計其數生命財產的損失...
全文詳見: http://e-info.org.tw/reply/2001/reply-01092501.htm
●[活動]二○○一年MOA自然農法推廣志工培訓營 --﹥
-
第一梯次主題-生態與農業
時間:10月6日-7日 地點:霧峰中興大學農業試驗場
-
第二梯次主題-生活文化與農業
時間:11月3日-4日 地點:台東池上杜園(宿大地飯店)
-
第三梯次主題-有機農業的實踐
時間:12月8日-9日 地點: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聯 絡 人 :李美雲 電話:02-27814164轉252、0928641396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
泛美MOA基金會台灣辦事處、
台灣土地倫理發展協會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農業與生態是相衝突的,但是有機農業是否可能與生態相互結合?我們可不可用更寬廣的視野來導覽與人關係密切的農村環境或者將一群正在為台灣生態努力的農民將他們的MOA自然農法推廣給大家知道?
這是第一次結合生態與農業的研習課程,預計做為後續培訓生態農業志工的基礎。2001年MOA自然農法推廣志工培訓營只有40個名額,報名要快喔。
詳情請參閱 http://tleda.ngo.org.tw/農業志工培訓營報名簡章.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