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知性版訂閱 新聞版訂閱 新聞檢索

2002-01-20 (摘要版)

 
自然書寫 [自然書寫]浸水營古道-東遊記 (中)
自然人文 [自然人文]椰子產業新文化 (上)
老樹巡禮 [老樹巡禮]三芝-新庄村榕樹
專  欄 [專欄作家-賈福相]蝴蝶樹下 (上)
寓教於樂 [開懷篇]駱駝幾隻腳
本會訊息 [捐款徵信]感謝 曾晴賢先生 1.16捐款$6,000元
[捐款徵信]感謝 邱文彥先生 1.16捐款$8,200元
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攝影賞析邀稿自然書寫邀稿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郵局儲金定期定額捐款

[自然書寫]浸水營古道-東遊記 (中) --﹥

作者:吳美慧

  雖然一路多是下行的山路,但走在潮濕炎熱的南臺灣低海拔(1000公尺)森林中,個個汗流浹背,許多人忙著與螞蝗(陸生水蛭)長時抗戰,雖沒有驚聲尖叫,但不時傳來的報數聲,一隻兩隻三隻…,真是燕瘦環肥,教人啼笑皆非。

  途中經過原住民居住的遺址,看到他們「人字型」砌牆手法,不同於一般的築牆方式,真教人納悶。蘭科植物的綠葉不時現身,告訴我們此地環境的原始自然和豐富多樣性。頭烏線發出「是誰打破氣球」的獨特叫聲,卻是尋覓無蹤。

  右側路旁見到一座吊橋石柱,旁邊有註記大正15年(民國15年)3月等文字,不知道當年此橋是否往來不絕於途?終於在天黑前趕到溪畔(18:20),此處是姑子倫溪和茶茶牙賴溪的匯流處,換上溯溪鞋,歡歡喜喜過山河。來到對岸卸下背包,又回到大武溪的懷抱中,好好感受夏日黃昏,青山綠水的暢快舒適。(本文原載於2001年12月11日藍色東港溪電子報)

[自然人文]椰子產業新文化 (上) --﹥

一、關於椰子

  可可椰子簡稱椰子,屬棕櫚科,根據89年版台灣農業年報資料統計,目前全省現有栽培面積約5186公頃,其中屏東縣所栽植面積占全省總面積40.9%為最多,因此贏得『椰子的故鄉』的美譽,椰子除可經濟生產大面積種植外,也可作為行道樹美化之樹種,故亦有『綠色隧道』之稱。...

  社區內學校的人力、物力、康樂社團、藝術界、花卉產銷業者、餐飲業及寺廟宗教團體等共同推動椰子產業文化活動,設計規劃椰林休閒觀光示範區、椰子美食文化嘉年華、椰殼回收再加工利用、椰殼彩繪創意製作、椰果纖維作為盆栽花卉花器及介質、利用椰殼製作傳統樂器等一系列主題,並透過研習或辦理觀摩示範的方式,協助輔導社區居民對椰子產業文化的瞭解及重視...

[老樹巡禮]三芝-新庄村榕樹 --﹥

編號:北53∥樹種:榕∥高/公尺:11∥直徑:5.5∥年齡:120∥地點:三芝鄉新庄村51號  在淡金公路進入三芝鄉約22.5公里左右處,靠海一側會看到一個寫著「秘密茶坊」的招牌,從它旁邊的小路進去,順著道路走到底後,選擇左邊的道路,約50公尺處,位於受興宮門前的老榕樹,高大地屹立著。老榕樹盤根錯節的氣根糾結在一起,但它過密的枝幹,阻礙到寺廟的風水而遭受修枝,使得原本旺盛的枝幹,頓時削減很多。...

  老樹是大地的珍貴資產,有些人十分珍惜愛護,有些人卻殘暴的對待它們,老樹無語,只能默默地接受人們地對待。

[專欄作家]蝴蝶樹下 (上) --﹥

作者:賈福相

  美國西北方山區裏的一個印地安部落相信蝴蝶是寶石變成的。...結婚後,春風雖然吃得最好、穿得最好、住得最好,但春閨寂寞,也是鬱鬱不樂,她的憂傷感動了山神,神就告訴她在一個山洞裏,有一大堆寶石...

  她找到寶石後,越看越喜歡,憂傷變成了喜悅。她用寶石串成項鍊,縫到衣裙上。她忘了對神的許諾,每天珠光寶氣的,她更漂亮了,部落的勇士們為她忘記了行獵,勇士的妻子們為她傷心抱怨,老酋長也不聞不問。

  春風每天都要到湖邊看自己的倒影,她覺得世界上再也沒有什麼比自己更漂亮了。

  一天,六月的山風猛吹,把湖水吹縐了,她的影子變得模糊,不知不覺的,她走向深水,走向湖心,一失足淹死了。她身上所有的寶石都變成了各形各色的蝴蝶,像雨後的彩虹,一瞬間染亮了山谷。...

[開懷篇]駱駝幾隻腳 --﹥

小明 : 媽媽,媽媽,今天我在學校裡得了獎品唷!
媽媽 : ㄚ!好厲害ㄛ!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哩?
小明 : 校長問我們駝鳥有幾條腿,我答三條。
媽媽 : 但是駝鳥只有兩條腿啊 !
小明 : 不過其它同學都答有四條,我與正確答案最接近,所以得了獎。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今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知性版範例訂閱 ★新聞版範例訂閱 ★目錄版範例訂閱

  對於知性版與新聞版的服務,您的想法是...
  

  姓名: 電子郵件:

  *請於上網連線時,再按"寄出"按鈕。

攝影賞析邀稿 --﹥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請搭配500-1000字左右的文稿,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

自然書寫邀稿 --﹥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