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簡介/科博館科普專欄]海邊的白髮魔女-毛苦參 --﹥
作者:楊宗愈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
攝影:楊宗愈
由於蘭嶼地處熱帶、亞熱帶地區,即使是冬天也有許多植物開花,而本期的主角毛苦參,就是在冬天完成開花、結果這一項生物的神聖使命...
苦參屬植物全球約有50種,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及北美洲地區;台灣只有兩種。而毛苦參則是廣泛分布於全世界熱帶海岸地區或島嶼上,在台灣,除了蘭嶼及綠島外,就只有恆春半島一些海拔低於50公尺的海岸礁石上,才可以看到它的蹤跡。然而由於台灣地區高度的開發,故現在要在台灣本島找尋野生的毛苦參,並不是那麼容易;不過,若是在冬天有假期時,走一趟蘭嶼,正好碰上毛苦參結果的季節,一串串念珠狀的果實,可不真像是一尊盤坐在海邊的白髮魔女嗎(圖6)?
《科博館專欄》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資料,「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贊助。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網址:http://www.nmns.edu.tw/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網址:http://fnmns.nmns.edu.tw/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topic/plant/Sophora-tomentosa/Sophora-tomentosa.htm
◆[台灣新聞-環境政策]彰濱等工業區已實施污染總量管制 設廠免環評 --﹥
稿源:環保署
經發會中,工廠申請設立於經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完成的工業區、科學工業園區或加工出口區內,在不超出原核定之污染總量下,免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的結論,已有具體成效。依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統計,彰濱工業區、雲林離島工業區、岡山工業區、和平水泥工業區、竹科銅鑼及竹南基地、南科一、二期及路竹基地、台南新吉工業區及其他經環評審查完成的工業區,目前均已實施污染總量管制。工廠於上述工業區、科學園區或加工出口區內申請設置,在不超出原核定之污染總量下,可免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環保署表示,過去有關工廠申設於已通過環評的工業區、科學園區或加工出口區內,設廠前仍須依環評認定標準再辦理環境影響評估,一直為業界所不滿。經環保署檢討,除於89年11月已訂定工廠設立於各工業區、科學園區內,在不超出原核定之污染總量下,得免實施環評的規定外,九十年更依「全國經濟發展會議」的共同意見,於10月3日修正發布「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明訂於經環境影響評估審查(核)完成之開發行為(計畫)內,在不超出原核定之污染總量下,其內之各開發行為經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免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除上述已經實施總量管制的八個工業區、科學園區之外,另外有二十多個工業區和科學園區,包括外界所關注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待審查後,即可實施總量管制。
◆[環境政策]厄瓜多指定二處國際重要溼地 --﹥
瑞士,格蘭,2002-01-21
(ENS)-
國際溼地公約秘書處今天宣布,厄瓜多政府已指定二處國際性重要溼地。一處為聖塔克萊拉的小島,位於瓜亞基爾灣內,另一處為拉格納湖(Laguna
de Cube),為馬其欽督山(Mache-Chindul)東南邊緣的永久內陸湖。本案預定於2月2日「世界溼地日」正式生效。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an2002/2002L-01-21-03.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12101
◆[環境政策]歐洲議會強力支持環境法案 --﹥
法國,史特拉斯堡,2002-01-21
(ENS)-
歐洲議會成員發表一份強硬的宣言,支持歐盟「整合性商品政策」,開發更環保的產品及服務。議會支持委員會提議的數項計畫,例如,將整合性商品政策的主要目標設定為「減少產品週期內產生的危害,以大幅降低環境總體負擔。」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an2002/2002L-01-21-04.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12102
◆[生態保育]剛果火山噴發
山區大猩猩逃過一劫 --﹥
盧安達,基森義,2002-01-21
(ENS)-
野生物研究專家今天表示,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尼拉岡戈火山噴發,對於維拉岡(Virunga)山區的大猩猩似乎並未造成直接衝擊;然而,火山附近的黑猩猩及森林中其他野生物將會「驚慌失措」。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an2002/2002L-01-21-02.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12103
◆[土地與水文]火山灰雲威脅剛果城市 --﹥
剛果民主共和國,戈馬,2002-01-21
(ENS)-
剛果民主共和國尼拉岡戈火山於上週四噴發,三股岩漿順山勢而下,流入基伏湖畔的戈馬市。今日火山已停止噴發,但釋出的火山灰雲中含有二氧化碳與甲烷,才是最具威脅性的。政府與援助單位正火速趕往救助難民。(編按:剛果民主共和國舊稱薩伊共和國)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an2002/2002L-01-21-01.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12104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1-24 --﹥
-
[生活環境]對抗風飛砂,台東各界組成防砂小組長期作戰。初步確定風飛砂的原因可能和河川裸露有關
(台東 中央社)
-
[生活環境]台南縣政府今年將推動二百公頃平地造林,希望藉由平地綠化推廣觀光休閒
(台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宜蘭龍德工業區興佳公司隔鄰空地土壤泛綠,疑有重金屬汙染
(蘇澳 聯合 報)
-
[生活環境]野柳女王頭風化問題,各界對於是否應以人工方式介入自然環境猶有爭議
(萬里 民生報)
-
[環境政策]台北市環保局22日完成「包裝廢棄物管理自治條例」,將對產品包裝予以嚴格規範
(台北市 民生報)
-
[環境政策]部分速食業者反映「限用免洗餐具」政策執行困難,環署研議替代案
(台北 聯合報)
-
[能源議題]支持利用再生能源,總統府太陽能發電系統22日啟用,創世界首例
(台北 民生報)
-
[生態保育]屏東科大將再送兩隻紅毛猩猩給英國猿猴世界(Monkey
World and ApeRescue Center) (屏東 中央社)
-
[生態保育]全球黑面琵鷺同步調查將於25日展開,為期三天,調查範圍包括台灣、俄羅斯西伯利亞、北韓、南韓、日本及香港
(台南 中央社)
-
[生態保育]宜蘭縣政府爭取將龜山島劃為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
(宜蘭 聯合報)
-
[其他]國家公園解說員23日至立法院陳情,期能排除適用立法院裁員決議
(台北 中央社)
環境資訊協會 黃怡碧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2-01-24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1-24 --﹥
-
[生活環境]中國計劃五十年內讓國土森林覆蓋率達到三成
(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中國人工造林面積居世界首位,約占世界人工林面積的三分之一;正在進行的六大綠色工程,規模亦是世界生態工程之最
(北京 新華社)
-
[生活環境]南京紫金山觀景台破壞景觀將爆破拆除
(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北京歷史文化名城總體保護規劃」已制定完成,北京舊城四分之一將受保護
(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中國挪威環境合作研討會22日在北京舉行,挪威首相邦德維克到會致辭
(北京 人民日報)
-
[全球變遷]黃河源區生態環境地質調查顯示,水環境變異、氣候變異與沙漠化加劇乃黃河源區黃河斷流的三大“罪魁禍首”
(西寧 人民日報海外版)
-
[生物科技]第七屆國際人類基因組大會將於今年四月十四日至十七日在上海舉行
(台北 中央社)
-
[其他]江西宜黃發現罕見巨型蝙蝠群 (宜黃
人民網)
環境資訊協會 黃怡碧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2-01-24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1-21 --﹥
-
[生活環境]美國人普遍關注野生物
卻少有人資助保育機構
-
[生活環境]洛杉磯綠色計畫 邀請搖滾樂團Los
Lobos代言
-
[環境政策]國有地發展再生能源 將納入2003年預算編列
-
[環境政策]佛羅里達州海岸復育計畫 1,700萬美元經費申請過關
-
[環境政策]低利率水質保護基金
紐約州開放非營利組織申請
-
[能源議題]終結美國對石油能源危險的過度依賴
-
[生態保育]避免綠貽貝生長過剩衝擊生態
佛羅里達科學家鼓勵民眾多加食用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an2002/2002L-01-21-09.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2-01-21
■[生活的未來-生活環保]水價待漲 雨水回收再利用蔚成風 --﹥
作者:鄭朝陽 (民生報記者)
都會區人口密度高,消耗大量的能源與資源,用水量更是可觀,如果建築物與開放空間都能導入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統,等於在都市廣建迷你的小水庫,除了有驚人的省水效益,對降雨時紓解都市地表逕流量暴增、降低洪患發生率也很有幫助。以人口密度評估,台北市、高雄市每平方公里都接近一萬人,台北縣、桃園縣、彰化縣三個縣也在一千至五千人之間,都是相當適合推動雨水利用的地區。...
此外,收集雨水再利用的成本每度只要 6.4 元左右,建造一座水庫所生產的水,每度成本至少是二十元起跳,因此,增加雨水利用量就能減少蓋水庫所付出的昂貴工程與社會成本。...(2002.01.05)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issue/surround/2002/su02012401.htm
▲[我們的島]『農業‧入世』系列之四 【危機轉機】 --﹥
作者:郭志榮
WTO對國內農業造成的衝擊,農委會預估將有三十七萬公頃農地必須釋出,除了靠近山區重行造林之外,接壤城市邊緣的,就考驗著人與自然的關係。前主委彭作奎表示,大量釋出的農地,無論作為教育或保育之用,可以適度調整台灣生態的緊張關係。
WTO開放之後,農民焦慮、政府著急,外來的蔬果低價競爭,外來的疫病試圖闖關,在一片悲觀聲中,其實也有新動力在醞釀,無論是自立自強的新農民,農村復興下的二代親情,或者農地釋出後,完善國土規畫下,重建人與自然的關係。
WTO的來臨,讓我們看到台灣農業結構正在轉變,無論是被迫或自主,走錯步,真會萬劫不復,走對了,贏得不只是農業,還有台灣。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ourisland/2002/ou02012401.htm
●[研討會]「國內生物醫學科技產業之發展」研討會 --﹥
時 間:1月25日(五)
地 點:高雄市義守大學推廣教育中心
費 用:會員每人1000元,非會員每人1200元
(含參考資料、午餐、茶點、講義 )
報 名:07-2825870,傳真:07-2826249
主 辦:中國工程師學會高雄市分會
協 辦:經濟部生物技術與醫藥工業發展推動小組
工業技術研究院生物醫學工程中心
高雄市工業會
●[節目預告]我們的島-「農業‧入世」系列之四 【危機轉機】 --﹥
播出時間:1月28日(一) 晚上10:00-11:00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封面故事 「農業‧入世」系列之四 【危機轉機】
WTO開放之後,隨著大量而多樣的農作物進口,國外昆虫、植物的檢疫工作,變得更繁瑣而重要,因為在堆積成山的進口貨櫃中,永遠不曉得這些黑名單的疫病旅客,可能躲在那個陰暗角落,準備重創台灣。
人與自然 研究系列之二【海洋尋秘】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在海上航行,但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適應在海上漂泊的日子,國內有一種船、有一群人,終日與海為伍,在這艘船上配備著精密的儀器,這群研究人員在找海洋的秘密,當研究船從基隆港出發之後,我們將航行於茫茫大海,停泊於陌生的島嶼,究竟在這一次海洋探索中,我們又將發現什麼呢?
看守台灣 看不見的"毒"害
工廠住宅林立的都會區,地底下卻埋藏著汞污泥,這樣的荒謬至極的事件,發生在台北縣新莊市,地下水及土壤已經受到汞污染的事實,居民不願相信,但環保單位卻早已知情,我們更關心的是這些看不見的毒害,究竟還存在那裡?其實台灣已經有八大工業區的地下水及土壤都已經遭受污染,其中也包含了頂著高科技光環的新竹科學園區,仔細追查才發現,許多污染廠址不但鮮為人知,更在經濟的聲浪下受到政府的漠視,最後民眾的健康以及環境的公益,就如同台灣的地下水及土壤一樣,被看不見的毒害,一吋一吋的腐蝕,一點一滴的流失…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綠色原鄉 --﹥
播出時間:1月25日(五) 下午3:45~4:0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位於南投縣埔里的桃米社區,舊名為「桃米坑」,過去以務農為主,在經歷了921大地震之後,積極朝休閒生態社區前進,希望未來成為生態村,能提供村內居民一個休閒與教育的場所。
桃米居民在新故鄉基金會的協助下經常舉辦活動,讓居民親身體驗桃米村的原生生態,而社區內的原生池亦由居民捐出,完全以自然工法打造,十分美麗,特有生物中心甚至教授村民生態課程,已有9位獲得合格證書,成為正式的解說員,我們本集就跟著節目一起去看看這個生態資源豐富的生態村。
★[本會訊息]更正啟事 --﹥
本刊1月17日環境新聞【美國環境新聞掃描】,一則標題為「生物學家呼籲:正視基因改造食品背後錯誤的科學觀」,原翻譯有誤,正確翻譯應為「生物學者呼籲:正視基因工程背後的科學瑕疵」,特此更正。
感謝本協會理事高文彥先生來函指正。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2-01-17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今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