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孟琬瑜 [賦歸]
告別正雄他們,我和我同學回程路線,選擇從武陵往梨山接大禹嶺。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sunday/nature/2002/na02031001.htm
校內有四棵雀榕及一棵樟樹,已經年過百歲,棵棵都長得英挺壯大,每當天氣晴朗時,老師時常帶著學生在大樹下來場室外教學... 本文摘錄【老樹巡禮-台北縣珍貴樹木】
http://www.csnp.org.tw/ 作者:賈福相 已近黃昏,池邊的柳蔭漸漸擴大,影子的話只有睡蓮聽得懂,於是,它們合攏了花瓣,慢悠悠的、從容地沉入水中,把夜的光彩讓給了西天的星群。 天剛亮,蓮葉上的露珠是千萬個立體的鏡子,每個鏡子裏,都裝滿了早晨的世界,蓮花們醒了,浮出水面,有嬰兒一樣的微笑,用再生來迎接白天。 這些蓮花,晨與暮的韻律,仍然在莫內(Claude Monet)的池塘裏,仍然是莫內的蓮花,被創造了,被完成了,莫內和蓮花,在巨大的畫布上(Decorations des Myrnpheas),將近一百年,一百年只是永恆的開始。...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viewer/chia/2002/ch02031001.htm 作者:廖鴻基 船隻切入麻六甲海峽南端。海面遠遠近近都是船燈,海峽「船流量」驚人,近百艘船在海域裡泊停;我們在繁忙的航道中,在船流裡謹慎航行,船速不快,但往來的船燈讓人錯覺以為置身在高速公路上。聽老航海人說過,這是地球上最繁忙的兩個海峽之一。 港域裡幾百艘船隻停泊,原以為整補得排隊一段時日,沒想到三小時內已開始補給,包括取締污染的巡邏艇都已來到船邊,船隻萬一漏出油污,罰金一萬美元以上;任何大小垃圾從船上丟到海裡,罰二千美元。難怪輪機組總動員不敢稍有怠忽;難怪一靠近新加坡港船長一再叮嚀:「垃圾不准丟到海裡。」 比較起來,台灣大大小小的港口是自由自在隨便多了。 每日至少數十國、數百艘船、數千個船員海域裡進出,水面上不見一片漂浮垃圾、看不到一塊小小油漬。我想,離岸海域都能照顧得如此乾淨有序,岸上這座城市應該也是整齊乾淨的吧。(本文原刊載於2002.2.23聯合報/聯合副刊) 海洋的.生態的.環境的.文化的.後山的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kuroshio/2002/ku02031001.htm
本刊發行[2002台灣環境前瞻系列]特刊期間(包含上週及本週),[黑潮觀點]專欄,將安排於週日刊登。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今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請搭配500-1000字左右的文稿,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