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知性版訂閱 新聞版訂閱 新聞檢索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2-03-10 (摘要版)

 
自然書寫 [自然書寫]說說數魚 (四)
老樹巡禮 [老樹巡禮]金山-金山國小樟及雀榕
專  欄 [專欄作家-賈福相]莫內的故居 (上)
[黑潮觀點]海上高速公路
寓教於樂 [開懷篇]不同解讀
本會訊息 本刊特邀專欄作家賈福相教授來台演講
特刊期間專欄異動
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攝影賞析邀稿自然書寫邀稿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郵局儲金定期定額捐款

[自然書寫]說說數魚 (四) --﹥

作者:孟琬瑜

[賦歸]

  下午一點多,從抽水站爬上岸,正雄和學弟開車來接大家。
  換下防寒衣,盥洗完畢,才發現自己曬傷的臉頰。
  陳老師披著大毛巾,捧著一本費曼先生,坐在行政中心的草坪上閱讀曬太陽;
  我和一如也找了一棵山茶花底下,曬頭髮驅寒。

  告別正雄他們,我和我同學回程路線,選擇從武陵往梨山接大禹嶺。
  主要還是想繼續看看白狗群的遷徙之地。
  中橫的原貌,其實是個古木參天,溪流潺潺的景觀道路。
  不必懷疑,身邊優美的巨木,就是中高海拔的優勢樹種:紅檜,雲杉,鐵杉...。
  而碧綠溪的名字來自畢祿山,
  合歡溪注入由耳無溪和中央尖溪匯入的南湖溪,
  再與七家灣,有勝,司界蘭的水一同奔流,叫做大甲溪。
  從穿過大禹嶺隧道,就越過中央山脈到東邊來了!
  大禹嶺往合歡山,正是雲海翻滾精彩之時,
  山坡開始隨著陽光變色,彷彿清晨的景象正慢慢地倒帶著。...(1991.10.27-28)

[老樹巡禮]金山-金山國小樟及雀榕 --﹥

金山國小樟及雀榕  金山鄉最精華之腹地-美田村,是該鄉政治、經濟、商業中心,尤以中山路工商發達,交易熱絡,而位於崙子頂下側方的金山國小,是金山最大的國小,擁有百年歷史的校園中有幾棵老樹是在創校時就種植的,他們正是金山國小師生的最佳良伴和共同記憶。

  校內有四棵雀榕及一棵樟樹,已經年過百歲,棵棵都長得英挺壯大,每當天氣晴朗時,老師時常帶著學生在大樹下來場室外教學...

[專欄作家]莫內的故居 (上) --﹥

作者:賈福相

  已近黃昏,池邊的柳蔭漸漸擴大,影子的話只有睡蓮聽得懂,於是,它們合攏了花瓣,慢悠悠的、從容地沉入水中,把夜的光彩讓給了西天的星群。

  天剛亮,蓮葉上的露珠是千萬個立體的鏡子,每個鏡子裏,都裝滿了早晨的世界,蓮花們醒了,浮出水面,有嬰兒一樣的微笑,用再生來迎接白天。

  這些蓮花,晨與暮的韻律,仍然在莫內(Claude Monet)的池塘裏,仍然是莫內的蓮花,被創造了,被完成了,莫內和蓮花,在巨大的畫布上(Decorations des Myrnpheas),將近一百年,一百年只是永恆的開始。...

  
  講 題:一丘一壑也風流~漫談人生三境界
  演講者:賈福相 教授
  時 間:2002年3月16日(六) 下午2:30~5:00
  地 點:關渡自然公園
  主 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關渡自然公園

  我想參加3/16(六)演講,
  我的姓名:*
  聯絡電話:*
  通訊地址:
  電子郵件:*

  *請於上網連線時,再按"寄出"按鈕。

[黑潮觀點]海上高速公路 --﹥

作者:廖鴻基

  船隻切入麻六甲海峽南端。海面遠遠近近都是船燈,海峽「船流量」驚人,近百艘船在海域裡泊停;我們在繁忙的航道中,在船流裡謹慎航行,船速不快,但往來的船燈讓人錯覺以為置身在高速公路上。聽老航海人說過,這是地球上最繁忙的兩個海峽之一。

  港域裡幾百艘船隻停泊,原以為整補得排隊一段時日,沒想到三小時內已開始補給,包括取締污染的巡邏艇都已來到船邊,船隻萬一漏出油污,罰金一萬美元以上;任何大小垃圾從船上丟到海裡,罰二千美元。難怪輪機組總動員不敢稍有怠忽;難怪一靠近新加坡港船長一再叮嚀:「垃圾不准丟到海裡。」

  比較起來,台灣大大小小的港口是自由自在隨便多了。

  每日至少數十國、數百艘船、數千個船員海域裡進出,水面上不見一片漂浮垃圾、看不到一塊小小油漬。我想,離岸海域都能照顧得如此乾淨有序,岸上這座城市應該也是整齊乾淨的吧。(本文原刊載於2002.2.23聯合報/聯合副刊)

[開懷篇]不同解讀 --﹥

有一天,蟑螂姊姊哭著跑回家來....

蟑螂爸爸急著問道:「女兒女兒泥怎麼了?」 
蟑螂姊姊一邊哽咽一邊說著:「爸!為什麼別人都說我是害蟲!嗚嗚嗚.......」 

這時蟑螂弟弟也回來了,他卻是一臉忍不住的興奮:
「爸!爸!這輩子第一次有人熱情地和我打招呼喔~」 

蟑螂爸爸問:「真的嗎?他們怎麼說?」 

蟑螂弟弟:我剛剛才一出門,他們看到我就對我說:
「嗨!~~~~~~蟲~」 

蟑螂爸爸:「0_o............」 
蟑螂姊姊:「-_-\.........」 

[本會訊息]特刊期間專欄異動 --﹥

  本刊發行[2002台灣環境前瞻系列]特刊期間(包含上週及本週),[黑潮觀點]專欄,將安排於週日刊登。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今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知性版範例訂閱 ★新聞版範例訂閱 ★目錄版範例訂閱

  對於知性版與新聞版的服務,您的想法是...
  

  姓名: 電子郵件:

  *請於上網連線時,再按"寄出"按鈕。

攝影賞析邀稿 --﹥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請搭配500-1000字左右的文稿,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

自然書寫邀稿 --﹥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