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知性版訂閱 新聞版訂閱 新聞檢索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2-03-15 (摘要版)

 
  本日主題: 美國擬撤銷幾處重要棲地保護區
知性專題 [草山之旅]自然的簫聲(一) 呼叫鳥
環境新聞 [生活環境]美國產業普遍未經核備任意排放廢氣
[環境政策]美國擬撤銷幾處重要棲地保護區
[環境政策]加拿大新法上路 確保海豹狩獵更為人道
[生態保育]澳洲Goolengook古森林伐木作業動工 多名保育人士遭逮捕
[全球變遷]全球暖化恐將導致州鳥遷移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3-15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3-15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3-11
理性關懷 [環境關懷事件]黑心柳杉該死嗎?─請停止砍伐柳杉林!
專  欄 [黑潮觀點]釣魚
活動訊息 [演講]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本刊特邀專欄作家賈福相教授來台演講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郵局儲金定期定額捐款

[草山之旅]自然的簫聲-夢幻湖、七星公園之旅 (一) --﹥

作者:陳世一

◎呼叫鳥

夢幻湖生態保護區及七星公園  從七星山下來時,滿山都是包擇矢竹的箭竹林,走了一下子,就聽到竹叢中有鳥叫聲及鳥兒飛翔或跳躍波動竹葉片的沙沙聲,我和女兒就進入林內,貼緊箭竹,玩呼叫鳥的遊戲,我們學著各種鳥叫聲,聽聲音,我們前方的鳥兒也越聚越多,可是,我們都看不到,只見到偶而從旁邊林下飛過的幾隻綠繡眼而已,不過,聽著前方喧囂嘈雜、像在開同樂會般的聲音,還是覺得波動的血液裡充滿了喜悅。...

[生活環境]美國產業普遍未經核備任意排放廢氣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3-11 (ENS)- 全美國的工廠、發電廠及其他製造空氣污染的主要產業,有將近1/3比例的氣體排放未依清淨空氣法案報備核准,而其中新英格蘭地區比例最高,洛磯山地區的狀況最好。今日由「公職人員環境責任協會」所公開的官方檔案中,清楚地呈現出業界普遍違法的事實。

[環境政策]美國擬撤銷幾處重要棲地保護區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3-11 (ENS)- 美國國家海洋漁業局(NMFS)已和捍衛財產權團體取得和解,同意取消現存19個鮭魚與硬頭鱒族群的重要棲地保護區。該局今天宣布,將對這些族群重新進行調查,某些魚群可能因而失去聯邦政府的保護。

[環境政策]加拿大新法上路 確保海豹狩獵更為人道 --﹥

  加拿大,安大略省,渥太華,2002-03-11 (ENS)- 加拿大政府在海洋哺乳動物管理規則中修改部分條文,要求獵捕海豹的漁民必須確認獵物確實死亡後才可剝除其皮毛。漁業官員表示,這項修正以及其他新規定的目的在促進保育,並確保狩獵活動更符合人道。每年春季在西北大西洋捕捉的豎琴海豹數量達27.5萬隻。

[生態保育]澳洲Goolengook古森林伐木作業動工 多名保育人士遭逮捕 --﹥

  澳洲,維多利亞州,墨爾本,2002-03-11 (ENS)- 位於澳洲東吉斯蘭的Goolengook古森林,上週六(3月9日)開始進行兩處地區的伐木、鋸木作業,完全不顧保育人士強烈的反對聲浪,他們為了守護這片化外之境已奮戰多年。州警與自然資源環境部工作人員對伐木工人施予嚴密保護,並逮捕了19名抗議人士。

[全球變遷]全球暖化恐將導致州鳥遷移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3-11 (ENS)- 研究報告發出新警訊,全球暖化將導致多種鳴禽分布型態發生變化──其中有些美國州政府官定的州鳥也將失去其代表意義。根據氣候變遷模擬所作的推測,某些州鳥將會有部份甚至全體遷離原本牠們所代表的州,包括馬里蘭州的巴爾的摩黃鸝(金鶯)、新罕布夏州的紫雀、以及加州的加州鵪鶉(珠頸翎鶉)。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3-15 --﹥

  • [生活環境]中華民國國際環保資訊科技文化交流協會,14日再度要求環保署禁止開放有害廢五金進口,否則不排除發動抗爭,不要台灣也變成有害廢五金之家 (高雄 東森新聞報)

  • [生活環保]北市環保局籲民眾電話檢舉山區亂倒廢棄物者,未來將加強取締山區亂丟廢棄物者,除執行各山區的稽查工作,還將號召市民及民間團體共同參與認養登山道路及遊憩地點 (北市 中央社)

  • [生活環保]心靈環保義工斥資百萬購書借閱。屏東縣林邊鄉公所農經課長李政道,捐出六千多冊有關大自然及環保的書籍,自己管理書籍以免費供民眾借閱,在自家門口掛起「環保自然科學圖書館」看板 (屏東 世界日報)

  • [生活環保]台中市環保局為加強取締「烏賊機車」,首次鎖定工業區七百餘家廠商的員工機車,將於月底上門展開排氣大稽查。不過,連日來卻引發廠商反彈,有的找議員施壓,有的直言「不歡迎 (台中 聯合報)

  • [環境政策]經濟部工業局為掌握工業用水,避免缺水影響高科技廠商投資意願,下個月起將展開全台工業用水大調查,並擬以租稅減免鼓勵廠商節省用水 (台北 聯合報)

  • [生態保育]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郭瑤琪今到花蓮縣豐濱鄉,視察台十一線拓寬工程,她表示,未來重大工程必須把生態和景觀列入規劃重點,事先進行環境調查和規劃,以避免工程受到影響而延誤 (花蓮 中央社)

  • [生態保育]新竹縣最近發現鳥嘴山神木林,宜蘭縣爭取劃設馬告檜木國家公園案即將送行政院確定範圍 (宜蘭 聯合報)

  • [生態保育]南投九九峰 赫見黃頸蝠。黃頸蝠是民國88年才發表的台灣特有新種,以前零星紀錄僅知黃頸蝠分布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中高海拔山區,此次調查能在海拔300公尺左右的九九峰地區二度發現牠們的蹤跡,證明該種亦分布於低海拔 (聯合報)

  • [土地及水文]保持鳶山堰集水區原水清潔 砂石車禁入。縣政府工務局水利課長李孟諺昨天表示,將以巨型消波塊堵住鶯歌及大溪鎮河川地出入口,不准砂石車進出,近期還要把鶯歌端河川公地上泥土路挖掉,解決水源區汙染難題及擴大鳶山堰集水區 (鶯歌 聯合報)

  • [土地及水文]經濟部水利處根據氣象局通報,14日下午3時30分開始展開地面人造雨作業,各水庫集水區隨即普降甘霖,北部旱象稍解中部苦無進帳。經濟部目前審慎評估休耕範圍,除現有休耕地區,尚無擴及其他農田休耕的必要性。至於農業水權是否納入水資源機關,行政院預定在四月底端出的政府改造案一併敲定 (台北 中國時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3-15 --﹥

  • [生活環保]年產5000噸的環保型製冷劑HFC - 134a生產基地日前在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涇河工業園破土動工。無毒、不燃、不爆,對臭氧損耗潛值為零,產品質量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準 (西安 新華社)

  • [生活環境]2002上海"綠色人居"房展下周揭幕 (上海 解放日報)

  • [環境政策]國家生態保護重點確定,強調嚴查生態違法行為 (北京 法制日報)

  • [環境政策]武漢啟動10大專案"洗"出碧水藍天,包括加強飲用水源保護,規劃漢江截汙,強化湖泊保護措施,制定各類水體限制排放的污染清單,提高工業廢水治理水平,提高生活汙水處理率,創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等措施 (武漢 科技日報)

  • [環境政策]北京市從4月30日起,沒有安裝全密閉裝置的渣土砂石運輸車,將不能在本市四環路以內運輸渣土砂石 (北京 京華時報)

  • [生態保育]成都溫江縣、郫縣和都江堰市上榜國家生態示範區,四川省沒有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的歷史已被打破 (四川 中國新聞社)

  • [生態保育]世界上唯一的麋鹿基因庫在江蘇大豐建成 (江蘇 中國新聞社)

  • [生態保育]保護蝌蚪無規可循?街頭蝌蚪3分錢一條。賣蝌蚪男子自稱,家裏開有青蛙、牛蛙養殖場。因小蝌蚪數量太多,今年遂想到拿出來賣,不僅可以讓孩子們多瞭解一些自然知識,還可賺幾個零花錢。省裏明文規定不准買賣成體青蛙,對小蝌蚪則沒有明文規定 (湖北 武漢晨報)

  • [其他]《世界遺產在中國》攝影展在日內瓦舉行,展示已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28處中國人文和自然景觀 (日內瓦 新華社)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3-11 --﹥

  • [生活環境]慢性消耗病蔓延至威斯康辛州(編按:慢性消耗病又稱作瘋鹿症、狂鹿症,係以鹿或麋鹿為感染對象,症狀類似狂牛症)

  • [生活環境]法院裁定表演猩猩飼主需支付訴訟費用

  • [環境政策]因應環境意識抬頭 參議院提陸軍工兵部工程革新法案

  • [環境政策]MTBE有助淨化空氣卻污染水源 是否禁用加州陷入兩難(編按:MTBE係汽油添加劑,因價格低廉而廣為使用,但對人體有重大危害)

  • [生態保育]紐約州劃設新保留區 保護香普蘭湖沿岸鳥類

  • [生態保育]復育夏季迴遊鮭魚 一步一腳印

  • [土地及水文]克拉瑪斯流域水權爭議有解 農地與魚類棲地雙贏

  • [其他]海貝可調節海洋酸性

[環境關懷事件]黑心柳杉該死嗎?─請停止砍伐柳杉林! --﹥

稿源:全國教師會生態教育委員會 李根政

  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聲稱台灣北部山區一萬五千公頃、約三千萬株的柳杉造林,八成以上罹患「黑心症」,將在近期內以每五公頃為一單位,採用漸進方式逐步砍伐這批柳杉,並就地在山區標售,重新造林。...

  柳杉黑心根本不是病,日本人工繁殖柳杉已有五百年歷史,從而衍生出二百多個品種,本身即分為黑心、紅心兩大品系。

  以長時間來看,現存的柳杉林,既是水土不服,最後必然會逐漸老化、死亡,如果沒有人工的干擾,林下的天然植被將會逐漸長成,漸漸取代、填補柳杉死亡後留下的空間,最後形成天然林。柳杉如果沒有造成危害,何需砍除?...

[黑潮觀點]釣魚 --﹥

作者:廖鴻基

  台灣海岸各地,不時可以看到手拿釣竿垂釣的釣魚人。十數年來改變最大的是,我們海岸邊的釣魚人似乎越來越少,十幾二十年而已,從隨便釣隨便有,到如今,再新穎、再精巧的釣魚裝備也都淪為花拳繡腿般中看不中用。

  過去釣魚可能是娛樂與漁獲並重,如今,海岸邊的釣魚絕大多是培養耐性的意義大過實質漁獲的意義。十幾二十年經驗的老釣客,大概最能體會及見證這種改變。

  大部分的釣魚人是喜歡我們的沿岸有豐富的魚群棲息,事實上釣魚人對於海洋生態是有所期望的。我也看到國內不少釣魚團體轉而去關心我們的海洋環境。如果我們希望我們的海岸有釣不完的魚,希望有一天我們能重拾釣魚人的風光,可能得開始著手來建立我們的釣魚管理辦法。釣魚人大部分是愛魚人,為了魚或直接說是為了有魚可釣,我們的釣魚人確是少了一些具體作為。(本文原刊載於2002.1.12聯合報/聯合副刊)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馬來西亞9~燕窩採集 --﹥

  播出時間:3月16日(六) 下午3:45~4:0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長期以來,燕窩一直被中國人視為美味佳餚、高級補品。由於採集不易、價值昂貴,在早期,能夠食用燕窩等於是富貴的象徵;近來,在商業化大量生產之後,一般人也可以輕易的吃到它了。但是對於這種被宣稱為極具營養價值,既能養顏美容、又可延年意益壽的補品,一般人卻很少會弄清楚它的營養成份到底是什麼。更遑論要瞭解它從何而來,在人類大量採集食用後,又會對生態造成什麼影響?本集的節目,我們就要帶大家去看一看,馬來西亞沙巴的燕窩採集情況。

[本會訊息]本刊特邀專欄作家賈福相教授來台演講 --﹥

  
  講 題:一丘一壑也風流~漫談人生三境界
  演講者:賈福相 教授
  時 間:2002年3月16日(六) 下午2:30~5:00
  地 點:關渡自然公園自然中心(位置圖
  主 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電子報
      台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

  我想參加3/16(六)演講,
  我的姓名:*
  聯絡電話:*
  通訊地址:
  電子郵件:*

  *請於上網連線時,再按"寄出"按鈕。

*附註:請自行自付關渡自然公園入園門票全票50元,優待票30元(國中、小學生、65歲以上民眾、30人以上之團體)。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