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趣聞/科博館科普專欄]逐日之花如何轉向太陽
(下) --﹥
作者:邱少婷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
照片:邱少婷
花朵的向日具有其適應環境特性,科學研究發現決定向日的部位卻不是花,而是連接在花下的莖。而光線中誘發莖向日的機制,主要是短波(藍光附近),莖內接受短波光影響的主要是生長激素移動。光線照到莖的時候,刺激照到光線的莖細胞內的生長激素移向背光面的莖細胞,造成背光面的莖細胞內生長激素濃度較高,其細胞生長延伸量也較多(較快),所以莖就呈現彎向光源的特性(圖5),促使莖頂的花也呈現逐日之樣。...
《科博館專欄》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資料,「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贊助。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網址:http://www.nmns.edu.tw/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網址:http://fnmns.nmns.edu.tw/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topic/fspecies/2002/fs02032601.htm
◆[環境政策]電廠蓋在墨西哥
圖規避美國法令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加州,聖地牙哥,2002-03-20 (ENS)- 2座發電廠計畫蓋在美國南加州與墨西哥交界處,此事引發喧然大波。保育團體已提出訴訟,控告美國政府核准發電廠從墨西哥境內3英哩處鋪設電力輸送線路,供應美國境內的家庭與事業用戶使用。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2/2002L-03-20-06.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32001
◆[生態保育]北海海洋生物遭任意拋棄
WWF提醒部長正視問題 --﹥
挪威,伯根,2002-03-20
(ENS)-
今日歐洲環境部長級會議於此地開議之際,世界野生物基金會(WWF)在會場外架設大型磅秤,突顯北海意外漁獲問題的嚴重性,大量遭意外捕獲的海洋生物不是當場死亡,就是被隨意丟棄任其自生自滅。挪威首相邦德維克已發表言論,對漁業衝擊環境、危險物質排放以及氣候變遷效應等問題表達關切之意。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2/2002L-03-20-03.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32002
◆[全球變遷]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交易活動呈增加趨勢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3-20 (ENS)-
由皮優全球氣候變遷中心新發表的報告發現,世界各國已逐漸採用排放交易制度作為對抗氣候變遷的良方。報告的結論指出,雖然溫室氣體排放的交易市場尚屬零碎階段,不過這5年來全球的交易活動有增無減。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2/2002L-03-20-07.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32003
◆[其他]歐盟啟動環境安全衛星監測計畫 --﹥
比利時,布魯塞爾,2002-03-20
(ENS)-
歐盟首次著手研發專屬的自動系統,利用衛星觀測與遙測技術,全球環境動態與天然災害將無所遁形,並協助掌握大批難民動向。目前環境安全資訊所需的太空資料,由歐盟15個會員國獨立或雙邊合作的實驗衛星系統負責提供。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2/2002L-03-20-02.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32004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3-26 --﹥
-
[生活環境]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25日宣佈,將接受台灣高等法院的判決,國家賠償台北市民生別墅輻射屋案受害住戶總共5,530萬元
(台北 中時電子報)
-
[生活環境]鎘米流入市面案,農委會環保署及雲縣府遭糾正。針對去年爆發中部地區農田遭鎘污染、疑遭污染鎘米流入市面事件,監察院調查後認為,農委會未能掌握稻穀檢驗時程,導致污染稻米流出,加上未能積極督導雲林縣政府有效查處,導致消費者疑慮及不安;雲林縣政府處理鎘污染事件行事草率;農委會、環保署迄未建立土壤污染及食用農作物檢驗配合機制,也未研訂污染農地強制休耕補償原則及經費來源,都涉有重大違失
(台北 聯合新聞網)
-
[生活環境]二期作休耕,專家指決策錯誤。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稻作面積將減少,農委會決定針對二期作休耕35,000公頃;不過,水利專家認為休耕二期作是錯誤的決定,應休耕一期作對水資源調配才有幫助
(台北 聯合新聞網)
-
[生活環境]高雄愛河大量魚群暴斃,市府下水道工程處證實是水質優養化所致
(高雄 東森新聞網)
-
[生活環境]河殼菜蛤,石門水庫殺手。國立清華大學生科系所教授曾晴賢及研究生林偉彥日前在石門水庫沿岸岩壁發現污染性生物河殼菜蛤密集叢生,密度十分高,曾晴賢提出預警,且強調河殼菜蛤生物性污染有擴散跡象
(新竹 中央日報)
-
[生活環境]「綠癌」蔓澤蘭,禍延四萬公頃。農委會委託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郭耀綸研究調查,發現全省有四萬多公頃土地正遭受蔓澤蘭侵害,蔓澤蘭像紗網一樣把果樹重重包覆,導致果樹窒息而死,估計徹底清除至少要花費四億餘元
(屏東 聯合新聞網)
-
[全球變遷]綠色和平組織與美體小鋪展開全球簽名連署遏止地地球暖化運動。該企業台灣區說,這次募集活動為期一個月,將在亞洲募集100萬人用簽名的方式,支持研發綠色能源,遏止地球暖化,其中台灣地區將募集84,000支持者。除了募集支持者外,美體小舖特別在全球六千多家門市舉辦了一項拯救瀕臨絕種動物義賣活動,台灣地區的義賣收入,將全部捐給環保團體「台灣荒野保護協會」
(台北 中華日報)
環境資訊協會 黃怡碧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2-03-26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3-26 --﹥
-
[生活環境]三峽大壩移民搬遷,完成第一次拆除爆破。長江三峽工程庫區首座完成整體搬遷的縣城,湖北秭歸縣老縣城歸州鎮成功地進行了二期移民清庫第一次拆除爆破。這是迄今為止,三峽庫區135米水位以下進行的最大規模拆除爆破
(台北 東森新聞網)
-
[生活環境]沙塵暴過境北京,每人吃灰2公斤。從18日開始橫掃中國北部的強沙塵暴,在肆虐了中國之後又強度關山入侵日、韓。中國在「塵埃落定」之餘,開始清掃,發現僅北京市降下的沙塵就高達3萬噸。而西安開往新疆的列車也因沙塵掩埋鐵路,被迫停駛一天。其他損失則仍在評估中
(台北 中時電子報)
-
[生活環境]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中國投資促進處在中國建設的最大一個綠色產業示範區-黃河三角洲綠色產業示範區,目前進展順利
(山東 新華網)
-
[生態保育]呼籲停止砍伐森林,國際綠色和平組織24日登長城示威
(台北 東森新聞網)
環境資訊協會 黃怡碧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2-03-26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3-20 --﹥
-
[生活環境]水上交通為空氣污染主要來源
-
[生活環境]低污染型概念雪車問世
-
[生活環境]無須購買化肥即可提高收成
研究成果嘉惠非洲農民
-
[生活環境]探討災難現場有毒物質對健康衝擊
911事件搜救犬與訓練師將接受研究
-
[環境政策]星戰計畫基地將進行環境衝擊評估
-
[環境政策]海軍投彈演習違反候鳥保護法案
-
[環境政策]州際廢棄物處理問題
賓州促聯邦提解決方案
-
[生態保育]克拉瑪斯原住民部落可望取回保留地所有權
-
[能源議題]加州擬立法鼓勵業者投資再生能源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2/2002L-03-20-09.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2-03-20
■[環境的未來-全球變遷]全球氣候變遷-我們準備好了嗎? --﹥
作者:鄭廷斌 (看守台灣協會助理研究員)
氣候變遷跨政府小組(IPCC)預測,下一個世紀氣溫將會升高1.4度到5.8度,和上個世紀比起來,上個世紀之溫度升高攝氏0.6度,只是小巫見大巫而已。...
根據最新的研究指出,如果海平面上升1公尺,將危及台灣50萬人和1,246平方公里的地區,台南縣、雲林縣、嘉義縣等西南沿海低漥地區將成為危險地帶,而紅樹林、黑面琵鷺、綠蠵龜也將岌岌可危。...
【看守台灣協會】http://www.taiwanwatch.org.tw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issue/climate/2002/cl02032601.htm
■[環境關懷事件]濱南案一籮筐的問題與疑慮 誰來把關與釐清?
(上) --﹥
作者:林素貞 (成大環工系教授)
綜觀此案相關問題包括:威脅潟湖生態與黑面琵鷺,CO2排放量極大,工業港及替代方案未列入評估,加速海岸侵蝕與沙洲消失,且南部嚴重缺水,對民生、農業與南科用水可能造成排擠現象,又濱南案區位與台南縣原有豐富的漁業及觀光資源嚴重抵觸。...
濱南案的CO2排放量共計20.55百萬噸,為全國排放量之10%(達回歸1990年排放總量18%),加上六輕及擴建廠共排放47.63百萬噸,佔全國排放總量約21%,合計約為回歸1990年全國總量的41%。...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against/2002/ag02032601.htm
▲[專欄作家]尋找眼神 --﹥
作者:陳健一
是一種興味,一種傾向。
表現在眼神,表現在表情,表現在提問。
把孩子帶到戶外,我想搜尋的是帶著傾心於興味的眼神,帶點肅目的表情,以及帶點好奇的提問。
這些動作,將和知識的熱情連繫一起。過去一學期,我帶了天母和樹林的孩子;到訪紅毛城聽十七世紀的海上風雲;在林口的大峽谷關心垃圾的亂倒;也在大溪的河階前,辨識大漢溪流出山谷的歷程...。其間,更想追索的是,孩子帶點熱情的眼神,這樣的眼神可能照映出溪流的感動,可能演繹出知識的熱情,也可能伸展多層次的地景美感...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viewer/oscaric/2002/os02032601.htm
●[活動]環境生態紀錄片-光榮戰役放映暨座談會 --﹥
時 間:3月29日(五) 下午2:00~4:00
地 點:國家電影資料館電影教室 (台北市青島東路7號4樓)
片 名:光榮戰役
(Love It More Than I Can Say)
類 型:紀錄片
導 演:羅興階
(A-Kai)
製 片:羅興階
(A-Kai)
費 用:$50元 (用以支付場租)
聯 絡:1.林學淵/21世紀議程協會 02-23649077
2.黃怡碧/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0935456272
3.線上報名 activity@e-info.org.tw
光榮戰役的英文片名
Love It More Than I Can Say的It是指片中的有害事業廢棄物。導演羅興階A-Kai是要紀錄一場發生在屏東南州糖廠的一塊土地被非法倒埋有害事業廢棄物的處理過程,結果被拒絕拍攝,也沒人敢對鏡頭說話,這麼嚴重的環境生態事件究竟隱藏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我就像蒼蠅一樣粘著這些人。
為什麼叫光榮戰役?
因為清除公司處理這場當時(1999)空前絕後的大攤子「感覺無限光榮」---開挖時,初估約只有2,000桶左右的有毒廢棄物,最後則是清理出「破世界紀錄」的6,007桶;工人天天抱著生命,完全不知這些毒物的毒性,在曲終人散的那天,工人依依不捨;而被傾倒廢棄物於土地上的台糖公司則自我解嘲:這是種「很不光榮」的事情;至於我(A-Kai)…這一切盡在不言中
Love It More Than I Can Say。
※本片獲選為2002台北電影節專業類競賽長期獨立紀錄獎
詳情請參閱 http://activity.ngo.org.tw/view.php?id=1772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太陽能應用 --﹥
播出時間:3月27日(三) 下午3:45~4:0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關於太陽能的使用推廣,長期以來在台灣是~只聞其響不見其身,一般民眾對於太陽能的瞭解,也是所知有限。反觀太陽能在日本卻成功的迅速發展,主要原因是,日本的電價是台灣的三倍。另一個關鍵是,日本的太陽能用戶,自己用不完的電,可以回賣給電力公司,這在台灣還辦不到。太陽能發電的成本,雖然已經比過去下降許多,但在台灣仍然不具經濟誘因。事實上,只要台灣有四分之一的住宅安裝了太陽能發電,裝置容量可以達到相當於兩個核四的發電量。這樣子驚人的能量,到底真實情況如何呢?現在,就請您跟我們一起去瞭解。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今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