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蝴蝶簡介]黃領蛺蝶 Calinaga buddha formosana Fruhstorfer --﹥ 作者:黃行七 (中華蝴蝶保育學會)
在本島分佈於臺北盆地以南的低海拔到中海拔山地,本種一年只有一世代,成蟲發生期在三到五月,其蛹期非常長,故偽裝得很好,像是一顆小果實並有綠、褐兩型。
[美麗桌布:黃領蛺蝶] ◆[生活環境]大多數污染為少數發電公司所排放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3-21 (ENS)- 環保及公益團體聯盟在新發表的報告中,分析了美國前100大發電公司的二氧化碳、汞、氮氧化物及二氧化硫等污染排放總量,竟發現其中50%是由少數20家公司所排放。報告中亦提及,若依照每一種污染物質的排放量來看,約4至6家公司即佔有總量的25%。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2/2002L-03-21-07.html ◆[環境政策]美國競選資金革新法案過關 待總統簽署後即可生效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3-21 (ENS)- 參議院週三表決的法案將對美國競選活動的募款規則帶來徹底變革,明確界定公司或特殊利益團體對候選人的政治獻金額度。此案已獲參議院通過,並送往總統辦公室。布希表示他會簽署同意。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2/2002L-03-21-06.html ◆[環境政策]狩獵狐狸應否禁止 英國國會歧見未解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2/2002L-03-21-02.html ◆[環境政策]北海部長會議仍未就放射性廢料問題形成共識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2/2002L-03-21-04.html ◆[生態保育]保護可食性蘭花 坦尚尼亞將設新國家公園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2/2002L-03-21-01.html
環境資訊協會 鐘笙嘉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鐘笙嘉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2/2002L-03-21-09.html ■[生物的未來-動植物保育]德國雜誌刊登台灣動物實況──給台灣總統的公開信 --﹥ 稿源:世界關懷台灣流浪動物聯盟 中華民國台灣陳水扁總統鈞鑒: 德國動保團體得知台灣在經過五十年的一黨執政後,於2000年在和平的氣氛下完成輪替政黨,實為難得,為全世界立下民主的典範,民主化的腳步也為世界所讚賞,讓人欣喜。我們也知道,總統本人與貴黨人士,在過去專制時代,曾為人權而犧牲個人的自由。我們因此有理由相信,也期待,台灣的新政府能為弱勢尤其是最為人忽視的動物,謀取更大的福利。 而德國動保團體也得知,目前台灣動物因政策、監督、執行與取締的問題,使台灣動物仍承受極大且不必要的苦痛,也讓台灣的國際形象嚴重受損。保護生命無國界,對於全世界生命的苦難,我們動保團體耿介於心。基於這樣的理念,我們德國動保團體,在得知台灣流浪動物完全沒有生存保障的情況下,留在台灣只有承受無盡的痛苦-被虐待被棄養被屠殺,我們開始了對台灣流浪動物的救援行動。兩年多以來,我們共救援了數百隻台灣流浪狗到世界各地,德國與國際動保組織殷切期望,經由我們的行動能感動有良知的台灣政府。在我們的努力下,台灣過去受苦難的生命,已在世界各地找到好的家庭,過著不再有恐懼的生活了。 也是因為透過這樣的具體救援行動,讓我們更確切地掌握台灣動物的處境。對於台灣辦事處傳送而來之精美宣傳資料,我們無法相信其內容的真實性。因為在我們所救助的動物身上,牠們的親身經歷的受虐與被棄養的遺痕,及我們的台灣動保人員實地調查的結果,與貴國官方所傳送的資料有非常大的差別。 德國動保團體,對台灣動物的苦難深感難忍,因為我們知道台灣應該可以做得更好,近來台灣投入大量的經費擬致力於改善動物處境,已向世界說明,台灣有提升動物福利的精神。而我們也深刻的瞭解,尊重生命,避免動物不必要的苦難,是佛教的立意,也是占多數佛教徒的台灣社會,長久以來即有的認知與大眾支持的理念。但長久以來,政府政策的偏頗與疏於監督,致使台灣流浪動物處境在花費大量經費後仍未改善,甚至情況更為惡劣。因為表面制度的合法處死,已造成制度性大屠殺,在未有人道精神的政策基礎下,加上缺乏監督,使得台灣流浪動物被政府大量"合法化"地殘忍捕捉與處死,更有出現公立收容所餓死流浪動物與狗吃狗的情境。流浪動物的處死也仍有以農藥毒死或以不合法的化藥用粗暴針插亂搓的情形,甚有動物未被確認死亡即活埋的事例。也因此台灣動物收容所成為虐待動物的死牢。在經濟動物方面也因嚴重缺乏監督而被殘酷地宰殺。以上情況都是近三個月來的台灣動物實況,不但違反貴國動保法,也讓我們國際人士不忍地要為台灣生靈再度伸出援手向總統先生陳情,期望能有具體改善動物福利的措施。 以下是我們的建議:
我們並歡迎台灣相關單位與動保團體來德國參觀互訪,希望能提升台灣的動保意識,有助各項改善措施的推展。最後祝 國泰民安 世界關懷台灣流浪動物聯盟 2002.2.25 ■[環境關懷事件]濱南案一籮筐的問題與疑慮 誰來把關與釐清? (中) --﹥ 作者:林素貞 (成大環工系教授) 二、工業港區位: 工業港區位目前尚未評估,開發者執意要在七股潟湖開發,對於工業港替代方案,如離島工業區,僅就成本不符經濟,時程無法配合為理由不予考慮,並未提供完整的資料,就海岸變遷、生態觀點、環境涵容力、漁業資源損失、社會成本等,作進一步分析與評選。事實上,濱南工業港區位可考量擴建六輕專用港,如此石化與鋼鐵廠亦可遷至離島,將高污染工業集中於離島管理,既可降低環境與社會成本,且可增進六輕港口的經濟效益,為環保與經濟的雙贏策略。然而,環保署卻未要求開發者就工業區及工業港提出合理的替代方案。試想,若是只讓工業區的環評通過,而工業港去向不明,則開發者將擔負重大的風險,這難道是有擔當的政府作為嗎?還是說,未來工業局與環保署就可以有理由順水推舟,讓工業港環評輕易過關呢?難道這沒有「護航」或「以整化零」之嫌嗎? 三、供水來源: 濱南案需水共19.4萬噸,而目前水資局對濱南案僅能提供8萬噸。由於南部水資源一向短缺,原有供水計畫並未列入濱南工業區,九十五年以後,南部地區各項水源開發案仍具許多不確定性,水資局未能保證能提供濱南案任何水源,即使開發者有意以海水淡化的方案解決,然而環評報告中並未見到確切的方案,若是未來缺水,工業局會坐視不管嗎?還是政府將以開發美濃水庫做為犧牲的代價呢?又若是開發者認為11萬噸的缺水計畫,可另案提出環評處理,這是非常不負責的作法,因為對於任何開發計劃,穩定的供水來源為計畫成敗的關鍵,此案對未來南部民生及南科用水將有相當的排擠效應,故此案環保署理當要求開發者提出合理可行的方案及配套措施,且一併於定稿前提出,並經由環評委員審核,而非只由環保署內部確認,否則公信力何在? 四、黑面琵鷺在「國際主要濕地公約」中已被列入保育物種,且是廣為國人喜愛的嬌客。 若因濱南案的開發,導致黑面琵鷺棲息地遭受破壞,台灣多年來的保育心力將付諸東流,國際形象亦將大為折損。試想:多年來我國常斥資鉅額爭取國際友邦支持,努力突破目前國際外交與兩岸危機的窘境,如今為濱南案危及黑面琵鷺棲息地而降低我國國際形象,這些代價值得嗎?雖然,月前台南縣長與農委會表示將儘速劃設黑面琵鷺保護區,然新版的保護區大幅縮水,並未將工業區內黑面琵鷺的覓食區劃入,且未舉辦公聽會,未來恐遭多方爭議。尤其讓人憂心的是,這樣倉促的劃設保護區,是否讓保育人士吃了「定心丸」而鬆懈了潟湖、沙洲及海岸侵蝕面臨的危機呢?又開發者可以此為理由,而加速推動濱南案,因為反正保護區的劃設對保育人士已有交代,其他的利益團體也就可以登堂入「瀉」,各取所欲了,不是嗎?想想,這塊台灣僅有的尚未受到污染且生產力豐沛的七股潟湖,未來的命運充滿著變數,背後是否有太多的政治角力與「無形的手」在操縱與推磨呢?它的前景讓人堪憂,值得大家密切關注。 【文章連載】■濱南案一籮筐的問題與疑慮 誰來把關與釐清? (上) (中) 作者:趙世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 我在陽台種了幾盆花,有茉莉、梔子、紫花榨漿草。每年夏天,梔子花芽處總會有許多毛蟲,牠們很快地把花芽吃光。 孩子二歲,已經會說話了,學習能力很強,我把毛毛蟲裝到透明的壓克力盒中,當作他的寵物。我們摘葉子餵飽牠,一起幫牠清糞便,讓牠有一個舒適的家。看牠從筆心的寬度長到筆桿般粗,顏色從翠綠變成灰綠,最後變成褐色的蛹。 「爸爸,毛毛蟲死翹翹了!」孩子指著蛹說。 「牠沒有死,在睡覺覺,過幾天會變成漂亮的蝴蝶。」 「看,爸爸輕輕壓牠,牠還會動。」我輕輕壓牠的兩側,牠強烈地扭轉起來,這是我小時候常玩的遊戲。孩子睜著大眼睛瞧,吵著也要壓。我告訴他要輕輕地壓,否則毛毛蟲會痛。他果真伸出手指,輕輕按一下,蛹一動,他又叫又跳,高興得在客廳跑來跑去。 每早一起床,他就吵著要去看毛毛蟲,要幫毛蟲清便便。第七天,蛹破了,跑出一隻大天蛾,灰褐色的翅膀有二個大斑點。孩子高興叫著「毛毛蟲變蝴蝶了!」我一時也不曉得怎麼告訴他蝴蝶和天蛾的差別,可能他也聽不懂,大一點時再告訴他。 最後,我們走到小花圃前,把蓋子掀開,天蛾很快飛走。我告訴孩子,牠要準備去生小寶寶,明年才會有毛毛蟲再來我們家。 每次我問他:「書宇,毛毛蟲長大了,會變成什麼?」 「變蝴蝶!」 「那蝴蝶又會生什麼啊?」 他沒看過蝴蝶產卵,所以一直不曉得怎麼回答。 有一天,我接他從幼幼班下課,穿過社區的花園,一對白粉蝶翩翩撲過。 「書宇,毛毛蟲長大了,會變成什麼?」 「蝴蝶!」 「蝴蝶會生什麼啊?」 他摸著小光頭,乾脆用唱的:「蝴蝶、蝴蝶、生得真美麗.......」。原來,幼稚園今天剛好教「蝴蝶真美麗」這首兒歌。 《科博館專欄》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資料,「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贊助。 ●[活動]「尋覓新能源週」系列活動 --﹥ 活動時間:2002/3/26~4/27為期三週 活動對象:中小學生、親子以及一般社會大眾 詳情請參閱 http://e-info.org.tw/activity/2002/ac02032701.htm ●[演講]永續發展論壇系列演講--氣候變遷下之永續發展 --﹥ 時 間:3月30(六) 下午2:00~4:00 詳情請參閱 http://www.cec.pccu.edu.tw ●[演講]以鏡頭紀錄台灣大地 用行動保護自然生態 --﹥ 時 間:3月29日(五) 晚上7:00 有些人以鏡頭來記錄大自然的美好,表達對自然的崇敬,有人則以更積極的態度和行為,深入大地的深處,為自然保育奉獻生命,賴春標先生即是這樣一位令人佩服敬仰的勇士。 讓我們透過鏡頭,來看看寶島的美麗與哀愁。
播出時間:3月28日(四) 下午3:45~4:00 台南縣西港鄉的歐文華,曾榮獲十大績優環保義工,多年來致力於社區資源回收,時常在大清早開著小貨車,前往鄉內各個環保回收點,載運回收資源到回收中心,風雨無阻。歐文華投入資源回收工作不移餘力,培育出三百多名廚餘義工,並利用回收的廢棄物創作藝術,不但垃圾減量了,更為生活添了風雅,也為鄉里社區帶領出環保新風尚。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拜訪這位社區環保的推手~歐文華。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今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