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鳥類簡介]彩鷸 Painted Snipe (Rostratula benghalensis) --﹥ 作者:楊育昌
彩鷸是台灣地區不普遍的留鳥及夏候鳥,牠們也是個性相當害羞的鳥兒,習慣在早晨、黃昏或夜間活動,除了陰天之外,白天多半躲在隱密的草叢中... [美麗桌布:彩鷸 一 二 三 ] ◆[能源議題]採購綠色電力蔚然成風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4-02 (ENS)- 芝加哥等49個市政機關在2001年6月與當地電力公司ComEd簽約,向該公司購買再生能源電力,用以供應這些城市10%的用電量,並於5年內提高採購比例至20%。這是美國此類採購案例規模最大的一次,目前已有許多城市、企業或個人開始購買「綠色電力」,而芝加哥不過是其中一例。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pr2002/2002L-04-02-01.html ◆[生態保育]美國多數沿海水域遭到污染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4-02 (ENS)- 由4個聯邦機構進行的調查研究發現,美國沿海水域幾乎有半數污染情形嚴重,使得它們對人類以及水生物的效益大為降低。這份調查報告是首次針對全美沿海水域的環境狀況進行評估,評定結果從普通到劣等都有。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pr2002/2002L-04-02-06.html ◆[生態保育]美洲生態走廊有賴法律網絡提供保護 --﹥
哥斯大黎加,聖荷西,2002-04-02 (ENS)- 一群意志堅定且深具遠見的生態學家們,正著手為美洲生態走廊勾勒美好的藍圖,從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為起點向南延伸至阿根廷火地島,形成一道連續不斷、不受侵擾、樹林叢生的走廊,其中交錯著公私有保留區網路,為地球的動植物物種提供保護。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pr2002/2002L-04-02-03.html ◆[土地與水文]美國河流面臨危機 改道、污染、水壩為主要問題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pr2002/2002L-04-02-02.html
環境資訊協會 黃怡碧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黃怡碧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pr2002/2002L-04-02-09.html 作者:鄭益明 (看守台灣協會執行長) 環保署87年公佈,我國有害事業廢棄物有38%不知去向,繼而查出169處非法棄置場,6處有立即危害。因此有毒木瓜、鎘米、重金屬污染的蔬菜、有機氯污染的水產品、有機溶劑污染的水源、地下水污染、甚至還有癌症公路等等...各種有害物質透過水、空氣和食物鏈,進入到我們體內,干擾我們的內分泌系統、破壞免疫系統,再加上生活習慣的丕變,在多重作用影響下,最後導致細胞病變的癌症,威脅到大多數國人。...(2001.12.23) 【看守台灣協會】http://www.taiwanwatch.org.tw ■[環境關懷事件]水田部落「自然主權」的挑戰 (下) --﹥ 作者:紀駿傑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澄社社員) 這樣的「自然主權」觀念與價值在過去十多年間成為了加拿大與澳洲的許多原住民族們在法庭上以及和政府簽訂合約時的重要依據,也為他們贏得了許多土地與自治的權利。1988年澳洲的高等法庭裁決了一個Mabo案例,正式承認該案例中的澳洲原住民對於土地所擁有的傳統主權,而這個裁決也推翻了長久以來澳洲白人政府所認定的,澳洲這塊土地在白人來到之時是個「無主之地」的宣稱,許多後續的原住民土地權訴訟也因此有了有力的判例來支持。 本文轉載自【原住民族電子報】http://tat.2u.com.tw/ ●[活動]自然情操、土地倫理研習營 --﹥ 時 間:4月20日(六) 上午7:40~下午5:00 壹、前言 絕大多數的台灣人對台灣的自然、土地陌生,很重要的原因來自教育環境抹煞想像力,降低思考的深度,教育內涵若不能及時扭轉,不能讓台灣自然土地、生界與學生的情感、知識結合,終究會走向自欺欺人的虛妄教育。 透過此次研習期待老師們能覺知以往根深蒂固的文化偏見,激發出對事物的新思考,在者透過國土的災變讓老師們更深刻的體驗到國家環境的危機及政府的不當作為,最後透過自然情操的培養、土地倫理的經驗及教師的社會人格的培育,來期許老師們成為社會及教育的良知。 詳情請參閱 http://activity.ngo.org.tw/event.php?id=1773 播出時間:4月8日(一) 下午 3:45~4:00首播 時序進入春天,到台灣渡冬的候鳥,已開始陸續北返。過去我們曾經介紹過許多觀賞水鳥的好地方,例如宜蘭的無尾港、台北的關渡、新竹的客雅溪口,和台南的四草、曾文溪口等等。這一次,我們要帶大家到離島走一走,跟台北鳥會到金門去看看那兒的鳥況。相對於台灣本島,金門的開發破壞算是相當輕微,在人為干預較小的情況下,自然保有較佳的鳥況。再加上面積不大,卻擁有許多在台灣難得一見的鳥種,像戴勝、蒼翡翠、黑翅鳶、栗喉蜂虎等等,因此長期以來,金門一直是鳥友們的天堂,尤其對於第一次賞鳥的新手而言,那裡的鳥兒簡直令人目不暇給。現在,我們就一起到金門賞鳥去吧。 播出時間:4月9日(二) 下午 3:45~4:00首播 在大台北地區提到水筆仔,大家首先想到的就只是關渡紅樹林自然保留區,很少人知道台北縣蘆洲五股的淡水河畔也長著一片水筆仔。最近我們聽說了來到這兒卻發現,這些原本應受文化資產保存法保護的國寶級植物,不但沒有受到重視和保護,還面臨了工程廢棄物的殘害。看到有些水筆仔已被橋樑施工打樁的爛泥濺滿全株,爛泥間更是工程鐵棒混雜。一樣的生物,兩樣不同的命運,現在,就請您和我們一起來關心這兒的生態問題。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今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