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簡介]黃星鳳蝶
Chilasa epycides melanoleucus (Ney) --﹥
作者:黃行七 (中華蝴蝶保育學會)
攝影:徐有正、黃行七
黃星鳳蝶中文名稱的由來是,在其肛角位置有一橙黃色斑點。羽化的蝴蝶於三到五月出現,其蛹期很長,外型極似一段小枯枝,最有趣的是蛹的前端像似被折枝的斷面。
黃星鳳蝶耐污染程度非常低,所以似乎也可以作為環境指標生物,下次如果你在某處看到黃星鳳蝶表示這地方的空氣品質還不錯。
[美麗桌布:黃星鳳蝶 一 ]
本專欄由本刊與中華蝴蝶保育學會共同規劃。
中華蝴蝶保育學會 http://butterfly.kingnet.com.tw/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topic/butterfly/Chilasa-epycides/Chilasa-epycides.htm
◆[生態保育]地球森林覆蓋率遽降
程度超過一般預期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4-04
(ENS)-
研究人員發現,從智利溫帶雨林到俄羅斯北方針葉林,全球的林地面積正迅速萎縮當中,速度之快遠超過悲觀人士所預期。人類的腐敗、貪婪及漠視已對森林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依據新版地圖所做的系列報告提出警訊,漫無節制的開發行為正是造成大片地區惡化的主因。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pr2002/2002L-04-04-02.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40401
◆[生態保育]路易斯與克拉克探險隊發現的物種正逐漸消失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2002-04-04 (ENS)-
山巒協會發表新報告指出,19世紀著名探險家「路易斯與克拉克」所發現的多數物種,如今不是失去其歷史性棲地,族群數量減少,要不就是瀕臨滅絕。這份瀕危物種名單中,包含了幾種美國西部甚具代表性的動植物,像是灰熊、野牛及草原大鼠等。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pr2002/2002L-04-04-06.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40402
◆[生態保育]挪威Norsk
Hydro公司決凍結冰島煉鋁廠建案 --﹥
挪威,奧斯陸,2002-04-04
(ENS)- 挪威水電公司Norsk Hydro決定無限期延後在冰島建造巨型煉鋁廠的計畫;保育人士表示這是反對運動一大勝利,他們認為建廠計畫將危害到一處高地荒野保護區。而這項決定意味著另一項冰島史上最大的水力發電廠建造計畫亦將終止,這項爭議性計畫原本是為了供應煉鋁廠所需用電。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pr2002/2002L-04-04-04.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40403
◆[生態保育]盜獵者侵入肯亞國家公園
10象隻喪命 --﹥
肯亞,奈洛比,2002-04-04
(ENS)- 肯亞野生物管理局(KWS)表示,一支組織嚴密的象牙盜獵集團侵入東察沃(Tsavo
East)國家公園,使用自動武器擊斃10隻大象。盜獵事件發生後,該局官員已迅速趕往現場處理,並派遣地面及空中部隊追蹤犯案集團。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pr2002/2002L-04-04-03.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40404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4-10 --﹥
-
[生活環境]溪頭火燒山 燒毀五公頃竹林 (南投
民視)
-
[生活環境]內政部指出,八十九年全國原住民兩性零歲平均餘命為六十七點四歲,比當年全體國民零歲平均餘命低七點九歲,當年原住民的粗死亡率為千分之七點八,是全體國民粗死亡率的一點四倍。
(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台東師範大學教授李炎表示,蘭嶼儲存的是是經機械絞碎後以水泥固化的衣服、手套、及使用過的器具等低放射性廢物品,嚴格說來不能算鈾等「核廢料」。且經絞碎以水泥固化,就算「狂風暴雨」也不會外漏造成危害。
(台北 東森新聞)
-
[生活環境]北台灣水荒未解,翡翠水庫九日上午水位只有141.84公尺,距離運轉下限不到0.5公尺,與往年同期平均超過160公尺的水位相較,更是罕見的低水位。台北自來水事業處和翡翠水庫管理局今天再度呼籲民眾節約用水。
(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九二一震災後,行政院震災重建委員會在各災區崩塌嚴重地區,運用在地災民,以生態工法將崩塌地施以填補裂縫、打樁編柵、截水、分水及植栽綠化整治,成效頗佳。最近將繼續以生態工法進入第三期施工。
(埔里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因應環保署全面禁用塑膠袋,國內可分解塑膠袋需求看旺,另有業者則成功研發出可攜式塑膠垃圾桶,搶佔家庭、餐飲塑膠垃圾袋市場。
(台南縣 中網理財)
-
[生活環境]對於核廢料處置問題,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主委歐陽敏盛主張,台灣人用過的核廢料應該由本身自己來處理。他指出,核廢料分為低階與高階放射性廢料,其中低階放射性廢料可以固化、隔離,雖然半衰期約為三十年,但是不會對環境或人體產生干擾,包括美國、日本、瑞典也都設有低階放射性廢料的儲置場,沒有任何地理環境的限制。
(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中正機場、軍用機場航空噪音管制區劃定案,基於適法性、土地開發利用及民眾對機場噪音回饋補償期待,縣長朱立倫八日裁示土地開發利用限制較多的二、三級管制區以等噪音線為界,予以縮小範圍。限制較少的一級管制區則維持現狀以村里為界線劃定。
(桃園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環保署敲定七月起實施購物塑膠袋限用新政策,八日才舉行台灣南區公聽會,遭學者和業者批評抗議,學者指出塑膠袋對環境的污染度極為微量,而醫院大量使用的軟管、針筒等PVC產物,燃燒焚化時容易產生戴奧辛毒氣,比起塑膠袋嚴重得多,政府卻不禁用,不合情理。業者表示,政府高估了塑膠袋的使用狀況,以致於認為塑膠袋危害嚴重,而業者多為中小企業,轉型不易,限用後,生計必然發生問題;環保署官員則保證儘量採納業者心聲,循序漸進,以減少衝擊。
(台南 中國時報)
-
[生態保育]漁業署委託海洋大學研究鯨鯊保育
(台北 中央日報)
環境資訊協會 鐘笙嘉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2-04-10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4-10 --﹥
-
[生活環境]大陸經濟快速發展,由於過度開發等因素,生態環境日益惡化,乾旱、土地荒漠化、污染、沙塵暴、水土流失等生態惡化警訊,正在各地蔓延;尤其在水資源方面,截至今年三月底,全大陸的農作物受旱和缺水面積高達三億一千九百萬多畝,華北、東北、西北地區旱情最為嚴峻。
(北京 中央社)
-
[生活環境]綠色和平組織九日批評中國從巴布亞新畿內亞進口大量木材用於製造傢俬,已危害巴布亞新畿內亞樹林生態。
(外電 多維新聞)
-
[環境政策]近年由於經濟利益驅動,伊犁草原野生藥用植物盜採濫挖非常重,導致部分草原退化、沙化,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設立中草採挖禁區。
(烏魯木齊 新疆新聞網)
-
[環境政策]由於不堪忍受對面高樓玻璃幕牆的反射光每天十多小時照射,一居民以"光污染"為由對負責大廈的公司提出告訴。由於目前的法律沒有對"光污染"的規定,這起民事侵權訴訟以原告敗訴告終。
(濟南 人民網)
-
[土地及水文]大陸中國氣象局氣候中心氣候影響評價研究員祝昌漢指出,三峽大壩工程完成後,水庫區平均水面將抬高一百七十五公尺,將使三峽庫區局部氣候受到改變,溫度平均將上升零點三攝氏度,風速也會有所改變。
(綜合外電 中華日報)
環境資訊協會 鐘笙嘉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2-04-10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4-04 --﹥
-
[生活環境]賓州舉辦省水競賽 大學生奪魁
-
[生活環境]動物權運動人士拒用皮椅
-
[環境政策]地方魚類及野生物管理機關獲8,500萬美元經費
-
[環境政策]增加紐約州民河川漁獵權範圍
州政府斥資125萬美元
-
[能源議題]輕型貨車燃料耗油率仍維持原訂標準
-
[全球變遷]NASA開發新電腦追蹤模組
雨水何處來有解
-
[土地及水文]內政部農業部達成協議
克拉馬斯農民將有灌溉水可用
-
[土地及水文]現行計算模式低估河川洪水風險值
-
[生物科技]有關墨西哥基因改造玉米文章
「自然」雜誌發稿修正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pr2002/2002L-04-04-09.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2-04-04
■[生物的未來]「星際大戰已過,現在是種子大戰」:談國際農糧植物種源條約
(上) --﹥
作者:郭華仁 (台灣大學農藝學系)
種源(遺傳資源)條約可說是種子戰爭的里程碑。一篇以「星際大戰已過,現在是種子大戰」的副標題,引發了大眾的重視,甚至於被引申為「掌握種子就可掌控世界」等一些聳動的口號。...
種源豐富但技術落後的南方國家,認為自己的材料被拿去開發成為先進國家種子公司的私有財,反過來可能需要向這些公司繳權利金,實在情何以堪。因此以農糧組織為舞台,多年來一直謀求公平的對待,終於在1991年達成多數的共識,倡議種源是國家主權。這個共識具體地呈現於一年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issue/biof/2002/bi02041001.htm
■[環境關懷事件]民間推薦林聖崇先生擔任政務委員 連署聲明 --﹥
連署發起人:陳玉峰 教 授 (台灣生態研究中心負責人)
高成炎 教 授 (台灣綠黨創會召集人)
林志成 建築師 (新竹市文化協會第2任召集人)
鑑於林聖崇先生長年為台灣之環保、生態保育、文化事物,以實際行動關懷,正逢新內閣尚缺1名政務委員,尤其是環保事務。故有陳玉峰教授、高成炎教授、林志成建築師發起,發動民間自發性『推薦林聖崇先生擔任政務委員』之連署,請您、並轉傳您周遭認同林聖崇對這塊土地貢獻的朋友參與連署。
詳情請參閱 http://www.epiclife.com.tw/arround_TW/activity/sam-1/sam-1.html
同時請直接至上述網址連署,並歡迎推薦轉寄給您的其他朋友,謝謝 !
因時間急迫,希望能在4月10日前完成連署,懇請協助!謝謝!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against/2002/ag02041001.htm
●[徵求]蝶會解說志工召集令 --﹥
您曾否在野地裡因美麗彩蝶吸引,欣賞而駐足?
期許回饋滋養我們的土地,盡微薄心力!
瞧,正是時候~
我們邀請有志獻身蝴蝶生態保育解說工作的您,參與一年一度的『第四期寬尾班解說員』培訓課程。
蛻變的生命,如彩蝶多姿而炫麗~
培訓簡章索取 butrfly@venus.seed.net.tw
中華蝴蝶保育學會 sillyboy6407@yahoo.com.tw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環保社區~三重市文化里(2) --﹥
播出時間:4月11日(四) 下午3:45~4:00首播
晚上10:00重播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台北縣的三重市文化里,因為多年來的資源回收工作,已經累績了上百萬的經費,還添購了一部貨車專門進行資源回收。利用這筆從垃圾堆中找出的「黃金」,他們成立了「文化社區公益福利基金」;讓文化里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家,每年可以收到白米和保暖袋;在這兒從小學到大學的學生,也都受惠於這筆基金提供的獎學金。從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類、資源回收中「惜福」,將資源回收所得的基金再妥善運用,為需要的人「造福」。這樣單純的想法,一直是三重市文化里多年來不停努力的使命。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造訪這個績優的環保社區。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今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