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環境政策]各國誓言儘速合作以解決飢餓問題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un2002/2002-06-13-03.asp ◆[環境政策]美國環保署的提案將損害清淨空氣法案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6-13 (ENS)- 布希政府今天公開一項延宕許久,卻也備受批評計畫,將放寬聯邦空氣清淨法案中的「新來源審查」條款。計畫中包括了調降污染排放標準、放寬設置污染控制設施的必要門檻,此提案一公佈,即引發保育和公共衛生團體的譴責。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un2002/2002-06-13-06.asp ◆[生態保育]海斯敦促海洋委員會:恢復受創的海洋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un2002/2002-06-13-02.asp ◆[生態保育]加拿大美男赤身裸體「獻身」海峽保育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un2002/2002-06-13-01.asp
環境資訊協會 江嘉萍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江嘉萍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un2002/2002-06-13-09.asp 作者:傑奇‧艾倫‧朱利安諾 博士 憐憫心,有時候是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的必要能力。 暴力的原因絕非無知,而是自私使然。 暴力,是無能最後的藉口。 除了傷害孩童外,沒有比將謀殺動物當作運動更懦弱的行為了。躲在樹下,用火力強大的來福槍,射殺那在350碼外健康的麋鹿鳥獸,這樣的行為怎麼會被稱做「運動」呢? 然而,有些獵人更為懦弱而缺德,他們付費給狩獵區的擁有者,即有權利在幾碼、甚至幾呎內開槍射殺動物,而通常這些動物都還在獸欄裡。像這樣與自然界徹底脫離、危害我們世界的例子,可說莫此為甚。 在蒙大拿的一處獵場裡,獵人手提公麋鹿。(照片版權歸屬 破碎之心獵場) 根據今年3月11日出刊的「時代雜誌」指出,美國境內現約有2,000個狩獵保留區,光是德州就有500個。大部分的獵場都對顧客提出保證,如果沒獵到任何獵物就不需付費。而為了維護這樣的承諾,傳統的狩獵規則就常常被擱在一旁。 獵場的動物已經習慣接觸人類,有些還已經被訓練成,一聽到飼料桶的聲響,就會主動靠攏過來;有些動物被囚禁在小型場地裡,這樣環境使牠們無法藏匿太久;許多動物更是在離開籠子之前就已被殺害。 獵場經營者透過這種不道德的經營手段而獲得大筆財富。如果是外來種的動物,像努比亞山羊、阿拉伯羚羊、犀牛、斑馬或老虎等外來動物,更可索價2萬美元以上。 即便同是獵人,也有人反對這樣的活動。住在佛州湖泊市的派瑞‧阿諾德,從七歲就開始從事授獵活動,他向「時代雜誌」表示,他不贊同射殺獸欄內動物的狩獵方式。他說:「他們這樣做,並不是在打獵,那簡直與屠殺無異。」 我曾看過一段由美國人道協會(HSUS)所提供的影片:一隻被取掉利爪的黑豹,從小貨車後方的籠子被釋放出來,狂吠的狗群緊追在黑豹後面,牠躲進貨車下方,因恐懼而發抖著。而那個付錢買『狩獵』的人,便輕舉他那火力強大的來福槍,跪在車旁,向車下那隻恐懼畏縮的動物近距離開槍。這部影片真是我所看過人類殘暴對待動物的有行徑中,最可悲的例子。 無論是獸欄狩獵或一般的狩獵,被獵來當裝飾品的動物,會比被宰殺來食用的動物受到更多痛苦。獵人既然是要一顆完整的頭來做成裝飾品,所以他們不會射擊動物的頭部讓牠迅速死亡,相反的,他們會用子彈或弓箭對準動物的身體再射擊。結果通常是那些受傷的動物就在驚慌當中,蹣跚地跛行著,直到被連續射擊致死。這些動物的死亡過程多是冗長而痛苦的,但獵人在展現狩獵紀念品時,卻吹噓著自己的勇氣與膽量。 全文與圖片詳見: http://ens.lycos.com/ens/mar2002/2002L-03-22g.html 作者:林培淵 (東海大學學生;oiviv@pchome.com.tw) 某家無線電視台四月三十日晚間所做的報導,「台中工業區為了打通一條聯外道路,必須借道東海大學校地邊緣,不過東海師生一反對就是十多年,日前協調再度破裂,工業區廠商忍無可忍、憤而揚言『路開不通、永不錄用東大畢業生』,東海師生一片嘩然!……」然而此篇報導內容卻相當不客觀,對於東海師生的表達有扭曲、片面的不平衡詮釋,多從廠商觀點出發,認為東海是霸佔土地,只重景觀不明事理,無視於整體都市規劃,為反對而反對的非理性激進抗爭,在大眾傳播媒體的廣大宣傳之效下,無形中先入為主地影響了閱聽人對此事的看法,使一般大眾對東海師生有著錯誤的認知。 東海大學所以抗爭許久,決不僅止於此篇報導中所說,單純僅為維護校園整體美觀,相思林固然為東海之精神象徵,但更重要的是師生交通安全保障將受到嚴重威脅,大型貨車的廢氣、噪音將影響教學品質,同時也會對附近住戶行的安全和居住品質造成影響。早在工業區入主前二十年就成立的東海大學,早期校地的範圍是比工業區要更早劃定的。近來因都市發展,而造成交通流量、土地不敷使用,然而單純修建一條直通中港路的聯外道路,所有車輛將集中進出,中港路的交通評鑑已被列入為道路 f 級,反而造成運輸效率、周圍居住安全品質的更加惡化,雖然廠商提出道路地下化美意,不過東海師生計較的,絕不是簡單只為相思林樹木的砍伐問題,而是更廣大重要的層面,況且市府已對工業區周圍道路做了重新規劃,之所以有運輸問題多因廠商集中使用某些特定道路,地下化的方案也經建築師評估可行性不大,廠商顯然認為開闢道路即能解燃眉之急,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短視單純想法,地下化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況且相思林土地所有權本為東海所有,為何要向東海大學這個比工業區早上二十年的老鄰居索地造路。每年不知道有多少學生的安全都被工業區的車流量威脅,工業十六路的通行,將直接衝擊到學生安全,與教學品質。 工業區在近年來曾多次藉商業勢力壓力團體,向台中縣政府施壓,希望能得到東海大學重要教學大樓旁的相思林部分土地,以完成工業區十六路的通行。多年的協調不成,此次反而變本加厲,以威脅口吻揚言『路開不通、永不錄用東大畢業生』,試問此種流氓的恐嚇手段,真是一個理性優秀的企業所應有表現?! 兩性工作平等法已於今年三月八日正式實施,可見現今社會風氣對於工作權益之平等保障,此番做法只會造成法律問題和輿論的批評、企業商譽的損失,一昧圖利枉顧他人的公司,也不值得人才留駐為其拼命。 長年來台中工業區內有少數不合法的廠商違規排放廢氣及廢水,對於使用地下水的東海大學並無補償保護措施,東海大學卻每每為台中市民提供一休閒踏青地點,到底誰是真的有在敦親睦鄰,明顯分曉,但卻因媒體的誤導了大眾對東海認知,實在是不平、冤枉的!筆者以為,真正非理性的抗爭是廠商本身,在此呼籲當企業再追求利潤時,更應考量社會、環境保護等責任,不該短線炒作、與民爭利,而是長遠的規劃管理和眼光,而媒體更應本著新聞求真本質,正確平衡、公正客觀的反應社會真實。 ▲[專欄作家]甲-貢與馬告檜木國家公園 (上) --﹥ 作家:陳玉峰 (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所長) 當「甲-貢」在傍晚時分啼叫、低飛,族人們心知啟示降臨,會以淨耳聆聽,目視其飛翔,更會以心靈感悟東飄西盪的啟示。甲-貢就是烏鴉,南勢溪名為翁˙甲-貢,也就是烏鴉河之意。甲-貢匯聚處下方,亦即動物族群龐雜區,現在則常指示著垃圾特別多;過往,甲-貢出現之處,通常顯示老鷹覓食點,因為甲-貢等著吃殘餘;甲-貢流連處,可能是白鼻心正在享用大餐的地點;甲-貢也常徘徊在泰雅族部落與深山的交界處,因為它伺機要捕獵族人飼養的小雞。 甲-貢鳴叫之際,暗示著這地區可能存在著某些幽靈,此刻正搜尋著有病痛的人,也可能是某種災厄、詛咒正要降臨部落,因而泰雅族人對甲-貢又愛又恨,愛的是牠充滿提示與預警,恨的是為什麼要降禍在部落。跟甲-貢的溝通是部落的重疊文化,牠是種心靈交流,屬於地球生界另類的大哥大,必須從小學習,且在無意間領悟。 即使心生不祥,也沒有人會向甲-貢丟擲石頭,族人也會藉由甲-貢的舞姿,千變萬化的言語,摸索著哪兒有動物的行蹤、棲地,動物們為何被甲-貢盯上,是生病?是小生命出生後夭折?是獵區出現屍首?不僅如此,甲-貢也吃果實,瞭解愛吃特定果實的動物種類,動植物之間藉由多種顏色的言語溝通,山林與人,到處都是溝通的橋樑。 外來人種欠缺足夠的時間與心靈的力量領悟台灣山林的提示,世界上遠比是非、善惡、福禍的框格大太多,任何價值觀都帶著反價值的基因,所以泰雅人也用「甲-貢」來諷刺不長進的人,責罵年青人不懂分辨,只曉得拾人牙慧,吃別人吃剩的東西,也沒能力找尋獵物;對不修邊幅只知道要東西吃的成年人,就像甲-貢般的「嘛-嘎-路」,也就是「黑色」的意思。 沿著翁˙甲-貢、塔克金溪、白石溪,都有豐富的魚群,是泰雅族人的漁獵區與生活圈。從前,在烏杜的祝福下,帶著子女獵捕河川上游的苦花(魚固 魚),且夜宿空林下,也在山林中醃製獵物,待上數天之後背著獵物回家,分享族人,而資源常在,甲-貢伴隨在旁。 如今,毒魚、電魚、炸魚、濫獵、伐木、開山,一切為錢是問,一次佈滿百個陷阱,動物族群飄零,就連所謂的學術研究,打晶片也把我們的黑熊打死,甲-貢變調,族人靈魂殘缺,「而我們泰雅人就是愛做夢的生靈,我有個遠景與大夢,夢的落實就是部落重建、部落永續發展,我支持成立馬告檜木國家公園的理由在此」,阿棟牧師娓娓道來部落大夢,在極不搭調的台北十里紅塵中,我一筆一筆刻劃山林遊魂狀似變調的尾音;「石門水庫的水源來自鎮西堡等後山、前山,但新竹科學園區回饋基金送給新竹縣政府之後,為什麼原住民部落飲用水的設施依然不得改善?」阿棟平淡的語氣,好似敘述著台灣一貫的歷史故事,「農委會300萬經費要給部落,條件是反國家公園,好讓他們實施『森林生態系永續經營計畫』」,到底台灣分裂成幾國,沒人數得清! 目前為止,文字傳媒流竄著舊政府時代刻板的國家公園印象,到處傳播不實的誣衊與重傷,事實上國家公園之惡,是惡在舊官僚欠缺人文素養及衙門心態,是執法的偏差而非法律的缺陷,或國家公園的錯誤。 【相關文章】 時 間:6月22日(六) 1992年聯合國在巴西的里約舉行地球高峰會(Earth Summit),參與的178國代表簽署了「21世紀議程」(Agenda 21),承諾全球合作以邁向永續發展。於「21世紀議程」中,特闢第19章和第20章來探討有毒化學物質和有害廢棄物的管理,以管制日益氾濫的人造化學物質之使用,和因而造成的嚴重污染,期能阻止環境生態系的崩潰。然而10年已過,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卻一一浮現,處於化學風暴中的福爾摩沙,該航向何方?請關心環境的朋友一起來探討! 詳情請參閱 http://activity.ngo.org.tw/event.php?id=2180
播出時間:6月20日(四) 下午03:45~04:00 首播 夏天,對喜愛賞鳥的人來說,可謂已經到了淡季,因為數量龐大的冬候鳥已經北返,春季的過境期也已經結束,這個時候如果想要賞鳥,就得往山上跑了,所以今天節目,我們要帶著大家到山上走一趟。 觀霧位於新竹和苗栗交界的山區,雖然海拔只有兩千公尺,卻因為地形特殊,終年雲霧繚繞。來到觀霧,真是地如其名,常令人有虛無飄渺的感覺。由於環境絕佳,觀霧成了山鳥的天堂。 走在林道間,即使看不見鳥兒蹤影,此起彼落的各種鳴唱,就已令人感到無比舒暢。當然看山鳥和水鳥不同,山鳥總是在枝葉或灌叢間不停的跳躍,經常讓新手們疲於奔命,但只要有機會一窺牠的豔麗羽色,總讓許多人從此迷上野鳥世界,無法自拔。而觀霧就是看山鳥最好的地方之一,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到觀霧去走走吧。 ★[本會訊息]ENS舊有新聞連結更動啟事 --﹥ 適逢ENS進行網頁維護與改版時期,舊有新聞連結失效。欲查詢全文的讀者,請暫時將連結中的「ens-news.com」以「ens.lycos.com」取代,即可讀取全文。待進一步處理後,再另行告知。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