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字、攝影:紫秋千
如果說走出浸水營後的加羅版部落 才想說這會因為三月雪 我們都吃過蘋果 屬於薔薇科的蘋果花 花苞是紅色 蘋果花 這一遍的紅白相間花海
有首國語老歌是這樣唱著 蘋果花迎風搖曳 月光照在懷裡 蘋果花 老農夫
作者:阿藍 就這樣,希望傍晚這一場大雨能夠洗去你給我的牽絆。 昨傍晚,花蓮下起一陣大雷雨。雨絲綿綿密密,氣勢如虹,從我房裡的窗子望出去,風景像蒙了一層厚重的簾幕,朦朦朧朧不甚清晰。興起念頭想拍雨景,卻不知從何拍起,只是取景、按快門、慢慢抓住心中想要的感覺。 空氣裡響著悶雷、閃電在灰色的天空此起彼落,雨越下越大,偶爾一陣大雷聲,附近住宅的汽車防盜器被震的四處起鳴。關窗、收拾偷跑進來的雨水,陽台的盆栽被打的垂垂蕤蕤,水滴在葉子上旅行,隨著重力沿著枝條慢慢下滑,有些則在葉片上悠悠閒閒的躺著。 喜歡下大雨的傍晚,洗去白天的燠熱,帶來夜晚的清涼;喜歡雨帶來的生氣,雨過大草坪的昆蟲會唱的更響,隔天野花小草站得更挺更有精神;喜歡雨帶來的淡淡憂愁,提醒著對你的想念。 撐著傘散步到復興國小的黃昏市場,菜販個個穿起雨衣,地上四散的蔬菜則任由雨水淋洗。買了一條絲瓜、十幾顆蛤蜊,結帳時賣菜的婆婆說:「下雨好,農作物才不會枯死,下雨真的好!」 回家途中雨已漸漸趨緩,樹木花草顯得格外青綠,低窪的地區積起幾灘水,發起童心故意跑去玩起來,短褲因此濕了半截。讚美洗衣店對面的電視天線,排排站了七八隻麻雀,吱吱喳喳、靈活的小頭扭來扭去,好像剛洗完頭,要把殘存的雨水甩乾。 有一種悠閒瀰漫在空氣中。遠處幾個忘記帶傘的國中生比我更不在意這雨,兩個人輕鬆自若的散步雨中,任由頭髮衣服書包濕透也無所謂。雨水滴滴答答興奮地從透明的黃色小傘滑下來,往濕漉漉的地面縱身而躍,像是赴一場盛宴。涼風吹拂,白天的燠熱消失,今夜,也許會有一場好眠吧! 引介:李秉璋 「我們在這樣一本自然觀察入門的圖鑑書中所要傳達的,主要是邀請大小朋友一起用另一種有趣的、更多元的角度去發現、觀察週遭的自然生命,所以我們用說故事或玩遊戲的方式向讀者介紹大自然的生命與生態,其中也包含許多我們與自然生命接觸的特殊經驗…」 總說從相識到相知,相知到相愛,人與自然間的情感連繫又未嘗不是如此呢? 大都會帶來的無形隔絕,在繁忙與疲憊之中,似乎讓我們對周遭土地形形色色的生物感到陌生,每每和身旁朋友提起萬物與季節間的互動變化,得到的反應通常是充滿疑惑的茫然;總不免感嘆有璞玉當前卻視作凡石的感慨。 本書兩位作者透過多年來與學童共同進行自然觀察的體驗,輔以細膩的攝影圖片,從鄉土植物如月桃、毛西番蓮,奪目繽紛的彩蝶花卉,自然配合台灣時序變化的趣味盡收眼底;只要用心觀察,我們會赫然發現,原來生態的美妙之處其實離我們這麼近,無所不在。 就如作者所言:「不論你幾歲,希望你拿著這本書到大自然中都沒有累積知識的壓力,而只是學會更多種與自然玩的方式」。沒錯,背起相機望遠鏡,放下手上的工作重擔,一起讓自然觀察的體驗豐富人生!(2005-04-24)
作者:企鵝
聽說,在這個不靠海的地方,每年的這個季節一星期總會下個4、5天的雨。 老師:「螃蟹、蝦子、蜘蛛這些節肢動物,因為不像某些昆蟲有發聲的構造,所以都不會叫」 學生:「可是蜘蛛好像會叫耶…..」 老師:「怎麼可能?你從哪裡聽來的?」
學生:「常常聽到有人說『蜘蛛必叫』(錙銖必較),成語是老祖宗留傳下來的知識, 作者:紫秋千 故事該是從兩年前的這個月,投稿的那篇【無言的泣訴─七彩湖】開始說起,可能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所以對她遭到破壞有很深的感觸,那篇迄今也是我很滿意的作品之一。
因緣際會,與協會串起這份緣,兩年來繳岀不少作品,包括週日副刊的偶爾岀場露角,還有開闢【走山的人】山岳文學專欄等等。
不過,我總覺對台灣的環境,有著那麼一種文字責任在,於是一直都甘之如飴,也沒有第二句話的,義不容辭挑燈夜戰,協會的許多工作同仁,不也都是和我一樣有著這樣的熱忱。 第四季的文章,最近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不多久就會上場和大家見面,而因為專欄的圖文豐富,也慢慢的在電子報打響名號,這一年來的讀者流量呈直線上升,許多人透過平台連結到我的新聞台、部落格等等給我加油鼓勵,都讓我深深感激的。 我常遇到很多的朋友,唸著唸著說,這期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寫了些什麼,介紹哪本書或是哪一座山等等,我總是笑笑的說: 這些背後的工作夥伴都是對於我們的環境有著一份的關懷與熱忱,他們的辛苦正需要你們的支持! 我心理忽然覺得,五週年紀念日後,對於未來的路,好像還有很多的事等著我去做呢! 編輯檯 上週我們看了2000年回顧巡禮,到了2001年,電子報又有什麼新發展呢…… 2001.1.1 第一次推出年度回顧 電子報每年初都會推出回顧與前瞻特輯,在2001年元旦,電子報發刊後的第一個新年,我們看到了新聞回顧的雛型。那時,沒有票選,也不叫「十大」,但從編輯們每日一點一滴接觸、累積的環境資訊中,自然而然的粹煉出來。 2001.1.23 電子報第一次過新年 蛇年到,那是電子報工作夥伴們第一次歡度新年,我們也在那時許下宏願,連過年期間也不打烊,讓環境資訊與讀者長相左右……。承蒙蛇類研究先進的協助,我們也搭配時令,推出了許多蛇年專題,介紹盲蛇、龜殼花、臭青公、紅斑蛇、青蛇等等。 2001.3.14 推出新聞跑馬燈 各位讀者在首頁上方所看到的,就是新聞跑馬燈啦!這個跑馬燈也授權各網站使用,只要參考說明,你的網站也可以呈現最新的中文化國際新聞。 2001.5.14 火燒伺服器,電子報被迫中斷 2001年5月12日汐止東方科學園區的一把大火,使位於其中的發報伺服器受到波及,無法維持正常的編輯運作及發報作業,因此暫停環境資訊電子報的發送。 「每日持續發行」的宏願,在祝融面前也不得不低頭啊! 2001.6.11 服務不同類型讀者,開始發行全文版啦! 從此訂閱電子報,有了更多樣化的選擇囉! 2001.12.28 新年度新思維 籌畫發行知性版及新聞版 針對讀者不同特性,推出更貼心的服務! 下個週末,我們再繼續位讀者朋友們回溯電子報2002年的發展。 值日生:小編甲 雖然今年的節令多變,然而春暖花開,走出戶外,遲來的、早到的花兒們爭相綻放,彷彿不願錯過這場盛宴!至傍晚,春雨滋潤大地,增添草木的青、花朵的豔。 小編一向偏愛春雨,春雨過後,逐漸帶來夏的熱力,取代春天生命剛復甦的羞怯。在這短短的季節交替過程中,春雨黏黏膩膩的,細細綿綿的,洗淨,展現一股新的氣息。 雖然甫接手這個工作,還是獲得很多朋友的支持與協助,就像及時春雨一般,緩緩地流入我心。新的編輯團隊,雖不像前任小編有著敏銳的文思與豐富的經驗,然而我們願意付出小小心力,與各位讀者一同灌溉這週末花園! 工作地點:萬華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二度就業之婦女或退休人士可 需會使用網路與電腦文書軟體,或願意接受訓練,肯學習,能自學者佳! 工作內容為: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需要三大部分編輯人力投入: (A)外來種在地資料彙編志工:能從外來種資料庫中擷取當地相關資訊並整理成對讀者有用資訊。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dalier@e-info.org.tw 。 除了電子報週年,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滿四週年的日子也即將來臨,最近一個月內,我們將持續於每週日刊出特輯,邀請讀者朋友一起來談談有關和電子報互動的小故事,例如: (A)和電子報的親密接觸 有興趣和其他讀者分享心得的朋友,請來函: infor@e-info.org.tw ※投稿作品一經刊登,視同授權本會在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的情況下做非營利使用,但作者事先聲明者除外!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附上200-500字左右的文稿(word檔案格式或純文字格式),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照片請使用像素400*400以上之JPG格式檔案,圖檔過大時,我們會視情況調整大小。編排上以一篇文稿搭配一幅照片為原則,但也會尊重作者之創作考量。 ※投稿作品一經刊登,視同授權本會在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的情況下做非營利使用,但作者事先聲明者除外!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