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新聞-環境政策]台日簽署有害廢棄物越境轉移協定 --﹥ 本報訊 經過12年的溝通交涉,台灣在昨天(1日)依據《巴塞爾公約》與日本完成簽署有害廢棄物越境轉移雙邊協定。環保署表示,這是我國首次依照國際環保公約與他國簽署之協定,具有指標性意義,除凸顯我積極參與《巴塞爾公約》的決心,對於政府未來持續與其他國家洽簽相關協定的工作,有莫大助益;對廢棄物流向的管制與追蹤,也有正面助益。 聯合國為管理有害廢棄物越境轉移問題,邀集116個國家代表於1989年3月共同簽署《巴塞爾公約》,目前已有164個國家與歐盟簽署加入。台灣雖非聯合國會員,無法簽署《巴塞爾公約》,但仍可依據公約規定,與締約國簽署雙邊或多邊協定,共同管制有害廢棄物越境運送與處理。環保署指出,美國亦非《巴塞爾公約》締約國,但已與加拿大、菲律賓等國簽署雙邊協定,因此,我國希望能循此模式與各國合作簽署雙邊協定,積極拓展環保外交。 環保署表示,政府自1994年起即分別與美、日、澳、歐盟等國家洽商依據《巴塞爾公約》簽署雙邊協定,以台日雙邊協定較有進展。台日雙方透過外交及經貿管道進行多次正式與非正式會商,終於在「第30屆台日經濟貿易會議」(11月30日至12月1日)會期中簽署《亞東關係協會與交流協會間關於控制有害廢棄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協定》,並由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副處長楊慶熙及承辦科長黃拯中,代表出席簽署儀式。 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官員彭成熹表示,台灣輸出有害廢棄物主要以混合五金廢料,例如廢電子零組件等,2005年對日輸出統計總數為 473.5997公噸,儘管佔比不大,但為未來與其他國家洽簽《巴塞爾公約》相關協定及有害廢棄物輸出入管制開了先例。 彭成熹說,我國與日本簽署雙邊協定後,即可透過正式的通報機制來追蹤、管理廢棄物流向,一方面減少時間成本與繁雜的文件申請程序,另一方面也獲得直接的資訊交流。 該協定適用範圍與《巴塞爾公約》第1條所規定相同。自2006年1月1日生效。 ◆[環境經濟]新興市場成形:碳、清淨科技及永續利用 將吸引數兆美元投資 --﹥ 美國,紐約,2005-11-29 (ENS)-一份草擬中的聯合國報告預估:一個與氣候變遷、清淨科技、自然資源永續利用密切相關的新興市場正在成形,在未來10年內,法律、財政金融業界與投資行業,將陸續投入「數兆」美元的資金在這個市場。 這份名為《營運資金報告》(The Working Capital Report)的報告,預定在2006年3月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業永續發展計畫(UNEP FI)付梓發表,是2004年至2005年間一系列研究計畫的整合報告。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表示,為了撰寫此份報告,共動員了世界各地517個工作夥伴與重要顧問、2,486位法界人士、以及18國家的28個政府機關參與。 UNEP今天同步在倫敦、墨爾本、奈洛比、紐約、巴黎與東京發表聲明,其中指出,當數兆美元的資金湧入之時,應將環境、社會與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ESG)的思維列入投資計畫的重要考量因素;UNEP指出,這樣的企業管理思維,才是金融利基之所在,也將會是未來的主流。 UNEP執行長托佛(Klaus Toepfer)說:「毫無疑問,2005年將是一個分水嶺。各主要銀行、保險業者以及投資人將會瞭解到,這些新的碳技術、清淨科技與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的市場,就是新的商業契機之所在;而不能在此領域領先者,則將必須承擔一定的法律風險。」 與UNEP協力的金融機構預測,溫室氣體排放額度交易市場於2012年將達到一年2兆美元的規模,而與清淨能源技術相關的市場,於2020年有可能成長到1.9兆美元的規模。 同時,托佛表示,11月28日起在蒙特婁召開的國際氣候會議中,作為UNEP FI合作夥伴的金融服務公司,將對各國政府提出兩大重要訴求:第一,為京都議定書最第一階段承諾期到期(2012年)之後的階段,清楚規劃出延續當前氣候政策走向的指導藍圖;第二,促成合宜的環境架構,以確保全球碳市場的順暢與效率。 即將出版《營運資金報告》,將會探討永續金融領域的各項活動與計畫,並分析其對金融市場的意義。就現階段而言,仍有很多部分需要詳加探討。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5/2005-11-29-01.asp ◆[環境政策]阿富汗立下第一部環境法 --﹥ 阿富汗,喀布爾,2005-11-29 (ENS)-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協助之下,阿富汗政府完成了該國第一個保存及保護野生物、水道、森林、空氣、和土壤的法案。該法案的發展是為因應阿富汗政府於2003年10月之請求而成立的一項3年計畫其中一個組成部分,包含家園重建與制度發展之環境管理。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5/2005-11-29-04.asp
環境資訊協會 阮右檸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朱純嬌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5/2005-11-29-09.asp 作者:晁瑞光 (台南市社區大學) 2005年海洋生態暨科技教育種籽教師研習營,11月26、27兩日移到台南來舉行。課程從台灣環海的自然環境談起,再到各種漁業文化的討論。從歷史的觀點回顧,先民如何從南邊或西邊度過大海來台灣生活,卻在無止盡的捕撈造成漁業資源的枯竭。人類的文明發展造就河流與海洋的汙染,最終經由食物鍊又再回到人類身上。 研習中最令人深刻的是廖鴻基老師。不論是出海捕捉曼波魚、鬼頭刀魚的眼神,或是魚的愛情故事,都讓人著迷。然而當提到人們愛吃魩仔魚卻吃掉了各種魚的小苗,吃掉了海岸的生活命脈,卻又不禁感嘆。 兩天活動中,最令人期待的,是實際走訪全台最令人心驚膽跳的二仁溪。透過回顧河流污染史與實際環境的衍替,實習驗證教材的使用與分享,老師們學習如何傳遞環保知識給孩子們。 當大家來到漁港時剛好有漁民自外海捕魚回來,魚都不大而且都是同一種魚。高雄縣舢筏協會支援7艘船,帶著大家自二仁溪出海口出發。一出漁港,便看到污濁溪水並傳來臭味。沿岸還是有水鳥飛舞,烏黑的水岸邊有很多的魚塭,不知養的是什麼魚?如此的耐污染,更好奇魚都賣去哪裡? 船隊首先來到一處廢棄電路板堆置的堤岸。這種電路板大家都沒有看過,看起來有一點像陶瓷又不太像,敲起來鏗鏘作響,據說這是很早期回收的電路板,主要是在這裡洗出裡面的貴金屬,曾經造就這裡非常繁榮的過去但也犧牲了這裡的環境。接著再往上游去,沿途堤岸都是建築廢棄土堆置至河道縮減。接著來到另一處廢棄的電路堆置處,這是海棠颱風之後沖刷出來的,材質為塑膠的是近10年的產品。這過程有如在參觀博物館,看到工業發展的過程。 回程路過一間小廟,看到廟旁有一處露天燃燒的平台,然後一個轉彎大家來到了三爺溪。溪水頓時變的非常非常的黑,船行在虛無的黑暗中,黑的嚇人。最後再回到漁港,這是一個驚異的旅程,驗證知識與現實生活中的落差。 河流自上游帶來各種的有機質來到海洋,豐富了海岸的生態。一個四面環海,號稱海洋國家的地方,卻是如此對待自己生長的土地,令人費解。
文字:陳佳珣(公共電視記者) 秋天的幽情谷,散發著她動人的魅力,陡直的山壁上,台灣原生種植物「岩生秋海棠」,以及非常珍貴稀有的「圓葉布勒德藤」,正綻放出美麗的色彩,因為崩塌作用旺盛,大型植物不容易附生,輕巧的崖壁植物,得以在此欣欣向榮、生生不息。台灣有31種蛙類,這裡就發現了22種。更令人驚訝的是,從中海拔到熱帶雨林的物種,都可以在這裡發現,為什麼在這低海拔的森林,能包含不同生態系的生物,生態學家可能沒有機會為我們解答,因為這裡是湖山水庫的預定地,未來,這片山林會淹沒在水中。 湖山水庫所在地,是林務局正準備劃設的「八色鳥重要棲息環境」的保育重點區域,在水利署所提的八色鳥保育措施,還沒通過環保署審查之前,林務局無法解編保安林地供水庫開發,這幾年來,環保團體與水利署的攻防戰,不曾停歇。 9月下旬,雲林環保團體發現,台電公司竟然在幽情谷違法開路,準備遷移水庫淹沒區的電塔,幽情谷面臨一場空前的浩劫。混濁的溪水中,看不到以往成千上萬的蝌蚪,水中的魚蝦被掩蓋在土石之下,而在山壁上,法律明定要保護的稀有植物「圓葉布勒德藤」,有的僥倖逃過怪手的魔爪,往年都有八色鳥築巢紀錄的地點,這次也無法倖免於難。陳清圳認為,環保署要嚴格把關,保育措施做不到,就要退回。 這次違法開路,是水利署還是台電的責任,10月13日,立委尹伶瑛召集環保署、水利署、林務局以及台電公司到現場會勘,這片土地現在是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所有,但是任何的開發行為,仍然受到環評法跟森林法的約束。森林法明定應報經主管機關並會同有關機關,實地勘查、同意後才能施工,主管機關是林務局還是水利署中水局,雙方看法不同,開路的責任由誰負責還要釐清,而環保團體也已經展開法律行動,到雲林地檢署按鈴控告水利署中水局以及台電公司。 11月3日,立法院永續會邀請相關單位與民間團體,針對湖山水庫,展開一場精采的論戰。從壩體安全、水庫淤積,到生態保育措施以及環評等問題,都是大家討論的重點。這個斥資215億元,而且爭議性高的水庫,水利署認為是為了民生用水而蓋,環保團體則認為是為了離島工業區。而進入環保署的網站,查詢湖山水庫的環境影響評估,環評開發目的清楚寫著,湖山水庫是提供雲林南投的用水,也作為離島工業區的中長期用水。 水利署長陳伸賢強調,湖山水庫可取代雲林民生用水抽取地下水,也把枯水期工業調撥農業用水還給農業,農業就不用抽地下水,湖山水庫每年約有一億噸的水可以取代抽取地下水,對地層下陷有實際幫助。高雄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主任李根政認為,今年年底,林內淨水廠開始運作,集集攔河堰每天要提供20萬噸的水給淨水廠,就可以替代雲林民生用水抽取地下水的情形,在沒有新增加的用水量,湖山水庫拿來供應原本抽取的地下水才有幫助,現在是要給六輕以及大煉鋼廠等新的水資源需求,對地層下陷幫助有限。 湖山水庫與集集攔河堰聯合運用,每天可以提供69萬噸的水量,以現在雲林每天20萬噸的民生用水量,扣除集集攔河堰所承諾的民生用水量,湖山水庫大約只佔一成是作為民生用水。到了民國110年,水利署預估民生用水每天要41萬噸,這表示雲林人口要成長一倍,民生用水推估的方式,值得來討論。如果興建湖山水庫,在枯水期,工業就不用調撥農業用水,把水還給農民使用,但是對減緩地層下陷,湖山水庫其實幫助不大,農業抽取地下水的水權量,並沒有用地面水取代,對雲林縣民來說,解決地層下陷的危機,比產業發展還重要。 斷層離湖山水庫壩址只有1.8公里,當地地質又脆弱,即使水利署對水庫安全信心滿滿,當地居民對崩壩的恐懼始終存在。湖山水庫是雲林民眾不得不承受的風險嗎?從事地下水研究的中研院地科所汪中和老師認為,從成本效益分析,以及對社會、環境的衝擊來看,它並不是最理想的水資源開發方式,採用地下攔河堰或是伏流水的開發,都是成本低、破壞小、效益高的方式。汪中和老師強調,國家發展是要經濟成長,但是在雲林地區,地層下陷的損失已經相當嚴重,療傷止痛是最優先的方式。地面水要優先供應民生與農漁業使用,工業用水量龐大,而且工業有能力負擔比較高昂的設施跟水價,地層下陷的問題不優先處理,工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無法彌補地層下陷的損失。 台灣的平原有三分之一,已經有地層下陷的情形,更有相當於半個台北市的面積,是低於海平面,地層下陷的災難比不上經濟發展重要,水資源的思考模式,在政黨輪替之後依舊沒有改變,即使拚贏了經濟,卻已經輸掉了台灣的土地,解決之道,是要提升水利署的層級,跳脫經濟部的附庸,站在永續發展的基礎上,擬定水資源政策。 三合一選舉過後,立法院全院聯席會開始審查預算,湖山水庫95年度4.5億元的經費能否過關,將是水資源政策的重要指標。
【相關文章】
播出日期:12月5日(一) 22:00-23:00首播 【封面故事】水庫爭議 秋天的幽情谷,散發著她動人的魅力,陡直的山壁上,台灣原生種植物「岩生秋海棠」,以及非常珍貴稀有的「圓葉布勒德藤」,正綻放出美麗的色彩,因為崩塌作用旺盛,大型植物不容易附生,輕巧的崖壁植物,得以在此欣欣向榮、生生不息。台灣有31種蛙類,這裡就發現了22種。更令人驚訝的是,從中海拔到熱帶雨林的物種,都可以在這裡發現,為什麼在這低海拔的森林,能包含不同生態系的生物,生態學家可能沒有機會為我們解答,因為這裡是湖山水庫的預定地,未來,這片山林會淹沒在水中。 【人與自然】另類紙藝術 植物在藝術創作的領域,有什麼延伸擴展的空間?利用修剪樹木後,被當成垃圾的枝條,利用它的纖維,可以做成手抄紙。自然步道協會與台大合作,運用校園內的植物,製作一張台大手抄紙地圖。不同植物就有不同的色彩與紋理,大王椰子的紙張顯得深沉而粗曠,莎草則是細緻柔美,每種植物做出來的味道各有特色。手抄紙創作的藝術家Jean要教導大家,怎麼樣創作出一張具有自然、人文、歷史特色的在地地圖。 【看守台灣】東沙考古 東沙,是南中國海的一片遺世淨土,寧靜的海域,隱藏著看不見的危機,從古至今,許多船隻在此觸礁,從此深沈海底,一群熱愛水下考古的人士,企圖運用現代科技,來找尋失落的記憶 ●[課程]自然生態教學生態培訓計畫 --﹥
時 間:12月21日起 保護動物協會監事陳維壽老師早年即以成功高中昆蟲博物館為基礎,推展蝴蝶為主的家鄉昆蟲保育工作近三十年。在此歲月中,陳老師深感想要推廣蝴蝶保育,必須先讓學生、民眾了解蝴蝶,才有可能激發他們對蝴蝶的興趣,進而關懷鄉土,最後才能導入保育領域。最近更發現,推廣對象如果是負責教授故鄉昆蟲的國小自然科教師,更能事半功倍。 詳情請參閱 自然生態教學生態培訓計畫 ●[課程]部落教室DIY-泰雅織帶與植物染教學 --﹥
時 間:12月10日(六) 14:00-16:00 搭配「搖擺布錠-泰雅族紡織文化展」所推出的染織工藝教學,期望民眾透過實際操作紡織機、動手做植物染等活動,親身體驗原住民織染藝術的趣味。 詳情請參閱 http://www.museum.org.tw/close/E-DM.htm ●[展覽]搖擺布錠《烏來原住民族紡織文化展》 --﹥
時 間:即日起至1月19日 七十餘件展品,有複製泰雅傳統織紋的織布,也有融合現代技術與兼顧生活機能的手工藝品,其中有不少關於編織有趣的經驗與難忘的回憶,更有她們為傳承傳統文化所持有的那份使命感與堅定的信念。 詳情請參閱 http://www.museum.org.tw/close/E-DM.htm ●[講座]免費租屋消費安全講座 --﹥
時 間:12月10日(六)
14:00-17:00 您擔心租事不順嗎? 您知道租屋也可以兼顧風水與安全嗎?崔媽媽特別邀請專業人士蒞臨現場傳授多年實務經驗,讓您成為租屋通! 詳情請參閱 http://www.tmm.org.tw/rent/941210_rentnews.htm ●[研討會]「永續未來」挑戰與回應系列之二研討會 --﹥
時 間:12月10日(六)9:00-16:30 以「地球憲章」為基礎架構,與全球同步,參與聯合國永續發展10年教育計劃(UN DESD 2005-2014),共同為追求永續發展的理想而努力! ●[研討會]94年生態工法工程案例研討會(台北場次) --﹥
時 間:12月14日(三) 8:30∼17:10 以河溪整治及崩塌地治理之類別,分別挑選近年歷次颱風考驗之「台北縣平林溪整治」及「台電谷關訓練所後方崩塌地處理」作為研討之實際案例。從主辦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之角度,深入探討其作業流程之經驗,並請相關領域之學者專家發表其意見與看法。 詳情請參閱 www.ntut.edu.tw/~wwwwec ●[研討會]當達悟遇上南瀛:第3屆蘭嶼研究群年會 --﹥
時 間:12月10、11日(六、日) 當飛魚遇上虱目魚,當黑面琵鷺遇上蘭嶼角鴞,他們會如何溝通交談?會場在台南縣佳里鎮蕭?文化園區(舊糖廠,糖果節展地),請大家一起來欣賞精緻生動的「海之民─雅美族捕飛魚文化特展」,同時也邀請您參訪當前台灣最受注目的考古發掘成果──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園區考古文化陳列室。 ●[研討會]第5屆永續生態旅遊研討會∼永續森林•生態旅遊 --﹥
時 間:12月10日(六) 藉由本活動的舉辦,以國土復育的角度,探討國內各政府部門推動生態旅遊之策略及經驗,以深入瞭解台灣森林生態旅遊的發展現況,並希望透過戶外遊程觀摩活動,讓參與者瞭解生態旅遊的意涵,建立未來市場操作機制。 詳情請參閱 http://www.ecotour.org.tw/event_home.asp?RecID=766 ●[營隊]第10屆環境生態研習營 --﹥ 時 間:民國95年2月6日(一)至2月10日(五) 藉由多樣化的課程及有趣的活動,增進諸位對環保的認識,激發環保意識,以及提早接觸大學生活,度過一個充實愉快的寒假。 詳情請參閱 http://www.ev.ncku.edu.tw/envcamp/ 有興趣透過志工服務獲得知性的成長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目前正招募編輯陣營志工,歡迎有志者一起來打拼,我們需要: 活動訊息文字編輯 1.關心環境相關活動、課程、講習、研討會、節目等 有意接受挑戰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下載簡歷表, 外來種資料庫建置專案翻譯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目前急需新聞翻譯人力投入,希望有興趣進行台灣本地外來種訊息 「英翻中」以及「中翻英」作業的志工能加入。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bearcr@gmail.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