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08.7.28
新聞
專欄
特輯
書齋
副刊
綠色課表
論壇
討論區
訂閱/退閱
近期活動

■
我們的島:山林開發新世紀

■
我們所看到的未來「2008花蓮發展與實踐培力工作坊」

■
地球公民協會「好書福講堂」開講

■
社會責任投資座談座談:退休金資本主義到公民經濟

■
97年生物多樣性調查人員訓練班

■
97臺北市生物多樣性種子教師培訓計畫

■
划著獨木舟 關心身邊的河流!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2008志工培訓營
編輯室小啟
■為何收不到電子報?
■我們正在徵求專職編輯與專案執行。

■
誠徵志工協助採訪編輯。
推薦評論

■
作者:城鄉發展差異讓臺灣落後
 明明是交通不便, 資源不足, 照你所說, 政府要扔多少錢在台北,臺中,高雄以外地區發展大眾運輸 ? 你幫忙賠嗎 ? 真是標準都市既得利益者口吻, 交通濫造成區域不能均衡發展, 北縣目前381萬人, 正以每年1萬人口的數字增加, 北市雖持平, 仍有260多萬人, 桃園194萬人, 也以每年1萬人口的數字增加, 捷運線完成後增長速度只會加劇, 這後果大家應該很清楚, 過多預算無效率重覆花用在同一地區, 都市生活型態增加家計耗能, 產業結構又限縮在服務與製造, 交通也越趨便利, 而進一步形成磁吸, 有多少地方政府連發公務員薪水都有問題 ?…
 【評論連結】
蘇花高爭議別再搞分裂
推薦訂閱

■
快樂動物電子報

■
生態工程電子報

■
黑潮電子報

■
水產電子報
推薦瀏覽

■
生態工程入口網

■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
洪雅書房 
 
 搶在鳳凰之前 志工完成陽明山、澎湖生態調查

陽明山天溪園生物多樣性普查活動,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
【相關連結】

■
相遇在海角天堂 澎湖生態工作假期還海洋原貌

■
澎湖生態工作假期 愛上東嶼坪

■
石花凍、小丑魚 龍洞灣海洋總動員 邂逅生態之美

■
傳達生物多樣性的使者 由你做起
 

鳳凰颱風來襲,全台警戒,幸而前兩日在澎湖望安鄉東嶼坪、以及陽明山天溪園從事生態普查的志工團隊,均搶在鳳凰之前完成任務。其中,中國NGO參與的東嶼坪生態工作假期,26日順利完成淨灘與珊瑚礁體檢工作,志工在颱風逼近前,將分垃圾運回望安碼頭,由當地清潔隊清運。

陽明山天溪園生態教育中心,Bioblitz生物多樣性普查的參與者,則在24小時內,對保護區中的一草一木、蟲魚鳥獸,發動一場「閃電戰」!Bio代表「生命的」,blitz是希臘語「閃電戰」的意思,二字結合在一起Bioblitz,是國外行之有年的一種生物資源調查法。…精采內文

 
 
 我們的島:觀光浪潮下的達邦風格
達邦部落酋長汪俊松先生。圖片來源:公視「我們的島」

文字:郭志榮(公共電視記者);攝影:陳志昌(公共電視記者)

在阿里山層層山巒之後,一個居住在天神腳印裡的部落,數百年來守護故鄉。當傳統獵場轉為觀光聖地之後,他們依舊謹記祖先的訓示,堅守最久的獵人才是最後的勝者。於是,他們不急於改變,一切依循傳統,在容易迷失的觀光浪潮裡,走出自我的風格。

達邦部落是一個農業經濟建全的社區,對於引入觀光旅遊,他們並不急迫,他們推拒許多不必要的外來資源,希望以最美好的面貌,接待所有到訪的遊客。在許多地區,不斷引入資源高度開發之時,走進達邦社區,如同進入一個世外桃源,純樸的風貌,讓人驚豔…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高美鈴

 


輕減碳運動在政府領頭示範之下如狂風來襲,你可知女性在這股風潮中扮演了什麼角色、該如何因應嗎?宗教界慧眼看出衣櫥永遠少一件的女性,可以是為悅己者容的過度消費者,但反過來說,也可以轉變為節能減碳的生力軍!

歐美研究團隊則發現,浪費成性的已開發國家,該為地球環境多付出一點代價才行!對於窮國的補貼,是避免森林砍伐、暖化惡化最便宜實惠的方式!不然狀況再繼續惡化下去,難保未來咱們不會繼買水之後,還得花錢買空氣!

號稱要辦個綠色奧運的中國,這會兒又有新鮮玩意,只要利用紅外線分選技術,便能將圾垃精確分類,機器還會自動打包,大量減少垃圾量。另外奧運期間比賽場內所產生的塑膠瓶,也將全數回收,製成衣物。這波綠色風潮在奧運過後,能否能為全北京、全中國甚至全球留下任何示範作用?或許才是深具意義的所在。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肯定故宮全面撤除「故宮晶華」餐廳之魚翅料理
圖片來源:ENS

作者: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美國國際人道協會(HSI)

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23日召開高層會議,決定回應國內外動保團體的呼籲,撤除「故宮晶華」所有魚翅料理,為海洋保育善盡心力!同時要求檢查故宮晶華其他供應的食材是否有違保育精神。──美國國際人道協會(HSI)與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EAST)聯合發表聲明,肯定故宮這項有意義的決定,並期許故宮繼續督導把關,嚴選對環境、動物、人類健康友善的食材 。

美國國際人道協會的國際策劃經理陳淑真表示:「故宮博物院在國際上是台灣的驕傲,也是台灣維護、尊重、保存歷史文物的象微。故宮將魚翅從餐廳中移除,以身作則來表示保護海洋生態與促進動物福利的決心,其決定深具歷史意義,也樹立了國內及國際上的典範。」 …精采內文

 
 
 
 颱風前夕陽明山閃電戰!生物多樣性普查 民眾專家歡聚一堂
本報2008年7月27日台北訊,林穆琳報導
小朋友在「減碳大富翁」一關玩得不亦樂乎!鳳凰颱風來臨前夕,陽明山時晴時雨,依舊掩蓋不住學者和民眾的熱情。大家齊聚陽明山天溪園生態教育中心,將在24小時內,對保護區中的一草一木、蟲魚鳥獸,發動一場「閃電戰」!

Bio代表「生命的」,blitz是希臘語「閃電戰」的意思,二字結合在一起Bioblitz,是國外行之有年的一種生物資源調查法,主要的進行方式,是讓學者、專家們走出學術的象牙塔,實地帶領著參與的民眾,走入特定地區,進行24小時的生物多樣性普查,因而國內又譯為「生物多樣性普查日」。

本次在「天溪園保護區」所進行的生物多樣性普查,是由亞熱帶學會及陽明山國家公園主辦、環境資訊中心協辦,一共號召5位專家、30位志工及37位民眾的加入。大家在26、27二天,分別針對園區內水質、植物、昆蟲、兩棲類及鳥類現況做調查,並將資料做成統計數據、進行分析。參與的志工及民眾,藉由各領域專家學者的解說,不僅學會如何觀察動植物,認識生物的分布概況,透過實地調查研究的體驗,親身了解生態的演變,更能從中體認到自然的奧妙和可貴!

在世界之樹下許願,讓保育觀念生根成長!普查首日一早,由一連串寓含環境教育意義的闖關活動展開。在「一樹一世界」中,大家紛紛以手指觸摸,或與樹木緊緊相擁,來丈量樹圍並計算樹齡;再由關主詳述樹木生態。「偽裝高手」則要大家在一定時間內,認出圖片中幾難辨視的昆蟲及水生動物,引起大朋友、小朋友不時發出喜悅的歡呼或「唉呀!」的嘆息。第三關「減碳大富翁」,以競賽方式,看誰能闖過過一格一格的節能減碳益智問答,輸了還要接受「表演題」──模仿各種減碳妙招動作如騎腳踏車的考驗呢! 第四關則是以眾人合作的方式玩搶水、抓漏的水遊戲,關主也藉機提醒大家森林生態對水資源的重要。「哇!小朋友只漏掉10%的水,比台北市的30%還要厲害哦!」生動有趣的遊戲,使人對水資源的得來不易印象深刻。

上午的活動,在寫下每個人對地球的願望,並許下保護環境的承諾中溫馨結束。緊接著下午到晚間,Bioblitz的重頭戲來臨。志工和民眾依興趣分為植物、昆蟲及水質調查3組,植物組由知名的植物專家陳文彬老師帶領,昆蟲組由昆蟲觀察家施宏林老師領軍,水質調查則是由宜蘭大學自然資源系教授阮忠信負責,各組先進行約半小時的說明,接著進入天溪園展開正式調查。

阮忠信老師帶領學員取生態池水進行水質檢測。    陳文彬老師為大家詳細解說植物生態。

各組老師走在隊伍前,對沿途所見的昆蟲或植物詳加解釋,並教導大家使用GPS,以衛星定位出發現物的座標,再一一寫下觀察記錄,包括發現物種、數量、地點及時間等。隨行者又看又記,個個聚精會神,認真而忙碌。在水質監測一組,阮忠信老師帶來各種測量儀器,更令學員們大開眼界。大家輪流上上下下,在7個不同水域如生態池、溪流、大水漥取水,檢測其溶氧量、酸鹼值、電導度及氨氮量,證實由於四周林木茂密、無過多的人為破壞和外來放生魚種,生態保存良好,水質十分純淨。

晚間的活動,則由文化大學觀光系助理教授盧堅富及國家公園解說老師劉達偉帶領,進行兩棲爬蟲及夜間昆蟲的夜間觀察。二位專家對蛙類和昆蟲生態如數家珍,如珠的妙語開啟了眾人的視野。參加的小朋友對徒手「撈」青蛙、聽音辨蛙興趣濃郁,夜深了還不想打道回府!昆蟲老師劉達偉則不斷發出「哇!我們好幸運!」的讚嘆,因為難得發現八星虎甲蟲夜間棲息之地,多種翠綠的螳螂和20公分大的獨角仙,也在眾人腦海中留下難忘的倩影!

眾人在盧堅富老師帶領下,聚精會神進行兩棲類夜間觀測。   什麼鳥飛過?大伙可要眼觀四周、耳聽八方才行!

國內率先引進Bioblitz活動觀念的資深保育人士、也是此次活動主辦人梁貴梅表示,Bioblitz活動在國內已進行第三屆,其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提出生物多樣性的保育,不能只靠學者專家的努力,民眾也是關鍵的力量。Bioblitz提供學術界及普羅大眾跨界合作的機會,對一地區生態長期進行監測,不僅統計出的數據可做為基礎研究資料,對民眾而言,「從做中學」,更是一種最好的生態教育!

已退休的教師李先生,今年已是第二年與太太一同參與植物調查:「我們夫妻爬山已有十多年經驗,在山中遇到從事植物研究的陳文彬老師,在為老師默默耕耘的精神感動下,我們加入了這次活動,希望同樣也能有所貢獻。」首次參加Bioblitz的郭小姐也分享,國內喜歡大自然的人不少,但大多不知可以如何實際參與保育行列,透過這次的活動,她終於找到貢獻心力的方法,也對自己參與了生態調查感到驕傲!希望這樣有意義的活動能年年持續下去,建立出長期調查資料庫。

第二天的活動雖然不巧有颱風來湊熱鬧,大家還是如期完成鳥類及植物的普查。總計本次的Bioblitz,眾人齊心合作之下,一共觀察到昆蟲87種676隻、夜間昆蟲12目30科49種、兩棲類3科6種31隻、植物110科255種、水質各項數值也都在理想的範圍內。其中鳥類多在樹木中層觀察到,蛙類則以在岸邊植物、石頭邊發現最多。對參與過天溪園Bioblitz的民眾而言,生物多樣性不再只是句口號或模糊的概念,在小小的陽明山一角,短短的24小時,就發現如此豐富的生命、如此繽紛的生態,誰還能再忍心漠視、蹧踏我們腳下的美麗土地?

活動尾聲,本次協辦單位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人員勉勵大家,「地球暖化是目前最受矚目的議題,但科學性的研究需要的是證據,Bioblitz正可提供準確的基礎資料,來做為生物變遷、地球暖化問題的證明。大家的努力不會白費,將會永遠留下,做為了解、保護這塊土地,以及未來我們解說最好的參考!」這二天在烈日下揮汗、細雨中顛簸、黑暗中踟躇的辛勞有了成果,大家以感動的掌聲,為自己鼓勵,也為台灣的環境加油!

Top

 
 
 我們的島:觀光浪潮下的達邦風格
文字:文字:郭志榮(公共電視記者);攝影:陳志昌(公共電視記者)

在阿里山層層山巒之後,一個居住在天神腳印裡的部落,數百年來守護故鄉。當傳統獵場轉為觀光聖地之後,他們依舊謹記祖先的訓示,堅守最久的獵人才是最後的勝者。於是,他們不急於改變,一切依循傳統,在容易迷失的觀光浪潮裡,走出自我的風格。

傳統祭典安安靜靜的在部落裡舉行,阿里山鄒族的原住民,用過年的心情,歡渡這個時刻。穿著傳統服飾的汪俊松酋長,說明鄒族是各家族合議的長老制,不能稱他為頭目,應該算是部落發言人地位的酋長。嚴正正名之後,他介紹小米祭的祭典過程。在部落裡,相同家族成員,溫馨的齊聚在家族祭屋內,不同家族成員,按照傳統依序互訪道賀,讓一個傳統祭典充滿深意。對於原住民祭典成為觀光賣點,達邦部落有著自己的堅持,他們認為小米祭是家族團聚時刻,不必刻意對外公開。祭典呈現達邦部落對外的態度,其實也是面對觀光浪潮下,部落的因應策略。他們發展生態旅遊,但是一切從愛鄉出發。

達邦部落集會所 圖片來源:公視「我們的島」達邦部落是一個農業經濟建全的社區,對於引入觀光旅遊,他們並不急迫,他們推拒許多不必要的外來資源,希望以最美好的面貌,接待所有到訪的遊客。在許多地區,不斷引入資源高度開發之時,走進達邦社區,如同進入一個世外桃源,純樸的風貌,讓人驚豔。最具鄒族風格的集會所,成為部落的文化核心,天神會從鳥榕下來,保護部落。上方的日式警務所,則是帝國殖民的壓制象徵,達邦保留傳統的建築,婉拒過多的現代開發。

在部落外的山林內,達邦部落自行整理自然的達德安步道,保持山林的自然原色,吸引愛山的遊客。踏上步道石階,優美的山溪景緻在眼前展開,溪流在樹蔭底層穿過,高低的落差,造出仙境般的意境。這條步道並非刻意建造,而是鄒族居民使用數百年的經濟步道,有著鄒族的生活記憶。學著傾聽山林的聲音,達邦居民說山林有自己的生命,只要不破壞、不開發,它會自己展現風采。

走向旅遊,達邦部落顯得不慌不忙。就像從事皮雕創作的黃老師,細細製作她的藝品,展現鄒族特色,成為大家一致的心願。配合部落創意產品,製作皮雕銷售,黃老師在追求觀光經濟之外,也不忘文化的傳承,她教導部落孩童,畫出屬於部落的意向。當一件件精美皮雕,呈現眼前,達邦找到一條結合傳統與現代的方式。

達邦部落入口意象。圖片來源:公視「我們的島」中國遊客來台觀光,掀起台灣新一波旅遊熱,各地紛紛開發建設,希望力拼觀光經濟,但是達邦有著自己的想法。走出自我風格,保留傳統意象,成為達邦面對旅遊浪潮的不變態度。當過多的建物,高度的開發,在許多自然山林中出現,或許應該思考達邦部落的智慧。在高度開發,快速發展之下,各地旅遊相同化的趨勢下,唯有堅守傳統,打造自我風格,才會是旅遊浪潮中,不會迷失的最後勝者。

【影音閱讀】公視影音中心──我們的島

Top

 
 
 性別與氣候變遷對話 台灣頭一遭 
本報2008年7月25日台北訊
氣候變遷與婦女之間的關連為何?昨(24)日下午,一場「氣候變遷的性別思考工作坊」,吸引了來自公部門及各地的非營利組織,共同關切此一議題。講師之一的勞委會副主委曹愛蘭指出,有別於其他發展中國家,台灣婦女有弱勢婦女的生命經驗,亦有參與公共事務的機會,若能補強女性的統計資料,將更有助於台灣婦女在國際舞台上的發聲與分享。

主持人之一、台大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張玨表示,本次活動為台灣第一次辦理結合性別及環保議題的工作坊,希望藉此建立民間與政府之間跨領域的夥伴關係,共同為婦女面對氣候變遷問題商討策略。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邀請多位專家學者,進行環保與婦女及性別議題之對話,計畫為以「氣候變遷」議題參與「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而準備。

自然步道協會理事潘偉華,以逾20年推動環保及國際事務的經驗,呼籲「退步就是進步,而進步是需要累積的」,像是反璞歸真的生活,就是一種因應氣候變遷的方法。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副祕書長夏道緣,則從環保生活教育的經驗中,分享台灣女性的覺知與對公共事務的參與,是現代女性在因應氣候變遷中可扮演的角色及貢獻。

中原大學景觀設計系副教授謝園,強調要有充分的性別統計資料,才能對研究及政策擬定有所助益。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曼麗,則從性別觀點來看氣候變遷,她談到從務實主義中的生活實踐,到生態女性主義保護大自然等角度,都是從女性觀點出發與自然的互動。

現場來賓反應熱烈,高雄縣婦幼青年館的社工員表示,由於服務對象多為在氣候變遷下受衝擊較大的弱勢婦女,她會思考如何將本次活動所獲的訊息融入工作中;此外台東勵馨基金會的公關專員也相當肯定工作坊之舉辦,並表示會把相關訊息帶回台東分享,甚或在當地辦理類似研討,相信將有助於女性認識氣候變遷此一重要議題。

Top

 
 
 SOGO慈濟合作 回收化妝品空罐
摘錄自2008年7月27日中國時報桃園報導

節能減碳做環保!中壢SOGO百貨與慈濟環保回收站合作,即日起回收化妝、保養品空罐,可兌換購物點數,既環保又不浪費,還可集點數換贈品找好康,時間到10月底為止。

中壢SOGO販賣促進部課長趙子娟表示,目前中壢SOGO2館共有42家化妝品專櫃,而占所有化妝品銷售量最大項目,就是化妝水、乳液類的基礎保養品;一般消費者習慣用完即丟,容易汙染環境。 因此中壢SOGO和慈濟合作,讓這類小容積塑膠瓶罐,得以回收再利用。

Top

 
 
 國際研究團隊發現 避免森林砍伐來控制氣候變遷最便宜務實
摘譯自2008年7月23日,ENS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市報導,吳萃慧編譯,蔡麗伶審校
一個奧地利、巴西及美國研究合作團隊所發現的新研究成果顯示,富裕國家可透過付錢給開發中國家的地主,協助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以免他們為了農業進行林地整伐。

這項研究提供減少每一公噸碳的成本美元預估值,這些成本可以透過避免非洲、中南美洲及東南亞的森林被砍伐而被省下來。

許多政府每年願意花費總計10億美元來防止未來25年間每年大約5億公噸的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量。

研究團隊表示,停止砍伐全球大約1/10熱帶森林將需要大約同樣數量的金錢。熱帶地區去森林化過程中砍伐及燃燒樹林,將土地轉變來種植穀物及畜養牲畜,大約會製造全球整體人為碳排放量的1/5。

這項研究估計,如果這項建議被採納了,這樣的方案將可能降低2-10%全球碳排放量。

這個計算結果是一群科學家及經濟學家發表在7月23日美國「國家科學研究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電子版的幾個預估值之一。

這項研究成果的共同作者,也就是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農業環境及開發經濟學系教授桑正(Brent Sohngen)表示,根據這些預估數據,用來買碳額度的整體成本將比已開發國家所預期要花在以規範工業、運輸及能源產業方式減碳的成本還要低。

這些根據3個不同的林業與土地使用模式的計算值,提供迄今為止最好的減碳成本預估,這些預估值是用來計算已開發國家要參與名為「免除森林砍伐(avoided deforestation)」全球減碳計畫中所要付出的成本。

發展3個預估值計算模式之一的桑正表示:「比起其他方式,免除森林砍伐計畫對美國而言相對來講更便宜務實,這將為美國納稅人省錢,同時提供從地球上一個地區將大量資金轉移至另一個地區的方法,使開發中國家在全球經濟大餅中也能分得一大塊,用在他們想用的地方」。

這三個用來計算預估價值的模式包括由桑正所開發的「全球林木模式(the Global Timber Model)」、在奧地利盧森堡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開發的「林業與土地替代利用動態整合模式(the Dynamic Integrated Model of Forestry and Alternative Land Use)」、以及加州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in California)所開發的「廣用性全方位減緩評估程序模式(the Generalized Comprehensive Mitigation Assessment Process Model)」。

這些模式採用不同的經濟學及生物學假設來達成他們對森林砍伐及碳排放的透視剖析。每一個模式將一段時間內預期的改變納入計算,尤其是那些因人口、收入及技術改變而與農業用土地需求有關的森林砍伐誘因都被納入考慮。

Top

 
 
 奧運場館垃圾處理高科技 紅外線處理只要5分鐘
摘錄自2008年7月26日 新華網 報導

中國第一條近紅外線垃圾精分選線於7月25日在北京環衛集團一清分公司竣工並試運行。奧運期間,這條精分選線將處理奧運中心區和各個奧運場館的垃圾,使奧運垃圾的減量化和資源化率大大提高。這是中國第一條採用最先進的近紅外線分選技術針對分類垃圾進行精細分類的分選線,首先將用于奧運期間場館垃圾分類回收。奧運會結束後,將用於北京居民小區垃圾分類回收。

摻雜了塑料瓶、塑料袋、PVC管材、鐵、紙張的垃圾從進料口被送上傳送帶後,較輕的垃圾首先進入風選程序,被機械產生的 風吹開,而鐵類則通過磁鐵吸附進入另一個通道。而後剩余垃圾進入近紅外線分選程序,因為紙張、塑料等不同物質發出的近紅外線是不同的。通過光分選技術, 處理線將這些材料細分,然後自動打包。

北京環衛集團一清分公司副總經理董黎說,分揀出來的物品純度可達到90%以上,從垃圾開始上處理線到最終完成分選,只需要5分鐘時間,而且,預設的光分選參數可滿足分選20多種可回收物的要求。整個分選線為電腦控制,不需要人工作業。

Top

 
 
 北京奧運場館飲用後塑料瓶全部綠色回收再利用
摘錄自2008年7月25日 新華網 報導

「綠色北京、綠色奧運」——北京奧運場館生活垃圾可回收物資源利用工作啟動儀式23日在北京舉行。這一環保項目主要是對奧運會期間北京比賽場館內飲用後的塑料瓶全部進行綠色回收與再利用,以確保北京奧運場館的清潔環保。可口可樂(中國)飲料有限公司與盈創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聯合推動並實施這些塑料瓶的專業化回收和環保再利用。

據了解,經過現代先進工藝的加工生產,奧運場館飲用後的塑料瓶再利用後可以制成衣物纖維,還可以通過自動化密閉流程加工成為瓶級切片,從而達到100%的無限循環再利用,大大節省了能源的消耗。如此高附加值的再生利用還降低了各種環境污染,環保效益尤為突出。

Top

 
 
 肯定故宮全面撤除「故宮晶華」餐廳之魚翅料理 為海洋保育善盡心力

作者: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美國國際人道協會(HSI)

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23日召開高層會議,決定回應國內外動保團體的呼籲,撤除「故宮晶華」所有魚翅料理,為海洋保育善盡心力!同時要求檢查故宮晶華其他供應的食材是否有違保育精神。──美國國際人道協會(HSI)與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EAST)聯合發表聲明,肯定故宮這項有意義的決定,並期許故宮繼續督導把關,嚴選對環境、動物、人類健康友善的食材!

 
全球共有111種鯊魚的生存出現危機。其中20種受到嚴重威脅,25種瀕臨滅絕,另外66種生機脆弱。(照片提供:美國國際人道協會)

美國國際人道協會的國際策劃經理陳淑真表示:「故宮博物院在國際上是台灣的驕傲,也是台灣維護、尊重、保存歷史文物的象微。故宮將魚翅從餐廳中移除,以身作則來表示保護海洋生態與促進動物福利的決心,其決定深具歷史意義,也樹立了國內及國際上的典範。」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強調:「期許未來故宮能協助國家社會推廣『海洋生態保育教育』,而非推動『海鮮文化』!」她並指出:「漁業署過去曾表示,台灣只抓“大尾”鯊魚,不會捕抓幼鯊,且是“全魚”利用不會浪費,也沒有動物福利問題。但實際上,在台灣各主要漁港碼頭邊、市場上,看到幼鯊的比率非常高!而且魚鰭與魚身的運貨量並“不成比例”,連漁民自己也感嘆,現在能撈捕到的魚“已經越來越小了”。更何況近三年來,台灣從外地進口魚翅還高達1,720多噸,顯見台灣『魚翅文化』對世界海洋生態保育的負面貢獻,遠超過漁政單位的想像!」。

為了滿足魚翅料理的需求,每年預估有數千萬隻鯊魚遭到屠殺。使得鯊魚的數量在短短半個世紀,以驚人的速度迅速銳減。因此,許多亞洲知名的機關團體,如:香港大學、香港迪斯尼樂園、馬來西亞政府以及最近的東華三院(香港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慈善組織),都表示不再供應魚翅料理。而台灣前任總統陳水扁及現任總統馬英九先生都曾公開表示拒用魚翅料理;故宮博物院從善如流的明快決定,值得肯定!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高美鈴、陳誼芩•網編:彭瑞祥

※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