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8.10.22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永續公共工程入口網 第二次滿意度調查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千里步道

台灣生物多樣性入口網TaiBIF

洪雅書房 

地球公民協會

綠色陣線協會  
 
  鉛污染無所不在 全美每天849名兒童死於鉛毒

舊建築的含鉛建材持續危害兒童健康。圖片來源:美國環保署

【相關連結】
守護空氣品質 美30年來首度緊縮排鉛標準
研究證實 兒時接觸鉛污染與成年暴力犯罪有關

有毒含鉛玩具仍在各商店販售 消費者應提高警覺
甘肅徽縣 兒童血鉛嚴重超標

吸入工作場所的空氣或者灰塵,吃到污染的食品,或者飲用了受污染的水,都會使人暴露於鉛中毒的環境中。兒童可能因吃進含鉛的塗料碎片,或在受污染的土地上玩耍而受到毒害。鉛會損壞人類神經系統、腎臟和生殖系統。美國在1978年,油漆中已禁止添加鉛,但舊建物仍然使用含鉛的油漆。

本月15日,美國環保署已將空氣中的含鉛容許值降低為現行標準的1/10,而紐約州更打算進一步防制鉛毒,惟因預算短缺,法案仍未能過關。紐約州長心痛地說,「鉛中毒是困擾並破壞許多孩童生活的災害,剝奪了多數受創孩童生活各方面的權利。針對災害作出回應應該是政府每位官員的義務。」

精采內文

 
 
  生態工作假期:小島另類體驗 慢遊守望漁村傳統和海洋生態
包很緊的志工

作者:耿璐、孫秀如(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

提到小島,大家想到的不外乎碧海藍天下的沙灘漫步、日光浴、雞尾酒,奢華的度假形式成為小島體驗的普及版,不過,試問走這一趟的你,記得這次造訪的海島跟上次的有什麼不同嗎?泰國的普吉島和印尼的巴里島,差別在何處?

2008年夏天,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一批遠從各方雲集而來的「遊客」,乘風破浪地聚集在鮮為人知的澎湖東嶼坪。在這座位於望安和七美之間的三級離島上,大家期待的是體驗與創造一種新的旅遊與志工服務形式,一個可以帶回島上靈魂及故事的深刻假期。

對台灣的小島而言,這是一次創新的嘗試,也是一個必走的趨勢…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易俊宏

貓空纜車

全球化不但讓貿易競爭去國界化,連毒害污染也一樣。三聚氰胺所引起的毒奶粉事件,連貍也遭殃!遼寧毛皮廠因為飼料也遭受相同污染,1,500多隻動物也因腎結石而死亡。而原本就不受國界影響的天然災害,更是隨著人為開發與水土保持不良,逐漸擴大波及範圍,新疆鹽塵暴的危害除了每年給當地帶來數億元的損失,對當地農牧業乃至烏魯木齊和華北地區都產生影響

社區的生活環境意識的提升,從學校、社區、到地方政府都慢慢的產生影響力;在政大,一群傳播學院學生自行拍攝紀錄片「緣溪行」,紀錄追尋醉夢溪源頭的過程。而高雄縣桃源鄉,則是鄉公所與農民在本週末聯合推出「野生咖啡、高山愛玉」的生態旅遊與促銷活動。在日本社區,則是出現了「城市農夫」,在屋頂上享受田園之趣,種植水稻和蔬菜,甚至還養起蜜蜂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透視中國環境:中國公民申請環境資訊公開為什麼這麼難?

作者:唐昊(華南師範大學政治學副教授,著名專欄作家)

中國環保者和市民對今年中國政府資訊公開條例的頒布表示熱烈的歡迎。但中國司法救濟的不力,在阻礙公民申請資訊的公開以及相關法規的真正實施。

2008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資訊公開條例》和《環境資訊公開辦法》同時施行。這意味著在中國,政府環境資訊公開的法律框架已經確立,接下來最迫切的事情是如何使這些法律法規真正落在實處,以促進中國的政治和環保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精采內文

 
  綠色人物:綠駝鈴主任趙中 荒漠裡的綠色守護
趙中分享綠駝鈴在甘肅省的組織經驗

本報2008年10月22日台北訊,易俊宏報導

身為甘肅省綠駝鈴環境發展中心主任的趙中,年齡只不過26歲,投入環境保護運動卻已經有8年的時間。「大學時就跟周翔組織起安徽省的綠色高校聯盟,反正大夥兒都是有志一同嘛!」趙中笑著回應;這個聯盟便是「綠滿江淮」的前身,但是趙中後來卻到了離家六百多里的甘肅省,另起爐灶…精采內文

 
 
  鉛毒無所不在 美紐約州欲立法防制 預算不足前功盡棄

摘譯自2008年10月17日ENS,美國,紐約州,阿爾巴尼報導;YT Chen編譯;莫聞審校

舊建築的含鉛建材仍危害孩童健康。圖片來源:美國環保署美國紐約州原本打算立法,設立孩童鉛中毒基本預防機制、安全住宅建設基金,並針對降低鉛危害的活動提供營業稅額減免。然而,兩項系列法案16日遭到州長派特森(David Paterson)否決。

這兩項法案預計在兩年內花費約5,000萬美元,評論家認為此舉可能為該州吃緊的財政狀況投下深遠、形成日後資金缺口的不利影響。派特森心痛地說,保護孩童免於鉛中毒是他從政多年的重要理念,但預算吃緊使他不得不否決這些措施。

派特森說:「在過去的幾月內,本州的財政危機迫使我必須否決許多法案。那些提議對於立法部門與其選民而言,都是至關重要且非常有價值的。但是,否決這兩項法案讓我倍感痛苦。」 他說:「鉛中毒是困擾並破壞許多孩童生活的災害,剝奪了多數受創孩童生活各方面的權利。20年多年來,我一直是這個議題的倡議者。針對災害作出回應應該是政府每位官員的義務。」

吸入工作場所的空氣或者灰塵,吃到污染的食品,或者飲用了受污染的水,都會使人暴露於鉛中毒的環境中。孩子可能因吃進含鉛的塗料碎片,或在受污染的土地上玩耍而受到污染。鉛會損壞人類神經系統、腎臟和生殖系統。在1978年,油漆中已禁止添加鉛,但舊的建物仍然使用含鉛的油漆。

州長保證將與該法案提案人共同合作,採用花費較少的方式來達成他們的目標,並且允諾在12月18日討論執行預算時,提出這項提議。

派特森正在考慮︰

  • 修改法規。不再使用現行每公升20微克(mcg / dL)的標準,當孩童血中含鉛量超過每分升15微克(mcg/dL)時,將啟動全面性干預措施,針對孩童進行後續追蹤。衛生部也將重新檢討可取得的科學研究和數據,以決定該州是否應該更進一步將全面性干預的門檻下修到每公升10微克(mcg / dL)。

  • 再次提交衛生部立法提案。該提案將連結該州的免疫登記記錄,並對血中含鉛量上升的孩子進行登錄,提倡由執業醫師進行及時鉛含量篩選,並且改進該州衛生部調查篩選比率的能力。

  • 預計於年底前重新審視孩童鉛中毒基本預防計畫的評估結果。這些結果將協助確認有效的地方政策和慣例,彰顯其對於制定未來鉛中毒預防措施的價值。此外,州長將提出相關法令的修正案,以確保這項試驗性計畫能永久執行。

如今,在孩童鉛中毒基本預防計畫中,該州衛生部需要替孩子進行鉛中毒篩檢,並對於血中含鉛量超過每公升10微克(mcg/dl)的孩童進行後續的追蹤檢測,施實降低危害教育和營養的咨詢等。

每位血中含鉛量超過每公升20微克(mcg/dL)的孩童則將接受完整的診斷評估,包括一次詳細的鉛暴露程度評估、營養評估,和發展篩選,隨後並引介適當的地方政府或州政府的衛生單位進行綜合性干預追蹤,包括環境檢查和鉛危險因子的控制。

環保署並對全國每一個血中含鉛量升高的孩子進行登記。

這個計畫需要地方政府與聯邦政府機關在各方面的協調,包括鉛中毒預防、偵測、減少危險性活動,以及公共教育和社區擴大服務計畫。

10月15日,美國環保署已將空氣中含鉛容值調降至原本的十分之。該修訂標準預計將改善曝險群體的健康防護情形,特別是孩童。關於監控不足的問題已被國家空氣品質管理部門和民主黨眾議員提出。

環保署說,每一天全美約有849個孩子死於鉛中毒。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Top

 
 
  生態工作假期:小島另類體驗 慢遊守望漁村傳統和海洋生態

作者:耿璐、孫秀如(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

東嶼坪的小芒花草原 提到小島,大家想到的不外乎碧海藍天下的沙灘漫步、日光浴、雞尾酒,奢華的度假形式成為小島體驗的普及版,不過,試問走這一趟的你,記得這次造訪的海島跟上次的有什麼不同嗎?泰國的普吉島和印尼的巴里島,差別在何處?

2008年夏天,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一批遠從各方雲集而來的「遊客」,乘風破浪地聚集在鮮為人知的澎湖東嶼坪。在這座位於望安和七美之間的三級離島上,大家期待的是體驗與創造一種新的旅遊與志工服務形式,一個可以帶回島上靈魂及故事的深刻假期。

對台灣的小島而言,這是一次創新的嘗試,也是一個必走的趨勢。

小島的「失」與「得」

因為社會的轉型與漁船作業方式的改變,原本以東嶼坪為主要聚點的漁民,逐漸遷居至馬公;日漸稀少的人口,使島上唯一的一所小學難逃廢校的命運。這個廢校的決定,也正式宣告嶼坪人口的銳減與老化。目前島上只剩10多名住戶,但是還有海巡、警察與護士,以及完整但空盪的漁村聚落靜靜守在島上。夏季偶有喜歡嘗新的遊客在四周海域浮潛,冬季則有遠從台灣包船而來的磯釣客,在此滿載而歸。來來去去的人不多,所以有人稱這裡是「時間靜止的島嶼」。

海底珊瑚體檢人為干擾減少,小島四周的珊瑚也正好趁這個機會好好生長,一整片的珊瑚礁提供了海洋生物最好的生活場域。相較於島上人為活動的冷清,海下的動物世界可是精采無比。而島上沒有經過太多更迭的傳統聚落,更讓人流連忘返,畢竟,急速開發的現代社會,還有哪個地方能保有這般傳統的漁村景色?

這些獨特時空所保留下的獨特元素,創造了小島的獨特性;但是只要稍有不慎,這些特色將會迅速消逝!到那時,東嶼坪充其量也不過是個風大、太陽大、台灣到處可見的小離島之一。

動手創造大不同

這次是協會第一次在資源有限的小島上舉辦「生態工作假期」,參加的人員在東嶼坪是以勞動工作、服務環境和社區來度過4天3夜的假期。當然,除了勞動之外,假期所應具備的休閒元素也一樣少不了,藍天、白雲、多彩的海底世界再加上獨特的漁村聚落,構成了一個讓人跳脫都市緊張生活的慢活場域。

海天很美,垃圾很多 此次生態工作假期的主要工作項目為「淨灘」以及「珊瑚礁體檢」。來自兩岸各地,包括台北、台中,甚至澎湖當地以及中國的夥伴,大夥不僅以「遊客」身分到訪這座小島,更身兼了「志工」角色,人人不分地域,一同捲起衣袖,在海岸邊清出一袋袋垃圾,為的是還原海岸線之美。

在淨灘過程中我們發現,這個小島人煙罕至,岸邊卻堆滿各式垃圾,不管是人們丟的或是海浪帶來的,其中有輪胎、瓦斯桶、整批的女鞋等等,但數量最多的是數不清的寶特瓶。志工們看著彼此,心有同感,日後若為貪圖方便而買瓶裝水之前,腦海中必將浮現這個被寶特瓶淹沒的美麗海岸。

除了淨灘,4位擁有潛水專業的志工,更隨著教練下潛,用國際機構Reef Check統一的調查模式,記錄著海中世界的點點滴滴。此項資料也成為澎湖東嶼坪海域的第一筆珊瑚礁資料,為後續的長期環境監測找到起點。

生活處處要用心

包很緊的志工雖然小島的熱,讓大夥昏睡症不時發作,但志工們還是自動自發、不肯鬆懈的撿撿撿、搬搬搬,共清出44袋垃圾,帶回望安進行垃圾分類處理。此外,這群遊客在假期中的食衣住行,也會對小島生態產生衝擊與影響,如何將這些負面影響盡可能降到最低,也考驗著主辦單位的用心。

小島缺乏污水處理系統,所有的生活污水皆直接排入海洋,在短期內我們無法解決這個問題,除了限制入島的遊客量,給自然界自淨的時間外,在生活需求上,也處處費心留意,盥洗用品特地選用天然可分解的材質,如有機皂、環保洗衣粉、無界面活性劑的牙膏等,務求對當地生態干擾降至最低。

隨著島上居民的作息、享受海島特有的陽光與海風,吃著在地的料理,跟著咾咕石屋遙想在地漁村故事;不需要水泥化的現代建設,配合當地特色,才是找回生活、洗盡憂煩的最佳假期。

汗水之下的另一個家鄉

努力了4天,岸邊的垃圾卻絲毫沒有減少的感覺;面對逐漸流失的人口和文化,以及逐漸毀壞的咾咕石屋,看在志工眼裡,除了心急,也有力不從心的感覺。畢竟,環境的問題不是一天造成的,更不可能因10幾位志工的努力一夕之間改善;然而,這次的生態工作假期,已經幫小島的未來投下一顆希望種子,相信藉由一次次志工服務型式的體驗之旅,將累積改善的力量,讓環境格外脆弱的小島,繼續保有純樸、自然的美,並且將這分美和感動,持續分享給來此造訪的每個人。

活動大合照海島的烈日和海風,讓一開始還精神奕奕、衣著簡單的志工,漸漸越包越緊,卻停不下手邊的工作,為的是什麼?為的是當登島那一剎那的美景,早已讓大夥情願付出汗水來維護這樣的自然之美;而每一雙工作的手,都讓遊客不再是路過的局外人,岸邊、海中留有他們的蹤跡,就連當地居民也難忘他們奉獻的身影!

對志工們來說,這邊不只是觀光地,而是個可以叫得出人名地名、細數島上一石一物、鑲嵌著層層回憶的另一個家鄉。

Top

 
 
  三聚氰胺飼料毒害 遼寧1500頭狸毒死

摘錄自2008年10月21日大紀元報導

遼寧一個毛皮動物飼養場,1500多頭狸吃了含有三聚氰胺的飼料之後中毒而死,這不禁令人懷疑三聚氰胺毒害擴及的範圍,究竟有多廣。

瀋陽農業大學獸醫系學者證實,遼寧一個動物飼養場過去兩個月來,陸續發生動物腎結石死亡的案例,兩個多月來,累計有1500多例,研究人員事後在動物飼料以及死亡動物體內結石中,驗出三聚氰胺。

去年,美國也曾發生幾十起貓狗腎結石死亡的案例,惹禍的就是大陸生產的寵物飼料中所含三聚氰胺。案發後,中國當局撤銷了一批業者執照,公佈一系列加強動物食品檢驗的措施,不過,大陸地下工廠林立,查不勝查。

Top

 
 
  新疆鹽塵暴危害大於沙塵暴 波及華北

摘錄自2008年10月21日大紀元報導

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公佈了一項研究報告,發現新疆鹽塵暴的危害已大於普通沙塵暴,每年給當地帶來數億元的損失。來源於艾比湖乾涸湖底的粉塵,是鹽塵暴的重要物質來源,並已對當地農牧業乃至烏魯木齊和華北地區產生影響。

專家指出,艾比湖萎縮導致地下水位下降,使這一流域周邊地區鹽漬化和荒漠化加快,生態惡化,已成為繼羅布泊乾涸之後困擾新疆的第二大生態問題。據有 關專家測算,大風從艾比湖底捲起的含鹽粉塵,每年高達480萬噸以上,使數百公里以外的烏魯木齊地區,乃至華北地區都受其影響。

由於連續乾旱,今年9月份,艾比湖湖面面積不足400平方公里,相當於豐水期的三分之一,出現了更大面積的裸露湖底。研究還表明,近5年來,雖艾比湖鹽塵暴的發生出現減弱趨勢,但並沒有從根本上遏制住鹽塵暴的發生。

博州專家顧問團歷時5年的研究後認為,艾比湖地區大風及風沙天氣,每年僅給博州地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達9840萬元,間接損失則高達36449萬元。因 此,專家呼籲,必須重視鹽塵暴的發生及其危害,加強對湖區生態的綜合治理,保證湖區有足夠水面的覆蓋,從而減少鹽塵暴的發生及其危害的產生。

Top

 
 
  政大學生「緣溪行」 認識貓空古往今來

本報2008年10月2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王郁萱報導

水泥化的政大醉夢溪隨著社區以及學生對生活環境意識的提升,在政大吹起了一股關心在地社區與環境的小風潮。長期致力於社區營造的政大民族系講師王雅萍表示,事實上政大人對醉夢溪的感情與好奇源遠流長,多年前由政大傳播學院學生自行拍攝的紀錄片「緣溪行」,紀錄了這群學生追尋醉夢溪源頭的過程。

隨著記錄片的溯溪路徑,政大的好山好水一覽無遺:背倚二格山,又有景美溪支流流經,再加上附近的貓空以及文山地區的人文歷史特色,共同交織出此區的記憶與魅力。醉夢溪不像長江黃河般壯闊,也難以激發文人思古之幽情,但「相處久了就是有感情」,緣溪行拍攝者的一句話多少道盡了服務課程參與者的心境。

「緣溪行」一片的拍攝年代已些許久遠了,尤其近年來社經環境變化迅速加上政大附近多項工程動工落成,片中的景致對現在的政大人或者年輕一輩的社區居民恐怕都已陌生,此片無意間也爲溪流生態以及週遭村落的變遷留下珍貴的資料。遠眺二格山,過去只見一片蒼綠,如今卻多了遊走山間的貓空纜車,背後的許多故事更是一言難盡。

興建貓空纜車 欲振興沒落茶山

貓空茶園的農耕生活文化有待發揚(圖片來源: 政大新聞系)文山、石碇以及烏來一帶在日據時代以前就因出產烏龍茶而名聞遐邇。清末時台灣為五口通商的開放港口之一,茶葉即為當時的重要出口商品;曾盛極一時、名列台北市三大廟宇之一的「指南宮」,當時的興建資金絕大部份是來自茶葉出口的香油錢回捐。

茶山文化以及在此發展兩百年的「張家村」家族聚落等等人文特色結合自然景觀,使此區頗有觀光發展潛力。民國70年代在政府提倡下,貓空茶藝館迅速發跡,然而近幾年來隨著周休二日的實施等原因,貓空遊客人數銳減,盛況大不如前。爲振興在地觀光產業,市府於是推動興建「貓空纜車」,但市府此番美意仍難以盡如人意。

貓纜興建因各方利益認知不同,造成當地社區發展協會暫停,各自為各自的利益打拼。指南宮以及多數貓空茶藝館,引頸盼望纜車再次帶來遊客人潮,而支持興建,但許多環保團體以及受工程或遊客人潮所苦的住戶,則持反對意見。

長期關心文山區社造的王雅萍無奈的說:「當時興建貓纜的公聽會都沒人要去,等到真正影響居民利益時,在地居民的抗爭才開始。」棲霞山莊就是一例,直到天然災害加重影響到自家身上,這群相對後知後覺者,才堅決反對興建貓纜,只可惜工程已然開工,牽涉成本龐大,反對聲音已顯得力不從心。王雅萍表示,此情況反映民眾對社區發展的參與及敏感性不足,常錯失在體制內改變結果的機會,只好走體制外抗爭,如此反而遭致很多人的反感。

貓空纜車如今貓纜已落成通車,此決策難以重來,但貓纜後續效應以及當地社區發展議題仍需持續關注。此地區藏有許多珍貴的文化瑰寶,然而貓空纜車卻出現被「文化霸權入侵」之說,原因出在販售的紀念品根本非當地名產,無法襯托出此地豐富的文化氣息。王雅萍也指出貓空纜車完工後即移交捷運局經營,然而捷運局是交通運輸單位,有缺乏人文關懷之疑。

醉夢溪課程設計小組表示,希望此課程帶領學生進一步認識醉夢溪的人文,除了瞭解今日的醉夢溪外,還要遙想昨日,甚至對明日作夢。政大總務處環保組長連國洲表示政大希望在2014年完成在景美溪泛舟的夢,屆時過去渡船頭的風華或許能重現萬分之一。

Top

 
 
  野生咖啡、高山愛玉 桃源週休推廣

摘錄自2008年10月21日自由高縣報導

高雄縣桃源鄉寶山、二集團及藤枝等高海拔之原住民保留地,靠採集以及農民以自然管理栽種的野生咖啡,因口感獨特,已成桃源鄉搶手的新特產。為推廣桃源鄉高山愛玉和野生咖啡,桃源鄉公所將於10月25、26日兩天舉辦農特產促銷暨生態旅遊活動。

今年推出的野生咖啡,主要產地在寶山與藤枝一帶,生長在1300-1600公尺高海拔地區,過去只靠少數原住民自行採集烘焙,由於數量稀有,當地人只當成餽贈親友的禮品,但由於口感獨特,慢慢傳出口碑。

縣長楊秋興品嚐之後也讚不絕口,他說,野生咖啡不澀不苦,甘醇美味,這時候到桃源鄉品嚐咖啡、享受森林浴,正是時候。活動詳情可洽桃源鄉公所農業課:(07) 686-1132轉44。

Top

 
 
  日東京城市農夫 屋頂種水稻、蔬菜還養蜜蜂

摘錄自2008年10月21日東森新聞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全球各大城市都有人在推動大樓屋頂綠化,不過日本東京顯然更進一步。日本有許多居民開始利用高樓屋頂的小小空間,種植起水稻和蔬菜,甚至還養起蜜蜂,這些城市農夫表示,在屋頂上從事農業生產,不但可以享受田園的樂趣,生產的農產品還可以食用,真的是一舉兩得。

生活步調忙碌緊張的日本東京,其實也有一個接近大自然的地方,那就是在摩天大樓的屋頂。有居民在自家房子的屋頂養起蜜蜂,他們說,養蜜蜂是要用來做蜂蜜;而且他們可不是隨便玩玩而已,依據他們身上的裝扮及所生產出來的蜂蜜,他們可是很認真的在工作。

東京的大樓除了有人養蜜蜂還有人種水稻,屋頂上一大片綠油油的稻田,看了真的讓人心曠神怡。CNN記者報導:「只要幾個月,這片田地的產品就會變成酒,你想不到在屋頂上種稻也能種出好品質,一家清酒公司就是用這裡的稻子生產高級清酒。」

開設清酒公司的老闆不但種稻子還種了許多蔬菜,除了享受田園樂趣,自己生產的農產品還可以分送員工食用,真是一舉兩得。一群東京的城市農夫笑著表示,在自家屋頂上從事農業生產,不但可以綠化環境,或許也可以解決現在糧食及能源短缺的問題,應該值得推廣到世界各大城市。

Top

 
  透視中國環境:中國公民申請環境資訊公開為什麼這麼難?

作者:唐昊(華南師範大學政治學副教授,著名專欄作家)

圖片來源:Flickr/ben v攝中國環保者和市民對今年中國政府資訊公開條例的頒布表示熱烈的歡迎。但中國司法救濟的不力,在阻礙公民申請資訊的公開以及相關法規的真正實施。

2008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資訊公開條例》和《環境資訊公開辦法》同時施行。這意味著在中國,政府環境資訊公開的法律框架已經確立,接下來最迫切的事情是如何使這些法律法規真正落在實處,以促進中國的政治和環保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公民申請資訊公開遭遇困境

現在,自兩法規正式施行以來(編註:指到今年8月)已有三個多月了,從其執行的效果來看,中國政府在主動公開環境資訊這一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據環保人士馬軍調查,僅6月9日至26日,「水污染地圖」和「空氣污染地圖」就增加了一千多條資訊,而2004年至2006年間全中國各類環保公開信息總數才兩千多條。與此同時,兩法規的實施還提升了公眾對資訊公開的關注程度。截至6月30日,北京公眾訪問本市(編註:廣州市)政府網站「政府資訊公開專欄」達1489萬餘人次;全市各公開工作機構共接待公眾諮詢2.5萬餘人次,受理申請520件。

但和政府主動公開信息相比,公民申請政府公開信息這一塊卻出現了大量問題。例如兩法規公佈後的第一個星期,北京市民朱福祥就於5月8日向北京市規劃委申請調取四季青鎮常青通達建設專案的環境規劃意見書,結果規劃委給他的是規劃設計的條件說明書;當他向四季青鎮政府對該鎮轄區內的兩棟樓的使用性質申請資訊公開時,對方的答覆是「你申請的資訊不存在」;在向市國土局申請公開四季青鎮門頭新村建設專案土地使用的資訊時,得到的是徵地的批准檔。《政府資訊公開條例》施行近3個月來,公民申請公開信息所遭遇的答非所問、資訊不存在、不宜公開等各種形式的拒絕,都阻礙著資訊公開的順利進行。

為打破公民申請資訊公開受阻的僵局,許多當事人選擇了司法管道,但在現實中司法救濟也未能達到效果。5月4日,湖南汝城縣5位市民以「資訊不公開」為由,狀告汝城縣人民政府,而汝城縣法院、郴州市中級法院均未受理此案。前文所說的北京市民朱福祥以政府資訊不公開為由,將當地政府告上法庭,而法庭給他的卻是一個不予受理的裁定。另一申請資訊公開被拒的市民黃由儉則至今沒有見到法院的書面回覆。迄今為止,推動資訊公開各種各樣的具體訴求層出不窮,但是,這些要求資訊公開的申請無一例外地被駁回。

在中國,80%以上的環境資訊由政府掌握,而環境資訊的不公開、不平等給少數人暗箱決策創造了方便條件。環境污染事故頻繁發生,環境問題引發社會矛盾增多,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環境資訊不公開的產物。中國的環保事業,已經從一個觀念轉變階段發展到利益博弈階段,在此情況下,資訊公開遭遇尷尬其實意味著各利益主體之間博弈的升級。

資訊博弈的前因與後果

公民申請政府環境資訊公開之所以遭遇尷尬,首先是因為申請資訊公開和政府主動資訊公開的難度不一樣。因為政府所掌握的資訊與公民的需求不一定吻合,所以政府不能提供公民所需資訊是有可能的。在這個意義上,公民申請資訊公開對政府資訊管理工作是一個挑戰。英國是2000年通過了《資訊自由法》,但依法申請公開這一塊也是在5年後方能實施。

就中國目前的政府資訊管理能力來說,更加不容樂觀。在上述公民申請遭到拒絕的案例中,有些資訊是政府確實不知道,有些資訊是丟了,有些資訊則是在繁多的檔中找不到,當然也不排除故意掩蓋資訊的可能。而政府資訊不公開或者不及時公開,並不能得到任何有力度的懲罰,這也使得政府資訊管理方面的積極性遲遲無法生成。

其次是參與這一過程的各方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真正位置。公眾對知情權的長久期待,終於從兩法規上找到了釋放的途徑,因此對資訊公開,特別是環保資訊公開寄予了超乎尋常的熱情。在另外一方面,由於權力部門化、部門利益化等原因,政府習慣於將掌握的資訊作為獲取資源的手段,所以會竭力避免資訊公開,以維護自己的權力地位。迫切要求獲得知情權的民眾和對此並不習慣甚至反感的政府部門,二者間的心理反差過大,也擴大了公民申請資訊公開被拒絕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最後就是作為調節利益衝突的司法救濟軟弱無力。有了法律規定的原則,進一步為此建立一個具體制度的重要途徑就是行政訴訟和司法解釋。但現在的情況是,法院面對涉及政府環境資訊公開的行政訴訟,不知如何是好。最後的結果是,關於資訊公開的公民訴訟無一例外地被駁回。而司法上的不作為無形中等於鼓勵政府部門回避資訊公開。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在中國,行政機關的地位要高於司法機關,司法機關的經費也來自政府財政撥款,甚至各地黨委都有一位政法委書記專管司法方面事務。司法與行政地位的不平等使得司法無力調節行政部門與公民在資訊公開方面所產生的爭端。

解決之道:公民的持續努力與司法改進

平心而論,無論目前公民申請政府資訊公開的現實如何不盡人意,我們還是要承認,資訊公開條例的出爐是一個歷史性進步,為保障公眾的知情權提供了法律依據,中國政務資訊公開也因此進入「有法可依」的時代。而公民社會需要做的是推動政府主動公開信息,並使之成為慣例和義務。在此過程當中,媒體的作用是非常重要和獨特的:媒體不但可以宣傳法規,而且當整個社會迫切需要環境等方面的資訊公開時,媒體可以通過事實的披露,而起到凝聚公民力量和形成輿論壓力的作用,使公民要求環境資訊公開的努力變得規範、集中、持久和強大。

同時,既然資訊公開本身是一個利益博弈的過程,那麼最佳途徑就是以各方都能過得去的方式來實現共贏。在這裡,政府也並非全然處於被動之中。兩法規對政府資訊公開的範圍、方式和程式均有明確規定,嚴格貫徹執行這些規定將提高政府效率和爭取在資訊公開過程中獲取主動。具體說來,這些舉措包括:設立獨立的資訊監察辦事機構,以監督各級政府部門開展政府資訊公開工作;建立資訊管理的專業流程,對資訊的收集、儲存、保管、交換、查閱、設立、發佈進行細緻規範;定期對資訊公開情況進行統計和公示;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願和不及時公開相關資訊的,則需要制定行政上的懲罰措施。

同時,在公民申請政府資訊公開這一塊,應開放司法救濟通道,即通過案例訴訟和司法解釋,明確政府和公民的權利義務關係,把相關規定具體化和明確化。例如:屬於依法應公開的資訊,法院經審查可判決行政機關限期提供;政府掌握公共資訊不公開或不及時公開造成公眾損失的,理應進行賠償。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促成資訊公開具體制度的建立。最近的一個好消息是,據《南方週末》報導,最高人民法院已經委託上海市高級法院作這方面的調研。看來,關於政府資訊公開的司法解釋有望於近期出爐。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08年8月20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綠色人物:綠駝鈴主任趙中 荒漠裡的綠色守護

本報2008年10月22日台北訊,易俊宏報導

趙中分享綠駝鈴在甘肅省的組織經驗「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論壇」最後一晚的餞別宴上,除了主辦單位所製作的活動回顧外,還有一支花絮短片,記錄了更多漏網鏡頭,讓大夥兒歡笑之餘,也稍稍沖淡了在座的離情依依。「大夥兒給趙中來熱烈的掌聲!」席間有人吆喝著,原來,這支影片是趙中通宵沒睡,所製作出來的。

身為甘肅省綠駝鈴環境發展中心主任的趙中,年齡只不過26歲,投入環境保護運動卻已經有8年的時間。「大學時就跟周翔組織起安徽省的綠色高校聯盟,反正大夥兒都是有志一同嘛!」趙中笑著回應;這個聯盟便是「綠滿江淮」的前身,但是趙中後來卻到了離家六百多里的甘肅省,另起爐灶。

2003年,趙中大學畢業,原本到甘肅是為了在中國科學院蘭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做研究助理工作,卻又遇上另一批志同道合的同伴;在重工業嚴重污的蘭州、水土保持率跟森林覆蓋率都遠低於全國平均值的中國西部,「綠駝鈴」的組織規劃便應運而生了。雖然到2007年才正式完成組織申請,但「綠駝鈴」是目前甘肅省唯一的民間環保團體;而在這期間,趙中已辭去原本的研究工作,專職投入組織運作。

在非營利組織裡,長年的低收入是司空見慣的。要專職投入非營利組織工作有多困難?就綠駝鈴成立的期間裡,「已經有14、5個離職,任期最短的一天,而大部分的人僅僅能支持3~5個月。」趙中表示。那自己是怎麼堅持下來的呢?對於這個問題,趙中卻笑而不答了。

綠駝鈴在街頭針對蘭州電車存廢問題發起陳情及簽署活動;圖片提供:趙中綠駝鈴在農村地區推動向日葵種植,以改善當地土地鹽鹼化問題,並解決單一種植所造成的地力貧瘠困境。圖片提供:趙中綠駝鈴在甘肅震災區推動抗震、保暖、便宜的生態建築草磚屋。圖片提供:趙中

雖然大環境的資源有限,但是綠駝鈴辦起活動來還是創意與深度兼具。以蘭州無軌電車保留與否為例,綠駝鈴不但針對國內電車的環境效益進行了解,也跟外國的綠色交通工作進行接觸;並且在當地進行網路票選,讓在地民眾發聲。在實際行動上,除了在街頭發動陳情之外,又發起「快閃」的活動,增加在地的關注與媒體效應。雖然最後蘭州的無軌電車還是要拆除,「但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效益,因為我們已逐漸引起政府關注,使政府不得不考慮百姓的聲音,公民意識也因而得以培養。」趙中如此表示。

綠駝鈴在甘肅的常務項目,包括有機向日葵的種植、社區教育、廚餘堆肥的推廣等等,都累積起相當的經驗;而且就在今年底,綠駝鈴還要開始執行甘肅震災地區的重建。趙中表示,這一次來台交流,能觀摩到中興大學農夫市集的經營、南投桃米社區的重建、並且與高雄美濃愛鄉協進會進行交流,都使他獲益良多;趙中希望這些經驗都能供綠駝鈴環境發展中心轉化成在地的甘肅經驗,未來還能跟更多台灣組織進行交流與回饋。

兩岸環保人士到高雄與美濃愛鄉協進會做社區經營的交流學習,左起中國民間環境組織代表運建立、趙中,以及旗美社大講師黃森蘭。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高美鈴、陳誼芩•網編:易俊宏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