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09.1.21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三重社區大學
消費券捐助社運團體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自然步道協會
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網TaiBNET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生命力新聞
關渡自然公園
綠色和平(香港)
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歐巴馬就職演說 展現救地球企圖心
【相關連結】
「綠色」就職典禮替歐巴馬準備好了
歐巴馬力推300萬個綠色工作機會
環保人士給歐巴馬的待辦清單︰氣候變遷、水資源與野生動植物保護
2008回顧: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NGO支持環保政策

美國第44任總統歐巴馬20日在華府國家廣場發表就職演說,在現場200萬民眾面前,他呼籲美國舉國團結一致,克服當前的「危機」。歐巴馬所提到的危機,不僅是社會與經濟問題,也包含地球面臨的困難。「每天都有更多證據顯示,我們利用能源的方式壯大了我們的敵人,威脅到我們的星球。」

歐巴馬重申:要重新打造美國,以潔淨能源與再生能源,來確保國家經濟與政治安全。「經濟狀況指出,我們需要大膽而立即的行動,而我們終將有所行動──不只是創造新工作,更要奠定新的成長基礎。」「這些都是我們能力所及,而且一定會做到的。」

精采內文

 
 
  透視中國環境:喜馬拉雅科考新浪潮
喜馬拉雅冰川;圖片提供:Richdrogpa

作者:納文•辛格•卡德加(BBC尼泊爾語頻道記者)

有關氣候變化對喜馬拉雅地區冰川影響的綜合資料極度缺乏。對於問題的嚴重性以及需要做什麼,納文•辛格•卡德加進行了相關報導。

「要點是鼓勵從全球大項目到個體研究者的所有人員把研究集中在這些樣帶上,進行統籌安排,從而有助於每個人都能獲得所有的資訊。」

在全球氣候變化知識庫中,南亞興都─庫什─喜馬拉雅(HKH)地區依然還是一片惱人的空白……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易俊宏

圖中之城鎮全村僅靠此口幾乎半乾枯之井水過活。圖片提供:Gin-e。

住家附近的公園裡,哪些景觀植物是有毒性的?台北市文山區設計「毒樹一格」電子書,教導民眾分辨公園內的有毒植物,只要連上文山區公所網站即可翻閱。另外,休閒去處也可以到校園走走,在白河、東山山區,有民眾發現瀕臨絕種的台灣特有亞種鳥類朱鸝的蹤跡

近來局部氣溫回升,黃河的冰凌也漸漸融化,在壺口瀑布下游出現冰壩雍水險情,當地部分道路中斷,造成多人受災的情形。 另外,世界銀行根據2006-2008年間的資料進行研究與發表,指出中國缺水的現象是起因於工業化和人口增加,進而對水的需求提升,而水污染,更減少了可用的淨水。

國際新聞方面,日本政府正在擬定政策,欲要求通訊業者回收舊手機,除了回收稀有金屬外,業者也指出,璧免消費者擔心個人資料外洩,也將設置粉碎機,當著消費者的面將手機零件粉碎掉。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透視潮寮毒災事件
潮寮事件堪稱台灣環境公害史上,最嚴重的毒災事件之一;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協會。

作者:李根政(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

潮寮事件堪稱台灣環境公害史上,最嚴重的毒災事件之一,從2008年12月1日起至12月29日止,共4天6次的毒氣攻擊,已造成上百名師生送醫治療,嚴重者全身抽搐、嘔吐,住院超過二個禮拜,症狀輕者終日昏沈,欠缺食慾,居民人心惶惶,只要聽到救護車便直奔學校,擔心孩子中毒。然而,整整一個月過去了,環保署直到1月2日才作出調查報告,找出7家嫌疑犯,1月7日則點名榮工處的大發廢棄物處理廠是最大污染源,建議環保勒令其停工,而和環保署一樣長期失職的工業局和縣政府則似乎置身度外,工業局甚至站在廠商這邊反駁環保署的調查難有說服力。由於無法確保不會有下一波毒氣攻擊,潮寮國中、小全校師生被迫易校上課,環保署說,即使工廠做最大努力,環保單位全天候監控,仍無法改變有空污發生的可能性,遷校是最好的方法。

相信大多數國人無法接受這樣的災難和政府效能,更想問潮寮事件如何善了?精采內文

 
  深度報導:好的設計讓人擺脫罪惡感 荷蘭「搖」起來了!(上)
用廢紙做出的產品。照片提供:豪敦紙業

本報2009年1月21日荷蘭訊,特約記者鄭詠澤報導

「以往談環保、談永續發展的場合,總是場地太大、椅子太多,但自從荷蘭人認識『從搖籃到搖籃』之後,變成場地總是太小、椅子太少。」在中央政府負責推廣、補助C2C資深顧問姚斯特(Douwe Jan Joustra)說,他真切感覺到明顯的社會變化,「每個人都急切渴望知道更多。」

改變的第一個引爆點是2006年底一支名為《廢物即食物》(Waste Equals Food)的紀錄片。在荷蘭電視頻道播出的第二天,導演哈杜(Rob van Hattum)就接到芬洛市商業司行銷公關經理泰辛(Dick Thesingh)電話,希望知道更多訊息。

尊重環境、與自然共存,一直是荷蘭人思想、生活的一部份,近年來氣候劇烈的變化、糧食與原物料價格的波動震盪,荷蘭由政府到民間都感受到採取更積極的行動以保護環境的莫大壓力與急迫感,「我們想達到京都議定書的標準,但我們需要更根本的改變,而不只是溫室氣體減量而已。」地毯公司戴索(Desso)永續發展部經理道曼斯(Rudi Daelmans)說。怎麼做、做什麼,政府與民間一直無法形成共識。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陳誼芩•網編:易俊宏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