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0.9.9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立報
南方電子報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全民監督政府資訊公開
推薦瀏覽
自然生態攝影學會
勞工陣線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新世代青年團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自然步道協會
台灣生態學會
  德核電廠將延役 營運商需回饋再生能源發展


德國核電延役問題引起大規模抗爭。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德國高層於總理府歷經將近12小時的會談後5日晚間宣佈協議,德國聯合政府同意延長延長核電廠營運年限,最多達14年。這份協議將會大幅改變前總理施洛德所推動,要在2021年前逐步廢止核能的法律,因此仍需要經過德國下議院的同意。

此協議中,德國核能反應爐的營運商將需支付總數達150億歐元的資金支持再生能源,以作為回饋。每百萬瓦特小時的核電,核電廠營運商將需付出9歐元來促進再生能源。自2011年到2016年,核電公司每年付出的金額將在2億至3億歐元之間,從2017年起,額外徵收的核能燃料棒稅(fuel-rod tax)到期之後,營運商每年共需繳交數十億歐元。

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德國總理考慮核電廠延役 仍多爭議
120公里反核人鏈 德國非核化態勢愈趨明顯
2007報告:不需核電 德國即可達成二氧化碳減量
反核20年 貢寮諾努客行動再出發
 

書齋:《綠領經濟》未來就是現在:交通運輸篇

綠領經濟封面小圖

作者:范‧瓊斯(Van Jones) (前白宮綠領政策特別顧問)

當汽油價格持續飛漲,我們必須重新想像、重新設計及重新打造目前的交通系統及基礎建設。大眾運輸的巨大投資可以協助窮人,創造長期工作機會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即使燃油價格高漲,美國人還是喜歡開車。汽車、卡車及飛機消耗的石油大約是美國石油消耗量的2/3。每燃燒1公升的汽油,就等於把3.4公斤的二氧化碳打到大氣層裡,其中2.3公斤是從排氣管排出,1.1公斤是從上游的煉油、運輸與加油的過程中產生。 聯邦政府在這方面並無作為。

「聯邦政府花在道路上的預算是花在大眾運輸計畫上的4倍,」齊默曼-柏格曼(Sam Zimmerman-Bergman)說,他是奧克蘭技術協助團體「重連美國」及大眾運輸導向發展中心的專案總監。由於聯邦政府預算分配懸殊,以至於只有不到3%的旅遊採用大眾運輸系統。如果我們能把這個數字提高到10%(約等同於歐洲的水平),美國對石油的依賴可以減少超過40%,幾乎就是我們每年從沙烏地阿拉伯進口的石油量。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黃慧珊

針對中央以高鐵行車安全要求雲林段附近執行封井計畫,雲林縣府強烈表示,農漁民超抽地下水是因為沒水可用,農田水利會還需以休耕輪灌方式賣水給六輕。縣府已著手邀請專家學者進行雲林縣水資源環評,要封井,「先解決水資源分配問題!」

根據研究估計到2050年時,世界將有4分之1以上的生物物種自地球消失,嚴重影響人類的生存福祉。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在上週末舉行2010生物多樣性種子教師培訓計畫,從媒體、氣候變遷、台北盆地物種等角度切入探討,希望透過教育宣導推動保存台灣的生物多樣性。

因研究台灣黑熊而被稱為「黑熊媽媽」的黃美秀,獲得國際熊類協會頒發「2009年主席獎」,成為亞洲地區獲得此獎的第1人。主席獎2010年5月頒發,黃美秀沒有親自領獎,6月收到獎狀,直到8日才對外公布,主要是希望能喚起台灣社會對台灣黑熊保育的重視。

為落實歐巴馬施政方針,美國能源部本週陸續宣布多項多項減碳與綠能計畫,包括多項碳捕捉與儲存研發計畫、太陽能發電與電網整合計畫及地熱開發計畫。除編列預算近6億美元,另提供擔保以協助企業取得近1億美元貸款。

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中華發展基金會主辦,台南社區大學、台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協辦的「描繪中國大陸的輪廓──2010兩岸環保NGO暨獨立媒體水資源交流分享會」,即將於本月11日與14日,分別在台南社區大學、台北關渡自然公園舉辦。這次分享會主要由8月間到中國長三角參訪水資源議題的學者與媒體,為他們在當地看到的經驗現身說法,從他們的分享當中,描繪出中國水資源保護的輪廓。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行道樹的意義何在?看延中人行道鋸樹

作者:晁瑞光

9月3日是令人難過和氣憤的一天。

上午在奉茶參加活動時,接到民眾的詢問電話,說你們學校外的行道樹被大修了,你知不知道?我心想哪有可能?不會吧!?台南市行道樹修剪已經有一定的規範,也執行多年,雖然還有一些地方待改進,但至少相較於其他縣市,台南市算是做的不錯的了,至少很多人在努力,為了使台南市更好!

午飯還沒吃,手機電話已經接不完,認識的朋友都打來詢問,這樣修對嗎?市府的標準是怎樣?我的觀點是如何?下午進社大第一件事情就是出來看,天哪!怎麼會這樣?這麼多年來,怎麼還在犯同樣的錯?而且就在我們的辦公室窗外!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潘佳修、詹嘉紋、蔡錫昌、鄭香君、葉人豪、藍郁華、陳姿穎‧網編:潘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