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錫昌
澳洲維多利亞州的Goulburn-Broken集水區(Goulburn-Broken
Catchment)即是一例。早在1830年時,歐洲探勘者將這片長滿深根系原生植物的沃土,轉變為生產糧食作物及發展酪農業的基地,並挖鑿人工渠道引入河水,密集灌溉這塊區域,,長年來的發展,讓Goulburn-Broken集水區變成維多利亞省的農業金雞母,相關年產值達3億澳幣。乍看之下,人力干預自然的作法帶來了大把鈔票,且前景看好。但想維持榮景,必須付出更高的代價。
因為Goulburn-Broken集水區陷入了「水的兩難」:水少很麻煩,但水太多會釀災。這是怎麼一回事呢?由於澳洲氣候乾旱,原生植物的根系都非常長,除了可以有效吸收每一分落在土壤上的雨水,同時也將地下水位維持在相對較低的水準,過去千萬年來岩石風化等營力所形成的鹽化底土層(約離地表6-7公尺處),就不致於因為地下水位上升而溶出。
但1830年後,大規模移除原生種植物,改種淺根系糧食作物以及大規模引水灌溉的做法,導致地下水位逐步上升,底土的鹽份溶了出來,並透過土壤顆粒間的毛細作用拉升到表土層,形成所謂的表土鹽化,造就了寸草不生的鹽漠。
精采內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