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2012年12月12日綜合外電報導,林雅玲編譯,蔡麗伶審校
印度無法有效處理自己製造的廢棄物,現在印度南部安德拉邦(Andhra
Pradesh )的市政官員發起活動,將廢棄物管理變成競賽運動,希望藉此誘導整個國家變乾淨。
386個來自安德拉邦北半邊共57個城市的隊伍最近聚集在有歷史意義的瓦朗加爾(Warangal),競爭家庭廢棄物收集與回收的「最佳表現獎」。(安德拉邦是印度南部最大邦,也是印度第四大邦。)
瓦朗加爾的行政長官亞達夫(Vivek
Yadav)表示,「我發現這是學習的機會,我非常想知道如何落實這個活動。」瓦朗加爾的60萬名居民,每天總共製造300公噸的家庭廢棄物。
提倡垃圾分類和回收在大部份國家可能是老套過時了,不過急遽成長的印度城市,由於行政管理的忽視和缺乏基礎建設,造成全國各地有90%的城市和市鎮,垃圾是公開傾倒的。
設立於印度新德里的「能源與資源研究所」(Energy and Resources
Institute)預估,到了2047年,印度所有城市每年製造的垃圾會達到2億6000萬公噸。
2000年時,印度最高法院回應了一份請願狀,這是在印度班加羅爾(Bangalore)擔任土木工程師、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巴特爾(Almitra
Patel)提出的請願書,最高法院頒佈命令,要求印度各城市的官員要負責安全處理廢棄物。
不過執行這個《城市固體廢棄物管理法》(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Rule),卻是成效不彰。
利用運動競賽來管理廢棄物的點子,是環保鬥士辛赫(Uday
Singh)在觀賞印度超級板球聯賽時想到的。辛赫說,「我們希望印度人在板球競賽中展現的競爭和運動家精神,可以用在改善公共衛生。」
不過真正推動「乾淨城市競賽」的是安德拉邦市政管理聯合首長薩赫伯(Khadar
Saheb),他曾在2003年促成印度第一個「垃圾相容」(waste-compliant)城市Suryapet。
競賽前有許多預備活動,包括規劃移動路線、向市民解釋家庭垃圾的分類,以及訓練工作人員。每個團隊由一名來自不同城市的市政衛生檢查員做為領導人和另外兩名職員,以及三名團隊所屬城市的職員。
每天早上7~11點,每個團隊推著推車、一間間地蒐集垃圾,根據他們如何處理收集的方式得到評分。推車裝滿垃圾後,團隊會傾倒在城市水塔機房的廢棄物收集中心,再接著下一輪的收集。薩赫伯說,「目標是訓練所有的市政員工,因此他們回到各自選區時,可以將核心意識散播出去。」
塑膠類是先集中到回收單位再收集到貯藏所,濕廢棄物會送到距城市15公里的垃圾場,城市兩個主要市場的過期食品就直接進行堆肥。
這個競賽吸引大量市民的目光。61歲的Sultana Begum和她32歲的房客Rani雖然不十分清楚他們分類的垃圾如何被處置,不過稱讚這個活動是「善事」,這也是瓦朗加爾其他家庭的共鳴。
不過不是每個人對這個模式都感到高興。這個垃圾回收競賽排除拾荒者(利用變賣垃圾堆裡回收的塑膠為生),對於資訊傳播和訓練是很嚴重的挑戰,不過活動的中心人物辛赫表示將會在適當時機,引導拾荒者融入回收系統。
也有其他人感到不滿。有的抱怨保護用的手套潮濕又不舒服,有的由於數量不足沒有分到手套,因為被忽略而感到委屈。在乾廢棄物收集中心,城市的衛生檢查員批判性地看待塑膠分類和捆紮,認為這個過程為「太危險了」。
最高法院固體廢棄物委員會的專員巴特爾受邀請為活動貴賓,她表示這是個「勇敢的嘗試,這個活動的精神必須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最佳團隊獎是頒給Khammam城市,同時也有數個城市獲得安慰獎。辛赫強調:「這個活動裡沒有輸家。」
這項競賽不會停止,將會陸續安排在安德拉邦其他幾個城市舉行。
※ 參考資料:IPS、印度報(The
Hindu)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