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3.3.12







近期活動

公益贊助

活動特區

環境教育講座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專家現勘小天祥邊坡工程 質疑7800萬明隧道必要性

豐南村登錄為文化景觀的水梯田,居民賴以發展生態旅遊,入口處卻要蓋大量體的明隧道。

「好不容易登錄為文化景觀,現在又動這麼大的工程,居民賴以發展為生態旅遊的路線,路口門面用水泥保護安全,遊客怎麼知道上面會有梯田、有水圳?」花蓮縣 吉哈米代部落居民王俊傑在昨日由花蓮縣政府文化局召開的小天祥邊坡落石防護工程現勘會議上,憤怒指出,以水泥包覆世外桃源,這種工法不尊重當地居民!

王俊傑說,當部落的景觀登錄為文化景觀時,覺得自己的土地、部落有人認同,感覺非常愉快;居民也打算以當地獨特的水梯田、百年水圳以及人文特色發展生態旅 遊,現在卻突然迸出公路總局這麼大一個案子,也不與居民協調。「你做了以後,遊客來到5號橋,看到水泥建築,怎麼知道上面有梯田有水圳的美麗景觀?」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小天祥邊坡工程 恐阻斷百年石門圳

我們的島:吉哈拉艾(影音)

里山案例:吉哈拉艾文化景觀

吉哈拉艾實現里山精神

專欄|優雅的致命「游」物:玳瑁

作者:郭芙(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海龜實驗室研究生)

一般印象中,玳瑁有著華麗咖啡色半透明鑲嵌著黑點的「殻」。然而,學術上,我們不能稱任何海龜的背甲為「殼」,原因在於龜類的背甲連接著脊椎與骨板;肺臟與腎臟緊則貼在背甲內側,是不可以像卡通中描述的一樣脫去外殼的。所以海龜為了讓身體可以減少空間,降低阻力,發展出流線行的外型,也不像陸龜一樣可以縮頭喔!

全世界7種海龜中,最常被搞混的就是綠蠵龜與玳瑁了,分辨海龜的方法在於海龜背甲的盾片數量。綠蠵龜與玳瑁的盾片數是相同的,但玳瑁的背甲是覆瓦狀堆疊,就好像瓦片一樣,一片蓋過一片,背甲邊緣則是尖銳的鋸齒狀,但玳瑁隨著年齡的增長,鋸齒的鋒利度也會銳減,甚至老一點的玳瑁背甲上已經看不清楚覆瓦的感覺了!常常連海龜研究者也需要多看幾眼才能分辨是綠蠵龜或玳瑁。

精采內文

環境大記事∣播報員:徐琬婷

英國鹿太多?為維護生態之間的平衡,專家支持大規模獵鹿。雖然鹿群的數量看起來穩定,但這其實是因為其他數以千計的動物被排擠到鄰近的鄉間地區所產生的結果。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聯影響環環相扣,維護生物多樣性需要透過謹慎的調查研究與監管,有一跨國研究顯示,野生蜂和其他傳粉昆蟲數量減少,對農作物產量造成威脅,同時也揭露野生昆蟲對全球糧食生產占有不可替代的生態位置。另外,人類在進行開發行為也應全盤考量整個大環境,面對高屏大湖開發案爭議,政府著手規畫高屏大湖周遭成為新市鎮,變更使用現有的毛豆農產地。於昨日遭環團質疑炒地皮

聚焦中國,空氣汙染持續不斷,珠三角空氣從昨天起連續4天呈現重度污染,而北京地區也因沙塵夾帶細菌病毒吹拂,造成市民肺部感染率大增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澄清「文林苑王家敗訴? 」聲明稿

作者:文林苑王家、詹順貴

現今最熱的核四公投新聞,大家批評最烈是我國的鳥籠公投法,以高門檻雙重多數決扼殺真正民意。而都更條第22條的多數決,則是由實施者為自己量身訂做劃出對自己主張有利的區域範圍裡的多數決。這是另一種框住多元意見的鳥籠,透過事先預知並劃出區域範圍,為實踐特定立場的利益,而以形式上的多數宰制剝奪少數的意願,簡單地說只是一種多數暴力的階級利益!

同意戶的處境,固然值得同情,但騙他們、害他們的是建商與北市府,王家自始至終為了不過是保護屬於自己的家園,從無積極行為使同意戶受騙、受害,何辜之有?反而是同意戶為圓自己夢想,以剝奪王家意願、拆除賤踏王家家園為跳板,還理直氣壯!大家本是鄰居,相煎何太急!同意戶是否責怪錯對象?

精采內文

 

專家現勘小天祥邊坡工程 質疑7800萬明隧道必要性

本報2013年3月12日花蓮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好不容易登錄為文化景觀,現在又動這麼大的工程,居民賴以發展為生態旅遊的路線,路口門面用水泥保護安全,遊客怎麼知道上面會有梯田、有水圳?」花蓮縣吉哈米代部落居民王俊傑在昨(11日)由花蓮縣政府文化局召開的小天祥邊坡落石防護工程現勘會議上,憤怒指出,以水泥包覆世外桃源,這種工法不尊重當地居民!

花蓮富里豐南村登錄為文化景觀的水梯田,居民賴以發展生態旅遊,但是入口處卻要蓋大量體的明隧道。

位於富里鄉豐南村台23線公路600K+900到7K+600的小天祥峽谷,短短不到700公尺,立法院通過以7800萬元進行邊坡落石防護工程,為了證明預算執行能力,公路總局擠破腦袋準備以4座豪奢具現代感的明隧道置放在剛獲得文化景觀登錄的豐南村,難怪居民氣憤。

王俊傑說,當部落的景觀登錄為文化景觀時,覺得自己的土地、部落有人認同,感覺非常愉快;居民也打算以當地獨特的水梯田、百年水圳以及人文特色發展生態旅遊,現在卻突然迸出公路總局這麼大一個案子,也不與居民協調。「你做了以後,遊客來到5號橋,看到水泥建築,怎麼知道上面有梯田有水圳的美麗景觀,以水泥包覆世外桃源,這種工法太不尊重當地居民。」

明隧道文化景觀外施作

專家學者先到現場會勘,隨後到達活動中心交換意見。會議一開始,先由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代表報告,表示文化景觀範圍內不做,區外兩座明隧道不影響文化景觀,將進行施工;此外,尊重居民意見,不做掛網。

公路總局計畫蓋的4座明隧道之一。(圖片來源:公路總局第四養工處簡報)明隧道2。(圖片來源:公路總局第四養工處簡報)
明隧道3。(圖片來源:公路總局第四養工處簡報)明隧道4公路總局計畫蓋的4座明隧道。(圖片來源:公路總局第四養工處簡報)
公路總局計畫蓋的4座明隧道模擬圖。

副處長廖吳章表示,「掛網只能從15公尺高往下施做,但落石都在非常高、看不到的地方,所以掛15公尺沒有用。」他說,整座山是國有林,15公尺以上屬於林務局。

在這一小段路花近8000萬,在政府財政困窘之際,令人費解。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指出,以這樣的地質條件,台灣到處都是,所有地方都做明隧道,政府會破產。人民的性命安全是很重要的,因此在決策過程應該要有詳細的評估,說明施工的迫切性及必要性。

基礎資料、地質調查應詳實

花蓮縣政府11日邀請專家學者到小天祥峽谷現勘,公路總局第四養工處代表現場解說施作細節。陳文山曾在當地調查30年,連公路總局此次使用的地質圖也是他做的調查資料,他說,此地車流量很小,質問第四養工處代表,到底依據那些資料選擇區外兩處地點做明隧道。顧問公司表示,過去曾有3次因大雨封路,最嚴重的有1300立方土石。不過這兩處地點則依據觀看地上落石以及15公尺目測腐蝕脆弱地點。

陳文山認為,若是因為過去3次坍方、上千立方落石在此才有道哩,反之,若只是目測,看到的落石位置,可能是村民移動過了,並不精確。此外,公路總局認為落石不是來自15公尺高的山坡,而是更高的地方,屬於林務局的責任範圍,這些說詞都屬推測,缺乏資料證明。

陳文山也說,將明隧道的地方設計在崩塌量較大的地方也行,但施工單位應回答造成崩塌量大的原因是什麼,「你要設計(工程計畫),總得知道原因,證明我這樣設計不會造成更大的破壞,而且是有效的。」他認為施工單位連地質條件都未搞清楚,再加上缺乏基本資料,質疑花這麼多錢施工的合理性。

落石的位置可能已經移動過了。掛網植生問題多。

崩坍是大雨沖刷河溝造成的

陳文山認為,造成崩塌是豪大雨將河溝的碎石清下來,是雨天才會產生的現象,在晴天不會突然崩塌。「它的危險是有時間性的,對村民來說,下豪大雨時不要通過或快速通過,特別注意安全,被落石傷害的機率就會降到最低。」了解這些成因之後,應選擇最符合經濟效益的做法,而不能說村民被落石砸中是不蓋明隧道的關係,他強調這種路段全台灣都是。

公路總局養路組景觀科也於2月20日現勘後,也指出吉哈拉艾文化景觀登錄範圍,不宜任意以人工方式改變樣貌,本案無交通方面急迫需求,無需施工開挖。明隧道斜頂向下邊坡延伸,係增加設施量體,與自然文化資產保護意見相違,建議再予審慎考量。文化資產的保護,除非有特別非以人工建構不可的強烈理由,應以原狀呈現為宜,並保持自然風貌。

大量體放小峽谷 突兀

小天祥峽谷小而美,景觀獨特,專家認為十分珍貴。台大地理系退休教授王鑫也指出,在自然樣貌原始的地方,放這麼大的建築量體,是否有必要,而龐大的量體也會造成下邊坡的沉重的負擔。他認為,公路局核定未知會景觀科,在行政程序上有瑕疵。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李光中李光中則指出,5號橋及石門橋的邊坡比前段(文化景觀範圍內)穩定很多,既然前段可以不做明隧道,後段也可以不做。

去年才剛完成地質公園東部地區的調查,東華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兼任教授李思根表示,台灣的峽谷地形有由大規模造山運動所形成的太魯閣峽谷,小天祥峽谷則是火層岩,兩者互相比美;小天祥具有峽谷,還有高山盆地小規模特殊的景觀,在小小的峽谷的旁邊,大規模開挖蓋明隧道十分突兀,並不適合。「我不反對為了公共安全做防護措施,但我反對大規模開挖,會把特殊景緻打掉。」他說,東部很多特殊景觀都被破壞掉了,小天祥小而精緻,務必要保護下來。工程單位除了工程結構,要加強地景保護的觀念,不要因工程輕易敲掉特殊景觀,這些景觀不會再生,消失了就沒有了。

此外,李思根提出將文化景觀劃設範圍擴增至5號橋,因為是同一個岩向、地質景觀,切割很不好。文化局副局長劉美珍也認為應重新檢討文化景觀的範圍,把範圍擴大到第5號橋,未登錄實在可惜。

工程應顧及原生物種及文化保存

花蓮文化局副局長劉美珍親自主持會議。花蓮女中退休生物老師廖美菊表示,豐南村是生態多樣性高的地方,良好的地質、地形、緯度及氣候條件,才保有這麼豐富的物種;相較於花東縱谷外來種入侵問題,其他地區已經難得一見的原生種只能在豐南看得到,外來種與原生種的交戰線,就在這個地區,工程規劃卻未見物種以及生物多樣性保存的監測計畫,工程若未考慮這些因素,就是助肘為虐。

廖美菊說,他在路邊發現太魯閣櫟,這是一種分布狹小的物種,若未做相關的調查,其實一個怪手、一個機具,隨便一擾動,很可能就在這地區永遠滅絕了,這麼一個美麗、脆弱而敏感的生態環境,無論最後工程決策為何,都須將這些監測計畫列入工程規範。

花蓮縣政府文化資產審議委員、建築師符宏仁表示,依照文資法,任何工程施做,文化資產保存是首要,這項工程規劃卻很少提到;這個工程一定要做的話一定要有監管的程序,並送到文化局備查。他也質疑,在地質不穩定的地方做這麼大的工程,不會有不好的影響嗎?

不要草率工法

除了專家的意見,現場也有許多居民參與表達意見。豐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王晉英表示,工程不是不做,而是需要結合專家、居民意見,公路局不要太急著做,未來應該要有共管的機制,持續與專家、學者討論出最適當的做法。「用這麼大的量體,一定是為了擋很多落石多,但並不符合當地居民的經驗。」

當地青年,台大地理研究所博士班學生藍姆路表示,明隧道的作法,因道路狹窄,不是破壞下邊波,就是必須開鑿幾乎垂直的山壁,這似乎製造更大面積崩塌的可能性;掛網植生也證明是失敗的作法,居民希望能有更多溝通表達意見的機會。

對於落石,王俊傑以自己4、50年經驗以及詢問耆老,幾乎沒有被落石打傷的印象。他也認為除了下雨天會有幾顆石頭掉下來,沒有很大的崩塌。他認為工程單位太草率,並非反對工程施作。

【相關報導】

Top

 

專欄|優雅的致命「游」物:玳瑁

作者:郭芙(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海龜實驗室研究生)

※編按:先前介紹過在臺灣海域有幸可見到的綠蠵龜赤蠵龜欖蠵龜革龜,相信讀者對牠們已有更深一層的了解。還有一種海龜大家一定不陌生,也是今天要介紹旅行於臺灣海域五種海龜中的最後一種。由於牠美麗的背甲常是人類收集的飾品之一,故數量岌岌可危,但除了美麗背甲裝飾品外,我們對於這古老的生物了解多少?牠和人類的關係又是如何?

「好漂亮的海龜喔!是玳瑁對不對?」這是筆者遇到海龜時,常聽到旁邊民眾所說的!其實大多於背甲上畫著美麗太陽紋的海龜其實都是小綠蠵龜,不是玳瑁!

玳瑁。照片來源: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Hawksbill_Turtle.jpg

解剖死亡後的玳瑁,背甲連接著脊椎與骨板不是縮頭烏龜!

一般印象中,玳瑁有著華麗咖啡色半透明鑲嵌著黑點的「殻」。然而,學術上,我們不能稱任何海龜的背甲為「殼」,原因在於龜類的背甲連接著脊椎與骨板;肺臟與腎臟緊則貼在背甲內側,是不可以像卡通中描述的一樣脫去外殼的。所以海龜為了讓身體可以減少空間,降低阻力,發展出流線行的外型,也不像陸龜一樣可以縮頭喔!

玳瑁?綠蠵? 傻傻分不清楚

玳瑁的學名為Eretmochelys imbricataEretmochelys源自希臘語詞根eretmo和chelys,兩者的意思分別是「槳」和「龜」,意思為玳瑁槳櫓般的鰭足;而imbricata是拉丁語,意為「覆瓦狀重疊的」,詮釋出玳瑁背甲形態的特徵。

全世界7種海龜中,最常被搞混的就是綠蠵龜與玳瑁了,分辨海龜的方法在於海龜背甲的盾片數量。綠蠵龜與玳瑁的盾片數是相同的,但玳瑁的背甲是覆瓦狀堆疊,就好像瓦片一樣,一片蓋過一片,背甲邊緣則是尖銳的鋸齒狀,但玳瑁隨著年齡的增長,鋸齒的鋒利度也會銳減,甚至老一點的玳瑁背甲上已經看不清楚覆瓦的感覺了!常常連海龜研究者也需要多看幾眼才能分辨是綠蠵龜或玳瑁。

玳瑁的背甲呈覆瓦狀堆疊,一片蓋過一片,背甲邊緣則是尖銳鋸齒狀。圖片來源: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Tortue_imbriqueeld4.jpg

綠蠵龜與玳瑁還有個小地方可作為分類關鍵,就是眼前鱗,玳瑁的眼前鱗有兩對,而綠蠵只有一對。另外也有個分辨綠蠵與玳瑁的小撇步,玳瑁為了啃食珊瑚礁裡的海綿,演化出長長的臉以及老鷹一般的嘴喙,因而玳瑁的英文俗名〝Hawksbill〞及意指有著老鷹嘴巴的海龜,臉看起來比較長又尖或許就是玳瑁!

玳瑁的眼前鱗有兩對,而綠蠵龜只有一對。圖片來源: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EretmochelysImbricata_HeadScutes.png 玳瑁像老鷹的嘴。圖片來源: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Hawksbill_turtle_doeppne-081.jpg

猜猜誰是玳瑁,誰是綠蠵龜?(左綠蠵龜,右為玳瑁)。圖片攝影:郭芙

食用海龜肉易導致中毒

許多人不知道食用海龜的肉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甚至死亡,過去的文獻中,在日本、坦桑尼亞、馬達加斯加、印度、斯里蘭卡、西印度群島、台灣、菲律賓、波利尼西亞、印度、巴布亞新幾內亞、澳大利亞、吉爾伯特群島、斐濟以及墨西哥等地,都有因食用海龜肉而嚴重中毒症狀或死亡的案例。因此學者稱食用龜類而導致中毒的現象為為Chelonitoxism,筆者在此先簡稱為「龜毒」。

玳瑁是所有海龜中最毒的,大部分食用海龜死亡案例都是因食用了玳瑁。大多數學者強調,玳瑁的所有器官有潛在的毒性(抗熱毒素);過去的資料中也發現,包括革龜與赤蠵龜在內,食用其肉亦可能中毒。

龜毒並不像其牠海鮮中毒(如雪卡毒cigatera)一樣常被提及,這可能與海龜為瀕臨絕種且被國際法規所保護有關。然而在這些食用海龜中毒的事件中,發現這些海龜多由沿海地區收入較低的居民所捕獲,此為這些居民維持生計不可忽視的來源。龜毒的報導可追溯回17世紀,發生中毒的地方大多在偏遠地區,沒有醫療健保設施,也時常因為知道食用海龜是違法而害怕制裁不去就醫。

食用海龜肉後通常於數小時至4天發病,毒性程度也與食用龜肉的量有關。通常症狀可分為3級:第1級較輕微,包含噁心嘔吐、腹部疼痛及腹瀉等症狀,嚴重可造成頭暈無力及咽喉腫痛等;第2級為口腔及咽部的灼燒感,使得吞嚥困難甚至產生十二指腸潰瘍;第3級則會多重器官受累作用陷入昏迷,肝細胞溶解,呼吸窘迫症等等,以及造成神經系統的傷害。第三級對兒童及胎兒的致命性很高,且倖存者往往存在複雜的中央和/或外週神經系統後遺症(如偏癱,四肢癱瘓,癡呆,感覺運動障礙等)。

然而食用海龜中毒的致病毒素還沒被發現,沒有解毒劑故病患只能透過嚴格且密集的照顧。學者推測這些具有毒性的龜肉可能是因為毒性物質透過食物鏈的累積,對海龜本生的健康並無影響,日本的調查中表示在食草物種綠蠵龜的肉裡曾發現一種在鞘絲藻屬Lyngbya的海藻毒素,稱為lyngbyatoxins。然而,它似乎不可能與主食為海綿的食肉動物玳瑁有關。要預防再有人食用海龜特別是玳瑁而中毒甚至死亡,管制這些瀕臨絕種動物肉品的買賣以及教育宣傳即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主食為海綿的玳瑁,喜歡住在珊瑚礁區,用牠老鷹一般修長的喙,啄食夾雜在石縫與珊瑚間的海綿,悠遊在美麗的珊瑚礁區。由於牠背甲上色彩斑斕的花紋,常被人類加工作為首飾、雕塑等飾品材料;玳瑁高貴典雅的外型,有健康長壽與幸福的象徵,因而也享有「海金」之稱。

過去玳瑁尚未被保護時,人們為圖短暫的金錢而使玳瑁幾乎走上滅絕,其與革龜一樣被IUCN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編列為極危物種,是海龜家族中數量非常少的成員之一,獵捕已是違法行為。生物所帶來的價值遠比將其做為飾品佳餚還要來得高,一個物種的滅絕所帶來的經濟損失,是非常難去估計的。

生態系環環相扣,每一種物種的消失牽連著其牠物種的生存;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對物種滅絕速度進行了估測,認為當今地球每小時就有3種生物滅絕,也就是說一年有超過2萬6千種的生物消失。倘若生物多樣性不斷的下降,自然界的恆定將受到影響,生態系也隨之受到破壞,屆時影響的將不只是人類的生活。我們所居住的地球是所有生物的共同棲所,物種不斷的消失或許下一個要面臨滅絕的就是人類,因此保護生物事實上也是在保護人類!

【延伸閱讀】

※ 本文與 合作刊登

 

Top

 
 

英國鹿太多? 專家支持大規模獵鹿

本報2013年3月12日綜合外電報導,藍巧軒編譯,蔡麗伶審校

英國專家呼籲針對鹿群進行全面獵殺,預估每年會有將近100萬頭動物遭射殺。專家表示,為了控制日益增多的鹿群數量,獵殺是必要手段。

倫敦Richmond公園裡的鹿, Martin Svedén攝

這項呼籲罩始於一篇新研究報告指出,要殺掉約50%~60%的鹿才能將牠們的數量控制在合理的數量內。而比起過去所建議20%~30%的獵殺率,這可以說是相當大規模的屠殺。

有一說法指稱鹿群對林地有相當災難性的影響、破壞農作物、在公路上造成意外並威脅到市區的公共安全。

東英格利亞大學教授Dr. Paul Dolman表示,由經過訓練並持有執照的專業獵人來進行獵殺,是最能有效控制鹿群數量的方法。

雖然鹿群的活動範圍僅限於貴族的私人土地上,但事實上直到在維多利亞女王時代重新引入鹿群之前,英格蘭本土的野生鹿群早已消失1000年了。

現今鹿群的數量已經超過冰河時期時的數量了,目前預估鹿群的數量約有150萬頭,但沒有人知道確切的數量。

每年因為在馬路上和鹿相撞引發的交通事故,造成1萬4000多台汽車嚴重損壞、450個人傷亡。

鹿會扒下林地中的野花、野莓和灌木,甚至嚴重干擾生態環境導致原生鳥類消失,事實上,夜鶯如此稀少的原因可以歸咎在鹿群身上。在

常常有一整片由農地圍繞的林地,並且沒有掠食者,這提供了鹿群一個完美的繁殖環境。

研究人員在夜間行駛了1140英里,利用夜視相機追蹤鹿群,並提供鹿群數量的準確預估值。研究結果發表在《野生動物管理》期刊中,結果顯示現行的管理策略是失敗的。

雖然鹿群的數量看起來穩定,但這其是是因為其他數以千計的動物被排擠到鄰近的鄉間地區所產生的結果。

Dolma 說,即使每年射殺53%的麂和60%的獐鹿,也只能恰好使其族群數量停止成長而已,若要減少鹿的數量勢必要殺更多的鹿才行。

他也指出,用鏢槍為鹿打避孕藥的解決方案並不實際,這並不能立即解決問題,而且這樣鹿肉也會有潛在的藥物污染風險。

獵鹿的行動必須受到謹慎的監管,並由受過訓練的獵人來進行。Dolma也強調,讓鹿群漫無節制的擴張數量,當數量爆炸到他們彼此互相擠壓生存空間,這可能會導致「比獵殺還更殘忍的後果。」

【參考資料】

Top

 

失去野蜂授粉 農作物產量受到嚴重影響

本報2013年3月12日綜合外電報導,林雅玲編譯,蔡麗伶審校

跨國研究顯示,比起失去蜜蜂,野生蜂和其他傳粉昆蟲減少對農作物產量的威脅,更令人憂心,也揭露野生昆蟲對全球糧食生產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替萊姆樹傳粉的蜂。(Elena Gaillard攝)

科學家研究各洲人口稠密區的600個田野共40多種農作物,發現野生傳粉昆蟲在促進種子和果實生產方面,效率是蜜蜂的兩倍,這些作物包括油菜、咖啡、洋蔥、杏仁、番茄和草莓。此外,人工養殖蜜蜂只是增加了傳粉次數,無法完全取代野生昆蟲。

阿根廷國立內格羅河大學的蓋瑞巴迪(Lucas Garibaldi)領導這個46個人組成的科研團隊,他表示:「這是驚人發現,結果深具一致性且明確。我們知道野生昆蟲越來越少了,因此得開始關注。如果不採取行動,可想像全球農作物產量將會下降。」

全世界的糧食作物約3/4需要授粉。由於疾病和農藥使用造成蜜蜂數量下降,引發了嚴重關切。紐西蘭坎特伯里大學的Jason Tylianaki形容蜜蜂是「保障全球糧食安全的物種」。

這個新研究首度點明野生昆蟲的重要貢獻,要是因為棲息地被破壞而消失,蜜蜂也不能取代牠們。蓋瑞巴迪表示,依賴蜜蜂是「高風險的策略」,因為疾病可能會橫掃某一物種(就像蜂蟹蟎之於蜜蜂),比起一整群野生傳粉昆蟲,單一物種較無法抵抗環境變化。

Tylianakis雖非研究團隊一員,但也表示「該研究明確指出生物多樣性對於糧食生產有直接而可測量的價值,只有幾個人工養殖物種無法補足我們賴以生存的生物多樣性。」

蓋瑞巴迪團隊將研究結果發表於2月28日的《科學》期刊,他們提出警告表示:「大自然為全世界提供的服務正在退化,這將會緩慢瓦解農業,越來越無法滿足富裕人口增加而提高的需求。」

蓋瑞巴迪表示,「如果沒有野生昆蟲傳粉,我們將無法獲得最佳產量,而這是非常重要的。」他補充說明,世界各地需要傳粉的農作物,產量提升方面明顯比不需要授粉的要慢。

野生傳粉昆蟲因為有比蜜蜂更多元的傳粉技術(例如振動授粉),所以更有效率。野生昆蟲也造訪更多植物,更能有效交叉授粉,而蜜蜂傾向攜帶花粉至同一植物的另一朵花上。

同日在《科學》期刊發表的另一份新報告也指出,美國在20世紀失去一半以上的野生蜂種。該研究使用昆蟲學家羅伯森(Charles Robertson)的一份重要紀錄,其中調查1888~1891年伊利諾州卡林維爾(Carlinville)的植物和傳粉動物。科學家將該調查和1971~1972年與2009~2010年的新數據結合,發現隨著上個世紀完整森林退化為零星分佈,授粉情況也隨之改變。

他們發現羅伯森記錄的109個蜂種已經消失一半,而剩餘野生昆蟲提供的傳粉狀況也嚴重退化,為特定植物傳粉的能力下降一半以上。研究人員發現,植物開花與蜜蜂活躍的時機越來越不一致,這可能與氣候變遷有關。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伯克爾(Laura Burkle)主導該研究工作,他表示:「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看待這件事。即使發生土地利用改變等環境變遷,傳粉系統還是相當驚人地強韌,傳粉還能持續進行幾乎是個奇蹟。但另一方面,傳粉系統受危害與退化的程度也很嚴重,可能會帶來嚴重衝擊。」

【參考資料】

Top

 

高屏大湖開發 環團質疑炒地皮

摘錄自2013年3月11日Yahoo!奇摩台北報導

地球公民基金會3月11日針對高屏大湖開發案,公布內政部營建署資料,指陳政府著手規畫高屏大湖周遭成為新市鎮,變更使用現有的毛豆農產地。

地球公民基金會山林部主任楊俊朗表示,高屏大湖附近農地近來地價翻漲;他質疑興建高屏大湖其實是「炒地皮」,並呼籲環評會議不予通過開發。

高屏大湖爭議10多年,雖於2001年就以解決南部缺水為由,有條件通過環評,卻因爭議過大,預算屢遭刪除。八八風災後,經濟部水利署以「穩定南部地區供水計畫」重提預算,計畫名稱改為「吉洋人工湖」,占地約697公頃,分為A到E共5個湖區。

該案於2013年1月9日以「兩案併呈」方式,通過環評初審送交大會,2案指第1案「僅通過E湖區,其他四湖若要開發須重提環評」,及第2案「全部退回」。初審決議後,隨即引發爭議及民間團體反彈。

楊俊朗指出,在1月9日的環保署專案初審上,高雄市副市長劉世芳與屏東縣環保局就表示不支持該案。劉世芳表示,高雄市未來朝向節水型產業發展,大高雄區用水是否如水利署預期的持續上升,仍待商榷;楊俊朗則批評,該區根本不缺水,若有用水問題,也應先改善自來水公司集水區漏水問題,或加強汙水回收,「有太多的替代方案」,不需要開發毛豆良田。

地球公民基金會進一步公開內政部營建署城鄉分署資料,文件名稱「吉洋人工湖周邊社區開發:初步構想」,顯示政府將高屏大湖周遭規劃為面積約4350公頃的新市鎮,欲將現有一般農業區、特定農業區變更為遊憩區、住宅區與產業用地。該文件並在待討論事項列舉「人口引進」,初估共6000戶約20000人,對包含鄰近的廣福里、吉洋里及較遠的鳳鼻頭、大林埔居民,進行就業輔導與優先購地。

楊俊朗手持從當地電線桿取下的仲介廣告,指出近高屏大湖的土地價格較3年前爆漲近3倍;他質疑,興建高屏大湖的目的根本不是取水,而是土地用途變更之後的地價翻漲,形同開發良田用以「炒地皮」。

地球公民基金會針對該案已向政府單位積極遊說,呼籲環保署採兩案中之第2案,即否決高屏大湖開發案,並公開完整的會議資料及負責新市鎮計畫的政府官員。基金會也要求檢調單位介入,釐清是否有不法情事。

Top

 

珠三角空氣連續4天重度污染

摘錄自2013年3月11日希望之聲廣東報導

廣東省環保廳有關專家表示,因近日陽光充足,空氣中的污染物發生光化學反應的條件充足,臭氧污染逐漸超過了PM 2.5的污染勢頭。但廣州市區情況比較特殊,在廣州市環保局的監測平台上,市區空氣質量呈現比較嚴重的灰霾和臭氧混合污染。在29個監測點中,有28個超標,僅有南沙新墾1個點空氣質量良好。

據氣象部門預報,未來三天廣州市仍將會出現輕微灰霾。

Top

 

細菌病毒搭北京沙塵吹 市民肺部感染率高

摘錄自2013年3月11日法制晚報北京報導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馬建嶺表示,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較往年有所增多,如感冒、咳嗽、肺部感染等。特別是肺部感染,與往年同期相比,門診量每天增30個。近期京城的氣溫忽上忽下,而沙塵加霧霾又時常光顧,所以呼吸系統最容易受傷。

霧霾不僅能直接進入並黏附在上下呼吸道和肺葉中,對呼吸系統造成威脅,而且還有許多細菌和病毒搭著順風車,來到呼吸系統深處,造成感染。因此,肺就最易受到傷害,引起感冒、肺部感染等,甚至會誘發肺癌。

Top

 

論壇|澄清「文林苑王家敗訴? 」聲明稿

作者:文林苑王家、詹順貴

各位朋友可能接獲一項錯誤的訊息,說文林苑王家敗訴,上周五(3月8日)法院來測量拆除王家貨櫃組合屋。

本人詹順貴律師,乃現今王家委任律師,澄清如下:

一、去(2012)年3月28日強拆王家後,我們曾提出都更條例第22、36條規定違憲的釋憲聲請,司法院大法官尚未作出解釋。

二、我們也對台北市政府的代拆處分提起行政救濟,湊巧的是,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訂在拆除滿一週年的今年3月28日舉行最後的言詞辯論,歡迎記者朋友前往瞭解報導。

三、可能是同意戶所傳出的敗訴消息,乃是王家針對他們的房屋是否存有建築線乙事,聲請再審。而眾人皆知,我國乃至全世界司法制度,聲請再審與非常上訴,成功機率微乎其微,所以王家的再審聲請被駁回,早在預期之內,只是我們不放棄任何一絲一毫可能可以維護家園的機會。

四、至於本次士林地院的現勘測量,乃是建商樂揚公司主張王家無權占有自己的土地為由,訴請士林地方法院排除王家對自己土地的占有。法院在訴訟過程,一定要測量王家占有的位置與面積而已,但因同意戶亂放消息,所以士林地院決定取消該日的現勘測量。最後訴訟的勝敗,縱使不樂觀,也需歷經三審才會定讞,現在論定,為之過早。

現今最熱的核四公投新聞,大家批評最烈是我國的鳥籠公投法,以高門檻雙重多數決扼殺真正民意。而都更條第22條的多數決,則是由實施者為自己量身訂做劃出對自己主張有利的區域範圍裡的多數決。這是另一種框住多元意見的鳥籠,透過事先預知並劃出區域範圍,為實踐特定立場的利益,而以形式上的多數宰制剝奪少數的意願,簡單地說只是一種多數暴力的階級利益!

同意戶的處境,固然值得同情,但騙他們、害他們的是建商與北市府,王家自始至終為了不過是保護屬於自己的家園,從無積極行為使同意戶受騙、受害,何辜之有?反而是同意戶為圓自己夢想,以剝奪王家意願、拆除賤踏王家家園為跳板,還理直氣壯!大家本是鄰居,相煎何太急!同意戶是否責怪錯對象?

台灣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提供

台灣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提供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徐琬婷、葉人豪、詹嘉紋‧網編:徐琬婷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