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佾展(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研究發展部主任)
這幾年一再爆發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究竟是黑心業者太多,還是過度消費的文化造成這種現象呢?
一股反思農業耕作方式、食物來源與消費的潮流,逐漸在台灣蔓延開來。
各式各樣的食育、良食運動、自然耕作、有機農業、農夫市集等行動不斷出爐,「食的教育」成為德、智、體、群、美五育之外最受關注的重點,儼然成為第六育。
2005年6月日本通過「食育基本法」,希望成為解決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帶來的飲食生活、環境等急遽變化的對策。在臺灣,這股自然、有機風已經吹入校園,今年下學期開始新北市、宜蘭縣、雲林縣、屏東縣等縣市,都將開始提供有機營養午餐。
國人飲食觀念逐漸改變,是否也能連帶影響國家的農糧政策或氣候政策?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認為,有機農業能夠協助農民氣候變遷調適,因為其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和土壤覆蓋率、防止養份和水份流失,使土壤更能抵抗洪水、乾旱和土壤退化的壓力,因應極端氣候與環境變遷所帶來之挑戰。
此外,有機農業尚可保護作物及種源的多樣性,增強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通常可以降低水資源、化肥、農藥以及能資源使用,並且提高周圍生態系統之穩定性。更由於有機農業通常會與在地飲食聯結,有助於縮短食物里程,降低交通運輸所帶來之碳排放。
精彩內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