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吧 飲食觀念!從吃談氣候調適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進化吧 飲食觀念!從吃談氣候調適

2013年09月06日
作者:鄭佾展(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研究發展部主任)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牧民),古有明訓,民以食為天,農業的發展自古以來都是國家民族生存之所繫,飲食文化常是一個國家、民族的社會文化底蘊所在。

這幾年一再爆發塑化劑、毒澱粉等食品中含有有害化學物質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米粉竟然不是米做的,也有不是雞蛋作成的布丁等等,究竟是黑心業者太多,還是過度消費的文化造成這種現象呢? 一股反思農業耕作方式、食物來源與消費的潮流,逐漸在台灣蔓延開來。

各式各樣的食育、良食運動、自然耕作、有機農業、農夫市集等行動不斷出爐,「食的教育」成為德、智、體、群、美五育之外最受關注的重點,儼然成為第六育。國人飲食觀念逐漸改變,是否也能連帶影響國家的農糧政策或氣候政策?。

在氣候變遷的時代,這股食物觀念的進化演變,其實也可作為氣候調適的後盾。好的農業調適不但有助於減少浪費、增進健康、永續環境,可以成為農業政策的重要支柱,可謂一舉多得。

屏東綠農生產的愛玉子。氣候變遷調適(adaptation)指的是為因應實際或預期的氣候衝擊或其影響,而在自然或人類系統所做的調整,以減輕危害或發展有利的機會。調適的目的在於降低系統脆弱度(vulnerability),不像減緩一樣有很明確可依循的方向,涉及到各自社經狀況與文化。各國多半透過案例分享,揣摩、交流調適計畫之精髓,也因此調適較難被理解,也不容易讓人察覺、評估其成效。造成許多計畫,其實就是在進行調適工作而不自知。

事實上,氣候調適談的是提高氣候系統韌性,降低脆弱度,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調適就是固本培源,一個人如果體質好自然就不容易生病,一個社會/自然系統亦然。

從溫室氣體排放量來看,農業部門約佔總排放量13.5%,如果加計肥料生產、農業建築的電力、農機與農產品運輸,以及濫墾濫伐等因素,排放量占比將更高。農業生產除要面對氣候變遷帶來之環境改變外,尚要面對不斷增加的人口需求。因此,2010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提出「氣候智慧型農業」(climate-smart agriculture, CSA)[1],指出未來農業必須朝向,可持續增加食物產出和收入、強化土地對抗氣候變遷的挑戰、減少甚至消除溫室氣體的排放方向邁進,而有機農業恰符合CSA的要素。

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認為有機農業能夠協助農民氣候變遷調適,因為其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和土壤覆蓋率,防止養份和水份流失,使土壤更能抵抗洪水、乾旱和土壤退化的壓力,因應極端氣候與環境變遷所帶來之挑戰。此外,有機農業尚可保護作物及種源的多樣性,增強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通常可以降低水資源、化肥、農藥以及能資源使用,並且提高周圍生態系統之穩定性。更由於有機農業通常會與在地飲食聯結,有助於縮短食物里程,降低交通運輸所帶來之碳排放。

可以說,有機農業不是只有對身體好,更大的意義在於降低能資源依賴,提高系統的調適能力,甚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2005年6月日本通過「食育基本法」,希望成為解決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帶來的飲食生活、環境等急遽變化的對策。其目的乃是要培育正確的飲食知識、選擇食物的能力及實踐健全的飲食生活的能力。食育基本法前言以及法案第7條提到,生產活動除考慮傳統飲食文化外,還要注意到與環境之和諧。至於糧食生產如何體現與環境的和諧呢? 答案就在「里山」之中。

里山的概念。(圖片來源:里山倡議推動網http://goo.gl/ecNTZ)

「里山」(Satoyama)是日文詞彙,指的是環繞在村落週圍的山、林和草原,也就是山脈與平原之間,包含社區、森林、農業的混合地景。這類多樣化的環境,在當地居民合理運用下,提供糧食、水源與生活資源,也涵養了在地文化,增加生物多樣性。其實各地傳統文化都有類似的實踐,因此2010年第10屆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大會(CBD COP10),聯合國大學與日本政府進一步提出「里山倡議」,強調採取符合生物多樣性原則的活動,按照自然時序來維持、進行社會經濟活動,實現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想。實踐里山精神,採用有機農業、捨棄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的慣行農業是一個重要的取徑。

在臺灣,這股自然、有機風已經吹入校園,今年下學期開始新北市、宜蘭縣、雲林縣、屏東縣等縣市,都將開始提供有機營養午餐。各縣市供餐強度不一,但固定價格契作與穩定採購,很實際的鼓勵有機農業持續發展。大多數的媒體報導都是給予正面的評價,但很可惜的是切入點都是從食品安全、健康角度論述,忽略了自然、有機農業於環境永續、氣候變遷調適之角色。可以肯定的是,學校營養午餐導入有機之措施,其實具有氣候變遷調適意涵之多重意義。

氣候變遷趨勢下,對農業的衝擊不可避免,整體農業調適作為相當重要,但除了生產端的轉換外,更重要的是消費者飲食觀念的進化。本會認為,除了前述縣市政府供應有機營養午餐外,五都以及全台縣市都應該群起效尤,除提供在地、有機餐點外,更應藉此透過相關環境教育引導學校飲食觀念之轉換,以在地、有機、節約不浪費的精神與作為,為台灣農業的氣候調適奠下基礎。

長期策略更可考慮擴大適用範圍,從學校延伸到公部門,並且進一步推動相關立法,如參考「台南市學校營養午餐自治條例」規範在地食材採購量,或是完成「有機農業促進條例」等,為台灣帶來一股清新的農業氣候調適願景。

[1] Climate-smart agriculture (CSA), as defined and presented by FAO at the Hague Conference on Agriculture, Food Security and Climate Change in 2010.

※ 本文轉載自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