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世界保護區大會專欄]

大會行腳 來自南非德班的觀察筆記 (三)

作者:盧道杰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

  會議進入第三天,是最後一天的議題引導與背景簡介。早上是兩場分開的研討會,下午則是每個三天的工作坊的重點介紹。早上我參加「社區與保護區」(community and park)這場。相關社區與原住民族跟保護區的主要場次都是由IUCN的厄瓜多爾籍理事長親自主持,可見大會對此議題的重視。

原住民參與議題

研討會一景/盧道杰 攝影  由今天早上的場合觀察,原住民議題的確有其爭議性與敏感性。一開始的四位引言人,跟前兩天一再被提起的論點類似,首先敘述了在地社群在保護區經營管理上的重要性,保護區可以為人類福祉做出貢獻,可以提供在地社群生活上的需求。有來自澳洲的個案,提出三階層的原主民參與:諮詢會議(advisory council)、諮詢委員會(advisory committee)、以及文化資產諮詢委員會(cultural heritage advisory committee)。接著一位來自巴西的引言人則提到許多保護區管理計畫多沒有包括人類福祉,反而有許多大企業涉入保護區的管理,像石油公司等;保育界應尊重原住民的領域權,真正的保育需尊重原住民的權利。接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代表以世界遺產為題,說明在地社群可以補強世界遺產的弱點,強化對自然與文化遺產的維護工作。他提到有不同型態的夥伴關係可以整合各權益關係者,保育必須與永續發展的目標連結在一起。

雙方較勁

研討會一景/盧道杰 攝影  義大利籍知名的原住民與保育學者Grazia提出,原住民早在保護區劃設之前即生活在當地,其人權與生活常在保護區劃設時被犧牲。過去保護區是為人們的教育、遊憩、科學等價值所設立,直到近代才提及生物多樣性,這是現代優勢的文化。保育與開發就像一體兩面,不能藉國家權力的開創,控制原住民遷出保護區,這基本上是切分自然與人們的作法。

  但接下來發言的肯亞前野生動物署署長Leaky Richard,他是使用武力鎮壓盜獵,焚燬象牙存貨以保護大象的強力支持者,做法也與的兼顧原住民取向的主張大相逕庭。他提到,國家公園政策是一政治的過程,考量的是國家經濟與安全利益,把原住民議題帶入保護區的討論是相當危險的。兩方語畢,均響起熱烈掌聲鼓譟呼應,頗有較勁的味道。

  由於時間已到,氣氛也出現僵化對立的局面,主席趕緊結束座談。但仍有位代表(白人)站起來質疑為什麼主席可以結束會議,這應該是自由發言表達意見的場域。主席說針對某些特別的議題,應該找特定人士討論,不宜佔用大家的時間。無論如何,這先生還是簡短地佔據麥克風,表達其對國家安全論點的支持。

  中午休息時與同行的學者聊起早上雙方的論辯,個人覺得尊重每個區域與國家的政治過程應該被列為原住民議題的考量,因為多元的思維也應該包容比較右派的論調。如果同情當地社群與原住民,可以協助其進行社會運動,由內部著手改革,而不是強將支持原住民的價值引介到某國某地區。顯然,這個議題將會是這次大會最大的挑戰。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