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南非地球高峰會專欄]

1992地球高峰會議回憶錄 (五)

作者:王俊秀 (清華大學社會所教授)

熱鬧中的孤獨一台灣心情(1992/6/5)

  台灣自從退出聯合國後,環保資訊尚能接收,但總有不能完全掌握的遺憾,累積了20多年「被遺棄」的經驗,雖然如今有緣到巴西里約來「遊學」,卻有過其門而不入的不甘願,一方面也凸顯出民間力量的更形重要,二方面也體會到台灣的困難處境,台灣又再次嘗到了「熱鬧中的孤獨」滋味。

  地球高峰會議參加的187個國家和地區中,事實上有10餘國和地區並非聯合國的會員國,這多少表示了台灣受制於中國大陸的情況,這其中乃出現「政治突圍」及「環保突圍」約兩種話題,就環保而言,台灣經驗放大至世界格局自有其重大意義,這可由台灣來的兩個攤位不約而同對全球論壇發出二封聲明書中看出端倪,政府代表團(IFP)發出的聲明指出台灣「正經驗」的經濟情況可在世界環保舞台上派上用場,要有永續發展,就必須超越政治格局,因此呼籲「政治免疫」的全球環保行動參與。另一方面,民間代表團(TEC)所發出的聲明指出台灣「負經驗」一以破壞環境來達到經濟成長(牛仔式經濟)不足取,應作為第三世界發展的借鏡。

  換言之,由於台灣環保的遠離國際社會,台灣經驗所造成的假象應本於誠信原則公諸於世。這二封聲明書是互補的,它們隱含了進入國際社會是全民的心願,台灣的經濟情況可為世界環保盡一些力,台灣負經驗如果可以傳承,則可直接減少許多「環保殺手」,如此約角色事實上可以在世界環保舞台上大顯身手,但要找出來適當的切入點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高峰會議已有一明顯傾向指出,美國已不再是環保的領導者,日本將取而代之。由在全球論壇中日本民間代表團的表現也可預測日本NGO未來可能扮演的重要角色,日本有近10個大小攤位,其所「控訴」水候病的系統化正是一種經驗的傳承,這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作風只會提昇一個國家的形象,因為是一種客觀事情的呈現,並非所謂「告洋狀」,如果我們承認只有一個地球,則台灣不能自外於世界體系。

  不管外面的環境多麼惡劣,利用中國生態哲學的觀念,台灣要讓全世界知道:過去40年靠破壞環境來爭取經濟成長是不對的,靠「好的風水」來成長才是爭千秋、也爭萬世,讓地球的風水有面子不是大家共同的心願嗎?台灣不應在再孤獨地自怨自艾,應該由過去經驗中創造獨特的「台灣舞步」與世界共舞。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