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嚴20年 社運團體:社會仍戒嚴,環境未解放
本報2007年7月13日台北訊,李宛澍報導
台灣政治解嚴20年前夕,台灣綠黨、台權會、民間司改會、樂生保留自救會等社會運動團體,今(13)日在中華電信工會深沉表達:解嚴20年,台灣仍舊是「解嚴的政治,戒嚴的社會」。社運團體並發表聲明表示,社會不應該縱容藍綠互鬥的歹戲拖棚,該考慮如何集結社運力量,對這依然戒嚴的社會進行改革,建構公民社會。
台灣綠黨秘書長潘瀚聲以「解嚴20年,環 境未解放」為題,回溯解嚴的時代背景。他進一步分析,民進黨政府上台後,面對全球經濟束手無策,只能以本土化強調正當性,對財團卑恭屈膝,出賣母親台灣的珍貴資源,以大建設的迷藥衝高經濟成長數字,較戒嚴時代國民黨政府變本加厲…
環境新聞編採實戰營 教你成為新聞高手
菸害防治法公佈 盼打造無菸空間
林尚毅:台灣生質柴油的優勢在綠藻
環境苦行306公里 攻上玉山
永康糖廠開發 保育團體:暫停
落實整體污染管制 台南市府繪製污染地圖
全球暖化威脅 企鵝寶貝須納入瀕絕物種名單
賓州取消徵收額外電費 停職公務人員復工
美國計畫開放捕殺西部灰狼族群
如不迅速削減溫室氣體 美東北未來可能頻遭洪水襲擊
肯亞首都奈洛比公共場合禁止吸菸
月牙泉瀕臨消失 敦煌急救沙漠第一泉
安徽豪雨沖垮明代城牆古蹟
暴雨後遺症 上海自來水恐被汙染
生態破壞 天災人禍 洞庭湖20億鼠輩橫行
21城市淺層地下水水質惡化
山徑童畫師創意繪本種子研習營
我們的島:守護三崁店(上)樹蛙篇
千里步道第二十次智庫沙龍討論會
萬華社大的冒險人文生態導覽解說種子師資通識培訓
慢走․樂活:
無痕山林運動 輕拂過「全國步道系統」
文字:高美鈴;攝影:農委會林務局提供
原住民山林狩獵、對聖山獻出虔敬,渡海來台的先民墾林殖田,日治時人們伐木繁榮經濟……過去台灣山林滋養著代代台灣人,而今人們已放下手中的斧斤;森林對我們而言,不再是林木消費鏈的上游,而已蛻變為一個場域,一個與人們精神文明、生活態度息息相關的活動場域。
這是另一種新的山林運動,它不在廣植森林,而是要把人與森林的關係重新尋回、再次定位出來:它在尋找桃花源,要在多山的台灣中,挖掘人們看見美麗桃花源的新眼光和新心靈──它是台灣的無痕山林運動(LNT),也是林務局推動「全國步道系統計畫」的精神所趨…
綠色交通:
貓空纜車開通之後
作者:劉克襄(自然人文作家)
纜車開通後,當貓空人潮再次蔚集,環境問題恐怕會擴大惡化。同時,媒體報導往往也會偏向為觀光旅遊擊節,忽略了這塊盆地南區森林的特殊人文意義,還有殘留至今的生活美學價值。
貓空所位處的這塊面北山坡,朝霧濃重,碧綠而多溪澗,有利於茶樹發育和梯田屯墾。很多福建安溪移民,一如著名的茶師張迺妙家族,早年即搬遷至此,植茶種稻近兩百年,過著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不論茶葉興衰,貓空所居處的高原和坡地,都形成一個悠然的南山風景…
讀者投書:
只見商業不見環保,公平正義站在何方?
作者:林佳瑋(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Anya Hindmarch販售500元環保袋引發消費者搶購,甚至還造成民眾受傷送醫治療。「環保」的概念被品牌不當利用、消費,台灣環保聯盟與主婦聯盟在9日前往微風廣場,意圖對商家進行道德勸說,並以「環保當品牌,實踐才時尚」為訴求,藉機教育消費者真正的環保應該是落實在生活當中。
主婦聯盟基金會董事長顏美娟與環盟彰化分會前會長吳麗慧,對媒體展示數十個環保袋,她們說:「這些環保袋都不用花錢買,可是一樣方便耐用。環保的理念應該是落實在生活當中。」他們強調業者販售環保袋的行為,只是把「環保」這個觀念當作裝飾品,消費「環保」這個概念,絕非真正的環保…
綠色課表
慢走․樂活
綠色交通
讀者投書
本會快訊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訂閱/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 網編:彭郁娟 感謝環保署、教育部贊助